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1、通過“打電話”的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
個性調整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環節
問提問生活中有哪個同學一、創設情創設“打電話”的情境,
有打長途電話的經驗。境
1、出示文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并討論如何解決“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問題。
二、自主探2、組織學生探索如何計算4.83÷0.7和45÷7.2的究,創建數得數時,在探索之前,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
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體會到學模型
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引導學生把新的知識轉
化為已有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
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1、試一試: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鞏固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后,被除數末尾需要補0,與應用2。7÷7。5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后,被除數
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練習后反饋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2、練一練/1,2,3——補充練習:
1、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筆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創設情境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三、鞏固與應用
呈現中國銀行20xx年3月公布的關于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學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1、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后根據得數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練一練:P71/1,2,3,4
第1題:這是人民幣和港幣的兌換,12.5÷1。07,
四、總結。超過了11元港幣;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紀末2元,因此11元港幣不夠。
第2題:這是人民幣和日元的兌換,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還需要去乘100.第3題:這是歐元換人民幣,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進一步培養“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方案表格。
教學過程:
一、春游導入,激發興趣
(師生欣賞本校上屆春游的活動圖片,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春游好不好玩呀?你們想去嗎?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學校正準備組織同學去春游 呢!瞧,二(1)班已經開始報名啦!(出示主題圖)他們也像你們那樣,可想去春游呢!你在這里能找 到哪些信息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各種條件)
2.揭示課題 師:如果讓你來選擇的話,你打算怎樣幫他們班派車呢?(出示課題)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主學習,初步完成“25人派車方案” 獨立思考,然后想出一種到兩種方案寫在表格里,看誰想的方案多。
2.小組交流想法。 (1)組長分工,各施其職。 (2)組織討論,交流組員各自的想法。(和組內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小組匯報,全班完成“25人派車方案” 有哪個組的.同學愿意將自己的方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補充完善板書)
4.兩人討論:你認為哪一種派車比較合理?為什么?
師:這么多種派車的方案,你認為哪一種派車比較合理?和同學說說原因。(盡量讓學生多選擇自己的 觀點,并說明原因) 教師小結:同學們能利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解決派車這一問題,而且還知道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真 是了不起!看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很有節約的意識!
三、鞏固與實踐
1.可以怎樣租船? 師:同學你們知道嗎?這次春游大隊部為我們準備的節目可豐富啦!想看看都有哪些嗎?(出示劃船、 碰碰車、小火車等項目)瞧,多好玩呀!如果二(1)班有29人要參加劃船活動,他們可以怎樣租船呢? 出示:二(1)班有29人要參加劃船活動,大船每艘限乘6人,小船每艘限乘4人,他們可以怎樣租船? 你認為怎樣租船比較合理呢?(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投 影反饋)
2.可以怎樣坐小火車? 師:同學真能干,瞧,二(3)班的同學也請我們幫忙來啦! 出示:我們班有31名同學要坐小火車,大車廂每節限乘4,小車廂每節限乘2人,可以怎么坐小火車? (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投影反饋)
3.可以怎樣坐碰碰車? 師:我們班的男同學可喜歡玩碰碰車啦!瞧,已經有19名同學在排隊等候呢!大碰碰車每輛限乘2個,小 碰碰車每輛限乘1人,我們可以怎樣坐碰碰車呢? (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投影反饋)
四、生活中的數學(課外延伸)
師:同學用有余數的除法一下子就解決了那么多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生活問題,你能找一找,和同桌說一說嗎?比一比誰找的問題最多!
五、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學會了什么?能把你的收獲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嗎?(先和同桌說,然后指名說)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制作、展示、交流、評價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2、掌握制作單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能制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簡單分析統計圖。
3、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領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制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制作條形統計圖的第二步:確定直條和間隔的寬度;第三步:確定單位長度表示的數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幻燈機,直角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展示多媒體課件第2頁)談話:自古至盡,我們國家就是一個山清水秀,名山眾多的.國家。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名山嗎?
(設計意圖:從生活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談話:今天,老師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給同學們搬來了。(展示課件第37頁:五座名山圖片)
(設計意圖:學生簡單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國山川的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條形統計圖
(1)(展示課件第8頁)出示問題:你能很快說出哪座山最高嗎?
(設計意圖:為下面研究條形統計圖做鋪墊。)
(展示課件第8頁: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統計圖)出示問題:觀察條形統計圖,你能回答老師的問題了嗎?從統計圖中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初步分析圖,感知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2)簡單概括條形統計圖的表示方法。
2、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
(1)(展示課件第9頁:四幅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感受條形統計圖與實際生活聯系的緊密,學習條形統計圖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2)(出示課件第10頁的問題:該怎么畫條形統計圖呢?)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引導學生探究制圖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全班交流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評價,出示制圖步驟。
(3)(展示課件第11頁)出示例題,指名讀出例題統計表中的數據。
教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畫圖。(教師課件演示制圖步驟)
(4)幻燈機展示學生學生畫圖,及時給予評價。對于不規范的圖給予指導,畫圖難點集中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體驗畫圖,親身感受畫圖的難點,教師針對難點集中指導,讓學生突破本課難點)
3、引導學生簡單分析統計圖
(1)(展示課件第12頁)游戲:你來問 我來答
出示問題,讓學生選擇問題,指定其他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圖的能力。此環節變換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再有學習疲勞的感覺。)
4、認識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展示課件第13頁: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對比)提出問題:統計表和統計圖,哪一種方式表示的數量之間的關系更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深刻認識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三、鞏固新知
1、(出示課件第14頁)讓學生依據統計表中給出的數據畫一幅條形 統計圖。
2、(出示課件第15頁)讓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強化教學重點,突破畫圖難點)
3、(展示課件第16頁,出示問題:把你這節課的收獲告訴我好嗎?)
(設計意圖:學生小結本節課所學新知,學習方法,情感體驗等,提高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四的第5~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發現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并能根據兩個數的關系選擇用合理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第25頁的'5~8題。
1、第5題
⑴ ①讓學生觀察左邊4題,說說這幾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②找出每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③比較和交流:有什么發現?
(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乘積。)
⑵獨立完成右邊4題,再比較交流發現了什么?
2、第6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說說分別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組上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3、第7題
先讓學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列表的過
程實際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數。
4、第8題
先讓學生說說求幾月幾日小林和小軍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兩個數的
最小公倍數,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三、小結:通過今天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思考題
提示:先用列舉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實踐操作
1、組織談話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同學們都學了哪些知識,誰還記得。
生: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
生: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的高。
2、媒體演示
(出示課件:小山羊的困惑。配音:一只莽撞的小山羊把一個長方形撞倒了,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于是小山羊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問題呢?)
師:現在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呢?
生:為什么會變成平行四邊形呢?面積是否變了呢?
師:小山羊到底發現了什么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出示問題:現在的平行四邊形和以前的長方形誰的面積大呢?)
生:一樣大。
生:我認為長方形面積大,平行四邊形面積小。
師:現在有兩種意見,大部分同學認為面積一樣大,個別同學認為長方形面積大。到底誰說得對呢?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比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師:有什么方法驗證一下它們的面積是否一樣大呢?
生:可以算一算它們的面積的大小。
師:怎樣算呢?
生: 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高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我是看書知道的。
生:我是家長告訴的。
師:那么,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公式是怎么來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下面就用你自己手中的學具,試著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
(小組合作,4人一組,然后在全班匯報)
(二)交流匯報
師:你轉化后的圖形是什么?你是怎么轉化的呢?誰能大膽的.上來說一說。
生:是長方形,我是沿著高剪的。
師:你為什么這樣剪,不沿著高剪開行不行?
生: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只有沿著高剪開才能轉化成長方形。
師:這個長方形和原來的平形四邊形個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仔細觀察(媒體演示轉化的過程:找出底,畫高,剪開,平移,拼補,轉化成了長方形)。
師::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生:轉化后的圖形是長方形,我發現長方形的長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師:誰再來完整的說一遍。
師:我們通過轉化推導出來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書本上的一樣。同學們真是了不起,會自己發現數學知識了。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可以用字母表示呢?你知道怎樣表示嗎?(學生說,教師板書)
生:公式是s=ah
師:通過剛才的學生,我們知道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下面一起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三)鞏固發展
1.口算下列各題。
生:第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生:第二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平方分米。
生:第三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平方米。
2.辨析性練習:
師:你能根據圖中給出的數據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課件出示下圖,單位:厘米)
生: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不同意,因為……
師:為什么說面積不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也認為不是9×6=54(平方厘米),因為6厘米這條高不是9厘米這條底上。如果沿6厘米這條高剪開拼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就是6厘米這條高,長方形的寬卻不是9厘米這條底。所以不能用9×6=54。
師:誰再來說說。
師: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你能計算了嗎?(課件出示)
生:2×9=18;3×6=18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8-10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8-1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薦】小學數學教案09-15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07-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7-20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7-20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