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引導孩子玩玩具

時間:2024-08-17 12:15:22 思穎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科學引導孩子玩玩具

  一個布娃娃、一只皮球,在孩子眼里或許就是整個世界,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玩具。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如何引導孩子玩好玩具,讓玩具成為孩子最生動的教科書,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親密的伙伴呢?

科學引導孩子玩玩具

  科學引導孩子玩玩具:

  一、 給孩子的玩具上“保險”。

  北京同仁醫院的龐大夫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例子。有個小男孩拿著玩具槍與小伙伴“對打”,一粒子彈正打在他的眼睛上,眼球被穿透,傷口達6-7毫米。由此可見有殺傷力的玩具對孩子的傷害。其實,當孩子們與自己的“親密伙伴”玩耍時,還有一個骯臟的“不速之客”——細菌與之為伍。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試驗。把剛消毒過的各類玩具使用24小時之后再作細菌測試,結果發現細菌集落數分別為:木制玩具59,塑料玩具35,皮毛制作的玩具最多,高達2400。以上觸目驚心的案例和一系列的數字讓我們明白:選擇玩具馬虎不得。孩子玩玩具的衛生習慣養成很重要。

  我園選擇的有棋類、塑料積木、皮球、拼圖等沒有殺傷力且細菌集落數目相對較少的玩具。然而,幼兒園的條件畢竟有限,如果不讓孩子從家里帶玩具加以補充,玩具就會顯得單調。為此我們在晨檢時就要把好玩具關,同時經常對孩子滲透玩玩具的安全教育。

  1、不讓孩子有殺傷力的玩具。如尖狀的玩具、彈射類玩具、易爆易裂的玩具、懸掛類玩具、仿制防護用品玩具等。另外,涉及玩具安全的一些小細節如零件是否太小、是否有夾到手或頭發的接頭或夾縫、彈簧和繩索及小齒輪等是否安全等也不可忽視。慎帶細菌集落數最高的皮毛類玩具。同時也應提醒家長要時刻記住,危險對于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的幼兒來說是無處不在的,即便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紐扣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讓他們在孩子帶玩具時盡量加以選擇。

  2、要教育和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引導孩子不要啃咬、口含玩具;不要在吃東西時玩玩具;要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要將玩具隨意地放在地上或臟的地方;需要用嘴吹的玩具要經過清洗等。

  二、 拓寬教育內容,讓玩具成為孩子生動有趣的教科書。

  1、豐富孩子的科學知識。

  每一種玩具都蘊含著形狀、結構、顏色、材料等各種科學知識。活動時,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把玩具作為教具。引導孩子利用玩具認識顏色、形狀、比比大小長短。利用玩具引導孩子認識不同材料的特征和功用,了解玩具的不同結構和原理。孩子的許多科學知識都可以通過玩具而獲得。

  2、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人的大腦主管視覺、聽覺和感覺運動這三大功能,在孩子的成長期,只有使三大功能互相配合、全面均衡地發展,才不致使孩子產生學習障礙,才能激發孩子的心智和創造力。值得深思的是,孩子們的好多心智和創造力竟都是玩耍來的,而讓幼兒自己制作玩具最能激發和強化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且自制玩具可以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美好的遐想,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為此,

  教師要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應多啟發、引導孩子用各種廢舊材料自制玩具。

  自制玩具材料來源很廣。煙盒、糖紙、麥稈、貝殼、杏核、樹葉、小石子等等,俯拾即是,唾手可得。運用剪貼、編織、雕刻、捏塑等方法、可以做出許多理想的玩具。如用廢蛋殼做臉譜;把廢舊的膠水瓶洗干凈造船;用雪碧瓶做花籃、制花燈;用硬紙做獅子;用各色塑料袋剪毽子。做多了,不僅可以使孩子變得心靈手巧,孩子們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還收獲到了快樂和成功,更發展了心智和創造力。

  3、讓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合作。

  玩具之所以對孩子如此重要,是因為幼兒是通過游戲來認識世界表達自己的需求的,而玩具是孩子游戲的物質基礎,它誘發著孩子去說去想去做,吸引著孩子們運用語言交往去協商去協作去合作分享。

  為此,教師首先要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讓玩具成為孩子學習與同伴交往的媒介和工具。如在晨間活動時,鼓勵幼兒合作玩跳棋,合作玩娃娃家等。在課間活動組織孩子們合作玩皮球、沙包、輪流踢毽子等。一次區角活動我利用玩積木開展的語言搭建游戲孩子們非常喜歡。我先讓小朋友們四人合作,用積木搭建一樣東西,然后小組合作說說自己搭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最后小組選代表交流分享。孩子們因為有了搭建的體驗,說起話來也特別流利。有的說:我們搭的是游樂場,它會讓人玩得很快樂;有的說我們搭的是幼兒園,它有很多玩耍的地方;有個組竟然編出了兒歌:“積木積木,我最愛玩。造個公園,又大又美。修條大路,又長又寬,一直通到幼兒園”……

  其次要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幼兒往往不會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發地表現出合作行為,也常常不知如何去合作。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合作情境中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指導幼兒怎樣進行合作。比如,用積木玩搭建前就要讓他們知道怎樣一起商量,分工合作;當幼兒在合作過程中遇到矛盾時,就要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引導他們協商解決;當玩具不夠用時,及時提醒他們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小伙伴從家里帶了玩具時指導他們如何交換著玩或輪流合作玩等等。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幼兒逐漸習得合作的方法策略。

  再次,教師還應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積極效果。

  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活動成功,事情做成。這對幼兒鞏固、強化合作行為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但幼兒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因此,教師看到幼兒能與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協商,或詢問,或建議,或共享,或給以幫助,或求助時,應注意引導幼兒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激發幼兒進一步合作的內在動機,使合作行為更加穩定、自覺化。尤其是比較這次合作的成功與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必要。

  另外教師還應及時對幼兒鼓勵、引導。 當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合作得較好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如,“你能商量著、合作著搭,真好!”“你們倆配合得真好!”教師贊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以及輕撫孩子的肩膀、對孩子親切地點頭、翹起大拇指等體態語言也能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勵。另外,也可以給他們在競賽欄中加一朵花,或給他們送一顆星星、笑臉之類的小禮物。以上激勵措施都能讓他們進一步強化合作的動機,愿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合作行為。而對不太會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識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時的引導與指導,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建議,如:“你跟他說,咱倆一起搭,試試”。 “你是好孩子,你會把自己的玩具跟他一起玩的!”在教師積極的鼓勵和適宜的引導下,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會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養。

  三、教師參與玩耍,取得多重收獲。

  幼兒教師要富有童趣,擁有童心。在晨間到園的孩子還比較少時,在大部分孩子離園了只有幾個孩子在等家長時,在你參與了他們的玩耍又能讓孩子們都在你的視線內時,你都可以融入到他們當中。與不

  會玩棋的孩子一起玩棋,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導師;在邊玩踢毽子、拋小石子等邊交談的過程中讓他們懂得了許多玩玩具的道理。真稱得上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幼兒對你的信任和親近也自然而生。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更是孩子們的寵物。我們應時時關注孩子玩什么,怎樣玩。適時引導,讓玩具真正給孩子帶來快樂、帶來健康、帶來發展。

  怎么引導孩子科學的玩玩具:

  喜歡玩具是孩子的天性,卻是做父母最愁的事情之一。因為現在的玩具市場玩具品種繁多,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我們又沒怎么玩過玩具怎么既能夠隨了孩子的喜好又能夠益智呢,這是一個問題;孩子家里面已經有了一堆玩具了,可是還是每次出去嚷嚷著要玩具,玩具多孩子又亂扔等等,這又是一個問題...

  下面本人對于孩子玩玩具提出三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廣大做父母的朋友們:

  一、玩具的挑選非常重要

  父母在給孩子挑選玩具的時候首先要參考的是孩子的喜好,年齡段,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不要買太過幼稚的玩具。玩具的種類盡量選擇益智類的玩具,市面上開發孩子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玩具很多,如積木、拼圖之類,已經是非常經典的了。

  同時挑選玩具要以孩子的完全為中心,對于玩具的各個方面的安全屬性可以以下著手:

  1,觀察玩具的柔軟度,看看玩具是否會有尖銳的棱角刮傷孩子。

  2,看看玩具是否有孩子不喜歡聞的異味會影響孩子的身體。

  3,玩具是否涂有油漆,有油漆的玩具是否有產品安全監測的合格證,油漆是否是無毒的。

  3,發聲音的玩具要切記注意檢查是否聲音太響會影響到孩子的聽覺。

  4,如果孩子的年齡沒有超過3歲不要給孩子買任何彈射性質的玩具以免發生危險。

  5,有過敏體質的孩子盡量避免給他買毛絨玩具。

  6,孩子容易吃下去的玩具不要買,特別是乳膠氣球之類的,孩子玩的時候很容易就吃下去了。

  二、一次規定孩子玩玩具的數目

  現在一般家庭中孩子都不止一個或幾個玩具,甚至很多家庭都有孩子專門的玩具房,里面堆砌著各種玩具。在這里有一個誤區,孩子想玩玩具的時候不一定要規定孩子就一定要在玩具房。父母可以再開辟一小塊獨立的空間讓孩子玩玩具。父母最要注意的,孩子一次玩玩具不能給孩子太多,只給三種左右的玩具供孩子玩耍,這是必須做到的。很多家長可能不解,這是為什么,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調查孩子的玩具過多反而對孩子大腦發育不好。因為如果給孩子的玩具選擇多了久很難讓孩子集中精力到一個玩具上,就會這個摸一下,那個看一下,結果什么都玩不精,讓孩子變得缺乏研究精神;相反,如果給孩子只是很少的幾個玩具孩子就會絞盡腦汁的去折騰一些新鮮玩法,并且對玩具產生興趣,這樣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專注力。

  三、家長適當的陪伴孩子玩玩具

  家長有時候也可以陪伴孩子玩玩具,在陪孩子玩耍的時候家長要注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發明”一些更有創造力的玩法出來。和孩子多交流討論玩具的玩法,怎么玩更加合理等等。這樣不斷可以加強親子感情也可以讓孩子學會更加正確的思考。

  對于孩子的發展家長也要注意付出時間、精力、耐心和愛心的,美好的玩耍時光,讓孩子更好的享受童年帶來的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自制玩具陪孩子玩

  3歲前,玩耍就是學習

  0~3歲是寶寶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如能抓住這段黃金時期,對以后的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這段關鍵時期該如何把握,很多父母并不清楚。

  不少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把寶寶托付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保姆,但祖輩和保姆的育兒方式比較傳統,基本停留在讓孩子吃好、穿好的層面上,而且為了對孩子的爸媽和孩子的安全負責,他們并不愿意經常帶孩子走出去,生怕惹出點什么麻煩。但采用這樣的方式育兒不利于孩子的智力成長。

  專家表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養育0~3歲幼兒的正確方法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多與孩子交流、做游戲。和孩子共同參與最重要。

  在游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玩具是一種教具,更是幫助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實物橋梁,但是玩具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游戲不只是玩玩具那么簡單,也不是孩子的個人事情,游戲是有生命力的,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參與,才是游戲的真正內涵,才是育兒的關鍵所在。”

  自制玩具1:高爾夫球或門球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的孩子

  材料:塑料瓶一個,瓶口可用卷成柱狀的報紙塞住,延長整體長度;小球一個。

  父母可灌輸游戲規則等觀念給孩子,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帶給孩子更多學跑的機會。這個游戲的運動量比較大,尤其適合偏胖的孩子。

  自制玩具2:釣魚

  適合年齡:1歲~1歲半

  材料:硬紙數張(剪成魚的形狀),回形針數個(做魚鉤),線,小木棍(做釣竿),磁鐵(與硬紙貼在一起)。

  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手指協調能力、認知能力,包括顏色、形狀、動作等,還有語言能力等。

  自制玩具3:自制圖片

  適合年齡:1歲半~2歲的孩子

  材料:紙、畫筆。

  父母可以制作一些有針對性的圖片,例如畫一匹完整的馬與一匹缺失了一條腿的馬同時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指出兩幅圖的不同,這種針對性強的圖片能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灌輸類別、數字的概念等,對孩子有啟蒙的作用。

【科學引導孩子玩玩具】相關文章:

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05-21

怎樣引導孩子克服怕黑心理08-31

怎樣讓孩子痛快地玩12-24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作文03-05

孩子過好寒假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11-09

引導孩子遠離叛逆厭學的6大方法12-07

做孩子快樂和健康成長的引導者09-12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方法11-03

科學養育孩子的方法02-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天亚洲婷婷综合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天堂 | 色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