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樂山大佛作文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樂山大佛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樂山大佛作文1
險與美交集的樂山大佛突出一個奇,樂山大佛那高大巍峨的身影讓人贊嘆,棧道與江水不得不讓人嘖嘖贊嘆。
中午,我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樂山,在上面看大佛,無法全面地了解到樂山大佛的巍峨,所以我們決定前往樂山的佛下方正面觀看大佛。經過幾時的行程,已行了三分之一,時間也悄悄地到了十五時,這正是觀察大佛臉部的好地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佛碩大的耳朵,但對于整個大佛卻是那么微不足道。簡直就像一個側立的大水盆,可以裝下三、四個人。鼻子高挺,面部慈祥,眼睛碩大,是常人的幾十倍。
時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十八時,天色已經暗淡,這是距離下面平臺已經不遠了,但越發覺得險了。天色比較暗了,梯步又很陡,讓人覺得害怕。新跟著流水“怦怦”地跳,產生幾分恐懼。泯江水洶涌澎湃,并不是清脆的嘩嘩聲而是振耳欲聾的'響聲,令人恐懼。十九時,我們終于下到了底端平臺終于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巍峨的樂山大佛,人們平視只能看到大佛的雙腳,據當地人說這每一只腳都可以坐上一百人,慢慢仰視,那兩只碩大的雙腳像兩根巨大的石柱一般,高至天際,接著仰視,便是一個橢圓形的臉部,現在看來剛才那雙大耳朵顯得那么渺小。石頭的眼睛越發越覺得炯炯有神,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隱隱約約聽到泯江水沖擊石岸,敲打著兩岸的沙石。風狂嘯著,映襯這洶涌江水,令人恐懼,大佛卻鎮定自若,似乎在應付江水,對抗著狂風。
天色已暗,我們他這返回的階梯。我們不得不發出對樂山大佛的贊美,對古代工匠的敬佩。樂山大佛“奇”字為重,“美”、“險”次之,令人贊美,令人崇敬。真是“前有古人,后卻無來者。
樂山大佛作文2
在去年元旦節我和小伙伴們來到了樂山大佛。之前我都是從大佛頭上觀賞的,而今天我要乘船參觀。樂山大佛坐落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游船還未靠近佛像時,遠遠地看著大佛端坐在那里。據船上的導游介紹,樂山大佛開鑿于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度眾生而發起的。海通禪師圓寂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的,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余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時 船駛到大佛正面。從游船上向上仰視,看見大佛身旁有兩尊護法武士石刻。大佛左側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全長有500米;右邊則是九曲棧道。
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5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佛像雕成后,曾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可惜毀于明末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
當船漸漸駛離樂山大佛,我發現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頭與山齊,體態勻稱,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看見樂山大佛,我不禁想到李祚忠的.“頭大與山高,足寬踏浪濤。千年仍未老,靜坐看朝朝!”
樂山大佛如此壯觀,背后卻隱藏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樂山大佛作文3
今天我們學了《樂山大佛》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課主要寫了四川樂山大佛的傳說:樂山大佛在四川省西南部,水流湍急、波濤洶涌的岷江,這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過往的行人,傳說,有一個叫海通的和尚,想保護江上的航船,于是政府就建造了這座石佛。你知道樂山大佛高多少米嗎?這個數字大的`驚人,71米,就像一個小山坡一樣高,還像一個巨人。眼睛長3.3米,垂著兩只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里都可以鉆進兩個人呢!斜披垂掛的衣衫下,露出兩只大腳,腳寬8.5米,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的排坐在他的大腳上,每個腳上都可以坐上一百來人。
你們一定會想,能建造出這么大的石佛,那一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好長時間。是的,課文上說無數勞動人民,無數這個詞深深的讓我體會到建造樂山大佛的人數很多,都沒有具體的數字。經歷了整整九十年的辛勤勞動,終于完工。歷經上千年滄桑,到現在仍完好無損,可見我們的祖先對它的設計是那么的巧妙合理,它們的智慧真讓我們后輩佩服,同時,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雖然中華民族經受了太多苦難挫折,但相信只要我們團結努力,一定會雄于亞洲,雄于地球!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想去看看樂山大佛,去坐一坐摸一摸他的大腳,看一看到底是不是像課文中說的那樣高大、雄偉。
樂山大佛作文4
清晨,我們包車從成都出發,前往樂山,去看哪聞名遐邇的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
中午,我們到達了樂山大佛的門口,往里望去人山人海,我們隨著人群往里走。在右手邊有一個巨大的佛字,聽導游姐姐說:“如果把整個佛字完全拍下來,那就會給他帶來好運和福氣”。
我們沿著棧道往上走,棧道左邊的墻上刻著許多小佛像,或許是時間太久了,有很多都被風化了,只能看到一些輪廓。導游姐姐說,大佛是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籌建,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于民。大佛開工于唐玄宗開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歷時約90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后。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海通法師寧愿被剜去雙目,也不愿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
聽著大佛的故事,我們來到了山頂。隱隱約約地看到佛頭,走過去一看,我們幾乎驚呆了,一座圓形的龐然大物呈現在眼前。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官,這么大的`佛像,真是不敢想像!
我們沿著陡峭的九曲十彎的棧道臺階而下,我心里害怕極了,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下走。左手抓著硬梆梆的欄桿,右手觸碰著冰涼的石壁。石壁上遍布著拇指大小的圓潤的小洞,還有栩栩如生的小佛像。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岷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時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有籃球場那么大。
“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比我想像的更雄偉,更壯觀,更高大,是一尊讓我久久難忘的佛像。
樂山大佛作文5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成都旅游,游覽了一個著名景點:樂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聯合國遺產專家評價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有如斯芬克斯和尼羅河谷的帝王谷媲美。”我對樂山大佛充滿了好奇。
早上6點我們就起床了,媽媽說早點去不用排隊買票,我還不相信,不相信會有那么多人。到了樂山,已經快7點了,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樂山大佛風景區。到了那兒,買票的隊伍已經排得像蜿蜒的長龍,看來還是媽媽有先見之明。經過漫長的等待,票終于到了手,呵呵,可以一睹樂山大佛的真容嘍!
進了景區,向遠處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綿延的.群山,山上覆蓋著大片的綠,有樹還有草,有的山上還坐落著小亭子,為綠色的青山上點綴了一點紅,顯得格外醒目。隨著人流,我和媽媽繼續往里走,來到了一個懸崖邊上,沿著崖邊的小路往崖壁上看,看見了一個巨大的坐著的石佛——樂山大佛。我瞪大了雙眼,驚奇地看著這巧奪天工的石像,竟說不出話來。這個石像高71米,刻得栩栩如生。大佛慈祥地看著我,看起來很有靈氣,我在它的面前許下了心愿,渴望這個愿望能夠實現。除了這尊大佛,在山的另一面還有一尊臥佛,不過這尊臥佛現在只能看見頭和腳,身子的那一部分被茂密的樹木給遮住了。
幸運的是,這次的導游是一位佛學知識很淵博的阿姨,她給我們講述了很多佛學知識,其中蘊含了不少人生哲理,讓我們的旅途避免了像一些游客那樣“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了家啥都不知道”情況的發生。觀賞了樂山大佛,還了解了許多佛學知識,我感到這次旅途很開心。
樂山大佛作文6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坐車來到了樂山市參觀樂山大佛。
終于到了景區門口。現在已經是中午了,我和爸爸早就餓的肚子咕咕叫了。走到餐館門口一看,四個包子八十塊!真是像搶錢一樣,不吃了!
走到了一個岔路口,前面有兩條路,其中一條往樂山大佛走。顯然,大佛更有吸引力,去大佛的路“人滿為患”,而另一條路只有一兩個人。正在猶豫時,我的.后腦勺“咚”的一下撞到了一個東西,弄得我兩眼直冒金星。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畫著景區圖的鐵牌。我突然發現,走人少的那條路也通往大佛,不過更遠些。但是回頭看看近的路如此擁擠,我還是走遠路吧。
去大佛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三江匯流”景觀。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在此交匯。岷江和青衣江的水清,大渡河的水濁,水匯到一起,清水和濁水不會很快交匯,真是“涇渭分明”啊!
終于走到了大佛附近,但是,要去九曲棧道(這個棧道通往參觀大佛的最佳位置)的入口起碼要排三個半小時的隊。難道我就這樣一邊排隊一邊無聊地數手指頭嗎?所以,我和爸爸只好遺憾地離開了景區。
就當我們準備回賓館的時候,我發現旁邊有一個碼頭。“唉,我們可以坐船到江上參觀大佛啊!”我對爸爸說。于是,我們買票上了船。
終于,我們見到了大佛。他可真是大啊!高近一百米,一只腳就可以站一百多人,一只耳朵里都可以鉆兩三個人。突然,我看到江水里泡著一群人,我還以為是前面哪艘船翻了呢,后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在游泳啊!
下船后,我們開開心心地回賓館了。
樂山大佛作文7
7月23日,我和媽媽來到了四川成都的另一個著名景點:樂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進入景區大門,我們沿著青石臺階拾級而上,看著路邊石壁間已風化的石刻雕像仿佛在向人們訴說歷史的滄桑。相傳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他不辭辛苦化來巨款,整整花了10年時間,后來又為了保護巨款自毀雙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樂山大佛。
我們沿著窄窄的陡峭的九曲棧道往下走,完整的大佛終于展現在我的眼前。大佛兩手放在膝蓋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注視著江水,守望著對岸的居民。樂山大佛真的好壯觀啊!它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僅其一雙腳背就可圍坐數百人!當我和媽媽走到它腳邊的時候,顯得我們十分的渺小。大佛依山面水,氣勢磅礴。難怪樂山的人們都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導游還告訴我們說:“大佛的身體與兩邊石壁上面有許多的圓孔,這些獨特的設計是工匠們為了保護大佛不受雨水的侵蝕而巧妙設計的'排水設施,隱而不現。在大佛的發髻與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溝,所以千年來一直保持了大佛的原貌。”真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工匠們精湛的技藝點贊!
看完大佛再來到天下聞名的古寺——凌云寺。踏進大門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們兩眼圓瞪,威武而莊嚴。走過四大天王,寺里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們也點蠟燒香,以表誠意。
坐在返回成都的大巴車上,我們仔細回味著樂山大佛,感嘆著它的雄偉壯觀!
樂山大佛作文8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四川樂山,游覽了赫赫有名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有兩條路,一條山路,一條水路。我們選擇的是爬山。我想看樂山大佛已久,所以我飛快地向山頂攀登。也許是用力太猛,我爬到半山腰,累得腰酸背疼。落后的爬山者紛紛超過了我,最后媽媽也超過了我。她一邊爬一邊鼓勵著我:“加油!否則,一會兒你剛爬上山我們又會下來了。”我還是慢,媽媽就拉住我的手,把我給拽上去。到了山頂,我累得坐在了地上。突然,有人大叫:“看,樂山大佛頭!”我們朝她指的方向看,果然有一塊巨石矗立在前面的懸崖上,這是一個巨大的佛頭。我們走進一看,它的眼睛大極了,嘴巴也奇大無比,大耳垂真嚇人,太壯觀了!我們從山頂往下看,山下的人像螞蟻,汽車像甲蟲,遠處的河流像纏繞土地的帶子。我看了一下簡介:在某個朝代,第一代樂山的工匠準備開鑿大佛,他干到老死了,兒子接著干,兒子死了孫子干,子子孫孫,一代一代去開鑿下來,最后終于完成了這曠世之作,青史留名。
我們參觀完了山上,又從山頂上的云梯上爬下來看大佛。大佛太高了,看不見它的頭。大佛的.腳跟太和殿的柱子一樣長,能容納一百人,腳趾甲能容納十人。身子一半披著袈裟,一半光著胳膊,下身穿一條破舊的褲子。它是依山依水開鑿的,大山就是大佛。多么雄偉壯觀!我們還沒在這玩夠,又爬上云梯,在山上買了一些紀念品。
我游興正濃,但時間已晚,天色發暗,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作文9
現在帶大家去參觀世界著名的遺產樂山大佛。它位于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是依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據說,始鑿于唐開元元年,歷時90余年方建成,其意義是消減水患,造福民眾。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余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頂上的頭發,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家跟我來,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點,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棧道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前幾年,有游客發現它所處的凌云山整體又如一尊碩大無比的臥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游客們,現在我們順著又窄又高的棧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游人像不像小不點?好了,大家跟我來,現在我們到了大佛的腳下。我們抬頭仰望,大佛簡直頂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擺著的照片為什么游人能摸著他的鼻子、臉、耳墜?哦,大家明白嗎?其實,選個好角度,就可以構造出來了!
樂山大佛作文10
樂山大佛位于四川樂山市,在三江的交匯處,雕刻于唐代,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今日,我就來領略他的威武與神秘。
船慢行至大佛腳下,大佛的左右兩邊石壁上分別有兩個武士,因為年紀太大所以臉已經看不清楚了,但還是蠻威武的。
大佛是坐著的,雙手放在兩膝之上,雙腳向外分開,目視正前方。樣子十分威武,鎮靜。我覺得大佛身上的衣服最有趣。從遠處看大佛的衣服,會看到好幾個小洞。你肯定會以為那是年久失修。不,其實那幾個小洞是鳥兒們的窩,鳥兒們常常在佛頭上轉幾圈然后又飛回窩去了。以前,還有些人,出于好奇,爬上去看個究竟呢!
大佛的臉刻得十分精細。其中大佛的鼻子是最符合實際的。在鼻梁上你會發現有一小塊突起,那就是人鼻子上的'鼻梁骨。而大佛的鼻孔也是像真人一樣的圓三角型。
人們為什么要建大佛呢?大佛又是一座什么佛像呢?這是因為再樂山以前經常發大水,淹沒了很多地方,死了很多人。那時的人又信奉佛教,認為建了大佛就能鎮住大水了。所以不惜人力,物力,建了整整90年,才建好了這座彌勒佛,它高71米,贏得“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盛譽。也不知怎么了,建完大佛之后,還真沒發過大水呢!
樂山大佛不僅是中國西南旅游標志,還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樂山大佛作文11
今天,我們要去游覽聞名于世界的樂山大佛,來感受一下古人那巧奪天功的技藝與他們虔誠的佛教信仰。
可是,我今天的運氣太“好”了,只見通往大佛的路上全是游人,那些導游經常一邊走,一邊隨時停下進行講解,場面毫無秩序,混亂一片。這樣不僅堵住了去路,還浪費了游人的時間,真是讓人著急啊!媽媽和姨媽先去排隊,而我就去瞻仰樂山大佛的創始人:海通和尚。
平常,我們排隊只要幾分鐘,最多也只要十幾分鐘。今天整整排了3個多小時!
好不容易到了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臺階(一個臺階有你大半個小腿那么高!可把我累死了),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于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只小螞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大佛正坐著,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眼睛瞇成一條縫,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像……
長江煙波蕩漾,仿佛是一條巨龍仰臥在祖國大地上,兩岸呈現出的青綠色,清楚地勾畫出長江偉岸的身軀。略帶黃色的長江水,“嘩嘩”地吼叫。長江后浪推前浪,興波助瀾滾滾東流。江水一股股向江心流去,被堅硬的石頭擊回,翻起回頭浪,又和后面涌上的水浪相激,轟轟作響。洶涌澎湃的江水把大佛襯托的更加威嚴!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么我們又該為后人留下什么呢?
【樂山大佛作文】相關文章:
樂山大佛作文04-22
樂山大佛作文03-13
游樂山大佛作文03-15
樂山大佛作文10篇06-19
樂山大佛作文9篇03-18
樂山大佛作文10篇03-14
樂山大佛作文(精選42篇)05-16
關于樂山大佛的精簡導游詞05-06
樂山大佛導游介紹旁白4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