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引導學生看圖提問題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區富昌鄉富昌小學于文改切實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為適應時代的要求、教育目標的變化,與時俱進而產生的必然要求。根據新大綱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通過學生獨立的、自主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創造的精神。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就應變革舊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想象力,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習。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切都是剛起步,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只是學語文,更要用語文。因此,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小學一年級的課文,很多都配有有趣的圖片,在教學中,我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學生觀察力的培養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敏銳的觀察力是關鍵。我在小學第一冊課文《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中,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結合課文讓學生先看看小燕子觀察得出了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小燕子去了幾次菜園,看到了些什么,學生通過觀察在課文中找出了小燕子觀察的結果。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冬瓜和茄子的插圖放大,教師再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繼續觀察的興趣,“看誰是最細心的孩子,誰能說出小燕子沒有發現的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處?”學生受到鼓勵馬上投入到了觀察中,非常的仔細。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有不少的學生都發現了小燕子沒有發現的結果,“冬瓜重,茄子輕”、“冬瓜硬,茄子軟”、“冬瓜是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掛在枝上的”、“冬瓜的花是黃色的,茄子的花是紫色的”……通過這節課的嘗試我充分認識到了學生的觀察力不可小視,只要善于引導一定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俄國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有這樣一句名言:“會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轉變,不會思考的人則暈頭轉向。”在課文《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中,學生在觀察冬瓜和茄子圖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用剛才觀察的方法,觀察先準備好的水果蘋果和桔子,說出這兩種水果的不同之處。通過觀察思考學生就掌握了觀察的方法,學會了思考的方法。學生們從兩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方面比較兩種水果。有的說:“蘋果是紅色的,桔子是黃色的。”有的說:“蘋果的皮很薄,桔子的皮厚。”有的說:“剝開桔子是一瓣一瓣的。”還有的說:“蘋果又香又甜,桔子有點酸。”……學生通過觀察說了很多的不同之處,積極地動腦,樂于表達自己的發現。
【如何引導學生看圖提問題】相關文章:
如何進行看圖寫話-看圖寫話03-01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作文03-05
關于如何克服睡眠障礙問題10-19
如何解決男士皮膚的出油問題12-14
教你如何解決開車犯困問題12-26
掏鳥窩的看圖作文-小學生看圖作文03-05
看圖作文:小貓釣魚新法-小學生看圖作文03-05
看圖作文:過獨木橋-小學生看圖作文03-07
老鷹捉小雞的看圖寫話-小學生看圖作文03-05
看圖說話小兔運南瓜-小學生看圖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