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因為記得,所以擁有
如果你想牢記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視它,念著它。你會發覺,只要懸在心中,就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晚餐的時候,我夾起一塊火腿問女兒:“《論語·述而》篇里孔子跟干肉有關的句子是什么?”她想了半天,答不上來。直到我說“自行束脩……”,她才接“以上”,卻又想不起下一句——“吾未嘗無誨焉”。
接著我問她:“‘有教’,下面兩個字是什么?”她也想了好幾秒,才答出“無類”。
我又問她,孔子說:“‘舉一隅,不’怎么樣?”她聳聳肩說:“好像是想到另外三個桌角。”
當我怨她怎么不久前教的東西,卻忘得差不多的時候,她還不服氣地講她功課那么多,要想的事那么多,當然很容易忘,又瞪我一眼,說:“爸爸是怪胎,記性好,所以會背那么多東西。”
◎
我女兒錯了!其實我的記憶力一點也不比別人好,我之所以能把以前念的,像是《岳陽樓記》《桃花源記》至今倒背如流,都因為我用了一種特殊的記憶方法——懸念法。
其實每個人都會懸念。譬如有個同學對你說三個月后的今天要請你去他家玩。如果你跟他不是深交,對他家又不好奇,很可能三個月后,除非他再提醒你,你早忘了那個約定。
但是相對地,如果總統說他三個月后的今天,要請你去做客,你就絕不會忘。
為什么?
因為你重視他,把那邀約看作大事。在下面三個月當中,天天念著,當然不會忘。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今天讀了一個月之后要考的東西,就算這一個月當中,你再也沒機會復習,恐怕到考試,頂多只忘了三分之一。
相反,考完才兩個禮拜,你卻可能忘掉一大半。
為什么?
因為考試過了,你放松了,不再懸念。
◎
人的腦子很奇妙,你不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且如果第二天早上有重要的事,就算睡得極熟,不等鬧鐘響,也可能自己醒來,表示夢中還懸念著。
所以如果你想牢記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視它,念著它。你會發覺,只要懸在心中,就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譬如今天學的東西,你現在記住了,明天八成忘記,但是今天晚上用心想、用力想,還可能想起來。
你就在晚上想想,把它想起來。
明天你再回想,就不會太困難了。
進一步,如果你明天晚上想,想起來了,后天晚上則可能輕輕松松就想得起。又因為復習了許多次,記得比較結實了,就算接下來一個禮拜沒有復習,到我考你的時候,也可能答得上來。
◎
據研究,我們作“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在大腦不一樣的地方。多半的東西,都放在短期記憶里。譬如你要打電話給某商店,翻電話本,找到那號碼,記住了,接著撥電話、講電話,電話還沒放下,已經把號碼忘了。算來那“短期記憶”不過幾分鐘。
又譬如出去旅行,每個旅館的房號都不同,你到一家記一家,而且住在那旅館的幾天都記得,從不會走錯房間。
妙的是,你才到下一站的旅館,有了新的房間號碼,如果接著有人問你:“上一家旅館房號是多少?”
你已經答不上了。
算起來,那房號的記憶可能只維持三天。
◎
由此可知,當你要學很多東西的時候,確實可能記了新的,忘了舊的。問題是,如果你學到的每樣東西,都只放在腦子里的“短期寄存倉庫”,你的學問可能豐富嗎?那好比賺多少花多少的人,是不可能有積蓄的。
我大學時代有位很平凡的教授,他曾留學日本,只會把日本教授教他的照樣搬來教我們。但他講過一句話,我一輩子不會忘。
他說:“今天我說出來,寫在黑板上,你們記住了,就成為你的東西,不再是我或我日本教授專有的,沒有人能搶得走。”
想想,這世上哪樣財寶別人奪不走?那些都是“身外之物”,被搶去,你就沒了。只有學到的知識,存在腦海中,是你能真正保有的。
所以我建議你,用“懸念法”學習。先去重視你學到的東西,再常常想它念它,使它扎根在你“長期記憶”的倉庫,讓你擁有一生。
【因為記得,所以擁有】相關文章:
因為愛著,所以記得作文08-19
因為愛著所以記得作文07-07
因為愛著,所以記得作文(實用)10-13
(熱)因為愛著所以記得作文02-08
因為愛著所以記得作文(合集5篇)08-30
因為愛著,所以記得作文(共6篇)12-11
因為愛著所以記得作文常用【4篇】10-07
因為從未擁有所以一直渴望作文07-26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