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時間:2024-05-09 16:19:4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家長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是每個父母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因為親子溝通是親子關系構建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徑,也是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親子溝通中,我個人秉持的基本原則是:任何情況下,都以接納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感受,承認孩子的愿望為溝通的基礎。

家長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類似的話,你有沒有對孩子講過?“告訴你八百遍了,就是沒記性!”“再不聽話,媽媽不愛你了。”“怎么想的告訴媽媽,別總是哭。”即便這些話已經講過無數遍,為什么孩子依舊不聽你的話,不愿意和你溝通?親子溝通,亦即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和互動。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動中,父母常常不忘“言傳身教”。而與此同時,父母又往往因為熱衷于“言傳”,忽略了“身教”,殊不知“身教”才是“言傳”的基礎和有力保證。

  先通情,再達理

  孩子因自己養的一條小金魚死了而傷心不已不停地哭。爸爸走上來說:“別哭,不就是條金魚嗎?爸爸再給你買十條。”孩子聽后哭得更厲害了。這時,孩子哭的不僅僅是金魚的死,更是因為他的情緒不被接納和理解。如果爸爸這時候能告訴孩子:“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樣的,失去一個好朋友是會很難過。”這樣,孩子或許會更好地面對現實和自己的感覺。

  小結:孩子什么感受,父母沒有權利去定義,那是孩子自己的感受,需要我們去尊重。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應該先試著深入孩子的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和思維,再進行下一步的溝通。

  接納情緒,承認愿望

  周三早上,孩子醒來告訴你今天不想去上學時,你怎么辦?直接訓斥他:“快起來,必須去!”孩子會有什么反應?可能大哭,也可能干脆不起了。這時,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并承認孩子的愿望:“你很希望今天是周末,因為媽媽答應你周末帶你去海洋館,是不是?我明白,我們看一下日歷,今天是星期三,媽媽和你一起再等兩天,好不好?”當我們必須拒絕孩子的某項要求時,至少我們要承認孩子內心的愿望,并提出這種訴求和權利,這樣,會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我們的建議和要求。

  小結:不要否定孩子的意愿和訴求,重要的是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恰當地表達,用尊重他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否則,孩子永遠不會知道什么能得到,什么得不到,該如何去爭取。

  多描述,少評價

  當孩子飯前用嬌嫩的小手幫我們準備好餐具時,我們夸他“太棒了”,意味著他以后不幫著做就是“不棒”。長久下去,孩子會更關注我們的夸獎,而不是自己做了什么。如果我們只是客觀地描述事實:“桌子擦得真干凈,碗筷擺放得真整齊”,那孩子腦子里再現的是做過的行為,能幫他將來做好同樣的事。

  小結:表揚或批評都要盡可能的具體,結論性的評價往往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因為幼兒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有限,往往會以父母對他的評價來評價自己。

  少禁止,多啟發

  父母明確告訴孩子:周一到周五,不可以看電視,周六周日可以看一個小時;玩具車不是用來扔的,皮球是;床單不是用來畫畫的,紙才是。當我們禁止或限制孩子某種行為時,要告訴孩子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行為,更要明確告訴孩子什么替代行為是可以接受的。這里有一個可以參考的句式:當(你用手打小朋友),我覺得(很擔心),因為(這會給你和他都帶來傷害),我希望(你明白,手是用來勞動和表達愛的,不是用來傷害的,如果你不喜歡某人,可以大聲說出來)。括號中指的是具體的事、心情和提示。

  小結:為孩子制定規則或提要求時,重要的不是去禁止或證明孩子錯了,而是告訴孩子如何做是對的,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明確規則和傳授知識,而不是在否定和批評自己。

  少注重非語言方式的交流

  孩子是通過父母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來學習的。孩子對事物的認知也主要是通過內感官,而刺激內感官的主要手段就是非語言方式,比如:1撫摸,滿足孩子“肌膚饑渴”的理需求。2擁抱,給孩子更多安全感和溫暖。3親吻,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開心和快樂。4握手,傳遞你堅定的力量。5點頭,傳遞認可和鼓勵。6微笑,傳遞默許和包容。

  小結:在和孩子的溝通中,語氣、表情、眼神、肢體動作,這些能讓孩子感受到的交流才是更有效的交流。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要保證身體、情感、思維一致,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進行。

  關注反饋,注重效果

  當我們訓斥孩子“告訴你800遍了,怎么還沒記性”時,當孩子經常無視我們的話語時,我們需要多一份自我反省:我們說的道理是從孩子的角度還是只從我們自身出發?表達方式是不是超越了孩子年齡應有的理解力?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情緒化,導致孩子把關注點放在了父母的情緒上?我們自己言行一致嗎?

  小結:親子溝通時,重要的不是父母說了什么,而是孩子感受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因為本質上說,親子溝通不是說教,而是改變行動。父母真正需要去做的是從改變自己,改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開始。

  親子溝通,我個人遵循的溝通步驟:

  1積極的關注和傾聽。蹲下身子,給孩子積極的關注和傾聽,這本身就會產生效力,會創造出一個被尊重和信賴的環境,讓孩子能釋放情緒,表達出真實的感受和需求,從而激發和提升孩子自我修復的能力,所謂問題自然容易得到解決。

  2接納。情緒是一種感受,本身沒有對錯,只有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好壞。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任何情緒,通過示范、游戲、故事等方式,逐步教會孩子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

  3理解。不要以我們成人的思維方式和自己的意志去考量孩子,要努力去跨過我們和孩子間的年齡跨度,以他們的視角來看世界,感受他們的內心。

  4描述。不要急著給建議,先界定問題,啟發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5建議。在必要時,給出你的不同建議,讓孩子自己或者和孩子一起預估各種解決方案可能導致的后果,讓孩子去做選擇。

  結語

  做到這一切,對于以往不是以這種方式與人溝通交流的成年人,的確有一定困難,需要一個練習和改變的過程。然而,堅持下去,我們會發現,這不再只是親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更是融入我們骨子里的一種行為準則,是我們自己的生命狀態。所謂“育兒即育己”,自身的成長,又會使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品質和能力得以提升,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快樂和幸福。

【家長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相關文章:

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有效方法05-18

班主任和家長進行溝通的方法11-22

有效改善組織溝通的方法12-09

與孩子溝通的好方法08-14

批評孩子最有效的方法03-07

和孩子溝通的好方法03-02

安撫孩子低落情緒的有效方法04-12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03-16

瘦臉的有效方法12-18

鍛煉胸肌的有效方法12-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玖玖在线播放玖玖九九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精品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福利 | 久久99久久久久久久 | 香蕉成人人多人视频 |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