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女冠子》蔣捷詞作鑒賞
蕙花香也。
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
而今燈漫掛。
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
剔殘紅灺。
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
吳箋銀粉砑。
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
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蔣捷詞作鑒賞
元宵佳節(jié)是歷代詞人經(jīng)常吟詠的話題。在百姓心中,元宵節(jié)也最重要,最熱鬧。蔣捷這首詞作于宋亡之后,詞中寄寓了他對故國的深切緬懷之情。
全詞起筆“蕙花香也。雪睛池館如畫。”即沉入了對過去元夕的美好回憶:蘭蕙花香,街市樓館林立,宛若畫圖,一派迷人景象。極度地渲染了元宵節(jié)日氛圍。“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春風和煦,酒旗飄拂,笙簫齊奏,仙樂風飄。據(jù)載,宮中曾做五丈多高的琉璃燈。地方更有五色琉璃制成的燈。燈市的壯觀,使詞人憶起如昨天一般。
“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而今”二字是過渡,上寫昔日情景,下寫今日元夕景況。“燈漫掛”,指草草地掛著幾盞燈,與“琉璃光射”形成鮮明的對照。“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既寫今夕的蕭索,又帶出昔日的繁華。“暗塵明月”用唐蘇味道《上元》“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詩意。以上是從節(jié)日活動方面作今昔對比。“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今昔不同心情的對比。蛾兒,即鬧蛾兒,用紙剪成的玩具。寫今日的元宵已令人興味索然,心境之灰懶,更怕出去觀燈了。這種暗淡的心情是近些年來才有的,是處境使然。
“江城人悄初更打。”從燈市時間的短促寫今宵的冷落,并點明詞人度元宵所在地即江城隨之用了“問”、“但”、“待把”、“笑”等幾個領字,寫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悲恨酸楚。“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提出有誰能再向天公借來繁華呢?“剔殘紅灺。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情,詞人剔除燭臺上燒殘的灰燼入睡了。夢中那轔轔滾動的鈿車、佩戴香羅手帕的如云士女,隱隱出現(xiàn)。
“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以最精美的吳地的銀粉紙,把“舊家風景”寫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國之思。銀粉砑,碾壓上銀粉的紙。舊家風景,借指宋朝盛事。聽到鄰家的少女還在倚窗唱著南宋的元夕詞。現(xiàn)在居然有人能唱這首詞,而這歌詞描繪的繁華景象和“琉璃光射”、“暗塵明月”正相一致。心之所觸,心頭不禁為之一動,略微感到一絲欣慰,故以“笑”而已。
這首詞風格較為自然,詞意始終在流動中,無一凝滯。在追琢中顯出自然之本色。或直描,或問寫,或借夢境,著力處皆詞人所鐘之情。
【《女冠子》蔣捷詞作鑒賞】相關文章:
《春草碧》完顏詞作鑒賞02-22
女冠子·元夕原文及賞析02-27
晏幾道鷓鴣天詞作鑒賞03-16
夜飛鵲周邦彥詞作鑒賞06-19
《木蘭花》晏幾道詞作鑒賞12-30
歸嵩山作鑒賞05-30
(優(yōu)選)女冠子·元夕原文及賞析02-28
《掃花游聲》王沂孫詞作鑒賞12-30
《鷓鴣天·懷王道甫》陳亮詞作鑒賞05-30
女冠子·淡煙飄薄_柳永_原文及賞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