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優秀范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8加幾》。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過分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教師身份轉變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同時“改變課程學習方式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學生的學習方式相應轉變為:自主、合作、探究。
教材分析:
《8加幾》是西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88-89頁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有“9加幾”的進位加法計算作支撐,學生初步經歷了觀察分析、收集信息、計算等活動。和前面學過的9加幾相比,這一節教學內容基本上脫離了學具的幫助,主要通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用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探討8加幾的計算方法,要求學生在學習8加幾時,不用像9加幾那樣進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驗證9加幾的計算方法在8加幾中是否同樣適用,在肯定學生課堂上生成的多樣化算法的同時滲透“湊十法”擇優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自控能力不強,對9加幾的掌握應用還不夠熟練,在教學設計時加強前后知識的聯系,力求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以激發他們主動學習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識。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在熟練計算9加幾的基礎上,學會用遷移的方法解決新問題,推導新算法。
2、掌握計算8加幾的基本思維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3、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8加幾的運算意義,能比較熟練地進行8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在熟練計算9加幾的基礎上,學會用遷移的方法解決新問題,推導新算法。
設計思路:
1、關于情景的創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2、關于小組合作學習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注意傾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對此,本節教學內容開始進行大膽嘗試。
3、關于計算方法多樣化的問題
在學生理解“看大數分小數,把幾湊成十,十加幾得十幾”即“湊十法”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主地探索和發現計算方法。
4、積極引深,發揮“兩主”作用
教學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教學時教師要通過積極的“引”,來激發學生主動“探”,使雙邊活動產生“共振”,和諧發展。
教學流程:
一、知識再現,激趣導入
1、數的組成(對口令游戲)
2、找朋友:9加幾的口算練習。
二、創設情景,學生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星期天,許多小朋友也來到公園,你們看他們在干什么?
1、觀察情景(1):“打靶圖”
①你從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②求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
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5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情景資源進行再加工,讓學生觀察圖中打靶的情景,學生比較感興趣,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既尊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讓學生從自己比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數學問題,又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解決自己發現問題的欲望
2、觀察情景圖(2):劃船
在公園的這一角,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們再到公園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①師:根據情景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②學生回答:一共有多少人在劃船?
③師:求這個問題可以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4+8
在兩個不同的情景中培養了學生從身邊生活發現并提出簡單數學問題的能力,并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3、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是求一共?都是用加法進行計算,這節課我們主要來研究一下8加幾的方法好不好?(板書課題:8加幾)
三、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探究學習“8+5”的計算方法。
下面我們就重點研究第一個問題。
(1)學生自主探究。
師:怎樣計算8+5?下面請同學們自己獨立思考,想辦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教師巡視)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計算方法,請你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然后每一個小組選一個代表介紹你們組的好方法。(教師巡視)
(3)全班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如:
①1、2、3……12、13依次數。
②從8數到13。
③8和5合起來是13。
④13可以分成8和5。
⑤先數10人,再數3人,“10+3=13”
……
本節課以8+5為突破口,在重點研究8+5的基本思路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所用的`方法。這樣,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學習的機會,最后在全班交流匯報。在匯報交流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用的是“湊十法”,有的用的是數數法,方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
2、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喜歡的方法。
教師提問: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針對出現的多種計算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對比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比較、分析,從而優化自己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歡的方法。這樣,好的計算方法更加明朗化,更為突出。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小結
師:通過和同學們的交流,老師知道了,有的同學喜歡用以前學過的“湊十法”,有的同學喜歡用數數法,有的同學喜歡用10+5=15,15-2=13。這些方法都正確,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這幾個問題嗎?
3、遷移練習
(1)小組先交流解決:4+8,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學具擺一擺。
(2)讓個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得數,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你還知道哪些8加幾的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算式,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在學生獲得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后,讓學生解決其他的8加幾的問題,既能使學生把8+5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其他問題中,使計算方法得以靈活應用和鞏固,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注重了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四、鞏固練習
1、聰明屋:(課件出示教材89頁“課堂活動”第1題)
2、智慧山:(看圖填算式)
2、跳木樁比賽
師:動物學校正在進行跳樁比賽,你能幫小白兔跳過木樁嗎?
練習:8+3=8+4=8+6=8+8=6+8=
學生計算,幫小兔順利跳過了木樁。
整個練習生動、有趣,層次分明。這樣設計既符合兒童的特點,又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足夠的素材,足夠的空間,使每個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充分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小結
師:在這節課中,你們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
本環節教師將自己評、他人評、評自己、評別人和教師評,學生評結合進來,讓學生對自己整節課的表現有一個回顧和反思。
六、布置作業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數學樂園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06-12
一年級數學上冊《用數學》說課稿01-27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06-15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說課稿06-19
用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06-11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06-11
一年級上冊數學樂園說課稿06-11
左右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06-12
分類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