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約分》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約分》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約分》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約分的方法.
2.掌握最簡分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約數,并能夠準確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互質數.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35÷5 52÷13 33÷3 56÷7 99÷3
45÷9 66÷11 24÷8 36÷12 125÷5
2.投影出示下列各題,學生自由回答.
(1)說出能被2、3、5整除的數有哪些特征?
(2)說出下面每組兩個數的公約數.
18和 24 12和 30 9和 72
(3)指出下面哪兩個數是互質數.
3和8 12和8 5和2 7和4
(4)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并說出你的根據.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例1.把 化簡.
1.啟發學生思考化簡的實際含義.
教師提問:看到例題1這個題目,你想做些什么呢?
學生回答:把分數的分子分母都變小.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能把 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
2.分組討論:結合分數的基本性質,怎樣將 化簡?
(1)分母24、分子18有公約數2,先用公約數2去除分子、分母
(板書: )
(2)9和12還有公約數3
(板書: )
教師明確:分子和分母是互質數就不能再化簡了,這種過程叫約分.
3.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約分的意義.
板書:
4.揭示最簡分數的概念.
5.反饋練習.
指出下面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
(二)教學例2.
例2.把 約分.
1.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2.師生共同小結:在約分時要把分子、分母的公約數記在腦子里,直接口算,通常要
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約數,直接用它們的最大公約數一次約分比較簡便.
3.反饋練習.
把下面的分數約分.
三、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談談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四、隨堂練習.
1.回答.
(1)判斷下面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并說出為什么?
(2)觀察下面每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約數2?哪些有公約數5?哪些有公
約數3?
2.下面哪些分數沒有約成最簡分數?
五、布置作業.
把下面各分數約分.
六、板書設計
《約分》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85頁的內容練習十六的3、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思維的簡潔性。
教學重點:進一步歸納、概括出最簡分數的概念及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約分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時,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兩個數成倍數關系,較小數就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另一種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例4:化成最簡分數。
學生先嘗試把化成最簡分數,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得到最簡分數。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
2.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
3.指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約分時還可以怎樣寫呢?請同學們看教材第85頁的例4,試著自己寫一寫。
學生匯報約分的寫法,老師板書:
提問:怎樣約分比較簡便?
小結: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直接用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去除比較簡便。
4.完成教材第85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先判斷哪些是最簡分數,再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化成最簡分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練習十六的3、4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叫最簡分數和怎樣約分。在約分時,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約成最簡分數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用第二種方法比較簡便,但是,必須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板書設計:約分(四)
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教后反思:
優點:本節課主要學習怎樣進行約分,在學習中讓學生自己總結方法,找到約分的技巧,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總結出約分時的注意事項。本節課教學內容充實,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層練習的時候題目較簡單,沒有體現由易到難,分層練習這個過程。其次本節課從整體上來說更像一節純粹的做練習課,缺乏必要的講解和語言文字的修飾,更只是簡單的習題羅列。
《約分》數學教案3
目標
①使學生理解約分和最簡分數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約分。②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③滲透恒等變換思想。
教學及訓練
重點
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儀器
教具
例1的投影片。
教 學內容和過程
教學札記
一、創設情境
1、說出下面哪些數有約數2?哪些數有約數3?哪些數有約數5?
1620364527
2、教材第99頁復習題第(1)、(2)題。
二、揭示課題
前面同學們認識了分數的基本性質,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把一些分數化簡,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約分“。(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教學例1。
(1)用投影片依次顯示課本長99頁三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出圖中的涂色部分。
(2)這三個分數的大小相等嗎?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將三幅圖重合,進一步證實==。
(3)引導學生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先用分子分母的公約數2去除分子、分母,得:==,再用分子、分母的公約數3去除,得:==。
(4)師生共同概括最簡分數的意義。
板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5)告訴學生:像這樣把分數化成,再化成,這個過程叫做約分。
什么叫做約分呢?(讓一名學生口述)
板書: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6)想一想:約分的依據是什么?
2.練習:教材第100頁上面的”練一練“。
3.教學例2
(1)指名學生說說把約分是什么意思?
(2)引導學生掌握逐次約分法。
先觀察分子、分母有什么特征,再用分子、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30和12有公約數2和3,先用2除12和30,再用公約數3去除6和15。通常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以上過程板書如下:
=
(3)掌握一次約分法。
用12和30的最大公約數6去除分子、分母,一次就得到最簡分數。如:
=或=
(4)告訴學生,約分時應盡量用口算。能一下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約數的,就直接用最大公約數去除比較簡便。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2、3、4、5題。
五、思考練習
1.寫出分子是18的所有最簡假分數。
2.寫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簡真分數。
《約分》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84-85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學情分析:
《約分》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公因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約分作為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它是化簡分數的常用方法。學習約分,不但可以提高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的認識,還為分數的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約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經歷探究約分方法的過程,滲透恒等變換思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最簡分數的意義和約分的方法;掌握約分的方法。
難點:能準確的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課件出示一起回答用列舉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數和公因數(為24
/
30約分做準備)
1、24的因數有(),30的因數有(),24和30的公因數有(),它們的公因數是()。
2、填空(說說為什么,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方法:課件出示復習題,第1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第2題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過渡: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猜測、驗證和比較,理解最簡分數的意義
1、出示例3的教學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2、師:從情境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這是某所學校100米游泳比賽中,三個學生的對話,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經游了75米,生2:他已經游了全程的3
/
4,生3:75
/
100和3
/
4是一回事嗎?)
3 、猜一猜:75
/
100和3
/
4
/
是一回事嗎?
4、驗證:讓學生同桌討論,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5、學生匯報結果,教師課件演示。
6、引導學生比較75
/
100和3
/
4兩個分數的異同,得出最簡分數的概念。
相同點:分數的大小相等
不同點:75
/
100分子和分母較大,含有公因數1、5、25;3
/
4分子和分母較小,只含有公因數1。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都不同
總結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像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活動:請學生例舉最簡分數的例子。
教師說學生判斷,
學生說大家判斷
學生說同桌判斷
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看是否有公因數2、3、5
8、課件出示練習:指出下面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為什么?
5
/
7 6
/
9 10
/
12 11
/
12 8
/
10 14
/
169
/
1624
/
25 21
/
24 13
/
17
名回答,說明為什么。
還是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數,就不只有公因數1。
(二)、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在我們學過的分數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呢?
課件出示例4.判斷24
/
30是不是最簡分數(不是,除了1外,還有公因數2、3、6)
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
師提出思考問題:
(1)、化簡指什么?使分子分母的'數字變小
(2)、化簡后大小不能變,要運用什么性質?等式的基本性質
(3)、等式的基本性質中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化簡時,是乘,還是除,用什么來除。除,用公因數來除
(4)、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最簡分數,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1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
2、師:請同學們試著做一做,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大小不能變。
完成后小組內交流。
巡視,指導。
交流探究結果。
小組匯報結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簡分數為止
24
/
30=24+30
/
30+2=12
/
152
/
15=12÷3
/
15÷3=4
/
5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去除。直接得到最簡分數。
24
/
30=24+6
/
30+6=4
/
5
/
小結:教師用課件演示比較兩種約分方法,并總結約分的意義。
約分的概念:
師:約分還有一種書寫方法,請同學們看第85頁例4,
并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約分的這種寫法。
6、教師課件直觀演示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
三、鞏固練習(課件演示)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到了最簡分數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現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1、判斷下面各等式,哪些是約分?為什么?
2、錯題改正。
3、指出下列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4、分蘋果。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課題:約分)
五、板書設計
約分
方法一:
24
/
30=24÷2
/
30÷2=12
/
15
12
/
15=12÷3
/
15÷3=4
/
5
方法二:
24
/
30=24÷6
/
30÷6=4
/
5
75
/
100= 3
/
4
不同點:分子和分母較大分子和分母較小,
含有公因數1、5、25只含有公因數1
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為學生的數學思考搭梯子。
課堂提問是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前提,問題過易就沒有思考探究的價值,但問題過難,學生又研討不出來也沒有實際意義。本節課的教學,我根據問題的難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學習搭梯子。
如:在探究理解最簡分數意義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驗證出75
/
100和3
/
4相等以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75
/
100和3
/
4有什么區別?很多學生都能看出75
/
100分子分母較大,3
/
4分子分母較小,但沒有學生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上去比較。接著我給學生搭了個梯子:請同學們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上比較一下看它們有什么區別?很快學生就找出了75
/
100分子分母有公因數1、5、25,而3/4只有公因數1,然后我又在“只有”這個詞上加以強調,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最簡分數的概念。
又如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這個環節,如果直接出示例4:24
/
30,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約分的方法,相信很多學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在出示例4之后,我是這樣給學生搭梯子的。我要求學生不動手,先思考三個問題(①、化簡指什么?②、化簡要運用什么性質?③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接著讓學生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通過這兩步搭梯子之后,學生也就知道了化簡就是把分子分母較大的分數化成分子分母較小的分數,化簡要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要化到最簡分數為止。第三步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約分的方法。此時學生已胸中成竹,很自然的探究出了約分的方法,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2、為學生交流搭臺子。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需要教師給學生搭臺子。只要有探究的地方,就需要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就是在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在理解最簡分數和探究約分方法的教學中,我都充分讓學生先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點。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應時刻記住把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的精彩交流喝彩。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會因為學生的精彩交流而精彩。
3、不動筆墨不讀書。
數學學習是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學生在思考交流之后更應讓學生動手來寫,熟話說“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我特別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復習鋪墊中讓學生把練習題先寫在練習本上,再集體訂正;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的教學時,要求學生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在探究約分的方法時,讓學生把化簡的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再交流;在學生看書找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時,我始終要求學生練習寫一寫。
4、教學環節過渡亦無痕。
好的書法給人感覺“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好的課堂也應是環環相扣,銜接自然的。本節課我注重教學各個環節的過渡,如:復習鋪墊后說: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過渡到最簡分數的教學);在學習了最簡分數后說: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在我們學過的分數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呢(過渡到約分的教學)?在學習了約分后說: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現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過渡到鞏固練習的教學)?
5、思想方法滲透亦無形。
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一條明線,數學思想的滲透是教學的一條暗線。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滲透著一種數學思想,《約分》這一知識點就滲透著恒等變換的數學思想。本課的教學中,恒等變換的數學思想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和化簡分數的教學時得到滲透,在鞏固練習中得到不斷的內化和深化。
欠缺火候的地方:
有智慧的教師往往能利用課堂即生資源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魅力。整觀這節課,本人撲捉學生課堂發言及練習中有用教育資源的能力不夠,課堂教學亮點不夠亮;其次本人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還不能較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學生傾聽和動筆的習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名師張齊華說: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一堂成功的課往往不是教師教學技藝和技巧的簡單疊加與拼湊,而是其多年來學識、功底、經驗、技巧、智慧、個性乃至人生閱歷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種自然勃發與流淌。如練武之人,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有深厚內力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氣魄。自知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不斷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約分》數學教案5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86、87頁練習十六的第1——9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練應用約分的方法,正確地約分。
2.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約分。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提問:什么叫最簡分數?什么叫約分?怎樣約分?
(二)教學實施
1.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1題。
學生觀察圖,口頭回答藍色部分和紅色部分哪個多些?為什么?
提問:第2個圖還可以化簡為幾分之幾?
2.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2題。
學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體訂正。
提問:你是根據什么這樣填寫的?
3.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3題。
讓學生根據最簡分數的概念,判斷哪些已經約成了最簡分數,哪些還沒有約成最簡分數。然后把不是最簡分數的繼續約成最簡分數。
提醒學生注意:像這樣的分數,還可以用7去除。
4.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4題。
讓學生寫在教材上,先約分,再連線。在投影下訂正。
5.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5題。
這三組分數,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進行比較呢?
引導學生思考出先約分,再比較。
6.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6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班上進行交流,得出結論:先把這幾個分數約分化成最簡分數,再比較哪些分數相等,可以用同一個點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7題。
提問:求進人決賽的隊占所有參賽隊的幾分之幾,是誰與誰比較?怎樣計算?
8.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8題。
引導學生根據插圖中的兩個時鐘,求出睡眠時間,再和全天24小時比較,寫成分數并約分。
9。完成教材第9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試著計算。然后集體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考過程。
小結:這道題需要逆向思考。用2約了兩次,用3約了一次,說明原來的分數在約分過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要求原分數,就要把分子3和分母8同乘12。
(四)思維訓練
1、一個分數約成最簡分數是,原分數分子與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數是多少?
2、一個分數是,分子加上一個數,分母減去同一個數,化成帶分數是2,求這個數。
3、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減去同一個數,得到的.分數約分后是,求減去的數。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復習了上節課學習的有關約分的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要能熟練、正確進行約分,并能靈活運用有關約分的知識解題。
《約分》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進行約分;
2、使學生經歷約分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能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1、指出下面每組數中的公約數(1除外)。
42和5015和58和2118和12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8/24=2/( )=( )/318/24=( )/12=3/( )
提問:你的依據是什么?(分數的性質)
3、揭示課題--約分。(板書課題:約分)
二、師生探究
1、教學約分的含義:例3。
(1)提問:你能寫出和12/18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嗎?
(2)小組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3)匯報交流,得出兩點:一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要與原來的分數相等;二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來的分數小。
(4)小結: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就叫做約分。
2、介紹約分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1)分步約分及書寫格式;
(2)一次約分及書寫格式。
3、認識最簡分數。
提問:可以直接把12/18化成最簡單的分數嗎?你是怎樣想的?(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
強調:2/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最簡分數。約分時,通常要約成最簡分數。
4、練一練。
第1題,指名學生口答,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并說說其余分數的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除了1還有幾。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用分步約分,也可以用一次約分的`方法。集體訂正時強調學生注意約分的書寫格式是否規范、結果有沒有約成最簡分數。
三、鞏固深化
1、做練習十一第4題。
提示學生聯系2、5、3的倍數的特征依次觀察每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并口答。
2、做練習十一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其中第4題可引導學生想一想26和39的因數,發現13是26和39的公因數,從而確定26/39不是最簡分數。
3、做練習十一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可以先把上一行的分數分別約分,再與第2行的分數進行比較,學生根據交流情況各自訂正。
四、全課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約分》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教材第8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思維的簡潔性。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歸納、概括出最簡分數的概念及約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下面這些數哪些是最簡分數?哪些分數相等?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62、53、910、251、32、3。
師:那些不是最簡分數的數,我們是不是都能把它們化成最簡分數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教學實施
1、教學例4
怎樣把24/30化成最簡分數,你能自己做做看嗎?學生先嘗試把
24/30化成最簡分數,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得到最簡分數。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
2、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
3、指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約分時還可以怎樣寫呢?請同學們看教材第85頁的例4,試著自己寫一寫。
學生匯報約分的寫法,老師板書:
提問:怎樣約分比較簡便?
小結: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直接用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去除比較簡便。
4、完成教材第85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先判斷哪些是最簡分數,再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化成最簡分數。
三、鞏固練習
1)判斷:約分時,每個分數都越約越小。
2)p86頁第4題。
讓學生寫在教材上,先約分,再連線。集體訂正。
5、完成教材第86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這三組分數,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進行比較呢?
引導學生思考出先約分,再比較。
6、完成教材第87頁練習十六的第6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班上進行交流,得出結論:先把這幾個分數約分化成最簡分數,再比較哪些分數相等,可以用同一個點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8、完成教材第87頁練習十六的第8題。
引導學生根據插圖中的'兩個時鐘,求出睡眠時間,再和全天24小時比較,寫成分數并約分。
9、完成教材第87頁第9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試著計算。然后集體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考過程。
小結:這道題需要逆向思考。用2約了兩次,用3約了一次,說明原來的分數在約分過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要求原分數,就要把分子3和分母8同乘12。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叫最簡分數和怎樣約分。在約分時,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約成最簡分數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用第二種方法比較簡便,但是,必須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五、補充練習
1、把下列分數化成最簡分數。
15/4024/366/109/2120/4514/21
提醒學生注意:像14/21這樣的分數,還可以用7去除。
2、比較下列各組分數的大小。
6/8和12/168/14和20/35
3、小明買了12支鉛筆和4支圓珠筆,他買的圓珠筆占鉛筆的幾分之幾?
4、一個分數約成最簡分數是3/7,原分數分子與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數是多少?
教學反思:
1、播種習慣,收獲成功。
本課約分的正確書寫是一大難點。如果一開始就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約分習慣,再學習分數四則運算時將會明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誤。我以往的學生常為節約作業本,將分數寫在一行里。約分的位置不夠時,他們就將約得的結果往分子分母的右側寫,數據靠得太緊,常因看錯而出錯。所以,今年再教時,我一直強調分數占兩行書寫,今天的作業還特別要求在分子、分母再多留一行,以便寫出約分后的結果。在自己示范板書時,特別向學生說明:為清晰地看到約分后的結果應將數據向上、向下分別書寫,不要寫在同一行。同時,建議教材再版時不要在原數上約分。可先把原分數照抄一次后再約分,這樣更方便檢查,書寫的格式也更規范。
2、學以致用,體現價值。
教材第5題很好體現了約分的價值。當我請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時,有的學生提議畫分數示意圖,看哪個分數的面積大。這種策略雖然形象直觀,但畢竟太麻煩;有的學生提議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它們化成小數后再比較,但計算起來也很費時;有了約分的知識,問題迎刃而解,學生們都說好。
但作業也暴露出學生的一些知識缺陷——同分子分數不會比較大小。原來三年級上冊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材都是通過直觀圖來幫助學生進行同分子或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學生并未形成這方面的技能。建議:下次再教時,可將93頁分數大小的比較提前到本課之前(如:學習完分數的基本性質之后)教學。
教學完約分后必須強調:如果今后遇到填空、解決問題的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時必須先約分。但從作業反饋來看,學生主動約分的意識很淡薄。87頁第7、8題超過半數的學生沒有自主約分。
《約分》數學教案8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85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思維的簡潔性。
三、重點難點
進一步歸納、概括出最簡分數的概念及約分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時,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兩個數成倍數關系,較小數就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另一種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4:把化成最簡分數。
學生先嘗試把化成最簡分數,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得到最簡分數。
====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
==
2、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
3、指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約分時還可以怎樣寫呢?請同學們看教材第85頁的例4,試著自己寫一寫。
學生匯報約分的寫法,老師板書:
提問:怎樣約分比較簡便?
小結: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直接用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去除比較簡便。
4、完成教材第85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先判斷哪些是最簡分數,再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化成最簡分數。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叫最簡分數和怎樣約分。在約分時,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約成最簡分數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用第二種方法比較簡便,但是,必須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約分》數學教案9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要將這個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能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學習方式,并巧妙創設學生主動探索的機會,變“接受學習”為“創造學習”,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歸納、整理、概括的過程中學習新知,充分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以上思想,本節課的設計我主要從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觀察與操作中去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約分的方法。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地位及作用。
約分是分數基本性質的一種應用,是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約分又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要掌握約分的方法,除了要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最大公因數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判定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2、學情分析
在學習約分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大多學生能較快的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同時理解了互質數的概念。這些知識點的掌握為約分方法的學習提供了認知基礎,學習本課應該較為容易。但快速并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對少部分學生應該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在教法、學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問題啟發法、操作探究法、驗證發現法、歸納概括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新知;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在實踐驗證中,理解新知,在歸納總結中提升新知。
根據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和認知規律,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點
第一、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操作中學。
第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互動中學。
第三、利用原有認知經驗,讓學生在遷移中學。
使學生獲得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目標
1、理解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設置情景與激趣,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利用舊知自主探究新知識.
3、培養學生遷移能力,歸納概括的能力及遇到問題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點
理解最簡分數及約分的意義和方法,六、教學難點
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約數,并能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七、教學用具
教師準備:幻燈片,投影
學生準備:分別涂有紅色,和綠色的卡片。
八、教學過程
口算復習
1、說出下面分數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3/5 2/8 4/6 5/15
《約分》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教學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熟練地進行約分的關鍵是準確、迅速地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教具、學具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直接引入
引導學生看書完成樹上
用分數表示課本Ρ44圖中的陰影
二、探索新知
同學們討論,這幾個分數不一樣,為何大小相等?
()()()
比較這四個數的大小
===
試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釋。
學生鞏固以前所學知識
學生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說明理由,在此基礎上,揭示約分的概念和最簡分數的名稱。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三、鞏固練習
總結,像這樣,把一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分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做約分。不能再約分了,是最簡分數。
1、圈出最簡分數,并約分其余分數
12/162/310/127/186/308/3625/45
2、比大小
3/4○1/47/18○7/15
18/24○3/4
能運用約分比較大小
四、板書設計:約分
(約分概念)
《約分》數學教案11
設計說明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的,學習起來并不難,教學時應注意突出以下兩點:
1、把新知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制造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本設計由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設計練習時,將“做一做”的題目融入到游戲之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鞏固強化的目的。
2、以人為本,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即學生能學會的,老師決不代替。本設計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出最簡分數的意義。學習約分時,放手讓學生思考怎樣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化成最簡分數,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
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及時反饋,教師予以指導,特別在學習約分的兩種方法時,讓學生在頭腦中感受每一步的過程,形成知識表象。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求下面每組數的公因數。
42和50 15和5 8和21 18和12
2、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里面都有哪些人物?誰最厲害?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特別神奇,你們想不想也學一招?好,這節課我們就來“變分數”。
(2)認識約分
1、嘗試“變分數”。
課件出示教材65頁例4: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
讓學生了解“變化”的要求:
①這個分數要與的大小相等。
②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約分的概念。
①所變出的.分數與原分數有什么關系?
②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③請學生說一說所變的分數是怎樣得來的。
觀察后發現分數的大小不變,但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的分子、分母小。
3、認識最簡分數。
①約分后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了?為什么?
②小結: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4、說出幾個最簡分數,強化最簡分數的概念。
(3)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1、討論:你能根據我們化簡的過程找到約分的方法嗎?
2、小結。
教師板書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方法:
①逐步約分法。
如約分時,依次用12,18的公因數2和3去除,最后約分成。
②一次約分法。
如約分時,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數6去除,一次約分成。
3、小結:我們既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去除,一步一步地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因數去除,直接一次約分。
《約分》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能初步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
2、掌握約分的含義和約分的一般方法,學會約分的書寫形式,認識最簡分數。
教學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已經約分的書寫形式
教學難點:
約分時通常約成最簡分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一說:分數的基本性質
2、想一想: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有什么作用?
3、寫一寫:請你寫出和12/24相等的分數在學生交流反饋后,引導學生對相等的分數做比較: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大的`,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小的。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你能寫出和12/18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嗎?
學生嘗試自主思考。匯報:你是怎樣想的?先在小組里交流。
2、教學約分的含義。
師: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12/186/9
12/184/6
12/182/3
教師指出:約分要注意兩點,一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要與原來的分數相等;二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來的分數小。
3、教學約分的書寫形式
分子分母都要同時除以幾呢?(分子分母同時除以2、3或者6。)
方法一:先分別除以12和18的公因數2、再分別除以6和9的公因數3。
方法二:分別除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6。
規范:畫斜線的方向和商的書寫位置提示:熟練以后,約分可以直接寫成12/18=2/3
約分到什么時候就不要繼續除呢?(除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1為止。)
4、教學最簡分數。
像2/3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約分時,通常要約成最簡分數。
同步練習1:說出一個最簡分數
同步練習2:把約成最簡分數。
三、課堂練習
1、指出下面的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練一練62頁第一題)
2、分組練習(指名板演)練一練第二題
練習十一第5題
四、課堂作業:
【《約分》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約分》的教學反思04-04
《約分》的教學反思04-04
約分說課稿12-11
《約分》教學反思05-12
《約分》教學反思11-11
約分教學設計05-06
數學《約分》教案10-12
《約分》的教學反思05-07
《約分》教學反思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