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出貝葉梵音之后作文
撕下今天的日歷,便深諳明天將怎樣過,貝葉梵音,是斷然羈絆不了一顆如猿似馬的心;今天日子,一如昨日的忌辰,一如明日是今日的復活。
我們不可能像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那樣,不僅僅屬于他們的時代,而更加屬于他們以后的世紀;也不像一生悲苦的畫家梵高,割耳求愛——那超越了時代所具有的悲愴藝術感染力。
在我們成長的歲月,可謂平淡無奈,沒有喋血黑窗的恐怖,也無拳頭與口號的狂熱,唯有這樣一句口頭禪最能說明我們作為一個少男少女的模樣:“男看武俠,女看瓊瑤,不男年不女看三毛”。是的,我們癡迷地啃食那些屬于成年人的童話,纏指般的柔情,有驚奇而無恐怖的大漠歷險,進而生出民連自己也說不清的一種要外出浪跡天涯的心態,不過流浪和孤獨一樣,是超越了現實與夢想的崇高美,對當時我們這樣一群曾懷大學夢的中學生來說,是有些黯然和神傷:黯然學不來那份瀟灑,神傷作不出那種柔情。而最現實的,是父母、老師那張讓人心有余悸的面孔。
如今,這些曾有所期待的往事,業已淡如云煙。每當靜坐一方斗室中,雖有些搜尋往昔的念頭,但多半已是些殘存的吉光片羽。惟有從方窗透入的月光,讓人知道初一、十五,以慰片刻的寂寞。于是從《詩經》中的皎皎明月,想到《古詩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再到打上離愁別緒烙印的殘月,諸如“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楊柳岸曉風殘月”。但這畢竟遠離了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也絕非《天凈沙秋思》中的天涯斷腸人。
月光如是,音樂如斯,聽《水手》一曲便混合著現實折射在頭腦中的蛛絲馬跡。總生出些許躁動,待每一次躁動迎著銅墻鐵壁的回擊之后,又有多少人還會“擦干淚,不要怕呢?”于是《瀟灑走一回》又在我們這些青年人的心坎中瀟灑地“吹”了一陣。事實上,每一個人的瀟灑程度,恐怕只有他自己最為清楚,別人是永遠也難以捉摸的,正如《新鴛鴦蝴蝶夢》中所唱的那樣:“可是否又能擺脫人世間的悲哀?”在這商音、商味漸濃的世界里,我們永遠是個匆匆的過客,這個黃昏或許在吟唱《今夜你會不會來》,明天可能會歇食底里地吼:“你說應該不應該,再謝謝你的愛!”同時,我們又是一個浪跡天涯的過客,不知歸宿何在,每天總在不斷壓抑自己,又不斷在發泄自我中庸庸度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無奈,可我們大多認識到也較遙遠。畢竟,那剛剛遠離黑色七月的恐怖還歷歷在目,……
偶爾走出象牙塔,看看外面的世界:過客匆匆這有之,名牌大款者有之,左右逢源者有之,可街頭吆喝者也有之,……。只要你稍一留步,就可見他們手舞足蹈,口若懸河的精彩表演。
是了,瀟灑屬于前一類人,因為他們的口袋里裝滿了錢。瀟灑與那些飽經人世滄桑的街頭吆喝者無緣,與我們這些即將為師的學子無緣。
同時我們又不能像打工仔、打工妹那樣背井離鄉,去尋求自身的價值,去譜寫一曲愛與恨、歡與愁交織的廣陵散。真的,我們的世界似乎是一塊鬧市中的公園,是人類靈魂篝火滋生的場所。可不管怎么說,“青燈古佛、皓首窮經”并非我們生活的全部內涵。于是我們也試著去炒股、去下海。只不過股市是模擬股市;至于下海,我認為叫跳河更恰當。不信,你瞧我們背著大包小包的零食啊日常用品啊,去串學生寢室——不但像“跳河”,還有點像18世紀美國黑人解放的“地下鐵路”味兒。時間長了,我們也煩了,真擔心上帝會不會寬恕我們那些言不由衷的謊言。
【走出貝葉梵音之后作文】相關文章:
走出困境的作文12-19
走出青澀作文【經典】12-16
走出迷惘作文09-06
走出寂寞作文09-27
走出大山作文09-18
走出低谷作文11-25
走出圍墻作文07-22
走出陰影作文08-05
走出青澀作文08-08
走出“灰暗”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