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人民幣》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
這節課我執教的內容是《認識人民幣》。人民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學知識,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深數概念的理解,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智障兒童,缺乏社會經驗,購物的機會也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了解。培智四年級學生學習了1—10數序知識,但還沒有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基于這種情況,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認識人民幣》的教學。本節課主要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通過小面值人民幣的認識,使學生對人民幣有進一步的了解,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社會實踐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元、角之間的進率;
2、會簡單的取幣、換幣。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模擬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的幣值和商品功能,并知道愛護人民幣、懂得勤儉節約。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
1、在活動中認識小面額人民幣,以及元、角之間的換算關系。
2、運用元、角之間的換算關系進行兌換,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分認知、活動、練習、總結四個階段。在認知階段,通過師生之間的談話、交流,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掌握1元=10角。本課活動設計了“買票乘車,買門票,購物”三個環節。“買票乘車”環節使學生在模擬的生活情景中認識1元;“買門票”環節使學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購物”環節讓學生通過模擬購物,體會人民幣的幣值和商品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本課的練習設計體現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對知識點的掌握。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教育。在認識人民幣上的國徽圖案,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在學習人民幣單位時,要懂得節約不浪費;在實踐活動時,教育學生要友好合作,文明購物。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2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容:教科書46-47頁
2、教材簡析: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因此我根據教材先①集中學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②創設購物活動,同時開展主要用元為單位的人民幣進行買賣的購物活動。
3、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②進一步學習分類方法。
③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⑤教學重點: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種類,說明這些人民幣在我國商品交易中占主導地位。
二、關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認知教學,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活動中獲取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索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三、關于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情景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成功。
2、在動手操作進行實踐活動中獨立思考。
3、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四、關于教學程序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故事導入新課,引出課題,全面認識各種面值人民幣。創設購物活動。
課堂小結,你學會了什么?1、認識了人民幣;2、學會了怎樣買東西。3、回答創設的問題。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3
[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幣”的第一課時,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能力目標:通過對人民幣知識的系統整理,能對人民幣清晰的識別,并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在簡單的換錢、算錢、付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了解人民幣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感受人民幣的價值,培養愛護錢幣,節約用錢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讓生活進入課堂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商場。
2、提問:這是哪里呀?你們想去嗎?
在商品玲瑯滿目的商場里,用什么才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有了錢能買到哪些東西呢?
談話:錢的作用可真大,那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我們中國人用的錢叫什么嗎?
3、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從生活情境出發,喚起學生生活中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學生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突出知識的生長點。]
(二)探索新知,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1. 認識1元人民幣
①認識1元紙幣
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請你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也可以找出不認識的問問同學,分組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出示:1元紙幣。
提問:這是多少錢呀?
請學生上前交流。說說是怎么看出這是1元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1元人民幣上有個大寫的數字1,邊上還有它的單位:元。
讓學生仔細看屏幕上的1元人民幣,說說自己在上面還看到了些什么。
當學生指出國徽時,指出:國徽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小朋友們愛我們的祖國嗎?那我們也要愛護人民幣。并讓學生說說怎么做才是愛護人民幣。
并對人民幣上的盲文進行解釋。
看完正面,再仔細觀察反面,指出少數民族的'文字。
根據學生對1元人民幣的認識,讓學生在小信封中找出1元人民幣,并舉起。
②認識1元硬幣
發現有的學生舉起的是1元的硬幣。此時課件出示1元硬幣。提問:這是1元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說出1元的硬幣證明寫著1、元。
此時提問:同樣是1元人民幣。(指1元紙幣)這是什么做成的?
指出:紙做的人民幣我們可以叫他紙幣。
(指1元硬幣)那這個金屬做成的硬硬的人民幣,我們就可以叫他硬幣。
③課件出示舊版1元,這是1元嗎?說說你是怎么看的。
介紹:這也是1元,不過這是舊版的1元紙幣,我們現在很少用了。
2.認識1角
提問:小朋友,看,這里還有一張1元紙幣(出示1角紙幣)
哦?有不同意見?
師:這里也有1啊,怎么不是1元呢?
引導學生說出單位是角。
根據學生的回答介紹:原來這是1角啊,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角)
同樣有數字1,單位不同,差的可就遠了。
所以我們在觀察人民幣的時候不但要看數字,還要看看他的單位是多少。
(課件展示1角硬幣)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1角的紙幣,瞧,這是1角的硬幣,上面寫著一個很大的數字1,邊上還有它的單位:角。
3.認識其他人民幣
談話:剛才,我們在課件聽了一首歌叫做:一分錢。那你們能在剛才的粉色信封里找出1分錢嗎?找到的請舉起來。
師:請一位學生到講臺上指指哪個是一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圈出一分的“分”,介紹:分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指1分)這是一分,那這是多少?(指2分)這個呢?(指5分)圈出三枚分幣。這三枚硬幣的單位都是分。
下面誰來做小老師,給我們介紹介紹其他的各是多少錢?(學生上臺指出)。
4.分一分
談話:這么多不同的人民幣,你能給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呢?
開始分類之前請小朋友們聽清要求:兩人為一組,還是拿剛才粉色信封里面的人民幣,自己分分類,同桌兩個人可以輕聲的討論。開始吧!
巡視分類情況。請學生說說是按照什么標準分的。課件出示學生分類情況。
[設計意圖: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人民幣機會較多,通過分組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或找出不認識的問問同學,這一活動。并組織交流:說說自己認識哪些人民幣,是怎樣看出來的?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介紹,人民幣的認識建立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重點介紹1元的紙幣和硬幣,并講述人民幣的一面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代表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人民幣。規范對人民幣的認識,明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三種,在確定人民幣的面值的時候,不但要看數字,也要注意它的單位。在學生認識了1元和1角的基礎上,讓學生用看數字和單位的方法,自主認識其余了1元以內的人民幣。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相互學習、觀察等諸多能力。]
4.探索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①元和角之間的關系
師:出示課件
認識了這么多的人民幣,現在老師帶你們去文具超市逛逛,好嗎?瞧這里有很多小朋友在買文具呢!
他們啊想買一本練習本,小朋友幫他們找找,一本練習本多少錢呢?
請小朋友聽仔細了:小紅買一本1元的練習本,只付了一張紙幣。
小明買一本1元的練習本,卻付了10張紙幣。
這是怎么回事?
10角能買到一本1元的練習本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出示等量關系:1元=10角。
老師這有個小練習考考大家?
(出示:1元= 角,2元= 角,10角= 元,40角= 元)
②角和分之間的關系
我們知道了1元=10角,那1角等于幾分呢?猜測
一起來數一數(課件出示)
明確:1角=10分
談話: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我們來玩一個換錢游戲。
聽好游戲規則:老師拿出一些錢,你們看看剛才的小信封里的錢哪個可以和老師換,交換的條件是你和老師兩個人都不吃虧。
課件出示:兩張五角。談話:用什么和老師交換呢,請你舉起來。說說為什么?(出示兩枚5分,五張2角,五枚2分,十枚1角。)
換錢游戲結束了,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比賽:請同桌兩個人,左邊的同學拿信封,右邊的同學把錢放進信封里,比比哪組同桌裝的最快。
總結:剛才在換錢的時候,我們只要湊滿10角發現就能換1元了,湊滿10分就是1角。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在認識人民幣和人民幣的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通過創設幾個小朋友買一本1元的練習本的不同付法,讓學生思考,幾種方法是否都可以,從而明確1元=10角,兩個五角是10角,10角就是一元。在學生了解元和角之間的關系時,不免會想到,角和分之間應該也存在一定的關系,通過讓學生先進行猜測,再集體數,加深映像。通過這一環節的組織教學,使學生加深對人民幣單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兌換,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5.出示小青的儲蓄罐。
平時爸爸媽媽會給你們零花錢嗎?
有了零花錢,我們可不能亂花,瞧,這個小朋友小青,她就把零花錢存進了豬豬儲蓄罐里面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儲蓄罐里有多少錢。
第一次小青存入了4枚硬幣:(出示5角、1角、1角、1角)你知道小青第一次存進了多少錢嗎?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第二次小青又存入了一枚硬幣:(課件出示1元)第二次存進了多少錢?
那你知道小青兩次一共存進了多少錢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當我們發現答案既有元又有角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成幾元幾角。
那如果第二次小青存入的不是1元的硬幣,而是兩張五角的紙幣,那你知道她兩次存入了多少錢嗎?
如果第二次存入的是10張一角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了解到今天認識的人民幣,組合起來能組成很多面值,并且讓學生學會說既有元又有角的時候,要說成幾元幾角。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幣的組合,讓學生替換組合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思路,同時也激發學生的節約用錢的意識。】
(三)實踐應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①買郵票
小華上了一年級,非常想念他幼兒園時的好朋友,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好朋友,信寄出去之前,我們都知道要貼上郵票。
小華要買一張1元2角的郵票,這可把他難住了,1元2角怎么付呢?你能幫幫他嗎?
請小朋友把信封2中的人民幣擺一擺。
(投影展示學生作品)
最后課件展示總結四種不同擺法。
師:你們幫助了小華解決了一個難題。小華現在終于可以把信寄給他的好朋友。,真是要謝謝你們呢。
②為了獎勵你們,老師帶你們去文具超市購物了,想去嗎?
看文具超市有那么多的文具。
老師給你們每人1元錢,要你們每人買兩樣東西,正好用完。
說說你們想買哪些東西?
[設計意圖:這些問題的提出也有兩個目的:一是繼續提供付幣練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案付幣,體現策略的多樣化。二是借此引出用1元買兩樣東西正好用完的問題。學生利用已有的認知,通過同桌討論,很快地用角幣擺出了多種付1元2角的方法。通過不同組合,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得生動、輕松、愉快,學到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有價值的數學。同時,這里充分利用題目內涵,增多練習的機會,延伸找錢問題,讓學生學會人民幣的簡單加、減計算,提高購物能力。】
(四)全課總結
出示不同國家的錢幣,使學生知道,除了人民幣之外,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錢幣,拓展學生視野。
讓學生說說這節課認識了哪些人民幣,說說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的說課稿03-01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6-20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6-11
人民幣的認識說課稿03-10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6-21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7-21
說課稿:認識人民幣07-22
《認識人民幣》的說課稿 01-05
《認識人民幣》數學的說課稿04-04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模板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