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廣播電視村村通的調研

時間:2024-05-11 02:08:2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我市廣播電視村村通的調研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要求:“突出抓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绷⒆悖兀貙嶋H,落實中央要求,必須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視角,重新審視全市廣播電視發展思路,切實將建設重心落到農村,力爭在未來5年,基本消除XX廣播電視明顯存在的城鄉差距。

關于我市廣播電視村村通的調研

  一、XX廣播電視發展基本情況

  1、基本現狀。我市廣播電視事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有市級播出機構2個,廣播電視發射臺1座;有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6個,廣播電視發射臺、差轉臺46個;鄉村兩級廣播電視設施完好率在50%左右;全市城鄉有線電視入戶率總計達25%;市級臺有自辦電視頻道4個,廣播頻道2個;各縣(市、區)臺都有自辦廣播電視節目。

  2、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中央、省、市的要求比,與同行業先進地區比,我市廣播電視事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城市和農村有效覆蓋不平衡。目前我市城市居民幾乎全部能看有線電視,能收看40套左右的高指標節目,能收聽10套以上廣播。而在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只有12%;有近68%的農戶還在使用落后的室外拉桿天線,接收效果無保障,看不多、看不好、不安全、不能接收中央臺節目。有20%的農戶還存在聽廣播、看電視難,甚至有的地方只能接受一套電視節目信號。

  農村群眾希望通過廣播電視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學習科學知識,獲取市場信息,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日益迫切。鄉村兩級組織對發展農村廣播電視事業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中央要求在2010年之前,農村至少能收看8套電視節目,收聽4套廣播節目(包括中央一套、七套、少兒頻道和省、市主要頻道)。我市農村廣播電視的落后情況和明顯的城鄉差距,已經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不相適應,已成為構建和諧廣電首當其沖的問題。

  3、農村廣播電視發展的主要障礙。一是自然條件障礙。我市有山區、丘陵、平壩,地形復雜,廣播電視有效覆蓋難度較大。采用單一方式無法實現全面覆蓋,必須采用多種技術方式,覆蓋成本相對較大。特別是在丘陵農村,人口占全市的40%以上,但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卻十分薄弱。二是思想觀念障礙。發展農村廣播電視是為了農村群眾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經濟、科技、文化知識的公益性事業。但是長期以來,我們一些管理者、經營者卻把農村廣播電視看成一種純商品,把發展農村廣播電視看成由市場主導的營銷行為。存在著重城市輕農村、重產業輕事業、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的思想觀念,導致城鄉廣播電視工作失衡。三是管理體制障礙。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廣播電視是鄉鎮屬地管理。有的鄉鎮由于資金困難,又沒有專職的廣播電視工作人員,設施、設備常年失修,廣播電視常年不通。2000年農村機構改革后,許多地方實行縣鄉分級投資、分級所有、分級管理,呈條塊分割格局。由于缺乏規劃、建設、營運的統一性,農村廣播電視無法實現集約化發展。

  二、加快發展我市農村廣播電視的對策

  1、抓住“村村通”契機,盡快改善農村廣電事業現狀。國家新一輪“村村通”的目標是在“十一五”期間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我市有6000多個“村村通”建設點。完成好這項任務,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市農村廣播電視事業落后面貌。結合農村經濟和自然條件的實際,采用以有線電視為主,兼容其他手段的覆蓋方式,使廣大農村群眾與城市居民共同公平分享廣播電視資源。有線電視應用先進的光纖技術,既能夠滿足群眾看好電視,還能將廣播信號和電視信號共纜傳送,為鄉、村兩級廣播站(室)節省大量費用。我們必須加大重視力度,利用“村村通”工程契機,力爭在2010年之前,將有線電視延伸到全市20戶以上自然村。

  2、推行縣鄉廣電垂直管理,建立“村村通”長效機制。國家廣電總局在廣播影視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廣發〔2006〕27號文件)中明確要求:“要逐步理順縣鄉廣播電視事業體制,推進縣鄉廣播電視的垂直管理!苯衲辏_江縣在農村綜合改革試點中,根據川委辦〔2006〕17號文件精神,實行縣鄉廣電垂直管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國家廣電總局和省廣電局的充分肯定。對縣鄉管理體制探索的實踐證明,縣鄉廣電垂直管理體制有利于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有利于整合開發農村廣播電視資源;有利于不斷提升農村廣播電視服務工作水平;有利于防范和遏止不法分子破壞和插播。特別是發展農村有線電視,建立“村村通”長效機制,縣鄉垂直管理體制有決定性作用,能夠解決各鄉各鎮各管一片網的分割問題,解決規劃、建設、營運、服務缺乏統一性、規范性問題。

  3、整合網絡,促進城鄉廣電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解決我市城鄉廣播電視管理體制問題,不僅要推行縣鄉垂直管理,而且還要進行網絡整合。全市選擇以有線電視為主的農村覆蓋方式,就必須要加強對全市廣播電視的統籌領導、統籌規劃、統籌協調、統籌服務,必須實現全市有線電視發展“一盤棋”。所以網絡整合是必然選擇。目前,各縣(市、區)農村有線電視發展不平衡。截止2006年6月,入戶率分別為:旌陽區26.8%、羅江縣19.2%、什邡市18.6%、綿竹市15.4%、廣漢市6.6%、中江縣4.7%。這與缺乏全市性統一規劃,缺乏全方位建設的指揮協調機制,各自為政的體制有直接關系。在新一輪“村村通”建設中,XX從實際出發,采取有線聯網為主,直播衛星、小片網、無線電為輔的綜合覆蓋方式,把4套以上廣播和8套以上高質量電視信號傳送到全市20戶以上自然村。要實現這個目標,沒有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的管理體制,就根本不可能。實行網絡整合,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貫通的有線電視管理服務機制,是實現全市農村廣播電視“十一五”規劃,縮小城鄉廣播電視差距,確!按宕逋ā遍L期通,構建XX和諧廣電所必需的體制要求。

  4、政府主導是城鄉廣播電視和諧發展的根本保障。國務院要求:“以政府為主導,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加大投入、強力推進,不斷提高農村廣播電視基本服務水平”(國辦發〔2006〕79號)。建立農村廣播電視服務機構,建立“村村通”長效機制,單靠廣電部門難以完成任務,需要財政、人事、稅務和農、林、水、電等部門的支持配合,需要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協調機制。只有在黨委、政府領導下,才能按中央要求把縮小城鄉差距、構建和諧廣電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公共財政支出預算,納入扶貧攻堅計劃,納入干部考核的內容”。因此,始終堅持政府主導是發展農村廣播電視,實現城鄉廣播電視長期協調、和諧發展的根本保障。

【我市廣播電視村村通的調研】相關文章: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責任03-14

走進廣播電視臺作文03-07

游中央廣播電視塔作文10-14

網絡傳銷行為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12-18

游中央廣播電視塔作文(必備2篇)10-26

車輛市場調研08-19

淺談調研文章的寫作體會03-14

工商系統食品監管調研03-01

食品業關于食品的調研報告09-03

稅收起征點調研思考02-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