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約分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約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理解約分和最簡分數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約分。②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③滲透恒等變換思想。
教學重點 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教學用具 例1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說出下面哪些數有約數2?哪些數有約數3?哪些數有約數5?
16 20 36 45 27
2、教材第110頁復習題第(1)、(2)題。
二、揭示課題
前面同學們認識了分數的基本性質,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把一些分數化簡,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約分”。(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教學例1。
(1)用投影片依次顯示課本長111頁三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出圖中的涂色部分。
(2)這三個分數的大小相等嗎?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將三幅圖重合,進一步證實 = = 。
(3)引導學生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先用分子分母的公約數2去除分子、分母,得: = = ,再用分子、分母的公約數3去除,得: = = 。
(4)師生共同概括最簡分數的意義。
板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5)告訴學生:像這樣把分數 化成 ,再化成 ,這個過程叫做約分。
什么叫做約分呢?(讓一名學生口述)
板書: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6)想一想:約分的依據是什么?
2.練習:教材第111頁上面的“做一做”。
3.教學例2
(1)指名學生說說把 約分是什么意思?
(2)引導學生掌握逐次約分法。
先觀察分子、分母有什么特征,再用分子、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30和12有公約數2和3,先用2除12和30,再用公約數3去除6和15。通常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以上過程板書如下:
=
(3)掌握一次約分法。
用12和30的最大公約數6去除分子、分母,一次就得到最簡分數。如:
= 或 =
(4)告訴學生,約分時應盡量用口算。能一下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約數的,就直接用最大公約數去除比較簡便。
四、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四第2題。
五、思考練習
1.寫出分子是18的所有最簡假分數。
2.寫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簡真分數。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約分】相關文章:
《約分》數學教案04-10
《約分》教學反思11-11
《約分》的教學反思04-04
約分教學設計05-06
約分說課稿12-11
《約分》的教學反思04-04
數學《約分》教案10-12
《約分》教學反思08-15
《約分和通分》試題精選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