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3-04-27 08:32:5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1

  教育理念:

  相信學生,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教學內容:

  教科書6061頁的例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十六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學方法:

  指導自學法。

  學具準備:

  直尺、皮尺各一根。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上個月我們學校舉行了校秋季運動會,我們班楊明在哪一項比賽中獲得第二名?

  生:800米賽跑。

  師:在剛才這位學生的回答中有一個長度單位,誰聽出來了?是什么?

  生:是米。

  師:你知道一米有多長嗎?用手勢表示一下。

  (生展開雙臂用手勢表示)

  師:在日常生活中,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用米這個長度單位?

  生:測量黑板的長。

  生:測量教室的長和寬。

  生:測量大樹的高。

  師:你們還學過哪個長度單位?

  生:厘米。

  師:你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在直尺上找出來。

  (生在直尺中指出來)

  師:在日常生活中,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用厘米?

  生:測量課本的長和寬。

  生:測量文具盒的長。

  生:測量鉛筆的長。

  師:用厘米做單位,測量一下數學課本的厚度。

  (生測量)

  師:結果是多少厘米?

  生:半厘米。

  生:不到1厘米。

  師:用什么樣的單位測量就能得到精確的結果?

  生:用比厘米小的單位測量。

  師:比厘米小的單位是什么呢?請大家打開書翻到60頁,仔細閱讀60頁的內容,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劃下來。

  (生仔細閱讀,認真劃重點句子)

  二、指導自學認識毫米

  師:同桌3人交流一下你劃的`句子。

  (生同桌3人交流)

  (指名全班交流)

  生:1厘米中間每1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師:你為什么把這句話劃下來?

  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是1毫米。

  師:大家在書中劃的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長度,同桌互相看看。

  (生指互相看)

  師:數一下1厘米有多少1毫米?

  (生認真的數)

  生:1厘米有10毫米。

  師:大家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指出1毫米的長度,互相看看。

  (生在直尺上指互相看)

  師:在直尺上數一下,1厘米有多少1毫米?

  (生數)

  生:1厘米有10毫米。

  師:2厘米有多少毫米?

  生:2厘米有20毫米。

  師:大家用手勢表示一下1毫米的長度。

  (生用手勢表示)

  師:說說你對1毫米有什么樣的感覺?

  生:太小了。

  生:幾乎無法用手勢表示出來。

  生:跟我的牙縫差不多。(同時張嘴讓大家看他的牙縫)

  生:1毫米跟1分硬幣的厚度差不多。

  生:1毫米太短了。

  師:用毫米這么小的單位可以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呢?

  生:測量橡皮的厚度。

  生:測量男生頭發的長度。

  生:測量鉛筆的厚度。

  生:測量板凳面的厚度。

  師:三一班有個學生的凳子壞了,他爸爸想幫他做一個,和你座的一樣的凳子。但不知道板凳面的厚度,你們幫他測量一下。

  (生用直尺測量自己坐的板凳面的厚度)

  生:我的板凳面是17毫米。

  生:我的板凳面是18毫米。

  師:為什么你們測得的結果不一樣?

  生:因為我們坐的板凳面有厚有薄。

  師:認識了厘米的小弟弟毫米,厘米還有一個小哥哥是分米。想認識嗎?大家自學61頁,做一做上面的內容。

  三、指導自學認識分米

  師:大家將自己認為的重點句子劃下來,同桌交流一下。

  (生認真劃重點句子,認真交流)

  (指名全班交流)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

  師:你為什么把這句話劃下來?

  生:這句話告訴了我1分米有多長。

  師:大家在書上畫的尺子中指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互相看看。

  (生認真的指,互相看)

  師:拿出皮尺,在皮尺上指出1分米的長度,互相看看。

  (生認真的指,互相的看)

  師:在皮尺上數一下1米有多少1分米?

  (生認真地數)

  生:1米有10分米。

  師:用手勢表示一下1分米的長度。互相看看。

  (生用手勢表示,互相看)

  師: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用分米?

  生:測量課桌的長和寬。

  生:測量課桌的高。

  師:后勤主任準備給電教室的每張桌子做一個桌罩,以保護桌面,大家說做之前需要測量什么?

  生:測量桌面的厚度。

  生:測量桌面的長和寬。

  師:第一組的同學以毫米做單位,測量一下桌面的厚度,第二組的同學以分米做單位測量一下桌面的長,第三組的同學以分米做單位測量一下桌面的寬,同桌3人合作測量。

  (生合作測量)

  匯報結果:

  生:桌面厚8毫米。

  生:桌面長12分米。

  生:桌面寬7分米。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我認識了毫米和分米。

  生:我知道1毫米和1分米分別有多長。

  生:我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認識毫米、分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27頁的例題,以及隨后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長度單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

  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關系。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并且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教學難點: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義。

  課前準備:

  1分硬幣、學生用尺、米尺、紙條、小棒、超市購物卡、光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入題

  今天很高興與小朋友一起學習,據我了解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愛講衛生,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刷牙、洗臉,然后吃飯上學。老師教的學生中有個男孩叫豆豆,他也很愛講衛生,上周五早上他到學校后和我說了幾句悄悄話:(幻燈片示出)今天早晨,我從2厘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衛生間,拿起了約15米長的牙刷刷牙,刷牙后急忙洗臉、吃早飯。上學路上我跑的太快,把1米厚的橡皮丟了。

  師:你們笑什么?豆豆的話說錯了嗎?能告訴我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正確答案:

  床長2米牙刷長15厘米橡皮厚1厘米師:米和厘米是我們已經學過的量物體長度的單位。你能從你的直尺上找到1

  厘米的長度嗎?(引導學生從直尺的左端刻度0開始:刻度0到刻度1是厘米)

  量什么樣物體的長度用厘米做單位?

  你會畫一條長1厘米的線段嗎?說說畫法(學生一般會說從刻度0畫到刻度1)師:1厘米就只有這一點長。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長的線段呢?(100個)為

  什么?(因為1米=100厘米)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身邊的故事,找出錯誤的單位名稱游戲,喚起了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米、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回憶。為學習分米、毫米做準備。)

  師:電腦鍵盤約長5()(幻燈片出示)你知道用什么長度單位嗎?

  師引導:米和厘米做單位都不合適,有沒有其它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呢?指出:電腦鍵盤約長5(分米),想知道分米是什么樣的長度單位嗎?想知道1分米是多長嗎?

  板書:認識分米二、實踐操作,主動探究

  1、認識分米

  (1)量一量學生小組活動:直尺量出紙條、小棒

  師:紙條的長度是幾厘米?小棒的長度是幾厘米?(生:長度都是10厘米)

  指出:10厘米的長度就是1分米(課件出示1分米)師:紙條的長度是幾分米?小棒的長度是分米?

  (紙條的長度是1分米,小棒的長度是1分米,)

  (2)溝通分米與厘米間的關系

  師:紙條的長度是幾厘米?(生:10厘米)紙條的長度是幾分米?(生:1分米)10厘米長還是1分米長?(生:一樣長)我可以用哪個符號表示1分米和10厘米?(生:等于號)

  (板書:1分米﹦10厘米生齊讀)

  師:在自己直尺上找到刻度0到刻度10,想一想,從刻度0到刻度10一共有多少厘米?(生:10厘米)

  追問:10厘米就是幾分米?2分米是多少厘米?5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呢?

  (設計意圖:分米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在學生量紙條、量小棒的.長度都是10厘米的基礎上,老師介紹:10厘米就是1分米。讓學生很直觀的理解、感知到1分米的長度,并能用手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幫助學生建構1分米表象。)

  (3)找一找

  師:你們的直尺子上只有這一個1分米嗎?仔細找看誰的眼睛尖!啟發:直尺上從刻度幾到刻度幾的長度也是1分米?在直尺上指一指說給同桌

  小朋友聽聽。(引導學生指出從刻度1到刻度11、從刻度2到刻度12等都是1分米)

  (4)畫一畫

  提問:你能用直尺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嗎?先想一想,再畫一畫學生動手操作后討論:你是從刻度幾畫到刻度幾的?指名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學生一般會說從0刻度畫到10刻度)

  提出要求:同桌小朋友交換量一量畫的線段,及時糾正錯誤。

  師:你能用手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嗎?請大家同桌合作,一人比劃,一人測量驗證,看誰比劃得準。

  (5)聯系生活,體會1分米的實際長度

  師:出示大約1分米長的物體,小朋友知道了1分米大約是這么長,那我們來找找,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大約是1分米呢,你也可以一邊找一邊量一量(從文具盒中找)。

  (6)溝通米與分米間的關系

  游戲規則:每位學生拿一個長1分米的紙條,學生接紙條。老師拿出1米長的

  (明確長度1米),提問:老師的長多少米?每個紙條幾分米長?幾個小朋友的紙條接在一起和老

  師的1米一樣長?幾個1分米等于1米?

  (板書:1米=10分米生齊讀)

  (設計意圖:長度單位之間近率度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用手中的1分米長的小紙條接起來貼到米尺上,直觀清晰的讓學生探究出1米里有10個1分米,也就是1米=10分米。學生在貼紙條、看一看中自主探究了1米與10分米之間的近率。)

  2、認識毫米

  (1)認識毫米

  觀察:直尺上1厘米中間還有很多的小格,數數每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生:1厘米中間有10個小格)

  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課件出示)

  (板書:1毫米教給學生讀法)同桌小朋友指一指

  (2)溝通厘米與分米之間的關系師:請大家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毫米。

  (板書:1厘米=10毫米)2厘米是多少毫米?2厘米往后再多數一小格是多少毫米?多數2小格、5小格、7小格呢?

  數一數:(習題紙第27頁想想做做第2題)指名答,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看的。

  說明:剛巧對準哪一個數字就是幾厘米,不到點或超過點就要用毫米表示了。

  (3)舉例體會1毫米的實際長度

  師:知道了1毫米是這么小的長度單位,在我們的生活中見過的師出示:一分硬幣(厚度)、醫保卡(厚度)、蘇果、時代超市購物卡(厚度)、光碟(厚度)

  要求:在數學書上數出8張紙,先用手捏一捏,猜一猜,再量一量這8張紙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大約1毫米)

  找找看,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師根據學生的舉例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部分物體,讓學生量一量它們的厚度,如5角硬幣、電話卡等

  師總結補充)

  (3)量一量現在請你們來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告訴同桌你量的答案。

  (4)比一比1毫米

  師: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在數學書上數出8張紙,先用手捏一捏,同桌兩人合作,一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8張紙,一人輕輕的幫他抽出書,大拇指和食指間的空隙就大約是1毫米。

  (設計意圖:毫米是個比較小的長度單位,學生從直尺上數每1厘米間小格子的方法直觀的感受了1毫米的長度,并自主探究出了1厘米和10毫米之間的近率,聯系生活中的數學書8張紙厚度、購物卡厚度、一份硬幣的厚度等,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毫米這樣的長度單位也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3、說明

  毫米與米、分米、厘米一樣都是單位長度。米可以用符號m表示,分米用dm表示,厘米用cm表示,毫米用mm表示。(幻燈片出示)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選擇合適的單位

  (1)每人拿出一塊橡皮和鉛筆,先選定合適的單位,再各自測量它們的長度。

  (估計情況:對于橡皮的厚度,學生一般會用毫米作單位;對于鉛筆的長度可能用分米,也可能用厘米作單位,鉛筆有長有短,用分米和毫米作單位都可以,要根據鉛筆的實際長度靈活地選擇合適的單位。)

  小結:讓學生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約有多長,哪個最

  長?你能把這些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嗎?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用手比劃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這些單位長度,加深了學生對這些單位長度的理解、認識,通過比劃、比較這些單位長度的長短,有利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合理的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學生獨立在習題紙上填空,交流確認答案。

  2、游戲:比比誰的眼力好!想想做做第6題

  (1)讓學生憑自己的眼力判斷哪條線段最長,哪條最短。

  (2)用尺量出它們的長度,來驗證結果。(學生分組兩線段的長度)

  四、反饋評價,回歸生活

  今天你又學到了哪些新單位長度?和以前學過哪些長度單位?課后選擇家中的物體,從你學到的長度單位中選擇合適的單位量一量,記錄下測量結果。

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在活動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發展估測意識,提高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毫米、分米長度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

  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和估測。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什么動畫片?說說動畫片里得人物。

  交流學生喜愛看的動畫片及片中人物。

  二、情境導入,復習舊知

  同學們喜歡孫悟空嗎?瞧,孫悟空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課件:孫悟空)他有一件非常厲害的兵器。(課件:金箍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隱藏在金箍棒里的數學問題。

  請大家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課件:金箍棒變短了)誰來回答悟空的問題?(課件:這時金箍棒的長度是1()。)米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一個長度單位(邊說邊板書:米)。你能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嗎?

  請繼續觀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課件:金箍棒又變短了)誰來回答這個問題呢?(這時金箍棒的長度是40()。)厘米也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一個長度單位(邊說邊板書:厘米)。你能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嗎?

  那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米=100厘米)

  【評析: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導入,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課件中呈現的逐漸變短的金箍棒,增強了動感效果,旁邊悟空的問題引導學生復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并讓學生用比劃的方法加深對1米和1厘米的理解,較好地鞏固了這兩個長度單位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的表象。】

  三、新授

  1、認識毫米

  (1)引入毫米

  接下來,可要仔細觀察了,你又看到了什么?(課件:金箍棒變得更短并進入孫悟空的耳朵)那你猜猜這時金箍棒會有多長呢?(學生積極參與猜測)到底有多長呢?老師給每位同學準備了一根小金箍棒,請大家動手量一量,量完后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

  全班匯報:不到1厘米。

  這根金箍棒特別的短,都不到1厘米啦,要想準確測量他的長度,我們需要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來表示(板書:mm)

  【評析:變得更短的金箍棒,學生非常踴躍地猜測它的長度,當學生經過實際測量發現準備的學具金箍棒不到1厘米時,發現原有的兩個長度單位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引起認知上的沖突,就產生了創造新的長度單位的欲望,這時告訴學生新的長度單位的名稱毫米,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讓學生初步感知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比米和厘米要小的多。】

  (2)認識1毫米

  那1毫米有多長呢?(一把直尺)請看直尺上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那同樣這1小格的長度也是1毫米(課件演示)。那你能在你的直尺上找到1毫米嗎?(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感受1毫米

  現在請大家在你的文具盒中拿出1分硬幣,然后測量一下他的厚度是多少?那你能借助這一枚一分硬幣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指一生到臺前演示: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捏住硬幣,然后用另一只手慢慢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長度就是1毫米。)通過比劃1毫米,你有什么感覺嗎?看來1毫米很短很短。

  【評析:先通過課件中尺子上的一小格來認識1毫米有多長,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表象,再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來驗證對1毫米的認識,接著讓學生測量1分硬幣的厚度,借助手勢來表示1毫米有多長,進一步鞏固了對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的認識,整個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幫助學生建立了1毫米的長度觀念。】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品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學生舉例,教師適時糾正引導)

  【評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到長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進一步鞏固對毫米正確表象的認識,加強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同時也強化了估測能力的.培養。】

  (4)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

  現在請同學們拿起直尺仔細觀察,想一想,毫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可以先在小組內說一說。(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厘米=10毫米。)

  練習1:單位換算:3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你是怎樣想的?60毫米=()厘米呢?你又是怎樣想的?

  (5)準確測量小金箍棒的長

  學到這里我們能不能準確量出那根小金箍棒的長度?動手量一量。全班匯報測量結果。

  練習2:老師這里還有一根金箍棒(課件出示),請大家仔細觀察它的長度是多少?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看來這根金箍棒的長度既可以用3厘米3毫米來表示也可以用33毫米來表示。

  【評析: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借助尺子自主發現了厘米和毫米的關系,并及時通過兩種類型的練習進行了單位之間的換算,加深對兩者關系的理解,特別是第二個題目的處理更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體現教師把握教材的能力。】

  2、認識分米

  (1)引入認識分米

  下面請同學們把小手里的東西放好,坐正。我們接下來看一下孫悟空的金箍棒又有什么樣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課件:金箍棒從孫悟空的耳朵里出來并逐漸變長)老師也給每位同學準備了一根同樣長的金箍棒,它又有多長呢?看誰能快速準確的測量。(板書10厘米)10厘米還可以用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來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來表示(板書:分米,dm),1分米就是10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齊讀)

  (2)感受1分米

  你能在直尺上找到1分米并指一指嗎?(學生小組合作找一找、指一指)根據學生的匯報總結:只要是10厘米就是1分米。找到了1分米,那你能用直尺在本子上畫出1分米的線段嗎?(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那就請同學們借助線段或金箍棒用手勢來比劃一下1分米有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那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品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呢?

  (3)單位換算:(課件出示)

  1分米是10厘米,那3分米=()厘米呢?你怎么想的?80厘米=()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

  老師還想知道1米=()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評析:認識分米的教學路子與認識毫米大致相同,但是在教師告知學生10厘米就是1分米后,從認識分米與厘米的關系到在尺子上找1分米,畫1分米的線段,找1分米的物體,感知1分米有多長,基本上都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交流等形式來完成的,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是讓學生獨立發現米和分米的關系更體現了教師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練習

  1、知識梳理

  同學們,請看黑板,通過研究金箍棒的長短,我們認識了兩個新的長度單位。(板書課題: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把他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嗎?在小組內說一說。

  2、選單位

  認識了這么多長度單位,在測量時我們要根據物體的實際長度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那你能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嗎?(課本34頁第4題)

  3、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這些物品的長度或厚度各是多少呢?請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并填在課本34頁第2題的表格中。

  八戒的日記

  3月12日星期六晴

  早晨,我從________長的床上起來,拿起_________長的牙刷,擠出________長的牙膏刷牙,然后洗臉吃飯。接著和高的哥哥一起上學去。走了________遠的路來到學校,坐在高的凳子上,拿出長的鉛筆和________厚的練習本,開始做練習。

  誰能幫八戒完成日記。指生說。

  【評析:通過對本節課知識的梳理,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的認識逐步完整,形成了明確的知識體系,指導學生在實際測量時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更是由直觀形象到抽象思維的提升,并利用所學的知識測量身邊的物體,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五、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分米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分米的認識》數學教案02-18

三年級數學上冊《分米的認識》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分米的認識》07-22

分米的認識數學教案02-18

《分米的認識》教案03-30

三年級數學上冊《分米的認識》教案7篇11-04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04-02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10-02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03-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在线播放亚洲最大日韩 |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