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餃子優秀[15篇]
包餃子1
暑假,我回了趟外婆家,每天外婆換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有天早晨,外婆買回一些餃子皮、肉和韭菜,說今個包餃子吃,這可是我的最愛,我躍躍欲試。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亟不可待的拿起餃子皮,照著媽媽的樣子包起餃子來,我愛吃肉,今個可以多塞點,我暗自竊喜,并首先申明了,我包的餃子我吃。用筷子挑了一大坨餡子放到餃子皮上,再照媽媽的樣子,把餃子皮四周沾點水,然后對折,餡好像多了點,因該不要緊吧,皮子會有點彈性的,我想。我輕輕拉了拉,對疊,啊!成功了,正當我得意時,發現餃子餡外露了,皮也裂開了,怎么搞的,我嘟囔著。媽媽說餡多了,重新拿張皮,放進些餡子,包給我看,簡單,這不容易,我又拿起一張餃子皮,這次不敢再放多了餡,沾水、對折,成功了,把包好的餃子放到臺面上,倒的,怎么回事,用勁把它立穩,沒過多久,又倒了,我急了,怎么回事,不是很簡單的事嗎,怎這難,只好求助,媽媽告訴我要領,再包,都站住了。
我不禁沾沾自喜,正當我高興時,小哥哥放學回來了,他看見我在包餃子,過來欣賞,“這你包的餃子嗎?太丑了,一點沒藝術美!”“能吃不就行了”,我馬上回應。再仔細瞅瞅,是好丑,看看外婆和媽媽包的,個個有模有樣,怎么搞的,仔細觀察,發現他們包的餃子,折合處像花邊,這不容易,扭兩扭不就行了,又拿起餃子皮,夾餡、沾水、對折,這一小段的皮子朝這邊,那段朝那邊、再朝這邊、再朝那邊,不好,皮子被我弄破了點,小問題,沒什么事,包好了,放到臺面上,嗯,怎么看著這別扭,好像一個小頭上頂著一個大帽子,媽媽說像雞冠花,我泄氣了,“不包了,我跟哥哥玩去了,太麻煩。”“坐下,包完再走,做事怎么虎頭蛇尾,碰到一點問題就退縮,好嗎?”媽媽又說教了。沒得法,只好硬著頭皮包下去。
算了,就按開始的'方法包,媽媽向看出我的心思,又來做示范,“哦!我知道了。”看完示范,我知道怎么包會讓餃子看著漂亮了,重復前面幾個步驟,拿皮、夾餡、沾水,再把餃子皮中間固定好,兩邊折些褶皺,對折。“嗯,漂亮多了!”外婆表揚我。“再接再厲,再包幾個。”媽媽說。不知不覺,餃子包完了,看看我包的,真可謂是千奇百態,有點像歸元寺里的500羅漢。
“餃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先吃點包餡的地方,不錯,自己包的餃子就是好吃,我暗自思忖。“怎么皮與皮對折處的面團這難吃,太硬了。”我叫道,“那肯定是你包的時候捏得太緊。”媽媽說。“看來做什么都倒不是那么容易的。”“知道就好。”
雖然餃子包的有些不盡人意,但我覺得吃起來仍然很香。我打算今年春節時,做一大盤餃子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嘗一嘗,到時就把這當做新年禮物送給他們。
包餃子2
暑假生活應該是有趣的,精彩的,我的暑假生活也是如此,平時我喜歡吃美味的餃子了,因此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開始教我怎么樣做好吃的餃子。
今天是一伏,應該吃餃子,于是我和爸爸、媽媽商量好了吃三鮮餡的餃子。便分配好了任務,媽媽買肉餡,爸爸買蝦、木耳和韭菜,我就留在家里和面。爸爸、媽媽都走了,我一個人在家里和面,我首先把面粉盛到了一個大盆里,然后接了兩大碗水放在了盆里面,用手和呀和,和呀和,發現面里放的水多了,害的我五個手指粘在一起,分不開了,我用另一只手去掰,可另一只手也被沾的牢牢的。急的我像熱鍋上的小螞蟻團團轉,大汗直流。哎!是誰發明的吃餃子?好麻煩。突然,我靈機一動,加一些干面粉會不會好一點?于是,我又放了一些干面粉進去,和著和著,媽媽回來了,摸了摸面,硬硬的,媽媽說:“軟面餃子,硬面湯,包餃子要用溫水和面。”我恍然大悟,說:“哎呀,可真是油梭子發白——短煉(練)。”
下一部就是和餡,爸爸買回了蝦、韭菜和木耳,我先抓了一大把木耳,放在了一個盆里面,倒上開水蓋上蓋。爸爸包蝦,媽媽讓我摘韭菜,我把韭菜根上的泥弄掉,把葉尖上的黃葉揪下去,可卻覺得好像越摘越多似的,一根根韭菜似乎比頭發還細,我哭的心事都有。我自言自語:“包個餃子這么費事。”我把韭菜洗好,爸爸說:“把韭菜控一控,要不然水份太多,用帶水的韭菜和餡會沙湯的。”我轉身去拿木耳,一開蓋嚇了我一跳,“爸爸,快過來,木耳怎么變成這么多了,難道它會變戲法嗎?”爸爸笑著說:“木耳放一點,就可以發很多。”肉餡和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包餃子。
我們三個人分了工,我搟面皮,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先把面搓成長條,又把面揪成小團,用手團圓,用掌心一壓,壓扁,在用搟面杖檊。第一個皮粘在了板子上,第二個又裹在了搟面杖上,第三個又弄了一個大洞……我看著爸爸、媽媽正在可憐巴巴地等待著我搟的皮。媽媽終于忍不住了,說:“沾一點干面。”沾完干面果然好多了,可是形狀一點都不好看,有長的`、方的、短的、大的、小的,扁的、鼓的……就是沒有圓的。爸爸卻在一旁說風涼話:“瞧你搟的跟大鞋底子似的,哈哈……”我一聽非常生氣,扔下了搟面杖,走進了客廳,坐在了沙發上,心想:我弄得不好,你們去包吧!這時媽媽走了過來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沒有誰不學就會的,過來媽媽教你。”我又回到了廚房,媽媽說:“不要朝一個方向搟,面片要不斷地轉圈,一邊轉一邊搟。”我試了一下,真靈,一個圓圓的餃子皮成功地搟出來了。
我又試著包了兩個餃子,爸爸、媽媽手把手教我,當那熱乎乎的餃子端上來時,我心情無比高興,自己包的餃子就是香,沒想到小小的餃子包起來競有這么不容易!這就是暑假中一件有意義的事。它給我的啟發是:生活處處皆學問。
包餃子3
一提起包餃子我就兩手發癢,因為我可是“名副其實”的包餃子高手呢!可是想想開始學包餃子的過程,唉!我真是吃盡了苦頭啊!
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姥姥要包餃子吃了,我一聽立刻來了精神,因為我是一個包餃子的“生手”,正想借這機會學學包餃子。
我先把面團使勁一揉,結果把廚房給“美容”了——廚房里到處都是白面,同時也弄了我一臉,照鏡子一看,我像個大花貓似的,我趕忙把廚房收拾好,把臉也洗了洗。這時姥姥在外面不耐煩地催:“都這么長時間了,你怎么還沒包好?包了幾個了?”我一聽就有一肚子委屈,不滿意的`小聲嘀咕:“這姥姥也真是的,難道他不知道我是包餃子的‘初學者’嗎?”說完后把被我揉成一條面包似的面團又揉了幾下,然后把“面包”揪成幾個小團,再用手把面團逐個拍扁,這是姥姥又開始不放心地囑咐了:“要把餃子皮弄得不大不小才行。”唉!不就這點小事嗎,我又不是一兩歲小孩兒嗎。想著就拿起了搟面杖。只聽我“哎呦”一聲——搟面杖砸到了我的手。我沒好氣的繼續搟起了面團。我把搟面杖往面團上一放,向前一下,向后一下,經過了與面圖案的幾次“周旋”,終于把“成堆”的面團搟成了一些扁扁的餃子皮。
呼!終于搟完了!我長出了一口氣。這時姥姥進來了,看到我把廚房弄成了這幅“模樣”,不由地皺了皺眉頭,說:“我來給你做個示范吧!”說著,拿起了一片餃子皮,把事先弄好的餃子餡兒往餃子皮里一放,再捏住餃子的兩端,往中間一捏,一個餃子就擺在了面板上。我半信半疑的問:“就這么簡單?”姥姥點點頭。我拿起一片餃子皮,夾起了一團餡兒,沒看多少就向上一放,掐住餃子皮一捏,這樣一個餃子就“降生”了,我又長出了一口氣。可再定睛一看,天哪!這個餃子也太——太瘦了吧,那樣子簡直難看極了……姥姥一看也差點笑出聲來,不住安慰我:“沒事的,下回把餡兒放多點就好了。”我也不住安慰自己。我又拿了一片餃子皮,用筷子夾了很大一塊餡兒,往上就放,誰知捏出來的是個“胖子”,不一會兒餃子餡兒就擠了出來,皮兒也破了。這兩個餃子與姥姥包得那個“身材適中”的餃子相比就遜色三分了。沒辦法,我硬著頭皮繼續向姥姥請教,姥姥就手把手地拿起了一片餃子皮,放了一些餡兒后一捏,一個完美無缺的餃子就做出來了。我一看會茅塞頓開,終于包出了我心目中那“最美、最合適”的餃子。漸漸地,面板上的餃子越來越多了。
姥姥把餃子一個個放進了剛燒開水的鍋里,不一會兒,那些活潑的“小精靈”就煮熟了。
吃著香甜可口的餃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還甜,因為我終于學會了包餃子這項“絕技”了。如果你能來我家做客,沒準兒我還會親自“下廚”,做一頓“餃子大餐”給你吃呢!
包餃子4
12月22日是冬至,放學后,媽媽把我接回家,我做完作業,就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媽媽把一碗面粉倒到面盆里,再加上適量的水拌勻,然后揉到一起。和了一會,一碗面粉就變成了一個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幾下,媽媽看我揉個不停,就說:“好了,別揉了,蓋上蓋讓它醒醒吧,咱們準備菜!”
媽媽拿出一個大白蘿卜,把它洗個干干凈凈,用擦子擦成絲,我看著媽媽擦幾下以后又換個面,換了幾下以后像一枝削好了的鉛筆。我決定試一下,結果怎么也削不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沒有力氣了,我拿開擦子一看,啊!這可不是絲,是末,我花了這么多功夫都白費了!媽媽說:“沒有關系的,反正還要剁,只因為你的力氣小才會這樣!”媽媽把擦好的絲放到鍋里煮一下,趁這一會媽媽把肉拿出來,我把肉放在盆里,在媽媽的指揮下,我放了三勺鹽、一勺雞精、倒了一些味達美醬油、放了一些香油,就開始用筷子攪拌,媽媽讓我順著一個方向攪,說這樣拌的餡好吃。我攪勻了,媽媽也剁好了蘿卜,我把肉和蘿卜都放在一個盆里,就開始使勁地往一個方向攪,直到把它們攪勻了為止。攪完以后,我覺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會。
把餡拌好后,又拿出來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條“小蛇”媽媽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塊兒,我也試了幾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這條“小蛇”全都切完,我們把切成的小塊兒搓成圓柱形,又把它們按成扁的,我搟皮,可是,手怎么也跟不上去,兩個手不知道怎么配合,搟好了,可是是個長圓的,之后我又搟成六邊形、五邊形、小花邊,可是就是沒有圓圓的',媽媽搟的皮又薄又圓,我覺得搟皮太難了!我們把餡放進皮中間,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間捏在一起,再把兩邊的捏到一起,一個餃子就成了,我捏的餃子扁扁的,餡有點少;媽媽包餃子是擠的,餃子肚子鼓鼓的,我們一邊包媽媽一邊對我說:“你知道嗎?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了,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節氣之一,這一天,大家幾乎都會包餃子,現在還流傳一句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有人管”的說法,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為大眾治耳之恩。
包好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到鍋里開始煮,媽媽說開鍋以后要加三次涼水就熟了。很快,香噴噴、熱乎乎的餃子就出鍋了!
餃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動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餓了,我吃了一大盤!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后,覺得胳膊有點酸!挺累的!
包餃子5
大年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那天,媽媽一起床就忙著剁白菜、拌肉餡,還嚷嚷著要全家動手包餃子。我看著媽媽如此忙叨,便對媽媽說:“去超 市買些速凍餃子吃吧,自己包餃子多費勁。”媽媽一邊剁著餡一邊說:“自己包的比外邊買的好吃,再說外邊很冷,不如咱們來包創新餃子吧。”“什么叫創新餃子啊?”我饒有興致地問道。媽媽神秘地笑笑說:“創新餃子就是要發揮想象力,把餃子包成各式各樣新奇模樣的形狀。”我一聽來了勁,高興地連連叫好,“好,就包創新餃子。”
于是,爸爸、媽媽和我忙開了,和的和面,摘的摘菜,和餡的和餡,終于一切準備停當了,可以開始包餃子了。我拿起刀子,把面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拿起搟面 杖,把面搟成一個扁片,再把中間其余的部分一壓,變成了一頂王冠,把它放在蓋簾上,我越看越像。我想:要是用玉米面做就更好了,那就更像一頂閃閃發亮王冠 了。我興奮地叫道:“爸爸媽媽,看我的王冠!”“閨女,真棒!”剛才還愁眉苦臉不知道該做什么好的爸爸,忽然來了精氣神,迅速地做了一個和我的王冠配套的 項鏈餃子,項鏈的珠子非常圓潤,是由一個一個帶餡的小餃子拼接成的。“看看我的怎么樣,像不像太陽啊?”媽媽拿起她的太陽餃子說到,太陽餃子圓圓的,在太 陽光的映照下似乎隱隱發出光芒。“媽媽,您的也很像,我要做一個更好的超過您們。”我又趕緊忙活起來,切面、搟面,放陷這不就是基本過程嗎,要想與眾不 同,是不是應該在基本過程上做做文章呢?想著想著,我想好了一個主意。我把干好的面捏成一個球,中間挖了一個洞,在洞中塞入餃子餡,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洞口 封上。我又找來牙簽、棉線,用棉線纏上,輕輕一拉,出現一條印痕,橫著來,豎著來,多拉一些印痕出來就成了一只足球,再用牙簽刻上“國標足球”四個大字, 完成這個作品我心里真高興!這時,媽媽也包出了一本書,還用牙簽刻出書頁的痕跡,再看爸爸,包了一塊巧克力。二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包出了各式各樣的創新餃 子。
二十分鐘后,我們的創新餃子煮好了,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別提多自豪了,吃起來就更香了,尤其是那個足球餃子,陷真多啊,香噴噴的,不僅嘴里連屋子里都飄滿了香味。這個破五過得真有意思啊!
點評:
作者是從文章的內容的`角度定的題目。整個包餃子的過程充滿了情趣。作者把三個人的細節描寫安排得很得當。文章開頭,點明了“創新餃子”這一內容,引發了讀 者的興趣。而全文的重點段落細致說明的“餃子的創新點”,緊緊圍繞主題描寫。結尾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感受來說明這次包餃子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包餃子6
寒假里,我在小晉家做作業,還有幸向小晉的姥姥學了包餃子。
包餃子的首要是和面。在裝有面粉的盆子里慢慢地邊加入溫水,邊翻動按壓面粉,讓水和面粉充分攪和變成面團。姥姥邊演示邊指導:和面的手法可有點講究,手里要有韌勁,又不能太猛,就是所謂的巧勁兒。面活得好不好直接決定餃子皮的彈性和爽滑的口感。我和小晉邊實習邊聽著姥姥傳授活面到位的“三光”標準:面光,手光,盆光。活完面,用盆子蓋好,擱在一邊1-2小時,這叫做醒面,為的是增強面團的彈性和韌性。
面醒好后,我們把面團切成幾大段,然后分切成細細長長的小條,再把小條切成一個個小湯圓大的面團,搓圓了按壓下去,就成了一個個白白的小面坯,接著就要搟皮子了。姥姥在桌面上灑下些面粉防粘,一手拿小搟面棍,一手拽著面坯邊緣,一邊搟,一邊飛快地轉動面坯,手法嫻熟,沒幾下皮子就成型了,圓圓的,厚薄均勻,中間略厚,邊緣稍薄,拿在手里滑滑的,扯兩下也不會破。哈,簡單!我興致勃勃地伸手就干了起來。一樣的兩件東西拿在手上,左右開弓,卻馬上變型了。不是搟成了方方的“餛飩皮”,就是壓著了手指頭,或者就成了不規則“花瓣”狀,左右手就那么不合作。看似簡單的動作,一上手就難住了我。不過別以為我會放棄,才不呢。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立馬發明了一項自主專利快捷方法——把面坯壓平,橫搟搟,豎搟搟,在斜刺里來回沖幾下。嘿,還真有點模樣呢,只是中間薄邊緣厚,我不以為然,結果就是在包餃子中知道了什么叫做“露餡”。
真正的`包餃子開始了,我學著姥姥的樣,把餃子皮攤在手上,中間放肉餡,然后兩邊合起,捏上就算包好。雖然沒像前面那么糟,但畢竟不是“老手”,當然控制不好餡料的多少,不是餡兒太多包成了“開口笑”,就是放少變成了肚囊癟癟的“小可憐”。不過總算在姥姥的指導下慢慢包出了幾個可愛的“小胖豬”,姥姥還教了我一招“捏麻花邊”。就是用大拇指順著皮子邊,沿同一方向朝前慢慢捏就出來了,真的蠻好看呢。再瞧姥姥包的餃子,一個個排著整齊的隊伍,挺著肚子昂著頭,像一條條精力充沛的小鯉魚,挺著脊背,似乎隨時準備“跳龍門”呢!不過那些小鯉魚的“魚脊背”花邊太難捏,我決定下回再學。
最后的工序可是最最重要的啦,那就是“開吃”!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餃子剛端上,我和小晉就迫不及待地湊上去忙活開來。吹開熱氣,小心翼翼地咬上去,立即滿口鮮香流進嘴,更有滿懷的喜悅和成就感流入心中……雖然包餃子的不少技巧還掌握不好,但我也沒有被難倒,下次我還要學更多做食物的本領呢!
包餃子7
大年三十吃餃子是我們國家傳統,可我們家是山東人,最喜歡吃就是餃子,一般一個月最少吃四次。以前我只負責搗蒜,是我們家搗蒜專家,今天我要從頭到尾好好體驗包餃子過程。不試不知道,可不要小瞧了這小小餃子,要包起來還真是很不容易呢!
一大早我就跟著爸爸去買白菜和肉,回來洗干凈后,第一步要先剁餡兒了,把肉切成小塊,剁碎之后放到盆里,撒上鹽、花椒粉,倒上香油、花生油、老抽,攪拌均勻,一聞,啊!香味撲鼻。剁完肉之后,就開始剁菜,因為剁是白菜,水分太多,所以水一個勁往外冒,爸爸說:“一定要把白菜里水分擰出來,不然餡兒太稀,不好包,包出來也不好吃。”擰白菜水可真是個力氣活,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擰干呢!
第二步開始和面、搟皮,把面倒進一個盆里,慢慢地添水,要把面團在一塊兒,用手使勁揉,最后揉光滑均勻,不能有空隙才行哎!這也是個力氣活,揉一會兒我就敗下陣了。接下來開始搟皮,看著媽媽搟得那么輕松,一分鐘能搟十幾張皮,我想:老媽搟皮那么輕松,我應該也沒問題。我學著媽媽樣子,右手拿著搟面杖,左手轉動面片,搟完之后,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不但沒搟成圓形,而且還都是棱角,成六角形了,這怎么包餡兒啊!哎!搟皮學問也很大,媽媽搟皮中間厚,邊上薄,這樣包出來餃子不容易破,看來我還得多加練習才行。
第三步當然是包餃子,以前我也嘗試過,可總是捏不住,到處露餡,這回我吸取了搟皮教訓,仔細觀察爸爸是怎么包:先把適量餡兒放到皮上,然后慢慢地捏上口,最后兩只手拇指和食指一捏,餃子就包好了。哎!還是有難度啊!不好!又露餡了,爸爸鼓勵我說:“熟能生巧,多包幾個就會了。”我屏住呼吸,耐心地包,終于包了一個皮薄餡大餃子,耶!成功了。
終于到最后一步了,下餃子。下餃子也是有講究,要添三次涼水才能熟,爸爸說:“第一次是煮皮,第二次煮餡兒,第三次水開了餃子就可以出鍋了。”我小心翼翼地把餃子放進鍋里,餃子都沉底了,我學著媽媽樣子用漏勺讓水轉動起來,餃子就跟著轉了起了,慢慢地漂了起來,這樣就不會粘鍋底了。點了三次涼水后,撈出一個先嘗嘗,還真熟了。嗯!真是太好吃了。
吃著自己包餃子,覺得比哪一次都香,沒想到這小小餃子竟花費了我們三個小時時間,真挺累。通過這次體驗,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爸爸媽媽辛苦,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吃好,學了很多飯菜制作方法,老爸是中餐大廚,老媽是西餐大廚,以后,我要多幫爸爸媽媽干活,幫他們減輕負擔,多體驗體驗當家滋味。
包餃子8
三天的實踐活動,一眨眼就過去了,如坐火車般一下子就瀏覽完了。但這三天內發生的事,卻仍然歷歷在目。其中,最令我忘懷的事就是和我的伙伴一起包水餃!
吃早飯時徐教官告訴我們,中午要包餃子吃,礙于面子,大家沒像開水一樣沸騰起來,但都樂的合不攏嘴,根本沒心思吃早餐了。或許都是想在胃里為中午的水餃多騰些位置吧!
終于熬過了“艱難的”上午,大家陸續排隊魚貫進了餐廳,走向座位坐好。嗬!桌上肉餡、面皮準備就緒,就等著我們大展拳腳了。
教官一聲令下,我們便“開工”了。我拿了一摞整齊的面皮放在面前,先拿一張平攤在手上,又舀了一大勺肉餡兒放在面皮上,把面皮撐得又脹又鼓,活脫一個大足球。開始捏邊沿,可我怎么捏也捏不住。每當我剛捏好,面皮就張開了,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嘲笑我。我頭上一片烏云,才第一個餃子就這么不成功,仁慈的上帝爺爺用不著這么打擊我吧?我可是很脆弱的。
上帝爺爺真的大發慈悲,派了一位“天使”姐姐——我們的女教官,來幫助我。女教官皺了皺眉頭說:“你的餡兒太多了,去掉一些,捏邊沿時,要在邊沿沾點水。”
我立刻茅塞頓開,撥云見日。哈哈!教官的方法還真好使!不一會兒,一個不太美觀但結實的水餃就從本姑娘手里誕生了。再看看碟子里,一個個水餃精致美觀,再看看自己的水餃,不禁面生愧色,簡直是天壤之別。
我不好意思地說:“教官傳傳經驗嘛!”教官笑了笑,手把手的教我一番。我便學著教官的方法包了起來。經過我的用心修煉,我便學會了包各式各樣的水餃,有:簡易美觀的簸箕水餃、可愛有趣的三角水餃、小巧玲瓏的.普通水餃······不一會兒,盤子里便出現了許多千奇百怪的水餃。我們花樣百出,還改包了燒麥形的、五角星形的······,最令人捧腹大笑的是蔡佳欣包的“花苞”水餃,像一根大蔥一樣。
我們包完水餃,看著水餃被端走去煮了。哇!我們這是在包水餃,還是在打仗啊。有的在收拾“殘局”,有的一副累 s 了的樣子,還有的瞇著眼,摸著肚子,等待著美味的水餃。
等水餃一上來,我們便蜂擁而上,把水餃一搶而光。我們一邊蘸著醬油吃水餃,一邊品味著自己的成果,甭提多開心了!吃完時我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咂了咂嘴,依然回味著口中水餃的味道。
三天過去了,但我依然忘不了那包水餃的一幕一幕,忘不了我包的一個個可愛的水餃、忘不了我們和藹的教官,忘不了教官手把手的教我們包水餃的專注、忘不了被我們搞得一塌糊涂的餐桌······唉!忘不了的實在是太多了,不知何時能再有這樣的機會?
包餃子9
今天,媽媽說要包餃子,我、爸爸和弟弟都同意了。
我對媽媽說:我不會包餃子,怎么辦啊?”媽媽說:我教你啊。”媽媽說要先搟皮。我開始搟皮了,我搟第一個的時候搟不圓,第二個、第三個都沒有搟圓。最后我不耐煩地說:媽媽,搟皮也太難了吧,我不搟了。”媽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開始認真地搟起來。慢慢地,我搟的.皮越來越圓了,媽媽還夸獎了我。
皮搟完了,開始包餃子了。媽媽說:要用筷子弄一點兒餡兒,放進皮里,再捏一下就行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就開始動起手來,結果第一個餃子放的餡太多了,捏的時候餡跑了出來。包第二個餃子的時候我成功了,媽媽說:你學得真快!”
餃子包好了,媽媽把餃子下到鍋里,等了大約五分鐘,餃子煮好了,我們吃在嘴里都覺得很香。
這次學包餃子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果實是最香的!
包餃子10
因要準備元宵節的飯菜,與蓮兒約好到她家附近的“易初蓮花”超市去采購食物。據資深買菜專家提供的情報,“易初蓮花”的菜比別的超市都會新鮮便宜一些。清晨一大早就出門乘車來到了蓮兒家,俺倆先到周邊的菜市場逛了一圈,因為俺一直對市場上的菜不太感冒,所以也只是買了點海帶,然后來到了“易初蓮花”超市。
超市里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摩肩接踵。可能因為過元宵節的緣故吧,菜價比以往都高出一大截,韭菜10元錢一斤,蒜苔12元,黃瓜11元,油菜9.5元,辣椒12元,西蘭花8.5元,菜花6元……也只有黃豆芽綠豆芽稍便宜一點,綠豆芽一元三角五分錢一斤,咱小老百姓掙的那幾個錢,怎么也趕不上這日日攀升的物價啊!但俺看超市里人流如織,買菜的人一點也沒見少,看到人家大包小兜地買個不停,看來不差錢的還是大有人在啊,也只有俺這個窮人在這兒望菜興嘆了!
唉!牢騷歸牢騷,抱怨歸抱怨,該買的還是要買,該吃的還是要吃!物價再貴再瘋長,咱總不能把脖子梗扎起來吧!再說,咱自己還好說,嫌貴大不了咱不買不吃,可家里還有個八十七歲的老娘還要等著吃的呢!據此,俺也沒舍得多買,就算計著買了斤韭菜、雞翅中、菜花、油菜、肉餡,綠豆芽等等……
其實,俺挺愛吃綠豆芽的,老娘也愛吃,俺做綠豆芽一般都是清炒,清洗干凈直接放到鍋里加點海米加醋爆炒,然后出鍋。可聽蓮兒說綠豆芽先要用開水焯一下,然后再下鍋炒,她說這樣做出來的.菜好吃。按照她的辦法,俺回到家中就把洗好的綠豆芽放到燒開水的鍋里去焯,可能是俺火候掌握得不好,焯出來的綠豆芽蔫了巴嘰的毫無生氣全無顏色,眼瞅著這炒不能炒拌不能拌的綠豆芽,真的有點煩了愁,雖說不值幾個錢,但是像俺這么會“過日子”的人,總不能把這不成器的綠豆芽扔掉吧!靈機一動,心想把它剁碎包餃子總可以吧。
說干就干,但總也得找點依據吧,俺這個人可一貫都是照章辦事的。俺就立馬上打開電腦,上網查一下,看看綠豆芽可不可以包餃子。打開百度,輸入“綠豆芽包餃子”,你別說這百度就是挺厲害的,一查還真有答案,大多都說不可以;但只有一個回答雖沒有說綠豆芽可以包餃子,但說只要可以入口的菜,都可以作為餃子餡,現在專門賣水餃的餃子店,有幾百種餃子餡呢。俺想也應該是這樣的吧!
這不,中午俺就用綠豆芽,肉,海米,加上一點兒韭菜包餃子。嗨~餃子出鍋后,俺趕緊嘗了一個,味道還真的挺不錯的,就連俺那嘴特刁非新鮮味美的食物絕不入口的老娘也是一個勁的說好吃!呵呵,從來沒有想到綠豆芽也可以包餃子,蔫了巴嘰的綠豆芽解決了,而且餃子也挺好吃的,另俺還可能是開創了綠豆芽包餃子的“先河”呢!這也叫“歪打正著”吧!稍微有點自吹自擂吧!但不管咋說,俺的心里還是美滋滋滴沒事偷著樂呢!反正開心就好,咱這也叫窮顯擺瞎樂呵吧!
正月十五鬧元宵,人家有錢吃湯圓,俺家沒錢不能買,那俺就用綠豆芽包餃子吃吧……
綠豆芽包餃子真的挺好吃滴,不信?那你就嘗嘗吧!
包餃子11
今天冬至,放學后,媽媽把我接回家,我做完作業,就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媽媽把一碗面粉倒到面盆里,再加上適量的水拌勻,然后揉到一起。和了一會,一碗面粉就變成了一個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幾下,媽媽看我揉個不停,就說:“好了,別揉了,蓋上蓋讓它醒醒吧,咱們準備菜!”
媽媽拿出一個大白蘿卜,把它洗個干干凈凈,用擦子擦成絲,我看著媽媽擦幾下以后又換個面,換了幾下以后像一枝削好了的鉛筆。我決定試一下,結果怎么也削不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沒有力氣了,我拿開擦子一看,啊!這可不是絲,是末,我花了這么多功夫都白費了!
媽媽說:“沒有關系的,反正還要剁,只因為你的力氣小才會這樣!”媽媽把擦好的絲放到鍋里煮一下,趁這一會媽媽把肉拿出來,我把肉放在盆里,在媽媽的指揮下,我放了三勺鹽、一勺雞精、倒了一些味達美醬油、放了一些香油,就開始用筷子攪拌,媽媽讓我順著一個方向攪,說這樣拌的餡好吃。我攪勻了,媽媽也剁好了蘿卜,我把肉和蘿卜都放在一個盆里,就開始使勁地往一個方向攪,直到把它們攪勻了為止。攪完以后,我覺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會。
把餡拌好后,又拿出來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條“小蛇”媽媽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塊兒,我也試了幾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這條“小蛇”全都切完,我們把切成的小塊兒搓成圓柱形,又把它們按成扁的,我搟皮,可是,手怎么也跟不上去,兩個手不知道怎么配合,搟好了,可是是個長圓的,之后我又搟成六邊形、五邊形、小花邊,可是就是沒有圓圓的,媽媽搟的`皮又薄又圓,我覺得搟皮太難了!
我們把餡放進皮中間,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間捏在一起,再把兩邊的捏到一起,一個餃子就成了,我捏的餃子扁扁的,餡有點少;媽媽包餃子是擠的,餃子肚子鼓鼓的,我們一邊包媽媽一邊對我說:“你知道嗎?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了,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節氣之一,這一天,大家幾乎都會包餃子。現在還流傳一句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有人管”的說法,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為大眾治耳之恩。
包好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到鍋里開始煮,媽媽說開鍋以后要加三次涼水就熟了。很快,香噴噴、熱乎乎的餃子就出鍋了!餃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動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餓了,我吃了一大盤!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后,覺得胳膊有點酸!挺累的!
包餃子12
我央求媽媽:“媽媽,明天再包餃子吃。”媽媽笑吟吟地點點頭。“哇噻!”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媽媽熟練地把一張餃子皮攤開在手上,用勺子舀了一點水,再將餃子對折,輕輕將封口捏緊,最后將兩邊有序地對折好,還折出了精美的花紋。
我以前總以為包餃子是一件簡單的勞動的事,可是今天我包了餃子之后,再也不這么認為了。
今天一大早,媽媽買了四元錢的餃子皮、九元錢的“夾縫”肉和兩元錢的作料,回家就包餃子吃。
餃子是我喜歡吃的食物,我站在媽媽身后目不轉睛地觀察她準備餃子餡,只見媽媽洗凈蔥、大蒜、芹菜和大白菜,切碎做好菜餡,然后把肉餡和菜餡一齊攪拌成了葷素搭配的混合餡。
開始包餃子。我趕緊搶先拿起一張餃子皮,用筷子夾了一堆餡,對折了一下,兩手一捏,但怎么也合不攏,還由于用力過猛,皮被擠破了,我怕媽媽笑話我,又急忙拿起一張餃子皮,再試了一遍,沒想到這次餃子皮中間全裂開了,肉餡里的水流在我手上,“臟死了!”,我趕緊又拿起一張皮貼在裂口,可封口處卻裂開了,我又拿起一張皮補在封口處,這樣一個得了肥胖癥的“手術患者”就誕生了。
我使勁把餃子一扔,生氣地說:“煩死人了,不包算了。”媽媽親切地對我說:“做什么事都不要灰心,我來告訴你訣竅:餃子皮外圈要撒下一點水,并且肉不要太多,捏封口時不要太用力!你看看我怎樣包。”媽媽熟練地把一張餃子皮攤開在手上,用勺子舀了一點水,再將餃子對折,輕輕將封口捏緊,最后將兩邊有序地對折好,還折出了精美的花紋。
看著媽媽折得那么聚精會神,我想:原來無論做什么事都不容易,都要認真啊!于是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來。我用筷子挑起適量的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將皮對折,按實一小塊,將它立在手心里,將兩邊沒有合上的部分捏緊、壓實。雖然包得很慢,但是終于包出了幾個像模像樣的餃子。
媽媽說:“我包的餃子像一個個威風凜凜的將軍,而你包的.像幾個殘兵敗將,但不要緊,繼續努力,熟能生巧!”我受到了媽媽的鼓舞,信心百倍地和媽媽包起來。
漸漸地,我包的餃子越來越好看,包得越來越快。
不知不覺地,餃子包完了,媽媽把餃子放進鍋里。不多久,屋里就飄蕩著一股誘人的清香。
我連忙跑過去揭開鍋蓋一看,一個個虎背熊腰的餃子多么象一葉葉扁舟,我給媽媽盛了一碗,再給我自己盛了一碗,然后夾起一個餃子咬了一口,嗯
好吃極了!我一口氣把一碗餃子吃了個精光。
我央求媽媽:“媽媽,明天再包餃子吃。”媽媽笑吟吟地點點頭。“哇噻!”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包餃子13
暑假的一天,媽媽去發書我自己在家。媽媽告訴我:“我大概半個小時就回來,餡我已經拌好了,你先和好面等我回來一起包餃子,你不用著急。”說完媽媽就走了。我和完面用保鮮膜封好,一邊看書一邊等媽媽。我左等右等也不見媽媽回來。突然媽媽打電話給我說:“媽媽會晚些回家,你自己把餃子包好。”放了電話,我心里有點興奮,還有點忐忑。興奮地是我可以自己獨立包餃子了。忐忑的是我怕自己包不好。
我沒有耽擱,一步步地做起來。首先和好的面搓成長條,再把面揪成一個個小球;然后用搟面杖搟成圓圓的餃子皮。其實這些之前我都做過,所以并不覺得有什么難度。接下來就得上手包餃子了,我先在腦子里想了一遍平時奶奶和媽媽包餃子的樣子。于是自己用筷子從盆里夾出一點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再把餃子皮的一邊向它正對著的另一邊對折,把邊緣捏緊不讓餡露出來。如果捏不緊總露餡的話,我就捏住邊緣的兩層皮往里折一小下,然后壓平,這樣就可以把邊緣牢牢地固定住了。終于包完了,慶幸的是,面和餡都沒有剩余。這時媽媽的電話又打來了,我接通了電話就迫不及待地告訴媽媽我把餃子包好了,媽媽聽了很激動,不住的夸我,還告訴我,邱姨一會過來幫我煮餃子。我沒有等邱姨來就自己燒開了一鍋水,把餃子放進去,等邱姨來了,餃子也煮熟了。
看著邱姨和陳麒冰大口吃著我自己獨立做熟的餃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我學會了包餃子今天是星期天,媽媽在廚房包餃子,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參與到了其中。
我們先把面粉和水按2:1的比例攪拌起來,然后不停的揉面約半個小時,直到面表面光滑為止,此時,我的手已經麻木了,感覺做家務真的好累啊!
第二步,準備餡料,媽媽把肉剁成肉末,又把蔬菜切碎,再把蔥姜蒜切細,把這些食材全部放在一起,再根據個人口味添加適量的調味品,攪拌均勻,餡料就制作成功了。
第三步,把面團放到了砧板上,我拿起搟面杖,狠狠的.面團做“按摩”,不一會兒,面團就變成了一塊大大的面皮,我拿起一個碗在面皮上蓋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出來,就這樣,餃皮就做好了。
第四步,包餃子,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會兒是忘了放餡料,一會兒是把餃皮給弄破了……我毫不氣餒,終于,我包出有模有樣的水餃出來了,包了一個又一個,好有成就感啊!
最后一步,我把一鍋水燒開,把餃子一個一個輕輕的放進去,煮了大約十分鐘,哈哈,餃子出鍋嘍。
我大口大口的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嘴里還不停的說著:“好香啊!今天好有收獲啊!”
包餃子14
大年三十吃餃子是我們國家的傳統,可我們家是山東人,最喜歡吃的就是餃子,一般一個月最少吃四次。以前我只負責搗蒜,是我們家搗蒜專家,今天我要從頭到尾的好好體驗包餃子的過程。不試不知道,可不要小瞧了這小小的餃子,要包起來還真是很不容易呢!
一大早我就跟著老爸去買白菜和肉,回來洗干凈后,第一步要先剁餡兒了,把肉切成小塊,剁碎之后放到盆里,撒上鹽、花椒粉,倒上香油、花生油、老抽,攪拌均勻,一聞,啊!香味撲鼻。剁完肉之后,就開始剁菜,因為剁的是白菜,水分太多,所以水一個勁的往外冒,老爸說:“一定要把白菜里的水分擰出來,不然餡兒太稀,不好包,包出來也不好吃。”擰白菜水可真是個力氣活,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擰干呢!
第二步開始和面、搟皮,把面倒進一個盆里,慢慢地添水,要把面團在一塊兒,用手使勁揉,最后揉的光滑均勻,不能有空隙才行哎!這也是個力氣活,揉一會兒我就敗下陣了。接下來開始搟皮,看著媽媽搟得那么輕松,一分鐘能搟十幾張皮,我想:老媽搟皮那么輕松,我應該也沒問題。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右手拿著搟面杖,左手轉動面片,搟完之后,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不但沒搟成圓形的,而且還都是棱角,成六角形了,這怎么包餡兒啊!哎!搟皮的學問也很大,媽媽搟的皮中間厚,邊上薄,這樣包出來的餃子不容易破,看來我還得多加練習才行。
第三步當然是包餃子,以前我也嘗試過,可總是捏不住,到處露餡,這回我吸取了搟皮的教訓,仔細觀察老爸是怎么包的':先把適量的餡兒放到皮上,然后慢慢地捏上口,最后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一捏,餃子就包好了。哎!還是有難度啊!不好!又露餡了,老爸鼓勵我說:“熟能生巧,多包幾個就會了。”我屏住呼吸,耐心地包,終于包了一個皮薄餡大的餃子,耶!成功了。
終于到最后一步了,下餃子。下餃子也是有講究的,要添三次涼水才能熟,老爸說:“第一次是煮皮,第二次煮餡兒,第三次水開了餃子就可以出鍋了。”我小心翼翼地把餃子放進鍋里,餃子都沉底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漏勺讓水轉動起來,餃子就跟著轉了起了,慢慢地漂了起來,這樣就不會粘鍋底了。點了三次涼水后,撈出一個先嘗嘗,還真熟了。嗯!真是太好吃了。
吃著自己包的餃子,覺得比哪一次都香,沒想到這小小的餃子竟花費了我們三個小時的時間,真的挺累的。通過這次體驗,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老爸媽媽的辛苦,老爸媽媽為了讓我吃好,學了很多飯菜的制作方法,老爸是中餐大廚,老媽是西餐大廚,以后,我要多幫老爸媽媽干活,幫他們減輕負擔,多體驗體驗當家的滋味。
包餃子15
按往年習慣,每到除夕的時候,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不是看電視,就是放鞭炮……玩得十分開心。可今年我們一家卻圍在一起包餃子。[從往年談起,寫的自然,引出了今年——包餃子]
除夕之夜包餃子,對于爸爸媽媽來說不算什么稀罕的事,可對我來說那就十分難得了。所以當爸爸一提議,我們都非常高興。說干就干,一家人迅速行動起來。爸爸取出面粉,用水一和,然后使勁在盆子里揉起來。弟弟連忙跑過去,幫爸爸把盆子按住,好讓爸爸揉快一些,我和媽媽準備餃子餡,我們先洗凈蔥,切好肉,然后把它們和在一起剁起來。
不一會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大家便圍在一起,爸爸揉面皮,我、媽媽、弟弟包餡。
我拿起一塊餃子皮,用筷子夾了一些餡,小心地放在餃子皮上,對折一下,兩手一捏。由于用力過猛,餃子擠破了餡一下子冒了出來,我趕緊又拿一塊餃子皮,堵住破了的地方。可是剛堵住這邊,餡又從另一邊冒了出來。我急忙又抓起一張面皮裹住,這才算把它給堵住了,這個用三張面皮包的餃子真難看。它挺著個“將軍肚”,放在媽媽包的餃子中間,實在叫人不好意思。再看看弟弟包的,比我包的還難看。心想,畢竟是第一次包,多包幾個也許會好一點。媽媽看見了說:“不要緊,慢慢包就好。”媽媽一面做示范,一面耐心的給我們講包餃子的方法:包餃子時,封口處要捏緊,不然煮的時候就會漏出來,特別要注意捏封口時不要太用力,如果用力過猛,就會象剛才那樣把餃子皮捏破。聽著媽媽的話,我想,原來包餃子還有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呀!接著,我們按媽媽說的去做,果然包出了一個個圓鼓鼓的餃子。[寫自己開始不會包,包不好,經過媽媽教自己也包出了圓鼓鼓的.餃子。寫作具體形象]
餃子包完,水也開了,媽媽把餃子放進鍋里。不多久,一股香味就在屋子里飄蕩。我連忙跑過去揭開鍋蓋一看,喲,一個個飽滿的餃子浮在水面上,多么象一葉葉扁舟。我給每個人盛了一碗,然后夾起一個餃子咬了一口,頓時感到舒服極了。不是嗎?這是我親手包的呀!看來做任何事情都有樂趣和學問,只要親手去多多實踐就能體會到。[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寫出了自己的感受]
這一個除夕之夜,我覺得比那一年過的都有意義。因為我學會了包餃子。
總評:首先老師說一聲“你的文章寫的很好”!
其次它的好好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文章題目是《除夕之夜》,你能選取除夕夜晚包餃子這一材料來寫。
第二,你寫的包餃子內容具體,結構合理,從引出包餃子到做“包餃子”的準備工作,再到“包”,最后寫了“吃餃子”,順序清晰。
第三,文章不但寫了“包餃子”而且通過“包餃子”“吃餃子”,寫出了自己的感受,這一點是寫作中難能可貴的。
繼續努力!
【包餃子】相關文章:
包餃子03-05
包餃子08-14
“餃子迷”包餃子作文03-28
包餃子作文03-02
包餃子 作文03-06
(精選)包餃子作文07-21
包餃子作文(精選)07-16
(精選)包餃子作文07-18
[經典]包餃子的作文08-05
包餃子作文【經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