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助秦統一天下民間傳說

時間:2024-08-08 11:26:2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麥助秦統一天下民間傳說

  秦王贏政當政初年,秦國統一天下的雄心已漸顯露。燕、齊、楚、趙、魏、韓六國惶恐不安,紛紛想辦法阻止秦國發展壯大。

小麥助秦統一天下民間傳說

  在這些戰戰兢兢的國家中,與秦國相比鄰的弱小韓國所感到的威脅最強烈。他們精心設計了一個陰謀,派出一位名叫“鄭國”的高級水利工程師到秦國,說服秦王在關中平原上橫向開鑿一條長約150公里的大水渠——鄭國渠,連通渭河的兩大支流——涇水和洛水。

  關中平原是一條狹長的谷地,土質肥沃疏松,很適于農耕。然而,這片區域的地勢北高南低,河谷又在最低處,因此千百年來空望著滔滔渭水東流去,無法利用河水灌溉農田。在北山坡上與渭河平行橫向修一條水渠,渭河以北的這片廣袤土地自然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

  鄭國渠的灌溉作用顯而易見,似乎并沒有什么陰謀可言。再說了,修水渠就是為了灌溉。修建一條工程如此浩大的水渠,連起碼的灌溉功能都沒有,也不可能騙過秦國眾多謀士。所以說,韓國費盡心機設計這個陰謀的核心并不在“灌溉”本身,而是誘騙秦國調動大量人力和財力,投入到一個巨大工程項目上,以達到勞民傷財、消耗秦國國力、延緩秦國出兵東方的目的。

  但是,結果卻與韓國的初衷大相徑庭。由于這條水渠的修建,八百里秦川一躍變成良田沃土,關中地區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畝產量增加了三倍,秦國的國力猛增,反而加快了吞并六國的步伐。

  為什么鄭國渠的實際效用與韓國當初的設想差距這么大呢?韓國的諸多謀士即便再無能,也不至于愚蠢到如此地步。韓國的決策層究竟失算在哪里?謎底很簡單:韓國的決策層在設計這個陰謀時,僅考慮到灌溉因素,卻忽視了決定農業生產的一個更關鍵的因素——農作物品種。

  鄭國渠的問題出在小麥身上!中國的農業起源有兩個獨立發展的脈絡,一個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南方,所栽培的農作物主要是稻谷;另一個是沿黃河流域分布的北方,所栽培的農作物主要有谷子(粟)和糜子(黍)。

  谷子和糜子這兩種小米都起源于中國本士,非常耐旱,春播出苗后,即便整個春季不下一滴雨,也能正常拔節和孕穗,堅持到夏天雨季到來。在中國北方的廣大區域內,包括當時韓國所在的中原地區和秦國所在的關中平原,種植谷子和糜子并不需要人工灌溉,僅依靠自然降水就足以獲得好收成。

  與小米不同,小麥起源于西亞,后傳入中國。西亞地區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天寒冷潮濕,夏天炎熱干燥,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夏天炎熱濕潤、冬天寒冷干燥,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西亞和東亞在降雨季節上的截然不同,使得小麥傳入中國后對生長環境極度不適應。因此,要想在中國北方地區大規模種植小麥,首先必須解決人工灌溉問題。

  由此看出,小米和小麥很大的不同,就是對灌溉的需求。前者基本不需要的灌溉,對后者而言卻至關重要。小米與小麥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產量的高低。小米平均畝產在100公斤左右,小麥平均畝產大多在400公斤左右,二者相差約三倍。

  韓國的農業是以種植傳統農作物——谷子和糜子兩種小米為主,人工灌溉可有可無,所以他們主觀地認為,修建鄭國渠雖然具有灌溉作用,但對也種植小米的泰國農業意義不大,因此工程項目能夠達到消耗秦國國力的最終目的。

  但他們沒想到,來自西方的秦國人對小麥的生長特點和種植技術非常了解,灌溉對種植小米沒有實際意義,對小麥卻至關重要。結果,由于鄭國渠的修建,關中平原可以種植小麥的土地面積大幅增長,原先僅能種植小米的土地都可以改種高產作物小麥了,糧食的平均畝產翻了幾番,秦國農業得到高速發展,為消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經_濟基礎。

  韓國忽悠秦國修渠,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失敗的間諜計劃。

【小麥助秦統一天下民間傳說】相關文章:

兄弟的民間傳說09-12

民間傳說故事03-14

民間傳說作文07-27

民間傳說的故事08-09

小麥的作文12-13

愛心被拐的民間傳說11-15

有橋作證的民間傳說11-15

雞犬冤家民間傳說06-07

民間傳說故事20個08-05

砸祖墳保皇位民間傳說03-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日本搔妇在线视频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