燦爛的中華文化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燦爛的中華文化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的課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說說對這堂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燦爛的中華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級思品第五課第一框,八年級已學過《多元文化地球村》。探討的是世界各國的文化,為本課作過鋪墊。面對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學生面對的文化,有歷史的和現實的,外來的和本土的,進步的和落后的,積極的和頹廢的。各種各樣的文化有吸納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爭,有滲透又有抵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織、相互激蕩之勢。一些學生對中國文化、傳統美德、中華民族精神的認同感有所減弱,而對西方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盲目認同。如果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特點及其內在力量,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在思想意識上不自覺地忽視了中華文化的地位和價值,盲目地迷信外國文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話。通過體驗、質疑、活動三個具體步驟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能力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懂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了解中華文化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我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對推動世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從歷史、文學、軍事、科技等方面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
4.逐步提高學生收集、整理、歸納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地看問題。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在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上,增強對其認同感并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繼承、發揚、傳播中華文化。
難點:傳統美德,薪火相傳;
二、說教法:
這一課屬于知識課型,又能滲透責任感和國情教育,因此教學中要以詳實的歷史史實、民族文化為依據,以社會現實和學生的生活為認識基礎,通過感性材料的積累和歷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歸納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其偉大作用,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威力,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增強我們中華傳統美德的認同感并以實際行動傳承民族精神。據此,本課教學設計遵循新課程中“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
三、說學法:
根據“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和本課的特點,本課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以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繼承傳統美德為主線,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方式,以課堂討論,解答疑問銜接各個教學環節,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完成教學目標。學生通過聆聽觀看、閱讀思考、小組討論、回答練習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檢測相關基礎知識,并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做好適當的點撥、引導和總結。
四說教學環節: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中華文化某一方面的資料,通過研究,展現其魅力,可以多種形式展示。
2.了解蘇武牧羊、徙木為信、負荊請罪的故事。
第一框燦爛的中華文化
(一)導入新課:關于文化的話題,我們不是第一次探討,還記不記得初二我們曾經學習過有關文化的內容是什么?
引導學生回憶,思考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多元文化地球村。探討的是世界各國的文化。
今天,我們側重探討的是中華文化的內容。
活動一:看誰說的多
1、提到中華文化,你會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們的來歷嗎?學生回答(略)
談起文化,不少學生覺得很抽象,因此我通過多媒體展示富有中國文化韻味的事物,因而也就生動具體了。
(二)體驗新課
多媒體展示
體驗內容:⑴中國的民族服裝、旗袍、飲食文化、長城故宮、建筑風格、京劇臉譜,民族樂器,書法,繪畫,武術、儒家思想,哲學思想。
⑵一些有關奧運會的圖片資料
體驗要求:1、體驗本課的學習內容,做好體驗筆記
2、完成課文中的小問題或需要填寫的內容
體驗提示:1、課文中介紹了哪些具體內容?
2、課文中列舉了哪些具體事例?
3、懂得了什么道理?理解了什么問題?
4、課文中還有哪些疑難問題?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形成互補。如學生在完成體驗過程后的筆記:⑴誰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⑵中華文明文明歷盡滄桑卻綿延不絕的原因在哪?⑶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由什么組成的?⑷我國的傳統文化乃至對世界有什么影響?⑸中華民族在創造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創造了什么?⑹我國傳統道德精華的品質是什么?等等
活動二:品味中華文化
1、你是怎樣品味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認為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為什么你覺得他們最能代表中華文化?
活動三:諺語和格言賞析
1、吃一塹,長一智
2、車到山前必有路
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4、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欣賞并說出上述諺語的內涵,在橫線上再寫三句類似的格言,并談談面這些話對我們為人做事有什么影響?
活動四:講故事
1、請三位同學分別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以下三個歷史故事
蘇武牧羊
負荊請罪
徙木為信
2、這些故事所蘊涵的傳統美德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最后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自己對學習內容提出的問題:⑴中華文化有什么特點?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⑵中華文明為什么歷盡滄桑而不衰、飽受磨難而不絕?⑶中華文化的影響和地位如何?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中華文化?⑸我們中學生如何傳承中華傳統美德?⑹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文化等
(三)課堂小結:幾千年來,我們的民族就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用勤勞和智慧開發了祖國的大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明的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不僅對東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為整個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青少年有義務、有責任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珍視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在世界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
【燦爛的中華文化說課稿】相關文章:
燦爛的青銅文明說課稿11-0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說課稿11-02
中華文化的作文10-25
中華文化的作文09-28
燦爛人生作文12-04
傳承中華文化的作文08-22
關于中華文化的作文07-25
燦爛的希望作文2篇12-24
燦爛的陽光作文6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