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巨人花園》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巨人花園》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上冊《巨人花園》說課稿1
教材分析: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筑起了高墻,將孩子們拒于墻外。從此,園里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里。一天,孩子們從墻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著孩子們來了,園里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后,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后來,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墻,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墻與拆墻后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墻與拆墻后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等基礎知識。
2、學習、積累描寫巨人的花園的景色和巨人心理活動的句、段,理解巨人的花園變化的原因。
3、在提高朗讀能力的基礎上,發展感悟、體驗、想象等學習能力。
4、明白“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等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通過重點語句的學習,發展朗讀、感悟、體驗、想象等學習能力。
教學難點:明白“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等道理
設計意圖:
一、 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想象。
徐世英先生曾將朗讀與講解做過精辟的比較,他說:“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是攤平、擺開,朗讀是融貫、顯現;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基本的語文課程目標,本課教學中我力圖體現從讀中積累語言觸發語感、讀中再現情境加深理解、讀中訓練想象發展思維、讀中內心體驗激發情感等方面內容,以讀為本,讓 “讀”不僅僅作為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也是整個教學的過程。
1、 讀中理解。在學習第1自然段中,我讓學生朗讀后用自己的話講講花園的景色,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對“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白雪一片”有了自己的理解,再找出概括花園景色的詞語(漂亮),這樣先分散后集中的感受使學生很容易的就明白了本段的主要內容,也為有感情的朗讀和后來的背誦打下了基礎。
2、 讀中感悟。在學習7、8段中,學生通過巨人態度的變化感受其內心的變化。
如:激動處,巨人已經很長時間都沒見過陽光了“他抬頭望去,一縷陽光從窗外射進來。好幾個月沒見過這么明媚的陽光了。”應該讀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學生在理解后就更加能讀出巨人發脾氣時的暴躁和粗魯;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叱責”表現出巨人的憤怒到達了頂點。學生在一系列的詞語、語氣的程度甚至的標點的感悟中都能很形象的讀出巨人當時的心情。
3、 讀中體驗。巨人第一次趕走孩子們的時候,自己的花園里一直都是冬天,第6自然段中描寫了花園內外景色的不同。朗讀前引導學生說說“刺骨的寒風”、“雪花飛舞”等有所經歷的體驗,能夠更加生動、形象的再現出花園景色的對比與巨人的孤獨、無助,學生帶著體驗朗讀,會真正融入自己的情感,也與文本的內涵相吻合。
4、 讀中想象。文中那個具有著魔力的小男孩,用自己的眼神溫暖了冷酷的巨人, 那醒悟后的巨人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學生在想象中體會到了巨人內心的愧疚與悔意,再讀巨人的話時自然水到渠成。
總之,“讀”是“思”的憑借,是“悟”的前提,是“議”的準備,是“寫”的基礎。以讀為本,重視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根本。
二、 在閱讀理解中訓練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
進入新的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賦予了其太多的內涵和任務。關于語文閱讀課如何去上,存在著太多的聲音。身為語文教師,好多時候竟不知道該向著哪個方向走。 所以,“扎實”這個詞無論是在報紙雜志還是在平時教研活動的評課中很少看到或聽到,仿佛語言文字訓練扎實的語文課就是一種倒退。
然而,毋庸質疑,聽、說、讀、寫是語文最具特色的學科特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小學的語文課如果離開了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那將是語文教學的又一種缺失。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我把訓練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
1、 課的開始,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整體回顧,也是對課文中生字、生詞的復習與鞏固,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注意了細節的把握,使學生真正的會其音,明其意。
2、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每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都應該學生學習、收獲的陣地。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字、詞的基礎上應該逐漸向著段、篇過渡,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后,我提示學生了解其構段的方式——先概括后具體,也叫先總后分,使學生對段落的結構的認識更加清晰,符合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培養其閱讀、寫作的能力奠定基礎。
三、以文為本,在閱讀中積累。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于筆下。
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如第1自然段,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如在總結完全文的學習過程后。抄寫則是作業布置中的一項,把自己喜歡的句段摘抄下來。
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
作為充滿智慧的語文課,應該是展示師生共同成長的平臺,只有一名智慧的教師,才可能點燃孩子們的思維,讓他們和學生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把做一名智慧的教師做為自己的追求,和學生一起,叩問心靈,共同享受語文課堂中的熠熠光輝。
四年級上冊《巨人花園》說課稿2
課堂作業,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溢 、允、墻、牌、添、訓”認讀,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形。
2.你還能用這些生字組和課文不一樣的詞嗎?選一個最喜歡的.詞說一個句子。
3.重點指導以下字的書寫。
允應該讀un 第三聲,不要讀成 rǔn 、ǒng。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寫錯,要引導學生觀察仔細。
4.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
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抄寫好詞好句。
2、熟讀課文,進行有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復習導入。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品讀這篇感人的童話。
二、讀文想象,感受體驗。
1、花園變化前后的對比。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花園景象的句子。(學生:讀文畫句子)
(2)在小組內讀一讀自己畫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3)點撥對比朗讀:(出示相關畫面,創設情境,感受花園的美麗與荒涼)
①美讀,感受美麗和快樂。
a誰愿意讀描寫花園美麗的句子?(PPT出示花園和句子)
b聽配音《神秘的花園》朗讀想象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c聽到花園里傳出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你有什么感受?(小組交流)
D讓我們帶著這快樂的心情,一起來感受花園的美麗吧。(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品讀句子,感受花園的美麗。)
教師過渡:不知什么原因,花園里美麗的景色不見了,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是這樣的景象。(播放表現花園景色凄涼的)
②走進花園,感受荒涼。
學生:看錄像,讀句子,感受花園的荒涼。
a看完錄像,你想說什么?
b帶著你的感受,讀大屏幕上的句子。
但不知為什么,巨人的花園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發抖。他想:“今年的春天為什么這么冷,這么荒涼呀……”
小結過渡: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可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同樣一個花園,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呢?請談談你的見解?
(學生各抒己見,說明原因。)
2、巨人的性格和孩子的性格的對比。
(1)點撥,梳理:花園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變化,是因為花園里人的不同。
(2)感受巨人的性格:
①教師:當巨人面對孩子們一次一次地進入他的花園,態度是怎樣的?認真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學生認真讀書,畫出相關語句。)
②聯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說這些話時,心里可能會怎樣想,他說話時的表情會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四人小組交流體會。)
出示相關語句:
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喂!你趕快滾出去!
③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體現巨人性格的語句。
④學生表演讀。
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巨人訓斥孩子們的句子。體會巨人的任性、冷酷。
⑤你覺得巨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小結過渡:這樣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冷酷無情。
(板書:任性、冷酷、冬天)
那么孩子們的性格是怎樣的呢?
(3)品讀,體會孩子們的性格:
①讀大屏幕的句子。
花園里常年洋溢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孩子們的歡笑使花園增添了春意。
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
②引導梳理:孩子們有著春天般美好的性格,會給人帶來溫暖。
③結合文中語句指導朗讀。
學生:讀句子,體會孩子們春天般美好的性格會給人帶來溫暖。
④隨機理解重點句:
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
引導學生想象:小男孩面對巨人的大聲叱責,可能會對巨人說些什么呢?
學生:想象小男孩面對巨人大聲叱責時的畫面,相互交流。
(4)小結過渡:
巨人聽了小男孩的話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對比讀。
(1)把自己當做巨人,讀一讀第9自然段。
(2)學生談談自己讀后的理解和感受。(學生自讀,想象巨人醒悟后的心里活動和神態。)
出示: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①巨人明白了這句話,你明白了嗎?
②肯定有創意的回答:任性、冷酷的心喚來的是寒冬。要喚來春天,就要有一顆寬容善良的心。
(2)組織學生討論:你喜歡這個時候的巨人嗎?為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
梳理揭示寓意:只有和大家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4、美讀最后一段。
巨人用寬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堅冰。從此,他的花園里又春意盎然,充滿了歡聲笑語,花園又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讓我們隨著孩子們的歡笑聲快樂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出示巨人和孩子們在花園中快樂嬉戲的情景,配音樂)?什么音樂適合
學生: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感受孩子和巨人共享快樂的情景。
三、拓展深化,總結升華。
1、教師:學習了《巨人的花園》,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談一談。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2、教師:是啊,與人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板書出示)
我有幸讀了故事原文,尤其喜歡故事的結尾,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快樂。(許多年過去了,巨人變得年邁體弱。他已無力再與孩子們嬉戲,只能坐在一把巨大的搖椅上,一邊觀看孩子們玩游戲,一邊欣賞著自己的花園,他常說:“我有許多美麗的鮮花,但孩子們才是最美的花朵。”)
3、同學們,把你的學習體會和收獲也試著創編成一條名言。播放歌曲《分享》。(學生練寫,有時間就交流,沒有就利用明天早讀時再交流)
四、課后拓展,布置作業
1、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
2、課外同步閱讀《小青石》和《格林童話》。
3、收集王爾德的其它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
巨人的花園
巨人 任性 冷酷(冬天) 孩子
善良 寬容(春天)
分享 快樂
四年級上冊《巨人花園》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巨人的花園》是人教版第七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專題是童話故事,要求學生在讀課文時體會童話的語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意蘊深刻的童話,講述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便在花園的周圍筑起了圍墻,將孩子們拒之門外。從此,花園里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后來,在一個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拆除了圍墻,與孩子們共同生活,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讀懂課文,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的感受。童話主要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基于文體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童話特點,感受童話魅力。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初讀全文。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童話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興趣。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
1.教師:童話那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美好的情境,使我們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學們,你們讀過哪些童話?哪個童話給你的印象最深?
2.讀題想象。教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大膽想象:在你的心目中,這個巨人的花園會是什么樣的?這樣的導入既能直接切入課題,又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好課文埋下伏筆。
3.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讀順課文。
(2)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第二環節:精讀課文,突破重點。
(一)花園變化前后的對比讀
1.提示說話,接觸對比
想想巨人的花園原來是什么樣的,后來又是怎樣的?并在相關的語句下畫上記號。稍后,適時請學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關的語句。
2.對比朗讀,感受對比
以對比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先讀讀描寫花園漂亮的語句,再讀讀因為巨人的行為而變得寒冷、荒涼的語句和花園后來又富有春意的語句,最后再讀讀描寫花園變成了冬天的語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讀
1.巨人的性格
(1)我這樣引導學生:“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可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同樣一個花園,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呢?”
(2)“當巨人面對孩子們一次又一次進入他的花園,態度是怎么樣的?”我讓學生再次認真讀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
(3)當學生交流完后,我適時出示相關語句:“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喂!你趕快滾出去!”在研讀巨人斥責孩子們這三句話時,我是這樣設計的:請你們讀一讀這三句話,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2.孩子們的性格
讓學生試著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并隨機理解重點句: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讓學生通過想象補白:小男孩會對巨人說些什么?讓學生在想象中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對比讀
1.讓學生再次朗讀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無情的句子。
2.再讓學生找出描寫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點句:“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讀,然后讓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三環節:巧設練筆,升華情感
設計有創造性的小練筆:“巨人趕走了小孩,你覺得他趕走的僅僅是小孩嗎?還有什么?你想對他說些什么?”讓學生在練筆中,再次升華學生的情感。
第四環節:綜合學習,拓展延伸。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注重讀寫結合。一篇篇課文就是一個個鮮活的范例。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當學生明白童話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導學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話讀一讀,或在小組內對人物形象議一議。
通過這些綜合性學習,使學生在揣摩、比較、體會中感悟本課的表達特點,感受童話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課重點。
四、說作業設計
1、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
2、收集王爾德的其它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四年級上冊《巨人花園》說課稿】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巨人花園》說課稿01-01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8-14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12-07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5-08
巨人的花園的說課稿07-09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4-11
《巨人的花園》的說課稿06-12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6-10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