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3-10-09 07:08:4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通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通分和約分一樣,也是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同時通分還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教材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體現了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教材以分數的大小比較為線索,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體現了把知識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和歸納的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確的把兩個分數通分。

  能力目標:在教學中滲透數學轉化的思想,通過自主的探究,小組合作,使學生經歷分數的大小比較和通分的過程,體現了知識的遷移類推的思想。

  情感目標: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思想,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通分的方法,并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的.達到教學內容,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學難點:運用通分的方法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新課標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遵循講練結合,引導啟發,點撥的教法。

  2:學法: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學法的選擇中,體現合作交流中學,學后合作交流的思想。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設計了一個情境小問題,“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你想在那一天做什么呢?”然后導入情境問題:去年六一兒童節那天,去游樂園玩的小朋友有很多,這些小朋友有的玩“激流勇進”,有的玩“瘋狂老鼠”,游樂園的管理人員做了一個統計,在這些小朋友中,有5/6的小朋友玩了“激流勇進”,有3/4的小朋友玩了“瘋狂老鼠”,同學們,請你們說一說,玩哪一項游戲的人比較多呢?讓學生獨立思考后發表意見,明確異分母分數的比較,進而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通過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自然引出本課要探究的重點內容,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對主題的思考,為學生學知豐富了情趣,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ǘ⒅鲃訁⑴c,探索新知

  1:教學例4時,先出示世界地圖,并提出問題。上學生看世界地圖觀察、判斷,然后給出條件并使學生明確,要比較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的大小,只要比較這兩個分數就行了,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說方法,說結果,說理由,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方法,明確通分母分數比較的方法。在教學比較同分子分數大小時,先讓學生獨立完成73頁“再比較一下”,然后老師提出問題,上下兩行分數相比較,有什么不同點,怎樣比較同分子分數,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比較同分母分數、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73頁做一做,然后匯報方法結果。

  2:教學例5時,在例4的基礎上,自然而然的提出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子怎么比較大小呢,課件出示例5,提出問題,黃豆和蠶豆哪個蛋白質的含量比較高,明確只要比較2/5和1/4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就好了,接著引導學生明白這兩個分數的特點。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比較大小的方法,匯報時,有的同學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比較,有的同學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把這兩個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或同分子分數進行比較,之后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方法,并說明理由,然后明確為了便于分數相加減,所以我們來學習把異分母分數化為同分母分數,此時引導公分母的概念,引導學生討論,有什么數做公分母,怎樣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最后引導學生用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完成例5,之后全班交流,在此基礎上,總結通分的意義,概念和方法,板書通分概念,之后在做一做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讓學生先觀察,根據分母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課堂小結。

  (三)結合實踐,學以致用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首先是直觀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完成教材75頁第1題,接著鞏固通分的方法,完成75頁第2.3.5題,最后是通分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完成75頁第4.6題,練習題的設計從淺到深,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感覺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堂總結。

 。ㄋ模┰u價與反思

  整節課,我通過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由情境圖導入,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最大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2

  一、教學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數學上冊中的比較分數大小“通分”第一課時。

  二、教材所處的地位:

  通分是分數基本性質的一種應用,是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通分又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是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要步驟,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通分的意義,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學會把兩個分數通分,能通過通分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等思維能力。

  四、教材重點和難點:

  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關鍵:找準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五、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討論法。通過學生的討論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

  2、運用口答、等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使教學得到反饋。

  4、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動手,逐步掌握新知。

  六、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聯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通過對操作演示的觀察、分析,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體現了學生的自主。

  七、說教學過程

  1、通分是在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大小的復習和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復習。復習第(1)題讓學生回憶了兩個數是互質關系、倍數關系和一般關系時怎樣求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復習第(2)題時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下這樣填的根據,為通分過程打好基礎。

  2、(1)在教學例1時,我先通過題中具體的分數,引出異分母分數的概念,再引導啟發學生把2/9和1/4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公共的分母必須是4和9的公倍數,從而引出了通分的概念,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了計算簡便,取最小的.公倍數做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關鍵。

  (2)在教學通分過程時,我重點是解決對照公分母思考把原來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時乘以幾,引導學生想:分母是原來分母的幾倍,原來分數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時乘以幾。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助教材上圖形的直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照板書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

  在教學例1后,我就指導學生練習了課本54的練一練的第一題有利于進一步鞏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3、教學例1后,就進入了鞏固練習階段。通分的關鍵是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因此我首先安排了練一練的第2題:很快說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然后練習了練一練的第三題提高了學生的辨別能力,防止通分的兩種錯誤類型。

  4、最后我進行了課堂總結,讓學生自己歸納:這堂課,你學會了什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5、在一堂課結束之前,我還安排了一定的作業時間,既當堂檢查了教學效果,又減輕了學生的課后負擔,并在作業時,我進行了個別輔導,讓后進生能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忠心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52至53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的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筆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以后學習多位數減法的重要基礎。

  二、說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三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场⑶楦心繕耍和ㄟ^情景的創設,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同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說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筆算三位數不退位減的算理,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說教學難點:理解三位數減三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四、說教法

  針對本節課抽象性較強,算理比較復雜,而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相對較弱的特點,教學時應采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探究新知。教師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等,并使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為一體。

  首先出示舊知,以回憶只是為目的,引起大家的注意,之后出示大家熟悉的動畫片人物——藍精靈圖片,喚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激發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算法,爾后通過直觀演示,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過豐富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五、說學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本課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動手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觀察分析,感知比較,合作交流,總結反思,使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滲透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

  六、說整體設計思路

  本節課遵循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獨立探究、解決問題——鞏固練習、實踐應用的學習思路。首先創設藍精靈帶領大家一起探究新知的情景,提出問題:“還剩多少本”?,計算完了又問:“計算出結果后,用哪種方法證明差是否正確?”教師進行恰當的講解和演示從而使學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認知結構,最后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形成技能。

  七、說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為此,我出示藍精靈圖片的播放讓學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他們的思維自然會進入一種積極的準備狀態,從而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獨立探究、解決問題

  奧蘇伯爾曾經說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也掌握了豎式的寫法,所以這兒首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在練習中,學生遇到了困難:“計算出結果后,用哪種方法證明差是否正確?”這個問題正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被喚起,開始進入深入的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數學課程標準》又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痹趯W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時候,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學生展開獨立探究,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展示算法的多樣化,以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時,發展思維,培養創新精神。然后通過學生觀察比較,教師講解以及學生練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確算理,掌握算法。)

 。场㈧柟叹毩暎瑢嵺`應用

  有效的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手段。因此本節課我分三個層次來設計練習,即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础⒄n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并提出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使所學知識形成有機的整體。

  八、說課后反思

  本節課通過創設生動的情景,展開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獨立探究中冷靜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積極思辨,在生生、師生對話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數學的樂趣。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小學數學第四冊的有余數的除法。

  有余數的除法,是從表內除法向表外除法過渡的橋梁,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從教材上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而有余數的除法不能直接從乘法口訣中求商,要用豎式計算,但對于豎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體寫法學生較難理解?傊瑢τ诘湍昙墝W生來說,學習掌握這樣一個知識跨度較大的內容,是比較困難的。

  針對這一狀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薄⑼ㄟ^擺一擺,分一分,以及生活中的大量實例,來理解“余數”這一基本概念。

  2、學會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書寫格式,能進行簡單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场⒛苓\用所學知識,解決綜合性的應用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及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知道什么是“余數”

  本課的難點是:理解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

  二、說教學過程

 。薄⒓と。

  我主要通過游戲“猜猜看”。(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在紙上依次畫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圓圈,比一比誰畫得多,畫好后,將自己畫的個數數出來寫在張上,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你所畫的最后一個的顏色。)這個游戲的設計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小朋友們學完了這節課,也能和老師一樣能猜出圓圈的顏色了。

 。、感受新知,探究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主要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余數”。

 。ǎ保┳寣W生來分一分桔子。6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7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說一說,兩次分有什么不同?學生會說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個剩下。這就讓學生初步感知余數的概念,觸及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

 。ǎ玻⿲11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設問:如果每人分2個,剩下5個,可以這樣分嗎?這時就有學生會回答,5個還能再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1個,還剩下2個,這時老師追問:2個還能再分嗎?學生會回答,不能分了。通過這個壞節,讓學生有了“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數”這一基本概念。

 。ǎ常├蠋熓种杏10顆五角星,要獎勵給今天表現最好的4位同學,應該怎么分。空l來幫助老師來分呢?讓多個學生上來分一分,老師對他們分的結果給予評價,讓學生更深刻地明確“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數”。

  3、用數學方法表示。

  對前面分的結果用數學方法表示出來,再翻開書本50頁,參照例題,來自學有余數的除法的橫式、豎式的寫法。教師在學生寫完后給予簡單點評并說明各部分的意義。我認為這部分學生在前面學習了除法豎式的基礎上,完全可以自學。

  接下去通過評價性的活動,看看小動物們做對了嗎?出示三個豎式,來比較,觀察除數和余數的關系,會發現其中一個小動物粗心大意做錯了,余數比除數大了,還能再分。這一環節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不能再分的才是余數,也就是“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4、練習鞏固新知。

  通過直觀的練習,40÷7,26÷6,讓兩位學生上來板演,別的學生下面做。做完后集體講評。這一環節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并可以根據學生的錯誤來鞏固試商的方法,其實明確了“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試商也是不成問題的了。

  5、回到游戲“猜猜看”。

  這時候學生有種躍躍欲試的心理,通過學習這節課的知識,來想一想,老師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說出圓圈的顏色的,我們能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試試呢?這時師生共同來探討這一方法,從而掀起課堂上的一個小高潮。在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找到方法后,讓學生來猜一猜。然后設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讓學生先來說一說。教師可舉一個例子:我們班去春游,要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7人,我們班39個小朋友要用多少條船?這一例子將數學問題引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說課堂小結

  讓學生來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總的來說,這節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余數”的概念,并提高了自己的思維判斷能力。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5

  一、激趣引入,自學導航。

  1.出示地球的圖片。

  2 (1)這是地球,我們的家,你有什么想說的?

  (很美,要好好保護它;水的面積多還是陸地面積多;)

  (2)出示例4的條件:從數據(3/10和7/10)上分析陸地多還是海洋多?師:地球上的海洋比較多,所以地球又叫做水球、藍星。

  師:對這兩個分數,很容易比較它們的大小,是因為它們什么相同?除了分母相同的分數能比較它們的大小以外,還有哪些分數我們也能比較它們的大?(分子相同,分子分母都不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滲透愛護地球的環保教育,讓學生回顧舊知識:分母相同的分數是怎樣比較的,講清楚理由,這也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并埋下伏筆。

  二、導學反饋

  1.師:昨天已經讓同學們預習了課本第73頁,學生邊匯報,老師邊引導小結方法:

  師:第一行的分數你是怎樣比較的`?第二行呢?

  2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數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數越小。

  師:這些分數都能直接比較大小。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學生已經掌握,這里老師引導學生小結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也為后面引出異分母分數做好鋪墊。

  2、隨堂練習P73做一做

 。ㄈ┨骄啃轮

  情景導入:豆類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經常有利于人體健康。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兩種————黃豆和蠶豆。

  黃豆:我是豆類家族的一員,我的個頭小小的,皮膚黃黃的,我叫黃豆,我的蛋白質含量大約占5分之2

  蠶豆:我也是豆類家族的一員,我的個頭比黃豆大很多,皮膚是棕色的,我是蠶豆。我的蛋白質含量大約占4分之1

 。1)52和4 1與上面的分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分母都不同)

 。2)你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嗎?課本介紹哪種方法?(板書課本的方法)課本介紹的方法叫什么?(板書課題通分)

  (3)你還想到哪些方法?

  學生邊匯報,老師邊板演過程,引導思考方法:(投影學生的方法)

 、倩赏帜阜謹当容^大小

  ②化成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

 、刍尚当容^大、墚媹D比較

  3、小結: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真多,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常常會用到通分的方法。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數的比較作為基礎,學生通過看書自學,能更好地明白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通分再比較大小,同時也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題能力。這里的教學中還設計了:“你還想到什么方法?”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不僅局限在通分這種方法上,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學生質疑:在預習中你還有什么疑問想提出來?預設學生會問以下問題:

  (1)什么叫做異分母分數?什么叫做公分母?

  (2)怎樣進行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

  (老師有意識地板書:異分母分數)下面我們就帶著問題深入學習通分。

  設計意圖:通分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學生雖然預習了,但還有很多問題弄不明白,這時候應有足夠時間讓學生提出質疑。

  (三)即時鞏固:課本74頁做一做

  通過練習完成對本節課知識的鞏固。

  (四)反饋總結:

  這節課我學會了什么?共發言幾次?在什么方面表現較好?給自己的表現可以打幾分?

  七、作業布置:

  練習十八2 3

  八、板書設計:

  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大小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6

  一、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變化的魚》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的第三節。主要內容是坐標變化和圖形變換之間的關系。本冊第三章學習了圖形變換的平移和旋轉,本章第一、二兩節學習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和如何在坐標系內確定一個點,本節內容就是把這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坐標變化和圖形變換之間的關系的一個平臺,在經歷圖形的坐標變化和圖形變換的探索過程中,培養形象思維能力,體會數形結合思想。該課時內容在整個中學數學學習中是一個轉折點,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相似、位似、函數及其圖象的學習奠定基礎,而且這一節內容,將向學生明確提出數形結合這一思想,要求學生逐步掌握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建立模型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八年級學生大部分處于城鄉結合部,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偏弱,課堂主動性不夠。對于本節,在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圖形變換以及直角坐標系的相關知識,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本節內容也不是兩種知識的簡單疊加,由于二者的綜合,加大了知識的深度,給學生的理解上帶來很大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本節的內容實際來進行設計。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圖形上點的坐標變化與圖形的平移、拉伸、壓縮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體會點與坐標一一對應的思想。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圖形坐標變化與圖形的平移、伸長、壓縮之間的關系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觀察、思考、交流、類比、歸納、動手操作等過程,發展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歸納能力。

  四、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并掌握圖形坐標變化與圖形變換之間的內在關系。

  難點:坐標變化和圖形拉伸、壓縮間的關系。

  五、教法與學法分析

  1、“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的藝術在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高效,所以本節課采用的.教法為:

  (1)情景式教學法:課堂開始通過多媒體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探究式教學法:將啟發、誘導貫穿教學始終,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動手、動腦、動嘴,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所以學法確定為:

  (1)探究學習法。把問題留給學生,引導他們去解決問題。

 。2)合作學習法。和小組的同學一起探討、交流,利用集體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學目標的體現過程,是教法學法的實施過程,是教學理念的展現過程,是使知識與能力在現實背景中自然呈現的過程。結合本節的教學內容及重難點教學過程如下:“情景引入——新課導入——探索新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鞏固拓展”。

  教學環節師生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段動畫,在動畫和音樂聲中,讓學生進入課堂狀態,同時,讓學生對本堂課產生好奇和疑問。利用優美的音樂和動畫,激發學生的探識欲望

  新課導入課件中直接演示作圖過程:在坐標系中標出以下點:(0,0)(5,4)(3,0)(5,1)(5,—1)(3,0)(4,2),(0,0),并順次連接。

  問題:所作圖形象什么?

  通過多媒體,在坐標系中拖動一條可以隨意移動的直線魚,讓學生觀察,在這條魚移動的過程中,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變?

  讓學生討論總結出自己的結論,教師不作任何說明。

  要求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去作圖:讓魚向右移動3個單位。

  作出圖形,比較所作圖形是否和所得結論吻合。

  多媒體演示作圖過程和前后兩條魚的變化過程。開門見山的直接作圖,既復習了前面所學知識,又讓學生對本節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

  問題引入。

  探索新知想一想議一議

  一、在前面問題的基礎上,由學生直接說出:當向左游動2個單位時,圖形的坐標發生了什么變化?向上或向下游動2個單位時,圖形的坐標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通過課件演示其變化過程,驗證學生的答案。

  二、針對一般情況,當坐標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時,圖形橫向平移或縱向平移?

  由前面的作圖和演示,學生已經知道:要讓魚移動,必須改變圖形的坐標。再次在坐標系中拖動那條可以隨意移動的魚,讓學生在已有一定認知之后再來仔細觀察,思考,總結更全面的規律。

  綜合學生的結論,引導他們得出如下結論:

  當縱坐標不變,橫坐標增加時,圖形向右平移;縱當坐標不變,橫坐標減少時,圖形向左平移。橫坐標增加或減少a(a>0)時,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

  當橫坐標不變,縱坐標增加時,圖形向上平移;當橫坐標不變,縱坐標減少時,圖形向下平移?v坐標增加或減少a(a>0)時,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把整個探索過程交給學生去做,教師只作為一個協助者,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動手操作等過程得出結論,既能加深對本節內容的印象,又培養了他們學習和解決數學的能力。

【小學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說課稿小學數學03-10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比的意義》說課稿11-21

小學數學說課稿06-26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小學數學說課稿11-02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05-25

小學數學《方程》說課稿01-11

小學數學方程說課稿11-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新国产九九视频精品 |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在线不卡日本v2019 | 免费国产一级aⅴ片 | 日本少妇喷水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