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6 11:43:5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通用(8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初步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2、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PPT、幼兒畫冊、雪花片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陸老師要帶小朋友們一起去摘蘋果,你們愿意嗎?

  2、實物圖與數字匹配

  師:看,我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一起來數數,這里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表示(依次數數、配上相應的數字)

  3、初步理解單雙數

  師:你們真聰明,為了獎勵你們,陸老師要為你們變魔術,看好了,陸老師要把每一豎行能夠兩兩一起的蘋果圈起來。

  提問:看,是不是每一組蘋果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不是的)

  哪幾組蘋果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字?

  哪幾組蘋果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后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字?

  4、師小結

  師:這些兩個兩個全部圈完的.2、4、6、8、10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雙數,沒有兩個兩個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

  5、根據實物認識理解單雙數(PPT)

  6、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雪花片

  找一找

  抱一抱

  7、鞏固練習

  幼兒畫冊1p7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幼兒學習活動應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幼兒的興趣。本次活動的設想即來源于本班幼兒的興趣—-愛玩弄一些球類玩具。為了讓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探究,活動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會滾動的的廢舊物品,同時根據本班幼兒喜歡探索及游戲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玩游戲為主線以動手操作為探索過程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認識球體,感知球體的基本特征。

  時間:20xx年4月

  班級:大班

  教師:李永華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物體。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籃球、足球各1只,圓鏡子一面,一圓硬幣2-3枚,玻璃球2—3扣子2-3個,圓卡2-3張。

  學具:幼兒人手1份操作材料(塑料球1只、圓卡1個。)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游戲叫《小孩小孩真愛玩》,在游戲中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觀察物品,找出它們的不同,好嗎?”

  二、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

  1、幼兒自由觀察學具物品,并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小結:像圓形卡片一樣的東西都是圓圓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樣的東西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

  三、了解球體特征。

  1、繼續以游戲形式請幼兒自由操作。(“現在就請你們都來摸一摸、比一比、滾一滾這些東西,看你能發現什么?”)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并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東西能向不同方向滾動。

  4、教師小結:扁圓形的東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滾動;而球狀的東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所以我們把能向任何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叫做球體。

  5、師生共說兒歌,理解球體的特征。

  “球體球體圓溜溜,那邊看它都是圓,球體球體圓滾滾,哪邊推它都能滾。

  四、鞏固對球體特征的認識。

  1、分類:將扁圓形物體與球體物體分類。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

  五、區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知道球體屬于立體圖形。

  六、延伸活動

  觀察幼兒用書的圖例,找一找哪個不是球體,想一想它們為什么不是球體。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超市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場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數學比比皆是,貨品統計、貨品分類、貨品排列、貨品重量、貨品價格、貨品買賣等等。通過一種簡單明了的方法把需要的物品數量清楚地記錄下來,這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是一種經驗的提升。讓幼兒帶著“開超市”為目的學習任務,嘗試分類,并使用新方法圖表法來統計物品,并在活動中表現出自主、探索的學習狀態。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利用圖表進行統計的方法,并了解圖表統計的特點。

  2、樂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貨架3個,小籃5個,推車2輛,玩具類、餐具類、文具類若干。

  2、統計圖范例一張,表格兩張。

  3、幼兒操作用的統計表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談論與超市有關的內容,激發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與小朋友一起開一個超市,我當老板,你們當員工好嗎?我已經準備了這些貨物,你們看是什么?

  2出示貨架、小籃、推車問:這些東西有幾個呢?你能用線條、數字、圖片

  等各種辦法記錄下來嗎?

  二、通過記錄貨架等物品初步嘗試統計

  1、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貨品的數量。

  2、交流自己的記錄方法。歸納出幼兒統計的方法:畫上一樣物品再寫上數字,有多少物品就畫多少個。

  3、討論圖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師的統計表讓幼兒討論它的優點,能看出各種物品的多少,還能看出誰最多誰最少?并操作演示圖表的記錄方法:數字標號從0開始從下往上標,每一格表示數量一個,要統計的貨品用簡筆畫的方法畫在對應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幼兒嘗試用圖表的統計方法進行記錄。

  三、通過對超市商品的分類,學習和利用圖表方法統計貨品。

  1、請幼兒把超市的商品進行分類。師:看看我又采購了什么貨品?出示鉛筆、橡皮、水彩筆、碗、筷子、勺子、積木、皮球、風車,引導幼兒進行分類,并數數分別有多少。引導幼兒分類并把貨品放在貨架上嘗試合作學習。

  2、采用任務的形式請幼兒對各種類別的.商品進行統計并進行檢驗。

  3、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圖表法來統計物品的數量,但是還有許多種方法也可以統計物品的數量,以后我們再學。

  四、結束部分

  1、我們的超市全部準備好了,誰能給它取個名字呢?

  2、為了讓超市生意興隆,我們去宣傳,讓更多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超市。(幼兒出教室)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實際流程展開,實際上內在遵循了幼兒思維的發展,注重由易到難、逐層深入的原則,如:先讓幼兒自由的記錄,然后教師推薦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讓幼兒動手操作,并在集體中進行交流和檢驗,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既起到與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經驗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驗證,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的訓練,提供讓幼兒自主操作,主動學習的機會。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及三種圖形標記。

  2.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對三種圖形進行初步的分類。

  3.樂于參與活動,并能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海洋場景;圓形、三角形設計的小魚若干;貼有標記的3個籃子。

  水族館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大海場景。

  1.今天老師帶你們到魚寶寶的家里去,那你們猜猜魚寶寶的家是什么樣的呢?現在我們就去看看吧,出發吧。(聽音樂進場)

  2.魚寶寶的家到了,我們輕輕的找個座位坐下吧。你看到了什么?(對呀有藍藍的海水;你還看到有綠綠的水草;哦還有美麗的海螺……)

  二、出示圖形標記,尋找與圖形相應的實物。

  1.美麗的家里還有很多的魚寶寶,有哪些魚寶寶?(三角形魚寶寶,出示三角形標記)那三角形寶寶長得什么樣?(它有三條直直的邊,三個尖尖的角)2.海洋里除了有三角形的魚寶寶,還有什么形狀的魚寶寶呢?看看哪個寶寶的眼睛很亮的?(圓形魚寶寶,并出示圓形標記)圓形長得什么樣?(圓圓的)3.還有什么形狀的魚寶寶?眼睛再睜大點看看。(長方形魚寶寶,出示長方形的標記)長方形寶寶長得長長的,方方的。

  總結:大海里住著三角形的魚寶寶,圓形魚寶寶,長方形魚寶寶,它們快樂的在大海里游呀游。

  三、與魚寶寶找媽媽做游戲

  1.你們想不想和這些魚寶寶做游戲?(想)現在就一起到大海里游一游,并找一條自己喜歡的魚寶寶和它跳圓圈舞。(呀,這條小魚和遙遙跳個圓圈舞,看他們跳的多開心呀。)

  2.玩累了,魚寶寶們想媽媽了,它們的媽媽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三角形的魚媽媽在哪里?(找呀找,找呀找,找媽媽,呀我們找到了三角形的魚媽媽啦,這是誰的媽媽?(是三角形魚寶寶的媽媽)我們跟三角形魚媽媽打聲招呼。三角形魚媽媽好!

  3.我們再找誰的魚媽媽?(長方形)找呀找,找呀找,找媽媽,這是誰的媽媽?(是長方形魚寶寶的'媽媽)我們也打一聲招呼:“長方形魚媽媽好!”

  4.還有誰的媽媽沒有找到?(圓形),噢,圓形魚媽媽躲在這兒呢。這是誰的媽媽?(是圓形魚寶寶的媽媽)快,也打聲招呼吧:“圓形魚媽媽好!”

  四、送魚寶寶回家。

  1.天黑了,魚寶寶想媽媽了。現在我們就幫助魚寶寶去找媽媽,記住,要說一句好聽的話:“我把三角形魚寶寶送給三角形媽媽。”(老師演示一遍)快去幫小魚找媽媽吧。

  2.游戲檢查。現在范老師看看魚寶寶和魚媽媽他們都開心的笑了,他們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很開心呢。三角形媽媽謝謝你們呢。小朋友應該說:“不用謝”。

  圓形媽媽也要謝謝你們呢。小朋友也說:“不用謝”。范老師聽到有兩條小魚傷心的哭了?為什么呀?(原來小朋友給它送錯了,快誰來幫助它?)

  3.總結:今天小3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能把三角形的小魚送到了三角形媽媽家里,把圓形魚寶寶送到圓形媽媽家里,把長方形魚寶寶送到長方形的媽媽家里。魚媽媽和魚寶寶們非常謝謝你們。

  活動延伸:

  下次老師再準備小魚蟲,來讓你喂魚寶寶和魚媽媽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組成,初步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5的4種分解圖各一張,數字卡1—4各2張,掛圖1張,小雞圖片5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掛圖

  1、草地上來了幾只小雞?數一數。

  2、小雞找不到家,引導幼兒幫忙分在兩個房間里。怎么分?說明要求和記錄方式。

  二、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找出了幾種方法,然后讓幼兒說一說是怎么分的,請幼兒到黑板上演示分法。

  三、師幼共同總結。

  5可以分成幾和幾?有幾種分法?(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教師用數字將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

  5 5 5 5

  ∧ ∧ ∧ ∧

  1 4 4 1 2 3 3 2

  四、引導幼兒再次討論。

  1、按照那種順序分容易看得清,又不漏掉?(一邊的數字從1開始,依次越來越大,每次增加1,另一邊的'數字依次越來越小,每次減少1)。

  2、引導幼兒將5的4種分合方法記錄在紙上。

  5

  ∧

  1 4

  2 3

  3 2

  4 1

  五、游戲《拍手對數》。

  如教師說:對5“我拍1”,幼兒:“我拍4”,1和4組成5;對5“我拍2”幼兒“我拍3”,2和3組成5;邊拍手,邊對數,游戲繼續進行。

  活動反思

  數的組成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具有探索性。孩子們喜歡自己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設計5的組成這節教學活動,要注意幼兒原有的經驗,充分發揮孩子的能動性,讓幼兒自主用不同學具進行探索、演練數的組成。在新要求與舊經驗中引領幼兒,讓幼兒學習、發現。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目標

  學習根據圖片和算式自編應用題。

  增加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喜歡數學。

  能根據已有經驗和范例,知道加減法應用題講一件事情,說2個數字,問一個問題。

  準備

  農民伯伯、紅蘿卜和小白兔;

  算式題卡若干;"問號"一個;PPT。

  過程

  一、準備活動 拍手游戲

  T:我來問,你來答,

  5可以分成1和幾?(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幾?(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幾?(5可以分成2+3)

  二、激趨引入 出題考考你

  T:嗯,小朋友們都很聰明,那老師就要來考考大家了,看看我們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厲害哦。仔細看仔細聽。

  1、故事情境1(T邊講邊出示教具):

  農民伯伯的菜園里呀,本來有3顆紅蘿卜,后來又長出了2顆紅蘿卜,請你幫農民伯伯算一算,現在菜園里一共有幾顆紅蘿卜呢?

  小朋友有沒有注意,老師剛剛是怎么提問的?(強調"一共")

  一共有幾顆紅蘿卜呢?

  T提問: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為什么選擇加法呢? 幼:因為又長出了2顆,數量變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3+2=5貼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現在菜園里有5個紅蘿卜,農民伯伯拔起了一顆紅蘿卜,把它送給了小兔子,請你幫農民伯伯算一算,現在菜園里還剩下幾顆紅蘿卜呢?

  老師剛剛又是怎么提問的?(強調"還剩下")

  還剩下幾顆紅蘿卜呀?

  T提問: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為什么選擇減法呢?5-1=4

  為什么選擇減法呢? 因為拔起了一顆,送給了小兔子,數量變少了,所以用減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5-1=4 貼在黑板上。

  T總結:

  像剛剛這兩個小故事一樣,講一件事情,出現2個數字,最后一定會留一個問題的活動,我們就叫做編應用題,你們都會編應用題了嗎?

  三、看圖編題

  T:你們都會了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試試吧!

  1、出示PPT第一張圖片,小鳥圖

  我們先來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小鳥,這兩只小鳥的姿勢,好像是剛飛來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不一樣的車牌》就是根據這一理念。做到 “數學活動生活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大街上的汽車是越來越多,不少小朋友的家長就擁有私家車,孩子對車是越來越熟悉,在平時,孩子間對車也討論的比較多。傾聽他們的談話,他們討論的大多是車的顏色,種類。關注車牌號碼的小朋友不多。其實在車牌號碼中,蘊涵著很多的知識,特別是數學知識。排列與組合是車牌中最大的數學知識。因此我就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三個數字排列出不同的車牌號碼,學習排列與組合的方法,探索數字排列與組合的規律性,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2、積極參與操作,樂于表達自己的發現,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排列不同、顏色不同、漢字和字母不同的汽車牌照數字。

  2、數字“2 3 4 ”13套。

  3、記錄用的紙若干和筆13支

  活動過程:

  一、觀察車牌不同的車,引出課題

  1.出示兩輛車,這是什么?你發現兩輛車一樣嗎?

  2.出示車牌,仔細看哪里不一樣?(數字相同,排列不同的兩個號碼)

  小結:原來車牌號碼的數字相同,但它們的`排列順序不一樣,車牌號碼就不同了。

  二、探索三個數字排列組合的方法

  1.出示數字卡片

  我也有一輛汽車,車牌上有“2”、“3”、“4”三個數字,你們猜猜我的車牌號碼會是什么?

  2.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測記錄車牌號碼。

  有那么多號碼呀,我們一起來找一位好朋友,兩個人一起排一排,到底有幾種不同的號碼呢?

  3.幼兒兩人合作探索排列組合,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車牌

  誰來說說你們排了幾種號碼?

  看看車牌號碼有重復嗎?

  誰還有不一樣的車牌號碼?

  小結:3個數字可以排出6種不同的順序,只要以一個數字開頭,后面兩個數字互相交換位置,就變成了兩個不同的號碼。告訴你們,我的車牌號碼是342。

  三、再次嘗試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現在,我們掌握了這樣一個規律,那排起來就更加容易了。

  老師給你三個數字“1 2 3”請你按這個方法去試一試、寫一寫,是不是排起來又容易又快。提醒:一個車牌上數字不能重復,車牌號碼不能重復一樣。

  2.幼兒在記錄紙上記錄自己的排列結果。

  3.交流幼兒排列的車牌號碼,師幼共同檢查。

  小結:原來,用一個數字開頭,后面兩個數字交換位置,這樣按規律排出來的號碼又快又準確。

  四、了解車牌的不同

  1.我家的車牌號碼是342,可是我還看見一個車牌也是342,為什么會這樣?(出示PPT:顏色不同——藍底白字342,黃底黑字342)

  小結:藍色牌照的是私家車,黃色牌照的可能是巴士或卡車,白色牌照的是警車。

  2.我還看見顏色、數字都一樣的車牌,為什么會這樣?(出示PPT:漢字不同,英文字母也不一樣——滬CA342A,蘇CC342A)

  3.車牌上因為漢字、英文字母、數字排列組合不一樣,以及顏色的不一樣,才有了千千萬萬的車牌號。其實,關于車牌還有很多秘密呢,我們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再留心一下,明天再來交流。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感知單雙數在生活中的運用與意義。

  【活動準備】

  1.數字卡片1~7,車牌號碼“84527”一張。

  2.幼兒每人一張車牌,車牌號不重復。

  【活動過程】

  一、觀察車牌號,區分單雙號。

  1.師:今天我們要來玩開汽車的游戲,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個車牌號,看看自己的車牌號是多少。(幼兒自由觀察,了解自己的車牌號)

  2.師:你的車牌號是多少?車牌號的數字應該從哪里開始報?

  3.師:誰的車牌號上的第一位數字是單號?請起立。(教師較快的詢問站起來的幼兒,第一個數字是多少并集體驗證)

  4.誰的車牌號上的第二個數字是單數?請起立。(站起來的幼兒報出車牌號上第二個數字,集體驗證)

  5.你的車牌號上有幾個單數?有幾個雙數?它們分別是多少?(個別幼兒交流,集體驗證)

  二、玩“開車”游戲,感知單雙號的用途。

  1.師:杭州市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風景很美。你知道杭州最美的地方時哪里嗎?(幼兒自由講述)

  2.師:杭州的西湖是最美的.,每天都有很多人到西湖邊欣賞美麗的風景,馬路上車子很多,交通非常擁擠,大家就玩得不開心了,交警叔叔想出了一個辦法:當這一天的日期是單號時,車牌號尾數是單號的車子才可以開,當這一天的日期是雙號時,車子尾數是雙號的車子才可以開,這樣西湖邊的車子就少了,大家玩得就開心了。

  3.師:車牌尾號是哪個數字?(引導幼兒車牌號最后一個數字就是尾號)

  4.誰的尾號是單數?是數字幾?(引導幼兒區分單雙號)

  5.教師出示卡片1(1代表星期一),這個數字是單號的還是雙號的?請尾數是單號的車子跟我來(教師帶領幼兒繞教師走一圈),集體驗證,錯的幼兒給予罰款,對的幼兒給予表揚。

  6.教師出示卡片2(2代表星期二),這個數字是單號的還是雙號的?請尾數是雙號的車子跟我來(教師帶領幼兒繞教師走一圈),集體驗證。錯的幼兒給予罰款,對的幼兒給予表揚。

  7.教師出示不同的卡片,對應尾數的幼兒模仿開車。

  8.教師(出示車牌):小明家的車牌號是“84527”,你覺得他家的車是星期二還是星期一能去西湖邊?為什么?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小魚游游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12-31

大班數學教案10-25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6-09

大班數學教案08-2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四区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