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數學教案匯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準備:
1、課件
2、自制大鐘面。
3、為每個幼兒準備教具時鐘一個。
4、大灰狼頭與懶洋洋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1、ppt動畫:小紅,七點了該起床了請幼兒觀察畫面,并回答是誰叫小紅起床的?她是幾點起床的?
2、七點,你是怎么知道的?一起學習電子表上的時間。
3、除了這個電子表,你還可以怎么知道是幾點起床的?(鐘表)
(二)、新授,認識鐘面A、幼兒觀察老師手中的鐘面
1、教師出示鐘面并提問:看,鐘面上有什么?
2、比比看,這兩根針有什么地方不一樣?這根長長的針叫什么?(分針)這根短短的叫什么?(時針)
3、鐘面上還有些什么?數字寶寶是怎樣排隊的?
4、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
5、請小朋友仔細看,當時針從12轉到1的時候,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動規律。
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教師操作鐘表)師:誰跑得快啊?
幼:分針師:請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誰跑得快?(分針的腿兒長,像只小兔跑得快;時針的腿兒短,象只烏龜跑得慢)
6、小結:當分針走一圈時,時針就走一大格,就是一小時。你們知道一天有多少個小時?
三、認識整點鐘
1、今天小貓、小鴨和小兔要考考我們小朋友,請你們看看它們分別表示幾點鐘?
提問:這三只鐘面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分針都指在12上)什么地方不一樣?
2、當分針指在12上的時候就是整點鐘,這時候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那么,這是幾點整?......5點整時針指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指在哪個數字上?8點整呢?(幼兒討論操作)
3、做練習
4、小狗的一天5、做練習C、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我們小朋友真棒!現在我們來玩一個"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小朋友們扮演小羊撥鐘,你們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說幾點,你們就撥幾點,撥好就定住,老狼看小羊撥對了就不吃他,如果誰撥錯了,就要被老狼吃掉。
四、鞏固練習動畫做題,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五、課堂小結時針不停地轉動,時間也悄悄溜走了,小朋友要珍惜時間,不能像小豬那樣浪費時間玩耍。
活動反思:
此活動雖然是個舊題目,但設計者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而是采用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理解,最后得出結論。比如掌握難點“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都是主要讓幼兒自己動手撥針,親自嘗試,驗證得出結論。結尾部分也比較新穎,采用游戲形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學習內容。延伸活動中制作小鐘表也是一個理解內化的過程。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感受規的存在和美感。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項鏈一串、有規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規律的存在,發現生活中的規律。
教師出時傳好的項鏈,進行提問:
1、漂亮嗎?為什么?
2、在項鏈上你還發現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規律串起來的?
4、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聯想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去了我們的項鏈是有規律的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
2、他們是按照什么規律排起來的呢?
三、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造與表現的樂趣
1、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游戲好嗎?
2、一會兒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選擇你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排隊,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 考兩個問題:
(1)你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2)你是按照什么規律進行排隊的?
3、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張紙把你排隊的規律都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間的.相互交流
1、幼兒分兩組進行交流,一組幼兒坐在那里當講解員,另一組幼兒自由參觀,然后交換。
2、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
3、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六、活動延伸:幼兒可以再活動區中進行多維度排序的嘗試,并進行相應紀錄。
教學反思:
《排排隊》本課的亮點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索、發現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造型表現的經驗,僅靠老師的講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課中我設計了多個環節讓學生親自體驗。
一、以趣味為本
學生畫的人普通是用幾個圓和火柴人的線條為符號的形象化,一種習慣性的表現,缺少觀察和思考的成份,對此,我以游戲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同桌來感受“人”的外形線條,再用童趣的長高高,減減肥的添畫法來動動手術,在本課中有玩,有學,有樂,盡管如此,快樂了還需要有效,達到教學目的仍是課堂追求的最終目的。
二、以生活為樣
排排隊此課用公共場合常見的排除現象設置情境,進行觀察和人物繪畫表現,排隊不管學生在校內還是校外都很常見,上學,放學,吃,玩都經歷過,容易喚起學生的回憶,從而也能“侃侃而談”排隊時的場景和發生的故事。例如有個學生說,他在買車票的時候有人推他的事情,我進一步引導,讓他談談不排隊的行為,以及他當時的感受,這樣比說一句空洞平白的我們都要講文明,守秩序要來得生動和深刻。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形狀及顏色的對稱關系。
2、理解對稱的含義并且會進行找對稱的操作。
3、正確判斷對稱圖形,完成練習。
活動準備:
1.具有對稱特點的物品
2.做題的對稱卡掛圖及各類各色圖形
3.各種圖形用一紙袋子裝好,幼兒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感知對稱
1.故事引入:春天來了,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這時,飄來一片烏云,蝴蝶都拍拍翅膀準備回家。忽然,蝴蝶叫了起來:"我丟了一只翅膀,飛不起來了!"(把紙制的蝴蝶的半只翅膀布置在背景圖上)雨越下越大,誰愿意幫助他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請個別幼兒為背景圖上的蝴蝶的翅膀配對。
3.展示配好對的翅膀,并說明配對的理由(從顏色、形狀、大小一樣)。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折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教師小結:像這種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 如蝴蝶,都有一條中心線,它們左右兩邊的大小、顏色、形狀完全相同,我們把它們叫做"對稱"。
二、找對稱
1.師出示某圖形的一半,請幼兒找到它的另一半來拼一拼。
2.師:其實人的身體很多地方也是對稱的?大家找找看。那么動作可以對稱嗎?(請小朋友指出并做動作。)
3.我們還見過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呢?(門窗、蜜蜂、蜻蜓、蝴蝶、書本、衣服、心形、梯形、手掌、臉、飛機翅膀、車輪等)
三、練習判斷書中的幾組圖(出示自制掛圖),看看哪組圖是對稱圖形,是就在下面的方框中打上"√"
四、游戲紙袋中的各類圖形倒出來,分別找找有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在桌子上拼一拼,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作業完成書后的練習(P20)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通過"動物運動會""捉迷藏""小動物找家"等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學會用不同方向辨別數序,并通過動手操作,輕松獲得1--5序數認知經驗,同時,讓幼兒把序數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如: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身感知和體驗序數在生活中的存在,知道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的簡單問題。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學習5以內的序數,進一步感知序數的順序性,會用不同方向辨別數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活動準備:
1、運動會跑道一副, 5種小動物各一個。
2、樓房圖片每組一副,5種小動物每人一套。
3、小動物胸卡10個。
活動過程:
游戲1:
一、導入活動 ,比賽前。
師:小朋友,森林里要小動物要開運動會,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他們開始做準備前的有關工作了。你看。
他們在:
1、比賽開始前先點名:參加賽跑的有5只小動物。(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共5只,為小豬、小貓、小狗、小象、小虎)
2、(這里必須告訴幼兒:從左往右數,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第一后面的是第二,后面依次類推。)
師:哪只小動物排在第一?你是從哪里開始數的?(引導幼兒說出從左往右數的順序)哪只小動物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什么小動物?(這里讓幼兒鞏固一下新學的概念:xx排在第一,xx排在第二……)
二、現在比賽開始了。(這里先讓孩子看一下一共有幾個跑道,5道。從左往右依次是第一跑道,第二跑道……)
師:請幼兒看圖說出小動物站在第幾跑道?
師:還可以問第幾跑道站的是誰?
師:哪個小動物跑在第一?第二?……(老師隨意擺放)
三、比賽結果怎么樣呢?(與原來排隊的順序不同了)××小動物跑在第一,××小動物跑在第二……。
游戲2:
四、游戲"捉迷藏"小動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戲。
師:咱們看看第幾只小動物不見了?小動物是誰?(從左往右排隊,從上往下排隊,讓幼兒找。)(難點)
五、游戲"幫小動物找家"出示:樓房圖片。讓小朋友從下往上數一數有幾層樓,并貼上數字。
師:請將××小動物送到第一層樓房里……。
游戲3:
六、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幼兒戴好胸卡將幼兒分成兩組,每組5個小朋友,聽口令做完動作排隊,看一看你的隊伍從前往后數,是誰排第幾?變換形式,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延伸:
小結:(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按照數字排順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來是第二……,還學會了從左往右,從前往后,從上往下,從下往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排順序。生活中還有按照數字順序排列的物體,比如看電影的座位,站隊的位置等等,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可以找到,請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大家哦!)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律排序。活動的過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_大班數學教案07-07
大班數學教案:《紙的力量》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6-12
大班數學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