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鏡》的第一節《光的折射》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的思考】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學現象,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同時又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還是高中進一步學習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
二、【學情分析】:
光的折射的特點就其本身的表述學生不難記住,但初二學生由于接觸物理時間比較短,學生平均年齡比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及認知結構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光的折射特點上有一定的難度,怎樣形成對光的折射特點的理解使其認識由直觀的感覺上升到科學理性的認識則是本節的難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光的折射特點。(2)難點:光線進入不同介質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光的折射現象及折射光線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特點。(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引導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用“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折射特點,學會用“探究”的方法獲取科學知識。(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學習中交流、團結和協作的精神。
五、【學習資源】
自制光的折射組合演示儀、燒杯、泡沫板、適量的水、多媒體課件。
選擇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提高訓練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
六、【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觀察分析、啟發對比、總結歸納
通過多個學生活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興趣、動機等培養,通過手勢、眼神、表情等形體語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上述方法總結規律,并聯系實際解決課堂實際問題。
七、【教學過程】
一、課堂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那么,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又將如何呢?設計漁夫叉魚的實驗引入新課。在裝有水的魚缸里有一條魚,請學生到講臺先用瞄準器對魚瞄準,再用激光燈通過瞄準器照射,檢驗學生是否瞄得準確,接著用魚叉去叉魚,結果卻叉不到魚。(裝置見圖1)這是為什么?
對日常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以現象引入新課,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興趣濃厚。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動力和發現的鑰匙,通過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點燃其求知的欲望。
(說明:實驗在較暗的環境下進行,為使學生看清水中的魚,教師用電筒把魚照亮)
二、新課教學:
1、光的折射現象
【學生活動一】:一個同學將一束激光射至空燒杯的B點并保持不動,然后另一個同學向燒杯內注水,注意觀察:燒杯底部的光斑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見圖2、圖3)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結合多媒體課件師生一起分析得出光的折射的概念。(板書)
教師提問:前面我們剛學習了光的反射,請學生回答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那么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又有哪些特點呢?
2、探究光的折射特點
【學生活動二】: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的情況(圖4、圖5)。
〖提出問題〗:①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如何?③隨著入射角的變化,折射角如何變化?④當入射光線垂直于水面入射時,折射光線的方向如何?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實驗后由學生歸納
【演示一】:①電腦課件模擬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關系。改變入射角度,在電腦上直觀顯示折射角度隨入射角度的變化關系。
進行課堂演示實驗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地。
【演示二】:利用自制光的折射儀演示:光在水和空氣中的折射情況,重點演示光由水斜射入空氣中的情況(圖6、圖7),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初步歸納光的折射特點。
通過動手能力的培養,對照演示實驗的觀察,輔以多媒體模擬演示,學生思維清晰、準確,有利于規律的總結歸納.
【學生活動三】: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光通過玻璃磚時的折射特點。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后,將向哪個方向偏折?當該光線從玻璃磚的另一側面射出時,出射光線又會向哪個方向偏
學生活動后,畫出光通過玻璃磚時的光路圖。
【演示三】:多媒體課件演示,邊分析邊講解得出結論。(板書)
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和計算機的模擬實驗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在觀察中培養能力,開展思維訓練,重視知識的應用,理論緊密聯系實際。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以及演示實驗時,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實驗,并由他們總結和發現規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釋開篇的問題:漁夫為什么叉不到魚?怎樣才能叉到魚?[學生討論,代表回答]〔利用電腦課件解釋〕(解決問題、首尾呼應)
通過學生猜想并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重視知識的應用,讓學生遵循認識的規律: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整堂課通過活動讓學生通過體驗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親歷物理實驗的探究過程,探尋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以及物理問題的解決過程。
三、復習小結、布置作業(1)課本p871、2、4
(2)上網搜索:海市蜃樓現象
八、【板書設計】
第一節光的折射
一、折射現象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光線折射角
二、光的折射特點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質中時:
①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②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③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光垂直入射時的折射角等于零。
⑤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蘇教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1-05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3、石榴》說課稿12-28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石榴》說課稿12-17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都市精靈》說課稿12-17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幽徑悲劇》說課稿12-17
蘇教版七上《社戲》說課稿12-20
蘇教版小學語文《絕句》說課稿11-30
《杠桿》-初中物理-說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