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從知識結構來說:氧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氣體,教材把它放在第二章第二節,以作為學習物質性質和結構的起始點,為進一步揭示物質的微觀結構提供事實材料,是教材編寫的成功之處。本節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內容——氧氣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氣的物理性質,進一步通過實驗介紹氧氣的化學性質,最后總結出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概念,層層深入,符合初中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和建構主義教育論的元認知規律。
從能力培養來說:通過看圖認識氧氣的用途開始,到觀察氧氣的顏色、狀態,到聞氧氣的氣味,再到觀察木炭、硫、鐵在氧氣中的燃燒現象,可以說教材深入淺出,為后面幾節氫氣、碳及其化合物等內容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思維模式。
從情感培養來說: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知道化學反應的重要用途。
從本節教材的重點、難點來說: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以及化學反應的概念。
難點:氧氣的化學性質的理解及應用。
二、說教法
傳統的學習觀認為,學習發生與否取決于教師的教授,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呈現、組織和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的任務就是像“海綿”一樣地盡可能多地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當前的教育理念,則認為要將學習看成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是一個主動的、有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斷轉化和修正教師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種具有個人特點的,有意義的方式來建構新知識,由于學生擔負這一責任的意愿和能力會有所不同,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根據這一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及學生認知情況,本節課采用自主學習和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氧氣的用途和物理性質采用自主學習教學方法。
2、氧氣的化學性質采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氧氣是在自然科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形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本節課學法指導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人的正常感觀習慣,指導學生先按色、嗅、味、狀態的順序去認識氧氣的物理性質,再通過自主閱讀去了解氧氣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質,培養學生形成一個觀察以及描述物質物理性質的正確習慣順序。
對氧氣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維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如何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通過碳、硫、鐵與氧氣的反應事實,歸納得出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使學生的理性思維再一次得到升華。
總之本節課的學法形成,對以后學習氫氣、二氧化碳、碳單質以及酸、堿、鹽等具體物
質的性質與用途提供了基礎和保障,因此在學法上重在指導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正確的思維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⒈討論激趣,明確目標,引入新課,了解用途
課前準備:學生預習并查閱有關氧氣用途的資料。
新課引入:
問題:我們生存所必須的'氣體是什么?同學們請想一想氧氣除了可供給我們呼吸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它還有哪些應用?同學們可將事先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的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
通過兩個問題的討論,結合課本上的插圖,學生們已經集中了注意力,大大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明確了學習目標,同時也對課外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檢查。
⒉自主學習,了解物理性質
⑴請學生自主學習課本34頁內容—————————氧氣的物理性質。提出問題:書上所描述的物理性質,有哪幾點你可以通過觀察、實驗或事實來證明?
⑵出示一瓶氧氣,讓學生觀察,并指導學生如何聞氧氣的氣味。
⑶指導學生描述某一物質的物理性質,一般都是從色、嗅、味、狀態、密度、溶解性等幾方面進行研究的。
這樣經過自主學習、討論證明、觀察實驗等方法既對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指導,也有利于學生對氧氣物理性質的記憶。
⒊實驗探究,掌握化學性質
⑴問題1:了解了氧氣的物理性質以后,大家肯定在想了,氧氣會有哪些化學性質呢?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證明呢?
⑵問題2:實驗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可以怎樣進行這些實驗?實驗過程中我們應注意觀察什么?
⑶以木炭為例通過觀察實驗完成下表第一欄:表一、物質和氧氣反應(課本35頁)
同時連續完成硫燃燒實驗和鐵絲燃燒實驗,然后由學生自主完成表格一的剩余部分,教師進行指導。
⑷最后要向學生說明鐵絲與氧氣反應的集氣瓶內事先裝少量水或細沙的原因。
經過實驗探究,學生不僅掌握了氧氣的化學性質,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以后更好地利用實驗探究自然科學知識打下基礎。
⑸總結出氧氣的化學性質:氧化性和助燃性。
⒋歸納小結,知識的升華
⑴教師講述:為了更好地系統地學習一類知識,我們常用比較歸納的方法。對化學反應,我們常根據不同化學反應的共同特征,歸納為多種反應類型。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幾個化學反應,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⑵教師陳述: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
⑶為了使學生能正確區分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不至于把兩者混淆,用多媒體設計成答題小游戲來完成以下練習:
指出下列文字所表示的化學反應,哪些是氧化反應?哪些是化合反應?
⑷問題:今天學習的氧氣的性質和它的用途之間有什么聯系?
通過這一問題的討論,使學生從理論高度認識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同時作為本節課的小結,使學生從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論知識,使學生得到意義上的構建。
⒋布置作業,持續學習
⑴必做題:課后練習4、5題。
⑵探究題:今天我們研究了有關氧氣的知識,還有很多方面沒有涉及到,請大家通過各種途徑,觀察身邊的現象,以“氧氣和我們的生活”為主題準備一份發言稿。
其中探究題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而準備,可以在課外興趣小組中交流,或在黑板報中登載,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會觀察。
五、說板書設計
除了用多媒體逐條展示,完成表格一(見上)以外,再在黑板上列出重點知識,以利于學生明確本課學習內容,加深記憶。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⑴一般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⑵密度略大于空氣。
⑶不易溶于水
⑷有三態變化
二、化學性質:
⑴助燃性
⑵氧化性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點燃硫+氧氣???二氧化硫
點燃碳+氧氣???二氧化硫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
點燃鐵+氧氣???二氧化硫
三、氧氣的用途
制取氧氣
【初中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說課稿01-10
初中化學說課稿08-19
初中化學硫酸說課稿02-13
初中化學說課稿07-30
初中化學說課稿08-30
初中化學說課稿范文04-11
關于初中化學說課稿03-22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學-說課稿12-20
【實用】初中化學說課稿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