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又新我常新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日新又新我常新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思想政治,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本課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本課共設計了三個框題的內容。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著重引導學生從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現在的自己,初步樹立完善自己的信心。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總是不斷發展的,懂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然后引導學生學會從內在與外在、優點與缺點兩個角度認識自己,為下面根據自身實際確立努力目標奠定基礎。最后介紹一些認識自我的途徑,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多種途徑來認識自我。
作用:初中生自我意識開始增強,會不斷對自己提出一些與之相關的、非常基本的問題:我是誰?我的能力如何?等等。但往往又不能很好的客觀的評價自己。因而,認識自我是他們極感興趣又需要恰當引導的問題。本課從正確認識自己談起,以對自己提出恰當期待,完善自己為最終的落腳點。
(二)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用發展的眼光主動積極地認識自我,在全面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樹立自信心,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奮斗目標。
2、知識與技能目標:人的美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了解正確認識自己的幾種恰當途徑。
3、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學會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提高正確分析、評價自己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我。
將這一知識點設計為重點的原因在于要讓學生自覺形成發展、全面看待自己的觀點。初中學生容易受“思維定勢”(會把事物看成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的過分影響,通過對這一知識點的重點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用新的、客觀的眼光重新審視自身。要認識到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要正確看待。
2、教學難點:
從“內在”與“外在”等多個角度來全面認識自己,強調“內在美”對人的重要性。
將這一點設計為難點的原因是:初中生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過多地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略內在素質的培養,故而認清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系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十分重要。
第二部分: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學生學情分析
對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這樣很容易過分的夸大自己的`實力與能力,有時又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分的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確認識的方式方法。因而,認識自我是學生們極感興趣又需要恰當引導的問題。通過本課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全面、客觀、發展地認識自己,從而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二)教法分析
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我主要采取活動探究法和集體討論法兩種教學方法。
1、這套人教版的教材主要是以學生“學”的角度編寫的,可以稱作“學本”,有關本課的教材上設置了一系列圖文材料及活動,因此應組織學生很好的利用材料及活動。
2、本課的內容宜采用形式多樣的課內實踐活動,如小組討論交流、競賽等。
(三)學法分析
1、由于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指向學生自身,取材十分便捷,要盡量多給學生時間用于回憶、反思自身情況,讓學生從親身經歷中提高認識,在審視自身中不斷建構對自己的新的認識。
2、在本課的教學中特別需要我們尊重學生,認真傾聽,使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向我們敞開,這樣才能使我們順利幫助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的認識與評價,并且幫助學生樹立對未來的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階段的生活。
3、古人說:“授人之魚,只供一餐所需,而給人之漁,終身受用不盡”本節課在學法指導上,應該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反思和對比,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學習新知的能力。
第三部分:教學程序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設計的教學程序如下:
(一)導入課堂(8分鐘)
我讓學生做一個補充句子的活動。待補充的句子是這樣的:----------原先---------,后來經過---------,變得------。這里的主語可以是一個人、一種物,一個事件。例如:小A同學原先上課非常沉默,后來經過老師的啟發和自己的多次鍛煉,變得積極舉手發言了。
這個活動讓學生以自己觀察注意或親身經歷的詳情補充句子,明白事物是不斷變化,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同樣也要用發展的眼光來認識自我,用全新的目光來審視自己。
(二)課堂環節一(10分鐘)
回憶自己的成長即“我的變化”。
我從學識、對待事物、性格、能力、學習品質等方面讓學生獨自描述從小學到初中的變化情況。寫完后選3-5名學向全班介紹自己的變化情況。介紹完后,讓同學們針對各位常出現的不好的行為或品德提出建議。
通過此環節,讓學生全面的認識自己的變化,同時也認清自己是不斷成長和發展的。讓學生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的人生態度。讓學生明白人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確認識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課堂環節二(15分鐘)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小故事,將故事劃分為三個場景,每一個場景叫一個學生起來像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是一樣說給大家說故事,然后分別讓學生討論在各個場景中該主人公的“美”與“丑”。
設計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全面認識自己,既要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著、舉止、風度、談吐等,又要認識自己的內在素質,如學識、心理、道德、能力等。
讓學生什么樣的行為舉止才是美的,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處世態度和道德品質。
問題: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學到什么?(學生討論1~2分鐘,回答)
通過此問題,讓學生自己總結“美”的含義,讓學生學會認識外在美,使學生明白,要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外表。在對農村婦女的言行舉止認同和對漂亮姑娘將要怎么做的猜想上,可以看出學生自身的道德行為,及時加以滲透教育。讓學生明白美的事物值得欣賞,但美應是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一,并且內在美對外在美起促進作用。
(四)課堂環節三(10分鐘)
從各種途徑認識自己
應用“評選班級之最”這樣一個活動,比如從個子最高的是?跑步最快的是?唱歌最棒的是?數學最棒的是誰等等方面進行評選,最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在班上哪方面最優,根據集體對自己的評價談談對自己的認識。
通過此活動,讓學生判斷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什么角色,以及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可以通過集體了解自己。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體中,一個人在集體中能否與他人友好相處,能否很好地承擔自己的責任,會對個人和集體產生很大影響。
總結(2分鐘)
跟自己比,找出進步;跟別人比,找出差距。我由衷地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努力正確的認識自我、把握自我,用自己的雙手去設計自我、超越自我,塑造出一個嶄新的自我!
最后,教師請學生“將生活中激勵自己正確認識自我”的格言、名言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送給老師、同學,以便大家共勉。
說課完畢!
【日新又新我常新說課稿】相關文章:
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說課稿11-05
似逢新雪又初春11-02
美容新術說課稿11-04
我又愛又恨的妹妹12-26
這次,我又錯了12-26
新冠防疫手抄報簡單又精美11-22
讓我又愛又恨的書作文12-31
新學校新同學說課稿11-02
我的新相識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