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數學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3,5的乘法口訣,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2.運用2,3,5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和能力。
〖教材分析
可愛的小青蛙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第18頁至第19頁)。它是學習了2,3,5的乘法口訣之后安排的一節綜合練習課。教材設計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饒有趣味地熟練應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并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班學生經過一年的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他們能從教師出示的圖畫中發現數學問題并有條理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具有一定的互評意識。全班學生學習數學普遍感覺輕松、愉快,上課思維活躍,勇于回答問題。在一年的小組、同桌討論學習中,大多數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都有所提高。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師:小朋友,你們說世上誰最好?
生:媽媽。
師:老師知道你們都很愛媽媽。有一群小蝌蚪(出示許多帶有算式的小蝌蚪圖片)也很愛它們的媽媽,但是媽媽去捉害蟲了,它們找不著,怎么辦?(出示貼有6,18,12的青蛙圖片的小黑板)
生:(紛紛說)我去送它,我去送它。
師將算式卡片發給學生,大家按座位的順序將寫有算式的小蝌蚪送到媽媽身邊。(這時錄音機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貼完卡片,學生爭著發表意見。
師:咱們一起檢查吧。要求看算式,說口訣。
在39這張卡片處,學生互相對視,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情,都說找不對,卻不知怎么辦,這時老師從課桌里抽出一張寫有數字27的青蛙圖片,學生高興地說:就是它,就是它。
師:(指著算式請全體學生把三九二十七的口訣說出來)媽媽找到了,你們知道在找的過程中,我們用了什么方法來幫助這些小蝌蚪嗎?(生爭先恐后發表意見。)
(師板書:乘法口訣)
。ǘ┙恿悾ń滩牡19頁練一練第1題)
師:下面我們用乘法口訣來進行接力賽。(出示三塊小黑板,上面各有幾道用白紙蓋著的算式。同時宣布比賽規則。)全班分成三組,用紅、黃、藍三色粉筆作為各組的接力棒。各組的第一位同學撕下算式上的白紙并寫出得數后,將接力棒傳給第二位同學,依次順延直至所有
的算式全部算完。以速度和正確率決出優勝組。
隨著一聲開始,各組學生都投入到緊張的比賽中。
比賽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師生共同檢查每組所寫的算式,同時說出口訣。老師給優勝組同學每人獎勵一顆小星星貼在頭上。
(三)應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師:你們會用口訣做算式?粗@幅圖,(課件出示教材第19頁練一練第2題的教學樓)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有多少扇窗戶。
生2:我想知道這座樓有多高。
生3:我想知道樓里有多少學生。
師:大家提的問題可真不少,誰能用口訣幫助同學們解決這些問題?
我能,我能,許多小手舉起來。
生1:我看到圖上畫了五層樓房,每層有8扇窗戶,五八四十,就知道有40扇窗戶。
老師進行引導,用手指大門。
生1:(大聲說)三十九扇窗戶。(老師對他翹起大拇指,獎勵他一顆大星星,全班同學一起夸他。)
生2:我覺得有多少同學這個問題好像不能用口訣來解決。
師:如果每班的人數都一樣時。(拖長調)
生:可以用乘法。
師:怎樣用乘法?
生:還要數數有幾個班。
師:每班人數都一樣嗎?
生:每班人數不一樣時要用加法計算。
師:現在我們不知道每班的人數(指著黑板旁的問題庫),怎么辦?
生:放在問題庫里。
生3:你如果告訴我每層樓有幾米,我可以用乘法口訣計算出樓房的高度。
師點擊課件,出示每層樓房高約3米。生齊呼:三五十五,樓房高15米。師指著約,學生們又說樓高約15米。
師:你能把這道題的計算過程寫在課堂練習本上嗎?(學生們拿出本子來做,教師巡視并個別指導。)
師:(出示課件,教材第19頁第3題)請仔細觀察這幅圖,誰在干什么?
生1:小熊買玩具汽車。
生2:小象是售貨員。
。ㄕn件顯示小熊和小象的對話。小熊:3張5元,1張10元。小象:正好。)
師:你們仔細觀察圖以后,同桌分別扮演小象、小熊進行對話。
師:從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熊買一輛玩具汽車花了25元。
生2:我知道這輛車的價錢是25元。
生3:小象不用給小熊找錢。
生4:每輛這樣的玩具汽車價錢都是25元。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在這次購物活動中,我們又一次用到了乘法口訣,F在快快把這個過程寫在本子上吧。
師進行個別指導,發現問題:35=15+10=25(元),隨即把它寫在黑板上。
師:這個算式有什么問題嗎?(引導學生發現:325。應分步列式:35=15,15+10=25。)
。ㄟ@時,讓學生趴在課桌上稍作休息。老師將寫有教材第24頁練習一第1題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師:你發現了什么?你能從中提出哪些乘法問題?能解決嗎?先獨立思考,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師:剛才我參與了幾個小組的討論,同學們提的問題還真不少。老師這也有幾個問題,看看和你們的問題一樣嗎?
課件出示問題:
。1)買體育用品花了多少錢?
(2)買學習用品花了多少錢?
。3)買玩具花了多少錢?
師:把你的計算口訣告訴同桌。(同桌交流后,用課件顯示計算過程和口訣。)
(四)師生共同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生1:我能用乘法口訣算出我家住的樓有多高。
生2:我買東西能用乘法口訣算賬了。
生3:我能很快地算題了。
師:這節課你們學的東西真多,把2,3,5的乘法口訣運用得又快又對,希望你們繼續努力,應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更多的實際問題。
。ㄎ澹┎贾米鳂I:教材第19頁第4題
〖教學反思
1.從生活引入,密切聯系實際。
本節課能夠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不是為了教學而教學,而是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規律,留意身邊的事,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懂得學好數學就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
2.鼓勵求異思維,激發創新潛能。
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要問,有什么不同的問題呢?你能解決嗎?你怎樣列式?學生受到激勵和鼓舞,每個人都爭著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枯燥的計算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融入到有趣的數學活動之中,使智慧的火花越燃越旺。
〖案例點評
執教教師能按照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精心備課、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重視在教學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潛能,也尊重、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創設出寬松、愉快、自由的學習空間,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緊密聯系實際生活,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問題,使枯燥的數學變得親切、生動、有趣,也使學生成為數學活動的主人,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還擔負著查缺補漏、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為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復習,在組織教學時,應該營造一個輕松、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學設計中,靈活地運用教材,既不要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功能,要創造性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作為復習課,設計要有新意,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了適當的處理,這樣更符合本地區學生的實際需求。
2.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然后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結合教材習題逐一練習。通過練習,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整理成知識網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結合教材習題,復習分數加減法這一單元的內容。想一想,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2.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簡算、分數與小數的互化三部分內容)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互相評價,呈現知識結構圖。
分數加減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分數加減法的相關知識,復習本節課中的知識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畫出知識結構圖,幫助學生建立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知識網絡,便于學生整理和記憶相關知識。
⊙整理復習
1.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注意什么?結合具體實例說一說。
(2)先想一想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 -
結合上面的算式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①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②分數加減法對計算結果的要求: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完成教材94頁1題前兩個小題的計算。
+ -
解答: + -
。剑剑
。剑
。
2.復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先想一想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 -+
1-- 1-
①復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在計算分數加減混合算式時,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先將所有的分數全部通分,再進行計算;二是先通分需要進行通分的部分,再進行計算。
②復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蹖W生在小組內討論、計算后交流結果。
(2)完成教材94頁3題最后一豎排兩個小題。
+- -
=+-=-
。剑 =-
。剑 =
、僖龑W生觀察第2個小題,課件出示學生的不同解法。
--
=-- =--
。剑 =-
。 =-
。剑
=
②從上面的解法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后小結: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減法同樣適用。
3.復習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先想一想分數、小數是怎樣互化的,再計算下面各題。
0.75=( ) =( )
2.12=( ) 4=( )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3、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活動:①走100米,數數大約有幾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長時間。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聽說過五指山嗎?西游記里如來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數學王國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著長度單位五兄弟。
1、復習已學過的四個長度單位。
。▽W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說出表示的符號并板書;說出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2、填入合適的長度單位。
世界上最小的鳥體長約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約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約8( );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厚約15( )。
導入:拇指峰上住著誰呢?
二、認識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書課題:認識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聽過或看過千米?
(2)播放相片:這是曹老師在從無錫到宜興的高速公路上拍攝到的一些鏡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僦嘎窐酥荆海ň嘁伺d?千米) ②限速標志:
、燮嚨睦锍瘫、時速表: ④地圖:
。3)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
、俪似,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谀男┪矬w的長度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4)小結:學到這兒,你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產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學1千米與1000米:
現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長,一起來看:
。1)播放錄象:(走100米的鏡頭)看,這是我們昨天在操場上活動時拍的錄象,我們數了數,走100米大約要200步。
板書:走200步的路約是100米
。ㄗ200米的鏡頭)現在走了200米,大約花了3分鐘?
板書:走3分鐘的路約是200米
。ㄩ]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長),下面的小志愿者們走的路就更長了,我們一邊看,一邊認真數一數:他們一共走了幾個100米?
。ㄤ浵罂旆挪糠謱W生走10個100米的鏡頭)
。2)同學們想一想:把這10個100米連起來,該有多長!把答案寫在紙上好嗎?
板書:1千米 1000米 這兩種寫法都對嗎?為什么?它們表示的長度雖然是一樣的,可也有不同點,你發現了嗎?
1千米=1000米,讀來不易區分,你能巧用停頓,把它們區分開嗎?
(生讀)
。3)小結: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
3、感知、體會1千米
。1)咱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腦子里猜測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讓我們跟著攝像機鏡頭到校門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長?(播放錄象)
請學生閉眼在腦海里把這段路走一遍。
。4)估計:看了錄象,你知道從哪里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呀?你們怎么估計1千米的距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里說一說。(組內討論)
板書:人走15分鐘的路約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約是1千米
汽車行駛1分鐘的路大約是1千米
(5)建議學生課后用這些方法驗證剛才的猜測想象。
(6)引導:那我們班哪個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曹老師家離學校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簡述理由?
。8)森林公園
看了畫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遠嗎?你會怎么去森林公園?
。9)小結:學到這兒,大家肯定對千米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三、鞏固新知,實際應用:
。1)你們的收獲可真多,我來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2)小朋友們看過國慶50周年的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單位)
。3)咱們中國的鐵路也很發達,估計鐵路的長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組內交流估計方法與結果)
。4)三( )班千米錄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系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通過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支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知道如何寄信最經濟 設計郵票的價值
教具學具:
各類郵票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揭示課題
1. 觀察郵票。
實物投影出示課文中的郵票。
問:你寄過信嗎?見過這些郵票嗎?
2. 說一說。
。1) 上面這些都是普通郵票,你還見過哪些郵票?
。2) 你知道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嗎?
交流后,使學生明白普通郵票票面值種類齊全,可適用于各種郵政業務。
3. 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二、新知學習,組織活動
1. 出示郵政相關的費用。
業務種類 計費
單位 資費標準/元
本埠資費 外埠資費
信函 首重100g內,每重20g
(不足20 g按20 g計算) 0.80 1.20
續重101~20xx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按100 g計算) 1.20 2.00
問:從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
。1) 不到20 g的信函,寄給本埠的朋友只要貼0.80元的郵票。
(2) 不到20 g的信函,寄給外埠的朋友要貼1.20元的郵票。
2. 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樣貼郵票?
。1) 學生觀察表中數據,計算出所需郵資。
(2) 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郵資1.20元,40 g的信函,郵資是2.40元。不足20 g按20 g計算,所以45 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郵資是3.60元。
3. 如果郵寄不超過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貼3張郵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郵票能滿足需要嗎?如果不能,請你再設計一張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1) 不超過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資費?
、賹W生說一說各種可能的資費。
、谝龑Я斜砻枋。
1~20、21~40、41~60、61~80、81~100
本埠
外埠
。2) 只用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可支付的資費是多少?
一張:80分 1.2元
兩張: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張:0.83=2.4元
1.23=3.6元
0.82+1.2=2.8元
1.22+0.8=3.2元
。3) 你認為可以設計一張多少面值的郵票?
、賹W生自行設計各種面值的郵票。
、诳纯炊嗌倜嬷档泥]票能滿足需要。
4. 如果想最多只用4種面值的郵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過400g的信函的資費,除了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你認為還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郵票?
(1) 先看看從101~400g的信函,有哪些可能的資費。
101~200、201~300、301~400
本埠
外埠
。2) 你想設計什么面值的郵票?
、 自行設計。
② 與同學交流。
。3) 你見到你設計的這種面值的郵票嗎?
三、鞏固提高
小結 郵票是有益的愛好,可以擴展我們的視野,培養高尚的情操。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學習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其教學的生長點是整數乘法。然而,“按整數乘法相乘后怎樣得到原來的積”,則需要經歷一個嚴密的推理過程,教材安排兩次探究活動:第一次在例1,思考虛線框里三個箭頭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著學生經歷推理過程;第二次在“試一試”,讓學生在三個箭頭上面的括號里填數,并寫出左邊豎式的積,獨立進行推理。在兩次探究以后,比較各題中兩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發現“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這一規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得出在積里點小數點的操作方法。同時通過歸納推理的方式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學情分析:
進行小數乘整數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會進行小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乘、除法的計算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進一步學習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小數乘整數以及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既是小數乘、除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小數乘小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基礎;學生有了整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積、商的變化規律,以及小數乘整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等基礎,就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和相關運算規律的理解,提高應用四則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
2.初步培養學生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探索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方法,會熟練的進行筆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掌握小數末尾的0的處理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教科書P55、56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新課
師:這個活動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匯報,師板書:32÷6
學生獨立算出結果。
匯報:可以是橫式,也可以是豎式。
師問: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單位是什么?
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么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飲料柜,問: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師:現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思考:買同樣的東西是不是把錢進行平均分?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注意對橫式單位的檢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余數除法、沒有余數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匯報)
四、練習
練習的第3題
出示四月份的日歷。從日歷上你發
現了什么?師提出問題:四月份有幾個星期?
要求有幾個星期,必須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學生得出解決的辦法。30÷7
既然有4個星期,那么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么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業:練習十三的第1、2題。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匯總6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匯總7篇05-07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5篇05-28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3篇05-26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5-15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1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11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9篇05-09
小學數學教案匯總7篇05-07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范文8篇05-28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合集五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