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二是說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其原因在這里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么到初二就落下去了呢?
1.初二分化實質是深層次思維的缺陷
小學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只要學習努力,聽老師的話,取得好成績并不難。然而,就在好成績的背后,不少學生就已經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如:耍小聰明、學習習慣不好、知識面較窄等等。這類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會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學生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
學習的實質并不在于知識量,而在于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初二的教學內容和以前相比有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抽象思維”為主。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來。
策略:小學時期,由于孩子的智力發育和知識水平都還很低下,弱化“形象思維”的培養是不可取的,過于強化“抽象思維”往往又不適宜,初一初二正當時。要注意孩子的以下幾點:
、鸥纳茖W習方式?蟿幽X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浦R面要盡量寬闊。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
⑶關注學習成績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強調學生的成績分數,而要看其學習中是否獨立思考,知識是否靈活運用,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參與的程度。
2.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原因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在小學很輕松,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原來如此簡單,養成了做事馬虎,不求甚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慣。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二倍。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
由于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又由于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苦受累,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不扎實,分化下來就是必然的了。
策略:如何培養孩子刻苦、勤奮的優良品格?首先、家長要正確認識“會玩才會學習”,只有會學習的孩子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快樂。其次、要培養孩子的忍耐力!
3.學習習慣上的原因
現在初中生學習成績好壞主要不是取決于智力因素,而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意志、毅力、興趣、體力,還有習慣等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每個人的學習終身受益,也是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
策略:培養孩子細致、扎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指導并嚴格督促孩子全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對聰明但容易驕傲、貪玩好耍的學生,尤其不要過多的夸獎,應讓他感覺到刻苦學習,取得好的成績是自己的本分,本就應該這樣。
4.青春期帶來的煩惱
初二學生一般剛進入青春期,心理起伏較大,體驗深刻。特別是女生,比較關注自己生理的變化,造成學習不專心。有的學生開始對異性特別關注,注重穿著打扮,出現分心。
策略:加強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使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生理上的變化,坦然地迎接挑戰。盡管學校對學生進行了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但來自家庭、來自親人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父母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生理知識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從而解除孩子心里的包袱,使其專心學習。
5.個性與人際關系的尷尬
性格比較狹隘、偏激的學生,或內向而不善于交流的學生,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處理不好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有的因人際上孤獨而出現心理疾病,有的會交壞朋友,有的會從不良書刊、游戲和網絡上尋找寄托。
策略: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與親人、與老師、與同學的關系。一般來說,常對他人意見一大堆的人,往往比較狹隘、偏激。家長應教導他學會“換位思考”,去緩解心理上的不平衡。以愛心、寬容之心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人交流,多交朋友。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思想動態,及時給予開導。
6.家庭的干擾
家庭關系不和睦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在孩子上初中的階段,應盡量保持家庭生活狀態的穩定。如果在這期間發了財或升了官,或調動工作,或出現其他大的生活變故,對孩子的影響都非常大。
親子關系的對立,也是常見的分化原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值發育期,生理上的變化也讓他們更需要個性發展,更希望讓父母了解、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就是“初二孩子逆反心理較重,反叛的行為比其他年級更明顯”.
策略:盡量保持家庭的和諧、穩定,盡量不改變生活狀態。如果非改變生活狀態不可,也要考慮孩子的承受力,或提前與孩子溝通,取得孩子的理解。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一定要平等,以營造和睦的親子氛圍。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導而不是堵塞的方法。
7.社會的影響
初二時期,媒體和同伴對學生影響比較大,甚至超過父母和老師。有時候,父母、老師的一千句,還抵不上他伙伴的一句。一個很好的孩子,因為崇拜歌星影星、癡迷上網、癡迷游戲、談戀愛、與社會上的“哥們兒”交往,可能成績會一落千丈。
策略:這一點家長要十分注意。對孩子崇拜歌星影星、癡迷上網、癡迷游戲、交壞朋友、談戀愛等要密切關注。要盡可能地避免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孩子頻繁接觸這些東西,少受不良影響。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時就與孩子講清道理,說透危害,“約法三章”。出現這些問題的苗頭時,及早發現,早做工作。
8.理想和價值觀因素
初二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這時的孩子如果沒有理想,有不正確的價值觀,就會形成人的發展的“價值空白”或“價值邪惡”,以后再也不好教育了。這不僅僅會造成學習上出現分化的問題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之路怎么走,都讓人擔憂!
策略:要教育孩子愛祖國、愛人民,樹立崇高理想。要愛護、幫助弱小。要做對國家和人民有貢獻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家庭和父母有報答的人,對自己負責的人。這些不空洞,都是很現實的。
【初二是說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其原因在這里】相關文章:
孩子過瘦的原因08-07
孩子嘲笑別人的原因04-13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處理方法12-08
孩子背不會課文原因08-03
孩子粗心的原因及克服方法10-09
孩子好動的原因是什么11-10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08-22
造成家長溺愛孩子的原因05-12
小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06-07
孩子總對父母發脾氣的原因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