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寶寶腦癱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寶寶腦癱的早期癥狀
1、手足徐動型:常常表現為四肢、頭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蟲樣”不自主運動。緊張、興奮時加重,安靜時減輕,入睡后多動消失。
多動癥狀在進行有意識的動作時尤為明顯,如取拿物品時不能順利接觸該物品,而是上肢高舉或伸向后方,搖動,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動增多,表情怪異。協(xié)同運動能力極差。由于顏面肌肉、舌肌及發(fā)聲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語言障礙。
2、痙攣型:腦癱患兒大多數屬于這種類型的,也是最為常見的臨床類型。患兒雙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腸肌收縮而致跟腱攣縮。豎立抱起時兩下肢伸直、內收并內旋,兩腿交又呈剪刀狀。行走時呈剪刀狀”痙攣性癱瘓步態(tài),足尖著地。上肢表現為肘、腕關節(jié)屈曲。
3、共濟失調型:這種類型較少見,主要表現為小腦病變體征,常見眼球震顫,辨距不良,步態(tài)不穩(wěn)、搖晃及意向性震顫等。肌張力偏低,腱反射不亢進。
4、其他類型:
(1)強直型:主要表現為鉛管樣或齒輪狀肌張力增高等錐體外系癥狀,腱反射不亢進。
(2)肌張力低下型: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進。
(3)震顫型: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與錐體外系受累有關。
5、腦性癱瘓患兒常由于較廣泛的腦損傷引起,所以合并其他神經系統(tǒng)異常者較為常見。例如,25—80%的患兒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兒合并癲病等。
寶寶腦癱怎么辦
寶寶腦癱的治療方法主要采用藥物、康復、手術三位一體的治療方法。
1、康復理療:
(1)康復治療按摩:嬰兒撫觸、全身及局部按摩;
(2)針灸治療。
(3)功能和智力訓練:進行感知、視聽、語言、記憶和動作訓,結合嬰兒操綜合治療。
(4)心理治療:與患兒交談,觀察其情緒、心理、興趣,進行誘導和啟發(fā),調整病態(tài)心理,通過游戲、音樂開發(fā)智力。
(5)運動療法:減重步態(tài)訓練、Bobath法、Bojta法、上田療法、 作業(yè)療法、平衡功能訓練、感覺統(tǒng)合治療、文體療法等。
(6)高壓氧治療。
(7)物理療法:興奮治療儀、腦循環(huán)治療儀、數碼導平治療儀、近紅外線、復合式多功能熏蒸等。
(8)水浴療法:渦流、氣泡浴療、水中運動療法。
2、藥物:
(1)西藥:腦活素、胞二磷膽堿,A型肉毒毒素,腦苷肌肽,巴氯酚、安定。
(2)中藥:六味地黃丸等。
3、手術:腱膜松解術,選擇性周圍神經部分切斷術,后跟腱腱滑動延長術,股直肌遠端轉移術等。
如何預防寶寶腦癱
1、出生前的預防
(1)實行婚前保健:普及產前篩查,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進行性衛(wèi)生、生育和遺傳病知識的指導;有關婚配、生育等問題的咨詢及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yī)學檢查,提出醫(yī)學意見。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產前檢查;增加營養(yǎng);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等。避免產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藥,不接觸X線、化學毒物品等。加強孕晚期勞動保護,減少早產。
2、圍產期的預防
(1)提高農村地區(qū)住院分娩率,加強產兒科醫(yī)生產時監(jiān)護。
(2)合理使用縮宮素,普及新生兒新法復蘇技術。
(3)避免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出生。
(4)預防窒息和顱內出血。
(5)防治高膽紅素血癥。
3、出生后的預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①實行住院分娩。②注意保護新生兒的皮膚。③保持新生兒臍部的干燥、清潔。④密切觀察黃疸的消長。⑤注意觀察前囟。⑥實行母乳喂養(yǎng)。
(2)建立高危兒檔案,開展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定期體檢(1—2月1次)同時,做Vojta姿勢反射檢查。
(3)正確對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腦積液用于檢查,以了解疾病的性質和病情,為正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從而減少顱內疾病后遺癥的發(fā)生。為此家長應密切配合,共同為患兒的健康負責。
(4)預防高熱驚厥的發(fā)生。
寶寶腦癱怎么辦?以上就是寶寶腦癱治療方法的介紹了,您都了解了嗎?一旦寶寶患有腦癱,爸媽也不用過分絕望,只要能夠及時有效的治療,寶寶還是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寶寶腦癱的早期癥狀有哪些】相關文章:
懷孕的癥狀有哪些09-26
糖尿病的癥狀有哪些03-10
離合器有哪些打滑的癥狀01-12
糖尿病的早期癥狀是什么10-26
寶寶學陶藝的各種好處有哪些01-17
兔年姓段的寶寶起名有哪些01-16
好聽蛇年男寶寶小名有哪些05-21
教寶寶學漢字的好方法有哪些12-08
便秘的癥狀表現有哪些02-29
2個月的寶寶有哪些發(fā)育特征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