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時間:2022-10-14 13:26:0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通用7篇)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個豎式計算三個數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病⑹箤W生熟練地運用湊十法,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教學重點

  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哪一位相加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的道理、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暅蕚洹狙菔菊n件“連加”】

  1、板演

  請同學說計算過程,最后說說筆算加法的法則,教師貼出:

  ①相同數位對齊;

 、趶膫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2、口算

  6+8+2= 5+7+9= 3+7+5= 6+7+4=

  1+4+9= 3+5+5= 4+8+6= 8+9+2=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找兩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學,同時做左右兩組口算,問左邊做得快的同學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快、(左邊把能湊成十的兩個數先加,再與另一個數相加,這樣算得快)看右邊一組,問:從得數上看與二十以內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內的兩個數相加得數永遠不會超過20,而三個數相加,就有可能超過20了)

  4、小結引出新課

  師說:兩個數相加的筆算加法這部分知識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個數連加你還會計算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連加、(板書課題)

 。ǘ⿲W習新課

  學習例6【繼續演示課件“連加”】

 。1)出示袋子圖

  (2)看圖說圖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師說:以前我們算三個數連加,要用兩個豎式,從這節課開始,為了簡便,可以寫成一個豎式進行計算、

  (3)教計算方法

  師說:誰能把它寫成豎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學在課堂練習本上寫、教師強調相同數位對齊、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總結:以前我們學過兩個數相加滿10,向前一位進1,現在個位三個數相加滿20,就要向十位進2、那么筆算加法的法則第三條應該怎么改一改呢?教師用紅筆在法則第三條上改: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篇2

  單元導學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進位)的加法、三位數減三位數(不退位、退位)的減法和解決問題。

  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是數與代數領域“數的運算”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習整數加、減法的最后一個階段。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初步理解了筆算加、減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萬以內數的意義、讀寫法和比較大小,掌握了幾百幾十數加、減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及根據實際問題靈活選擇計算策略解決問題,一方面使學生基本掌握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計算,并能通過知識遷移解決多位數的加、減法;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多位數乘、除法打下基礎。

  備內容

  加法(2課時)

  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三位數加三位數(一次進位);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驗算

  減法(3課時)

  三位數減三位數(不退位);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被減數中間有0);減法的驗算

  備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計算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讓學生經歷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優化自己的算法。

  備重難點

  重點

  1、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2、三位數減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3、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難點

  1、理解連續進位加法的算理。

  2、理解連續退位減法的算理。

  3、靈活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7 28頁的例1,例2和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學會對加減法進行驗算。

 。病⒔洑v探索驗算方法的過程,培養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通過加減法的驗算,滲透加法交換律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重、難點

  學會對加法進行驗算

  課前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語引入,從生活中引出數學問題情境。

  二、探究體驗:

  1、在合作學習中,討論加法的驗算方法,從已有的認識出發,去探索加法的驗算方法。

  2、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3、掌握兩種驗算方法:

 。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它們的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一個加數,看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三、實踐應用:

  完成書上相關練習。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篇4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重視估算,培養估算意識”,是《標準》在計算教學方面強調的內容之一。在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師以“估算”為線索,展開教學。

 、僭诮鉀Q問題中進行估算。教師在引入主題,展會討論,鞏固練習等五一節上創設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礦泉水瓶,乘火車和乘飛機,購物,看書等。以生活化的情境為載體,以估算為內容,把解決不同類型的實際問題和估算緊緊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估算的實在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生的思維各不相同,想出來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師在引導學生估算時鼓勵學生尋求多樣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學生獨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時,學生就想出了多種合理的估算方法,這不僅體現了學生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而且也看出他們理解了估算,懂得運用估算。

  ③發展學生數學表達能力。流利的數學表達能促進更廣闊的數學思考。教師重視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估算過程。學生在表達中加深了對估算過程的印象,對估算理解也更準確。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能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選擇適當的算法。

 、谂囵B學生的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③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第98、100頁采圖(或相應多媒體課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礦泉水瓶能再利用嗎?礦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屬于可回收物質,可以回收進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個月來收集礦泉水瓶的情況。(電腦展示例題5;收集礦泉水瓶情況)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俑鶕y計表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從這個統計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據得到的信息提出數量嗎?

  學生根據統計表提供的教學信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學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礦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幾個礦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

  師:哪個問題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第三個問題)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它。

  ②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

  師: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怎么列式?

  板書:192+219=

  師:不計算,估一估這兩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礦泉水瓶?

  組織學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對計算結果作出預測和解釋。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知識點一級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2、通過創設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和意義,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

  3、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1)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與另一個加數依次相加,這樣口算更加快捷。

 。2)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減兩位數,可以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從被減數中依次減去,這樣口算比較便捷。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提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結:列豎式時,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向前一位退一當十),主要不要漏加進來的一(不要漏減走的一)。

  3、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用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口算。如650+340其實就是65個十減34個十,等于31個十。

 。2)方式雖然不同,一個口算,一個筆算,但是運算的算理一樣,都是滿十進一,退一當十。 ……

 。ńo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說說口算思路。

  提問:口算時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2、計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組活動,看哪一組最快最準做完?然后各組委派一人匯報結果?梢赃x擇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選擇列豎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頁第2題,組織學生讀題,從中獲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后板書:632-441.

 。3)提問:這個和我們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樣?如何進行估算呢?

 。4)學生討論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約是600,441大約是400,600-400=200,大約多200個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約多180個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種,只要學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給予肯定。并比較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更合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四”的第1題。

  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快又準,互相之間評一評。

  2、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比較每一題的大小。此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需先進行加、減法的.計算,得出結果后才能把左右兩邊進行比較。

  3、完成“練習四”的第3題。

  仔細觀察圖文,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梳理了哪些知識?本單元的知識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發言,教師點評,解疑答惑。

  教學反思:通過梳理知識點以及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于學生剛接觸兩位數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難度有所提高,特別是對于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對于學生難度不小,所以在教學時,教師盡量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匯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節,讓學生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擇優選用,并引導學生認識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ㄒ唬┣榫硠撛O:

  1.課件呈現:賞“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教師介紹:這是在我國上海舉行的第53屆世博會中的一些照片。

  2.師:有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大家請看大屏幕(呈現主題圖)。

  3.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給予引導或肯定。

  (二)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這個畫面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學校的同學在參觀世博會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一──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設計意圖:由世博會的圖片引入,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讓學生尋找主題圖中的數學信息,又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二、引導發現,自主探究

  (一)引導發現:

  1.提出問題:課件演示:大客車慢慢開來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出發了,但需要持票上車,請問: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引導分析:讓學生說說“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導學生得出: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讓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出算式:35+34=。

 。ǘ┏醮翁骄浚

  1.教師質疑:今天咱們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請大家想一想:35+34應該怎樣口算呢?

  2.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1)讓學生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2)匯報展示:教師有選擇性的請幾個代表說一說,完整的表述出每種算法,教師板書,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學生在匯報算法時,教師再將學生的口算方法的過程用思路圖形式板書出來,如例題中所示。如果有學生是用想筆算的方法來口算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觀察比較:

 。1)你們看看這三種方法,哪兩種方法比較相似?引導學生發現:第一、三兩種方法比較相似:都是將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讓它們分別與另一個兩位數相加,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種方法是拆分第二個加數,而第三種方法是拆分第一個加數。(在歸納時,利用課件逐步演示)

 。2)那你們能看出第二種方法與其他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嗎?引導學生發現:第二種方法是將兩個數現時拆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分別相加之后再將兩個結果相加。

  4.反思小結:

 。1)反思:我們看這三種口算方法,說明我們在口算這道題時,都自覺地把這兩個數或其中的一個數進行拆分,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不拆分我們就不能口算了嗎?讓學生發現:這樣拆分之后就把新的問題變成可以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了,難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這樣的拆分、變化的一個過程,我們在數學上稱之為轉化。

 。2)小結:這三種方法都是先通過轉化,再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知識,進行口算。

 。3)學了這些方法之后,你再來評價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獨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觀察比較與反思小結,讓學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轉化思想的運用及其重要性!

 。ㄈ┰俅翁骄浚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1)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老師巡視指導。

 。2)獨立口算,小組內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過程,深層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己的口算過程在草稿紙上表示出來。

  (2)展示過程:將學生列出的分步算式與過程的思路圖結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學生是利用想豎式來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完整呈現,觀察比較:

  ①這三種方法中,哪兩種方法可視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兩種方法)

 、谡l來說一說,第二種方法與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第一、三兩種方法是拆分一個數,而第二種方法是拆分兩個數)

 、勰愀矚g哪種方法?為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

 、苓@道題與第一道題有不同之處嗎?讓學生發現:這題需要進位。

  3.小結反思:

 。1)今天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實都是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的。

 。2)你覺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種方法更適合自己,你就選用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經歷獨立思考、交流匯報以及觀察比較與小結反思等學習活動,來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ㄒ唬┩瓿山滩腜10的“做一做”。

  1.課件分步呈現第(1)(2)兩上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

  2.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1)讓學生分組合作,先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最后在組內交流匯報。

 。2)集中匯報,指名說出口算的過程。并反饋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鞏固學生對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進一步掌握,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掌握所學知識!

 。ǘ┛谒惚荣。

  1.看誰能算全對:練習二的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能算全快,教師巡視,注意對速度慢的學生進行指導。

  (2)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饋:請全做對的同學舉手,教師給予表揚,同時對有錯的學生給予鼓勵。

  2.看哪一小組全做對:練習二的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看看哪一個小組能做全對。

 。2)全部完成后,請同桌學生互相檢查正誤。對全對的小組給予表揚。

  3.錯例分析:教師選取幾道有代表性的錯題板書進行展示(不要說出出錯孩子的名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分別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錯了。

  4.我是小小營業員:課件演示練習二的第3題:

 。1)情境創設:課件呈現第3題的情境圖,先出現問題一:一位阿姨要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小鬧鐘,一共需要多少元?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過程。

  (2)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

  5.我是勞動小能手:課件呈現練習二的第3題的主題圖。

 。1)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圖,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畫的是一個什么場景?

  (2)你能根據圖上的內容,完整地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3)學生敘述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或表揚。

 。4)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比賽形式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計一個錯題展示與分析環節,給學生一個必要的提醒,讓學生減少或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最后再通過兩個情境練習,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將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課小結,促進內化

  (一)學生談體會: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ǘ⿴熒餐仡櫍罕竟澪覀儗W習了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轉化成若干道連續的、已經掌握的、比較容易的口算。(同時點擊課件,進行演示)這種數學思想,我們以前也經常用,以后還要經常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好這把學習數學的金鑰匙!

  【設計意圖: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教師加以引導,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明確指出轉化的重要性。】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15、16頁內容及練習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三、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四、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1、口算。

  9+6+

  5+5=

  6+8=

  8+6+1=

  8+2+1=

  6+5+1=

  2、師: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3、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兩位數連續進位加)

 。ǘ┨剿餍轮。

  1、介紹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書15頁內容)

  2、教學例1。

 。1)中國特有動物的種數。

  鳥類98、爬行類25。

 。2)列出算式。

  ①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

  ②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學生獨立書寫豎式。

  ③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苤v評:個位相加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小1寫在十位的右下角。十位相加時不要忘記加上小1。

  ⑤同桌相互檢查。(口述算法)

 。2)試一試。

  5+5+1=

  8+5=

  6+7=

  9+9=

  6+4+4=

  提問學生說算法。

 。ㄈ╈柟叹毩暋

  1、直接在書上計算第16頁的做一做,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引導完成練習四第1、2、3題。

 。ㄋ模┤n總結。

  這節課你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相關文章: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3-28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0-02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11-24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0-02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范文11-05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10-19

關于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10-11

關于《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6-25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15篇10-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色花堂精品国产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