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媽媽聽電話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熊貓媽媽聽電話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熊貓媽媽聽電話說課稿1
1、說教材
《熊貓媽媽聽電話》是一篇童話故事。本課以熊貓媽媽接聽電話的方式,寫了它的孩子在不同的國家演出時,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歡迎,也把中國人民的友誼傳到了世界各地。課文寫熊貓媽媽三次接聽電話,三個孩子分別從日本橫濱、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向媽媽講述它們演出受歡迎的情景。課文語言生動、活潑,結構整齊清楚,很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朗讀。
2、說學情
學生已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因此,識字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放手讓學生交流自己獨特的識字好方法。但是,朗讀課文和語言表達能力差異較大,基礎好的同學只要聽幾遍錄音,就能把課文讀得聲情并茂,語言的表達能力也很強,看著實物不僅能說幾句連貫的話,有的同學還能發揮想象介紹熊貓的活動情況。而基礎差的同學跟著別人學講話還講得斷斷續續,說不清楚。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注意采用一些激勵的機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縮小學生間的差距。
3、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單元目標,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盡量體現學生學習的層次性,既要保底:在語言環境中學會10個漢字,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讀出熊貓媽媽和孩子互相通電話的語氣;并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和同學分角色玩打電話的游戲。在此基礎上,讓那些具有表現欲望的學生上講臺來表演打電話的游戲,這樣,既培養了優等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為其他的同學提供了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模仿著說,從而達到大面積訓練的目的。
3、說教法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學習最好的動機莫過于學生對學科本身所產生的興趣。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誘發點,我們只要抓住這些誘發點,激發興趣,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吸引學生,讓學生盡早地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一開始,老師就出示熊貓圖片,讓學生看著說說。熊貓是小學生比較熟悉和喜愛的小動物,激發學生的興趣,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學習課文時,我分成三步,把文中結構相同的小節合并一起學,突出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理解與感悟,有利于學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讀好課文,演好課文。其間穿插討論“外國人民對熊貓怎么樣?”這一問題,使學生從課文的語句中了解中國的熊貓在國外受到各國小朋友的歡迎和喜愛,為此感到高興和自豪,也為理解熊貓媽媽“把中國人民的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的話作伏筆。
5、說實施
根據教學設計,本課主要圍繞以下五個環節進行實施的。(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一上課,老師就出示熊貓的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住。(2)整體感知,聽錄音,說說熊貓媽媽聽了幾次電話?然后用填空說說熊貓媽媽的孩子在哪里?這樣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再學習生字,學生易學易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熟讀課文,學習內容。由于課文內容比較淺顯,語言生動、活潑,結構整齊清楚,很適合低年級學生朗讀。因此,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有所感悟,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4)課外延伸,練習說話。通過學生玩打電話的游戲,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但時間關系,這個環節要放到第二課時實施。(5)復習鞏固,強化積累。
熊貓媽媽聽電話說課稿2
一、分析教材、分析學生
《熊貓媽媽聽電話》是一篇的童話故事。以熊貓媽媽聽電話的方式,寫了她的孩子在不同國家演出時,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歡迎,也把中國人民的友誼傳到了世界各地。課文寫熊貓媽媽三次接聽電話,三個孩子分別從日本橫濱、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向媽媽講述他們的演出受歡迎的情景。全文共7小節。第1到6節寫了熊貓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三次對話。第7節是熊貓媽媽夸自己的孩子點明中心。本堂課的學習內容1到4小節,前兩次的電話對話。
在朗讀上,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部分學生還能讀出句子的語氣。通過老師的指導朗讀,學生能體會小熊貓的高興激動的心情,對朗讀逐漸產生興趣。在語言表達上,多數的孩子能夠比較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且可以把語句說通順。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1、認知目標:要求學生根據拼音讀準“響、請、講、束、爭”等5個生字,描摹漢字“請、講、爭”。但本節課的重點則放在了“爭”的書寫。
2、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讀出句子的語氣;句式訓練,練習把話說完整、說規范。
3、德育目標: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到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
1、說實施步驟
課文的1-4小節可分為兩個部分,這兩部分在語句和結構上相似。學習是通過對第一部分讀正確,劃句子,數一數,想一想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通過掌握這種學習步驟,進行小組自學具有相似結構的第二部分。
在這堂課的設計上,我主要是以識字為基礎,抓住了學生的朗讀和說話訓練。在課文的1—4節的學習當中,我主要以對話為主,指導學生讀出句子的語氣。例如,在“媽媽,我是麗麗。我來到了日本橫濱。朋友們送給我一束雪白的櫻花”這句話的指導上可以從興奮激動的語氣上范讀引導,以及出示美麗的櫻花圖片,以讓孩子更容易的讀出句子的語氣。其實,訓練孩子朗讀的形式有很多種,關鍵是老師的范讀,小老師的師范及老師過渡語的精練,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說話訓練也是本節課的訓練重點。因此,我分別在這兩部分指導朗讀的時候,加入了“想一想”這個環節,既促進了朗讀,也能同時讓學生體會熊貓心情進行說話的訓練。例如:“朋友們送給麗麗這么美麗的櫻花,如果你是麗麗你會怎么想?”
在朗讀、理解課文上我都應遵循由教到放的過程。在指導學生學習第1到2節時,要適時教會他們一些朗讀方法;接著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自己體會其中的樂趣。
學生在自讀課文、交流識字方法時,教師應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指導,及時掌握學習動態。學生在交流發言時,教師要耐心、仔細地傾聽,用多種方法表揚、鼓勵學生,讓學生大膽說,放心說,說出自己的所悟所得。及時調控教學節奏及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里學知識,學本領。
2、說教法與學法
我主要圍繞以下五個環節展開教學的。
(1)猜謎語,揭示課題。一上課,就讓學生猜謎語,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住。同時創設機會讓學生來說說喜歡熊貓的原因,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聽錄音,說說你聽到了些什么?然后用“誰從哪里給熊貓媽媽打電話”的句式練習說話。這樣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再學習生字,學生易學易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老師指導,學習課文內容。通過“讀、劃、數、想”的學習步驟知道學生學習課文1、2小節。使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和說話有所感悟,讓學生了解對話的內容,明白中國的國寶熊貓為什么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從而真正懂得熊貓媽媽說的話“我的娃娃真好,把中國人民的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
(4)小組自學課文內容。通過1、2小節的指導學習,培養了學生自己通過“讀、劃、數、想”的方法,用小組學習的形式來進行自學課文的3、4小節。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朗讀的能力,也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5)復習鞏固,強化積累。在復習鞏固詞語時,設計了媒體動畫,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
3、說學法
對于生字的新授上主要采用“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遇到較難的字指名說,容易的字開火車”的方法。
至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課文的朗讀、語文能力培養方面,則需要在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中得以實現。要深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精妙之處,光靠學生的自學、小組討論是不夠的,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深入學習,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讀讀悟悟、練練說說,從課文中汲取文化營養,積累語言,提高能力。
四、教授過程中的嘗試
這篇課文,我借助多媒體的有效運用來提升文本直觀度,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感知能力。同時避免老師機械、重復地領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閱讀、理解、感悟三者互為作用,互相促進,不能為閱讀而閱讀,重感悟是語文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強調人文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感受到當別人有困難應該主動幫助的道理。
語文能力本質上是實踐性的,而不是認識性的,脫離語言運用的實踐活動,語文能力的發展將會是一句空話。因此,把朗讀和說話練習當作教學關鍵,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舉一反三,進行知識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熊貓媽媽聽電話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語言《聽雨》說課稿11-30
小熊貓找媽媽12-13
聽媽媽講故事小學作文12-20
聽爸爸媽媽的話03-22
情感作文:說給媽媽聽的11-01
打電話說課稿15篇11-07
關于口語交際《打電話》說課稿11-30
打電話說課稿(15篇)11-07
打電話說課稿15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