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

時間:2022-09-28 20:54:2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1

  稍復雜的分數除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理解分數除法意義及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

  題思路的基礎上,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稍復雜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教學,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還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學生口述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其他學生畫出線段圖。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訂正。提問學生說一說兩種方法解題的過程。

  4、小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如果單位“1”的具體數量是已知的,要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可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直接用乘法計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學補充例題: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吃了,還剩15千克。買來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

 。3)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式:

  買來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設買來大米X千克。

  x— x=15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比航模組多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是把航模組的人數看作單位“1”,美術組少的人數占航模組的

 。3)學生試畫出線段圖。

 。4)根據線段圖,結合題中的分率句,列出數量關系式:

  航模小組人數+美術小組比航模小組多的人數=美術小組人數

 。5)根據等量關系式解答問題。

  (6)解:設航模小組有χ人。

  χ+ 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組有20人。

  三、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它們有什么共同點?(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題里的單位“1”都是未知的數量,都可以列方程來解,這樣順著題意列出方程思考起來比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找準單位“1”,再按照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四、當堂測評

  練習十第4、12、1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請教優秀學生,做到“一幫一、兵強兵”。

  設計意圖:

  繼續發揮線段圖的作用,以方便學生理解,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后記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2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畫出線段圖,分析題意,尋找解題方法。

  2)小組間說出圖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個是表示單位“1”的量?讓后把線段圖表示完整。

  3)四人小組討論,根據線段圖提出不同解決辦法,并列式計算。

  2、學生匯報: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貝)

  解法二:80×(1—)=80× =70(分貝)

  3、學生討論兩種解法的不同:兩種方法都是從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入手。第一種思路是從

  總量里減去一個部分量;第二種方法是求出部分量與總量的比較關系,再運用求一個數的

  幾份之幾是多少的方法求出這個部分量。

  4、鞏固練習:P20“做一做”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3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正確理解關鍵句“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

 。2)、結合線段圖理解題意,找到解題思路。

 。3)、如何來理解單位“1”?(小組討論,理解這句話是把“我們人均耕地面積”與“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相比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是表示單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2500平方米,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4)、在分析題意的基礎上,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學生根據提示自學

  全班交流匯報:

  2500× =1000(平方米)

  3、結合計算結果,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進行國情教育。

  4、鞏固練習:“做一做”,讓學生畫線段圖表示題意,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依據是什么?然后獨立解答。

  三、當堂測評

  練習四第2題、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照顧差生。

  小組內訂正后

  四、課堂總結

  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是什么?(找出關鍵句、確定單位“1”,畫出線段圖幫助理解題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

  本堂課是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教學中,我緊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復習,并事先復習如“20的是多少?”的文字題,為解決與此相似的應用題做好準備。

  由于本節課是分數應用題學習的初始,因而教學中,我除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題意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教給學生分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方法,特別是在如何找單位“1”這個關鍵點上,更是花了較多的時間,但我認為這是十分必要的。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4

  1、讀題理解題意后,提出“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組織學生討論,說說自己的理解)

  2、引導學生將句子轉化為“嬰兒每分鐘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數是青少年每分鐘心跳次數的”。著重讓學生說說誰與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

  3、出示線段圖,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例2的解題方法,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后全班交流兩種解題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 =135(次)

  4、鞏固練習:P21“做一做”(列式后讓學生說說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當堂測評

  練習五第2、3、4、5題。

  1、學生依據例題引導的解題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題目中關鍵句子分析,找到誰與誰比,

  誰是表示單位“1”的量。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照顧差生。

  2、小組間解決疑難,全班匯報,教師講評。

  四、談收獲、找疑難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設計意圖: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習解決稍復雜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中,我依然依據教學例1時教給學生的解答步驟進行分析解答,找出單位“1”,并畫出線段圖幫助理解。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緊扣線段圖,直觀地理解題意,并引導學生從數量和分率兩方面入手,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但本堂課,老師講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給學生討論、練習的時間稍為稀薄。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5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熟練地列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根據題意列出關系式。

 。1)一個數的3/4等于12。

 。2)男生人數的11/12等于220人。

 。3)甲數的5/8是40。

  (4)乙數的4/5剛好是1/6。

  2、解決問題

  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六年級學生小明的體重為35千克,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1)看看題目中所給的三個條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說說為什么。

  選擇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確定出單位“1”,并引導學生說出數量關系式。

  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的重量

  (2)指名口頭列式計算。

  二、新知探究

 。ㄒ唬┙虒W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這一例題和復習中的題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想一想。

  (2)有幾個問題?都和哪些條件有關?

 。3)讀題、理解題意,并畫出線段圖來表示題意

 。4)獨立解決第一個問題。

  2、全班匯報

 。1)學生結合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式,并寫出等量關系式。

  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的'重量

  (2)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它們的數量關系是一樣的;不同點是已知條件和問題變了)。

  (3)列方程來解決問題。這道題什么是單位“1”?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怎樣求?(引導學生根據數量關系式,將未知的單位“1”設為χ,)

 。4)用算術解來解答應用題。(根據數量關系式: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的重量,反過來,體內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體重)

  3、解決第二個問題: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啟發學生找關鍵句,確定單位“1”。

  (2)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解法進行計算,獨立解決第二個問題。

 。3)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題意的,并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出示線段圖)

  爸爸的體重× =小明的體重

  ①方程解:解:設爸爸的體重是χ千克。

  χ= 35

  χ=35÷

  χ=75

 、谒阈g解:35÷ =75(千克)

  4、鞏固練習:P38“做一做”(學生先獨立審題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題意、評講)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不必計算(每題15分)。

  (1)一個數的2/5是40,這個數是多少?

 。2)一個數的3/8是24,這個數是多少?

  (3)甲數是100,占乙數的4/5,乙數是多少?

 。4)甲數是乙數的2/3,已知甲數是12,乙數是多少?

  2、解決問題(40分)。

  某校有女生160人,正好占男生的8/9,男生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注重學困生的提高。

  小組內訂正、互評,做到兵強兵。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應用題中“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我們知道了,如果關鍵句中的單位“1”是未知的話,可以用方程或除法進行解答。

  設計意圖:

  本堂課我設計了“題目——線段圖——等量關系式——解決問題”這樣四個環節來教學例題的第(1)個問題,以使學生很清晰地掌握解題思路,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教給他們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后記: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6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探究情境,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一步應用題。

  2、在觀察、猜想、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3、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題中的單位“1”和問題的關系。

  教學難點:抓住知識關鍵,正確、靈活判斷單位“1”。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先說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

  12×        ×

  2、列式計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學生得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

  二、新知探究

 。ㄒ唬┱n件出示自學目標

  1、通過學習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

  題方法并會分析數量關系。

  2、知道解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3、知道如何找單位“1”。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應用計算法則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觀察、類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在分數四則運算中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運算定律及有關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4、通過練習,培養學生觀察、類推的思維能力和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確定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明確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在一個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減法,應該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2)在一個有小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小括號外面的。

 。3)在一個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

  2、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3、小紅用長8米的彩帶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帶,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二、新知探究

  1、教師課件出示例4

  2、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例4中的哪些條件和復習中的3相同?問題相同嗎?

  (2)自己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想:要求小紅還剩幾朵花,應先求……

 。3)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解答。

  3、學生根據提綱嘗試解題。

  4、全班匯報

  (1)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兩種思路:

  A、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根據彩帶長8m,每朵花用m彩帶,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從問題入手想:要求小紅還剩幾多花,根據題意,應先求小紅一共做了幾朵花。

 。2)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計算1/5÷(2/3+1/5)×15

  讓個別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并計算題目的得數。

  教師巡回指點,搜集存在問題。

  教師黑板出示問題,學生上臺改正,并說明理由。

  (2)小組間討論帶有中括號的計算題,并正確計算。然后全班校對。

  三、當堂測評

  練習九第1、2、3題:

  注:第2題求樓的樓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導學生意識6樓樓板到地面的高度實際上只有5層樓的高度。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評,解決疑難。

  學生相互得分,評選優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小組內解決。

  設計意圖

  1、在課初始,我便從復習整數及小數的運算順序入手,

  重點讓學生回憶、熟悉運算順序,然后再以例題為載體,讓學生發

  現分數的運算順序同整數、小數的運算順序相同,繼而配合課后練

  習加強計算的訓練。

  2、當堂測評題將學生置于提高之處,聯系實際生活解決問

  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性和嚴謹性

  教學后記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的兩步應用題。

  2、發展學生思維,側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根據多幾分之幾或少幾分之幾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量,誰是幾分之幾相對應的量?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錢后,還剩下。

 。3)一條路,已修了。

  (4)水結成冰,體積膨脹。

  (5)甲數比乙數少。

  2、口頭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頁的是多少?

 。3)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貝?

  (4)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只剩下原來的,人現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3、你能把口頭列式計算中的第(3)(4)題合并成一道題嗎?

  4、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二、新知探究

【六年級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變化的量》教學反思01-03

《變化的量》教案07-29

六年級數學下冊《變化的量》教學反思01-21

《變化的量》六年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0-14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 變化的量說課稿11-04

《變化的量》說課稿08-16

《變化的量》說課稿02-20

六年下冊數學《變化的量》教學反思范文02-05

《變化的量》教學反思06-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精品高清一二区一本到 | 一区二区婷婷在线视频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影院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