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季養生保健要注意天氣炎熱養陽貴在養心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熱的季節,持續多月的高溫讓人HOLD不住。那么怎樣通過養生的方式來安度酷暑呢?夏季養生重在養陽,而在酷暑之時,又與心對應,所以夏季養陽重在養心,接下來就跟隨小編具體去了解一下。
夏季養生保健
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內經》里所說“春夏要養陽”,而盛夏之時,與五臟中的“心”相應。那么如何顧護人體的陽氣呢?
首先要謹防冷氣病。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外溫度低,要適當開窗通風,以調節室內空氣。>>>夏日養生保健最科學作息時間表
其次,夏季養陽貴在“心”,重在“清”。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天氣炎熱,人們容易感到煩躁不安。
因此,立夏后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盡量做到“平和寧靜、息怒戒躁”,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有意識地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切忌大悲大喜。
以免傷心、傷身、傷神;飲食要清淡,炎熱的夏季人們易出現煩躁、心悸失眠、頭昏目眩等心神不寧的癥狀,此時可適當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品,既能清解夏季高溫天氣帶來的暑熱,又能清泄身體產生的內熱,也可服用辛涼散發或甘寒清暑的中藥,如菊花、薄荷、荷葉、金銀花、連翹,以利心火、散暑熱。>>>夏季養生 白領保健策略謹防中暑
立夏過后,氣溫升高有人開始愛出汗。“汗”為心之液,“汗”出太多易傷心。因此要避免運動后大汗淋漓,日常多飲溫開水,補充體液。可選擇稍平緩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健身球、散步、慢跑、釣魚、繪畫、下棋等。
夏季養生
夏季要睡好“子午覺”
俗話說“不過夏至不熱”,從今天起,我市真正進入了炎炎夏日。夏天陽光兇猛、氣候炎熱,加上人體陽氣上揚,易使人氣煩浮躁。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傳統療法室主任醫師劉媛媛介紹,夏季要注意養“心”,保持心境平靜,心情愉悅。起居上宜睡好“子午覺”,即最遲晚上11時前進入夢鄉,中午要適當小憩。
此外,雖然夏季天氣炎熱,但也要適度進行體育鍛煉。可選擇早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在海邊、公園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游泳等出汗少的運動。>>>夏季養生有哪些常見誤區
一些疾病適宜“冬病夏治”
劉媛媛介紹,夏至后很快進入“伏天”,這個時節一些在冬季常發以陽虛陰寒為主的慢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腸胃病等,反而減少發作或不發作,故此時施行“冬病夏治”療效顯著。采用穴位敷貼、督灸等溫補陽氣的中醫外治療法,不失時機地補益陽氣,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以預防其在冬季復發或減輕發作癥狀及次數。
夏天可多吃“苦”
在飲食上,劉媛媛建議減酸增苦。她說,夏季肝氣弱,心氣正旺,金氣受傷,飲食應注重調理脾胃,益肝補腎。夏至前后可多飲綠豆湯、吃些萵筍、苦瓜等苦味蔬菜,另外還要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兩款膳食配方
夏季養生還可結合膳食調節,以下是兩款口味及功效均佳的膳食配方:>>>夏季吃什么 養生保健多喝清熱止渴防病粥
1、荸薺竹蔗茅根飲
材料: 荸薺250克 竹蔗50克 新鮮白茅根100克
做法:上三味洗凈,將荸薺打碎,加適量水煮湯代茶飲。
功效:有清熱消暑生津功效。
2、白術茯苓鯽魚湯
材料:鯽魚250克 白術15克 茯苓25克 豆腐1塊 姜蔥、蒜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鯽魚去臟洗凈與藥材加水適量同煮,魚熟時放入豆腐,煮熟,加入調味品,稍煮即可。
功效:有健脾和胃、消暑生津的功效。
夏季養生保健知識
1、少吃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為,盡管大熱天里吃這些東西難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于降低體溫;
3、溫水沖澡:最好是用稍低于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夏季吃什么肉最養生保健
4、多喝水: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5、避免劇烈運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
6、使用冰袋:可重復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里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7、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夏季養生最重要的生活細節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
9、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5秒,因為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溫度。
結語:炎熱的夏天最害怕的就是高溫天氣,而夏季養生,最重要的也就是消暑降溫,小編分享了那么多的夏季養生保健的知識,希望喜歡養生的朋友看完小編的文章能夠對自己的養生提供一些幫助。
【夏季養生保健要注意天氣炎熱養陽貴在養心】相關文章:
冬季養生保健03-11
喝湯養生要注意的事項04-12
夏季用車要注意的事項10-22
夏季養生的清涼解暑05-29
布鞋養腳養眼更養心作文07-19
夏季各體質的養生法12-23
布鞋,養腳養眼更養心作文11-29
養生要注意的五個方面11-12
男性保健養生方法05-27
春天應該這樣養生保健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