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時間:2024-07-01 13:20:27 詩琳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通用5篇)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1

  我來自前進小學,我的名字是張宏,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六年級數學下冊《比例尺的應用》一節課,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目標、說重點、說方法、說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比例尺的應用》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學完“比例尺的意義”、后安排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有關地圖、工程圖紙的計算的基礎。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廣泛應用,學好它也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是學生進一步掌握比例尺的意義,以及有關的數量關系式,掌握求實際距離的解決方法,并會解答這類應用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結合具體情境,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教育。

  三、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能根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正確求出實際距離。在設知數時,由于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所使用的單位不同,因此教學難點是設未知數時使用哪個長度單位。

  四、說教學方法

  這節課是學生在掌握了比例尺的含義的基礎上展開的,讓學生根據比例尺的意義來求實際距離或者是圖上距離。解決這類問題學生會有不同的方法,應該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考方法進行解答。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不同算法時,特別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用比例式求實際距離的方法,幫助學生把握不同算法之間的聯系。

  根據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以及學生的.不同解法,可以歸納如下: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在計算的過程中關鍵還是要讓學生注意單位的統一。在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實際距離時,要和學生強調解設中單位還應該是厘米,因為圖上距離的單位就是厘米,所以要統一。

  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是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在理解比例尺時,一定要結合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這樣有助于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掌握。

  教材上介紹了3種解題思路,但我覺得前兩種的思考方法是一樣的。且第2種思路中“比例尺1:8000,也就是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80米”,這樣的理解有跳躍性,我覺得還是讓學生理解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8000厘米”,最后讓學生看問題所求的單位名稱與計算結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樣,需要統一單位,這樣學生比較好理解。用比例的方法來解答這類問題,可能學生對這樣的解法和方程解有一樣的感覺,怕麻煩!但作為一種新的解題思路,必須讓學生掌握,所以今天的課堂教學中,我準備讓學生這兩種思路都掌握。在以后的練習中,如果題目沒有要求解題方法,那么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答。

  五、說教學程序

  1、復習準備

  本節課是緊接著前一節課的學習內容展開的進一步研究,所以,在學習新知道之前,對前一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積極的回憶,有利于學生主動應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識,也有利于學生獲得整體的,系統的知識。因此,我一開始按擺了復習。

  2、聯系生活學新知

  參與是發展的前提,興趣是參與的內驅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前提,學生只有在參與中才能得到發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必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活動的強化劑,它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和內驅作用。趣味性是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這里我沒用課本中的例題,而是根據實際改編的。我們知道,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捕捉貼近學生的生活的素材,這樣會使冰冷的數學產生親和力,使學生感到親切,也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生動體現。接下來分析條件和問題。在設知數時,使用哪個長度單位,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板書中,我故意空出來。提問:你覺得這里設什么單位更便于計算?然后用紅筆加以強調。再寫出關系式,接下來讓學生自己對照列方程解答。

  設未知數列出方程,再由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體現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接著結合嵐皋地圖,設計了課中小練習,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的素材,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如身臨其境,這樣就會產生親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識的接納心理。

  之后進行了課中小結:怎樣求實際距離?要哪些條件?

  3、鞏固練習

  數學的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

  4、課堂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地圖推算實踐以及根據實距繪制平面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合和交流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準備

  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課時分配

  共2課時。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師:通過課前的交流,我知道有不少同學到外地旅游過。這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有這方面的條件。最近幾年,我們家也會利用節假日出外游玩,不過,我個習慣,到哪個城市,就想找那個城市的地圖看看。請同學們猜一猜:王老師主要是想從地圖上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估計學生可能猜出以下幾種:看這個城市有哪幾個景點,景點在這個城市的什么位置?看地圖上的比例尺等,教師適時追問:

  ①地圖上怎么確定方向?

  ②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還能了解到什么?

  二、結合實際,探究新知

  1、看地圖推算實距。

  教師出示南京市地圖放在展示臺上。

  (1)指名讀出比例尺,并說說所表示的意思。

  (2)找出“雨花臺”和“中山陵”2個景點,讓學生辨認中山陵在雨花臺的哪個方向?

  師:在地圖上,這2個景點之間的實際距離還不到我一根手指那么長,而生活中它們之間的距離還很遠的,那么怎樣知道2點之間的實際距離呢?

  (3)指名測量圖上距離,其它學生記錄并列式計算實際距離。

  (4)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對于用到方程的方法解答的步驟要板書并予以強調。要求學生說清各種算法的算理。估計會出現多種算法,課堂上給予充分的時間交流。

  師:請同學們要注意,剛才計算出來的數是兩個景點間的直線距離,二實際生活中,這兩點間沒有直來直去的路,而要繞彎走,因此實際走的路程要比實際距離來得多,我們現在研究的是兩點間的直線距離。師:請同學們來總結一下,在剛才的測量與計算中,應該注意一些什么?

  2、練習:完成教材第49頁例2

  學生獨立完成,板書交流。

  10/x=1/500000

  X=10×500000

  X=5000000

  5000000厘米=5千米

  3、根據比例尺做平面圖。

  出示例3:學校要建一個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操場,請畫出操場的平面圖。

 。1)知道學生分組討論。

 。2)你覺得應該怎么辦?

  小組匯報:這道題沒有比例尺,要畫出平面圖形,應該先確定比例尺。

 。3)很好,這是解決這道題的.關鍵。用什么樣的比例出尺比較合適呢?

 。4)根據比例尺確定圖上的操場的長和寬。

  下面大家以1:1000為比例尺,算一算操場在平面圖上的長和寬。

  80米=8000厘米60米=6000厘米

  8:8000=1:1000 6:6000=1:1000

 。5)讓學生按正確的數據,做出圖形。

 。6)下面同學們再試一試,先確定線段比例尺,看能不能解決。

 。7)引導學生總結根據比例尺做平面圖形的一般方法。

  4、小結并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不管是看地圖還是畫地圖都要用到什么知識?這說明比例尺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意義,還要會利用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拓展與練習

  1、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會用到比例尺?

  2、我校明年要擴建一個大操場,計劃長為120米,寬為80米,請你根據圖紙的大小,從下面選出一個合適的比例尺,畫出它的平面圖。

 、1:500 ②1:600 ③1:800

  板書設計: 比例尺的應用

  80米=8000厘米 60米=6000厘米

  8:8000=1:1000 6:6000=1:1000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熟練地進行求比例尺計算。

  2、掌握根據比例尺求圖上的距離或實際距離的方法。

  3、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從中感悟到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時單位的正確使用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套,學具圖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創設情境: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師在音樂中朗誦描寫奏的詩歌,音樂停,師問: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感受到春的氣息,想去旅游)

  2、揭示課題: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游,首先要做什么呢?(找地圖,了解城市情況)從地圖上可以獲取哪些信息(比例尺、圖距、實距、方向)師:比例尺的計算方法我們已經學過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運用(板書課題:比例尺的應用)

  二、自主探索

  1、談話:剛才同學們說了那么多想去的地方,老師想帶你們到南京玩一玩,你想嗎?(想)

  2、出示下面地圖,思考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3、學生匯報:從圖上可以看到想去的地方的方位,比例尺是多少,可以看出居住地及旅游的線路

  4、學習求實際距離的方法。假設我們到南京旅游,住在金陵飯店,想去南京博物館參觀,你能計算出從金陵飯店到南京博物館的距離嗎?試試看。

 。1)學生討論計算方法,然后小組代表發言、集體交流。(要求實際距離可以根據比例尺的意義用解比例尺的方法做,也可以用其它公式做)

 。2)學生試做,并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采用不同方法解答,說一說每一種方法思路及注意點)

  5、學習求圖上距離的方法

  (1)出示:已知南京博物館長600米、寬300米,現在做成比例尺是1:10000的'平面圖,你能求出南京博物館在圖上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嗎?

 。2)學生討論解決方法,然后小組代表發言,集體交流。(可以根據比例尺的意義用比例的方法解答,也可以用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解答)

 。3)學生試做并板演。

  (4)集體訂正,說一說,每種方法的思路及注意點。

  6、學生看書3738頁,提出不懂的問題,集體解決。

  三、反饋提高

  1、學校的操場長300米、寬100米,要把平面圖給制在作業本上,你認為選用哪個比例尺比較合適?(1)1:1000 (2)1:2000(3)1:5000 (4)1:10000選第(3)個最合適,讓學生說明原因

  2、量一量下圖中小明家到學校公園、商場的距離各是多少厘米,然后算一算小明家到學校、公園、商場的實際距離各是多少米?指名板演,并說一說列式的依據及解題思路。

  3、根據條件繪制金山鎮鎮區平面圖

 。1)金石路在繁榮路和開發路之間并與兩條路平行,距繁榮路300米(在圖上畫出金石路)

 。2)金山小學在金中路東側,在開發路北100米處,(標出金山小學位置)

  四、小結:今天你學習了什么內容?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測量出學校的實際長和寬,然后選用適當的比例尺一出學校平面圖。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4

  教學內容:

  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例尺,學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

  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提問: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數據比例尺,讓學生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3.說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節課就學習比例尺的應用。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義,你能解答嗎?讓學生自己討論并進行解答,通過巡視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其間結合說明設未知數x的單位與圖上距離的`單位統一,用厘米,解題后再化成米數。提問:用不同方法解答這道題的過程是怎樣的?指出;已知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可以按照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關系來解答,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要注意什么問題?

  3.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嗎,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用比例解的指名學生說一說根據什么列比例的,應該設誰為x。指出:已知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可以把實際距離縮小相應的倍數,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結果.

  4.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扳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說怎樣想的,解答時還要注意什么。

  5.做練習七第4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老師板書。

  6.做練習七第5題。

  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七第6、8題。

  家庭作業:練習七第7題。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 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方法。

  2、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比例尺知識,解決有關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三、教學難點:

  求實際距離。

  四、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2、說一說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體意義。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0——40㎞。

  3、教學例2。

 。1)出示課文例題及插圖。

 。2)說一說從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條件:

 、 1號線的圖上長度是10㎝。

 、 這幅地圖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問題:1號線的實際長度是多少?

 。3)你認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

 、賹W生嘗試解決問題。

 、诮處熝惨曊n堂,了解解答情況,并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蹍R報解答情況。

  方程解:

  解:設地鐵1號線的實際長度是x厘米。

  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可以例比例式解答。

  10/x=1/500000

  x=10500000(問:根據什么?)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

  x=5000000

  5000000㎝=50㎞

  算術解:

  根據圖上距離除以實際距離等于比例尺,得出:實際距離等于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

  101/500000=10500000=5000000(㎝)5000000㎝=50㎞

  4、教學例3。

  (1)出示例題,學生了解題目要求。

 。2)討論:你想怎樣畫?

  通過討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在繪制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

  ① 確定比例尺;

 、 求出圖上的距離;

 、 畫出操場的平面圖。

  (3)小組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練習活動時,教師巡視課堂,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情況,記錄存在的問題。

  (4)匯報,交流。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相關文章: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應用說課稿07-13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的意義說課稿06-17

比例尺應用題及答案04-15

比例尺應用方面的試題及答案08-27

比例尺的應用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15

《比的應用》說課稿11-08

比的應用說課稿07-15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03-10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09-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 | 丝袜制服国产欧美亚洲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资源站色在线观看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