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

時間:2021-12-19 13:18:5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八年級上冊《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上冊《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古人筆下的永州小石潭,水清境幽;黃州的承天寺,積水空明;海峽那邊的阿里山上,風光如畫;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神奇秀麗;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別具魅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題是:江山多嬌,下面我將以《美麗的西雙版納》的解析來呈現這一主題。

  首先請大家看一下我的解說思路。

  解說思路:課標要求、教材分析與處理,與其它內容的聯系、學習目標及重難點、教法選用、環節設計、環節設計的意圖。

  一、課標要求

  《美麗的西雙版納》是蘇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篇課文,是一篇充滿民族風情的寫景游記。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在新課標中它和寫景散文的教學所提出的要求是一樣的:

  1、理清思路,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對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3、在理解鑒賞作品的基礎上,受到高尚情趣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與處理

   《美麗的西雙版納》是一篇充滿民族風情的游記,作者以生動的筆觸展現了西雙版納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字里行間流露出熱愛祖國美麗風光和熱愛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一篇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的自讀課文,在第四單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能讓學生感受到本單元”江山多嬌”壯美的同時,進一步體會本單元人文教育的情懷。

  新課標提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所以,在教學中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體會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培養學生體驗美、品味美、表現美的能力,增強保護美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用小標題巧妙布局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三、與其它內容的聯系

  如何培養學生體驗美、品味美、表現美的能力呢?我們首先要深入文本,與作者對話。第四單元的主題是“江山多嬌,他們訪名山游大川,把所見所聞所感

  所思真切地記下來,但每篇文章的寫作重點有略有區別,《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是文言文,借景抒情表現了作者貶謫生活中微妙復雜的感情;《阿里山紀行》、《藍藍的威尼斯》是現代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描繪了如畫、奇特、瑰麗的自然風光;而《美麗的西雙版納》作者除了以生動的筆觸展現了西雙版納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還小標題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西雙版納古老質樸的民俗風情,這樣不僅體現了“江山多嬌”的主題,還更好的升華了人文教育的'主題。

  四、教材知識點

  課標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此為依據,我認為本文應讓學生把握的知識點有:

  1、感受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品讀文章精美片段、賞析文中優美詞句。

  3、從“笑對生與死”片段入手,明確作者寫作意圖: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生死觀。

  4、學會用導游詞向別人介紹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5、學習本文截取事物狀態中最鮮明的片段,用小標題來構建文章和對照手法的運用。

  五、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美國教育學家說:“科學地確定目標是教學的首要環節。”《新課標》要求學生學會欣賞作品,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我根據本課內容及教學實際,確定了文章的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目標:學習文章運用小標題構建文章的方法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能力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體會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培養學生體驗美、品味美、表現美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學習文章運用小標題構建文章的方法。體會文章的人文美,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品味形象生動、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

  通過對文章的分析,我發現了西雙版納神奇秀麗的美,感受到了西雙版納質樸意深的民俗風情,更欣賞到了作者字里行間對祖國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熱愛的思想感情。那么,選用什么樣的教法,怎樣設計教學環節,才能讓學生也身臨其境呢?

  六、教法選用

  美文要美讀,美讀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語文閱讀方法。其目的在于傳達語文課文所蘊涵的美,獲得美感,引起共鳴,從而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那么如何進行語文課文的美讀呢?如何使美讀發揮美感效應呢? 1.提倡吟誦:若是讀白話文,要反復朗讀,達到吟誦;若是文言文,要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讀出韻味。 2.注重語感:尤其是那壯美的感受,必須要美讀才能獲得;語感的加強,又會增強美讀的效果和對課文的深入理解。3.調動想象:人們通過想象活動,把自己的情感熔鑄到感知的對象中去,從而加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美讀的好處在于能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引起對作品的情感共鳴。所以在教學中,我用“讀”貫穿課堂始終,用媒體演示法、啟發點撥法、角色轉換法、評價激勵法,為學生搭建交流互動的平臺,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在激情、愉悅、和諧的氛圍中欣賞美、體驗美、感受美、表現美,把握寫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法:媒體演示——啟發點撥——角色轉換——評價激勵

  七、環節設計

  以“導學講練”模式為依據,以讓學生學會讀書、學會審美為目的,我的教學環節是這樣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體驗美(音樂里的西雙版納)

  (美文要美教:通過多媒體展示有關西雙版納的風光圖片,播放傣族民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音樂里的西雙版納)

  (二)整體感知,感受美(課文里的西雙版納)

  (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所以我設計的第二個環節是朗讀課文——感受西雙版納的景物美。

  朗讀課文,自主思考:

  (1)西雙版納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以“西雙版納”美在......",說說西雙版納的美。

  (這一環節采取的形式是自學,讓學生自主明確西雙版納的景物特點。)

  (三)重點研讀,鑒賞美(攝影師眼里的西雙版納)(文章表現了西雙版納的景美、人美,這些都通過作者優美的語言來體現。我設計的第三個環節是選讀畫面,鑒賞文章的語言美。)

  1、挑選你自己喜歡的畫面,高聲朗讀。

  2.如果你是一位攝影師,請選擇文中你最喜歡的一處風景,設計你的拍攝角度,并說說你是依據文中的哪些詞句來設計的,請用這樣的句式描述你的設計:

  我喜歡,我將以(仰視/俯視/遠觀/近看/特寫等)的角度,這樣能體現景物的等特點。我是依據

  文章的(詞或句子)來設計的,因為這個(詞或句子) 。(賞析)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抓住關鍵詞,并在文中圈點批注,分析內容,體會富有感情、生動形象的語言美)

  3、同桌交流,在想像中與作者同游同賞

  (這一環節主要通過同桌對學的方式與作者同游同賞,鑒賞文章的語言。)

  (四)小組合作,表現美(導游眼中的西雙版納)

  (本文是一篇游記,假如你是一名導游,你將怎樣帶領你的游客神游西雙版,我設計的第四個環節是:跳讀課文——身臨其境表現美)

  跳讀課文,神游版納,結合有代表性的圖片,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請選擇一處文中你最喜歡的片段,以導游詞的形式向游客介紹。

  請你用這樣的開頭:“游客朋友們,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到它美在??”。(請你聲情并茂朗讀,達到吸引并感染游客的目的,也可以展開豐富的聯想,以導游身份介紹這一美景。)

  (學生角色轉換,變成導游,通過活動來完成朗讀理解與欣賞內容,完成目標,使學生耳目一新。這一環節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群學的方式來進行表現。)

  (四)寫法探究,探尋美(作者眼里的西雙版納)

  (小標題構建文章是本文的一大亮點,由此我設計了第四個環節——寫法探究,探尋美)略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文章在寫法上值得借鑒的地方有哪些?

  (這一個環節主要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重點點撥的方式來進行)

  (五)、學以致用:創造美(我們眼里的西雙版納)

  (明確了寫法,就要學以致用。選取家鄉一處旅游景點,寫一段導游詞,由此引出第五個環節:學以致用——創造美]

  (師引導學生探究寫作特色,今后借鑒)。

  1、請你采用導游詞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你最喜歡的家鄉名勝。

  2、學習課文的小標題形式,為你的導游詞擬一個精彩的標題。

  (這一環節是課堂反饋環節,采用自主完成、組內交流、班級展示的方式進行)

  (六)、總結提升:暢想美(未來的西雙版納)

  《美麗的西雙版納》一文是景美、人美、語言美的完美結合,整節課我們共同穿梭在美麗的熱帶雨林,做客在翠竹掩映的傣家竹樓,感受著獨特的民俗風情,如果大家都擁有發現美的眼睛,鑒賞美的心靈,創造美的言行,讓我們放飛了,大家看想象,發揮聯想,暢想一下未來的西雙版納,由此引出最后一個環節: 總結提升----暢想美.

  八、環節設計意圖

  下面我談一下,我設計這些環節的意圖:

  1、有機整合文本,體現教師理性思考。

  這篇課文內容較多,我重新組合文本內容,明晰教學思路。我抓住文章題目中的“美麗”一詞,從景色美、人文美、語言美三個層次解讀文本,也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三個維度的目標意識。

  2、巧設教學情境,通過活動解讀文本。

  我在引領學生解讀文本時,分別設計了“攝影師”、“導游”角色,讓學生興趣盎然的欣賞美。

  3、充分利用資源,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文章散發著濃濃的傣家少數民族氣息,但江南水鄉離北國學生的生活較遠,我利用課前時間播放我的教育博客中的學生喜聞樂見的視頻激趣,增強了學生對西雙版納的感性認識,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我覺得課堂永遠沒有“完美”二字,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遺憾,我才能有探究課堂教學的不竭動力,教海探幽無止境,我要用我的教育智慧減少教學中的遺憾,讓我的每一節課都精彩無限!(說課完畢,謝謝評委老師)

【八年級上冊《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相關文章:

1.《美麗的西雙版納》精簡教學設計

2.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說課稿 吆喝說課稿

3.八年級上冊思品說課稿 合作競爭說課稿

4.美麗的小路說課稿

5.美麗的魚說課稿

6.美麗的西湖說課稿

7.美麗的黃昏說課稿

8.美麗的彩虹說課稿

9.美麗的小路說課稿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动漫卡通在线观看 |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