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皮影戲作文1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皮影戲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皮影戲作文 篇1
“好!好!”這天晚上,我正在看電視,不知從哪兒傳來一陣陣贊揚聲。“今天社區里在搞什么活動?”我心里嘀咕著。跑到社區一看,呀!原來正在放映皮影戲。我趕緊跑回家,叫上爸爸媽媽一起去看皮影戲。
一走進社區大門,只見那里人山人海。有的站著,有的坐在自己搬來的凳子上,有的手里還抱著孩子,但有一個動作是一致的'——都笑呵呵地盯著屏幕,還不時地大聲喝彩。我鉆進人群,擠到前面一看,哇!來晚了,很多小朋友坐在第一排,都目不轉睛,津津有味地看著皮影戲。
今天放映的皮影戲片名叫《斗雞》,講的是兩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公雞因爭奪一條蜈蚣而激烈地打斗著,非要斗個你死我活。臺下的觀眾們不時地發出喝彩聲,好像是在為某只公雞加油助威。
出于好奇,我來到了屏幕后面。看到了三個爺爺正提著皮影貼著屏幕一拉一抖,嘴里還說著、唱著,在燈光的照射下,一場精彩的皮影戲正在上演。邊上還放在一堆皮影,有公雞、蜈蚣,還有許多人物皮影,像牛郎、織女等。
看完皮影戲,我意猶未盡,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了解到皮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源于20xx余年前的中國古代長安,盛行于唐、宋。皮影選用上等牛皮,經過刮、磨、洗、刻、著色等二十四道工序,雕刻3000余刀而成。看來,演出一場皮影戲很不容易啊!
海寧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的一種,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傳承這門手藝,讓它永不失傳。
皮影戲作文 篇2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
有一天,我們去了中國美術學院皮影藝術博物館。
我一走進博物館就被吸引住了,幾個用獸皮和紙板做成的小人在展板上說笑,有的在展板上騎馬,還有的在睡覺……
看皮影戲的.時間到了!我們上樓看了“鶴與龜”。這個故事述說了一個自以為力大無窮的鶴與烏龜斗爭,結果被烏龜咬死了。
表演時,演員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用手操縱動物或人物,一邊說著臺詞。
表演結束了,幾個小個子的哥哥姐姐從白色幕布里走出來。他們怎么這么矮呀?原來因為他們得了一種病,身體長不大,所以還是小孩子的身高和聲音,不過他們的想法都是大人的。
我們后來還體驗了一下呢!我和爸爸拿了個鳥叔,把他在白色幕布后面玩耍,我們讓鳥叔跳舞,讓鳥叔翻跟斗,還讓兩個鳥叔打起來了……
我們要走了,可要有個紀念品吧!于是我買了個小公主,她穿著漂亮的衣服,還帶了個小帽子呢。
我覺得皮影戲好玩極了,你想玩嗎?
皮影戲作文 篇3
春節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博物館看皮影戲。
皮影戲的名字叫《雞斗蜈蚣》。首先上場的是一只昂首挺胸的花雞。它發現一塊石頭的背后有什么東西在動。于是馬上走過去,用嘴巴狠狠地啄了一下那個東西,叼出來一看,原來是一條蜈蚣。它們開始了激烈的戰爭。花雞一下接一下的啄蜈蚣,蜈蚣扭著身體拼命掙扎,突然,蜈蚣頭往上一揚,狠狠地咬了雞一口,花雞立刻丟下蜈蚣,灰溜溜地走了。接著又來了一只黑雞跟蜈蚣斗。黑雞很勇猛,沒啄幾下就把蜈蚣打敗了。黑雞正準備吃蜈蚣,花雞趕緊跑過來,開始跟黑雞爭搶,你啄我,我啄你……沒想到,蜈蚣趁機逃跑了,結果誰都沒吃著,看得我哈哈大笑。
這么精彩的皮影戲,是怎么演出來的呢?我非常好奇。
于是我來到幕布背面。哇!好幾個演員手里都拿著竹棒,用竹棒把紙板人物撐在幕布上,燈照在紙板人物上,就在幕布上投射出了影子。演員們熟練地操縱著紙板人物,一只雞需要兩個人操縱,一個人負責頭和身子的.動作,另一個人負責腳的動作。只見兩個人手中的竹棒一上一下,一挑一撥,雞就栩栩如生的動起來。演員們動作熟練,配合默契,肯定是演練了很久很久。
皮影戲演員們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我很崇拜他們。
皮影戲作文 篇4
中華傳統文化有很多,這里我要向大家講講皮影戲。
皮影,又稱燈影戲,或者影戲,是廣泛流傳于中國民間的一種古老獨特的民間戲曲藝術。其內容和藝術效果,通過燈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員手中操縱的道具,影人表演表現出來的。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場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的民間美術作品。
皮影戲在中國歷史悠久。相傳起源于漢朝,興盛于隋唐,到公無十世紀宋朝,進入極盛時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上已有多處皮影戲演出情景,十三世紀傳入西方。皮影是我國寶貴的傳統文化,是我國不可缺少的傳統文化。
我還在理工大學幼兒園上學的時候,學校組織看了一場皮影戲,是《豬八戒吃西瓜》,那時老師還送給我一個皮影兒呢,現在還放在我的書架上。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又組織我們看一場皮影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真的很好玩,不知道下回能不能看《三國演義》的皮影戲,我最喜歡《三國演義》,也喜歡皮影有三英戰呂布呀、過五關斬六將呀、桃園結義呀、三顧茅廬呀等好看的戲……
我甚至夢想著我們學校哪一天有皮影藝術班,我就可以報名去學習了。
皮影戲作文 篇5
小時候我是看過皮影戲的。只是記憶太模糊,如今回憶起,也只有那燈火輝煌、華燈初上以及絡繹不絕的看官罷。
那時的我不過是六、七歲的小丫頭,不知人事。我坐在爺爺的肩上去看皮影戲。“哦,哦!去看耍皮影兒嘍,看耍皮影兒嘍!”那皮影館在巷子的中央,巷子很長,黑白的房屋,翹起的屋檐,烏黑又顯破舊的瓦礫緊挨著小巷。
皮影館里透著一股味兒,像是那皮影們身上散發的獨特生命力,又像是那些老藝術讓人無法自拔的感染力。館子不大,也容得下百人。昏暗的燈光下是個小舞臺和一塊布幕,隨著那柔和歡快的二胡聲,節目開始了。那獸皮做的皮影好看極了,做工精細,惟妙惟肖,就連人物頭上小小的釵花也做得光彩奪目。
至于唱的是什么,我便不知了,應該是一些名曲。在臺下師傅的擺動下,那皮影如同活了般,演繹著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底下的觀眾隨著故事高潮的.來臨連聲叫好,觀眾可多了,男女老少都來。還有好多賣小玩意的,賣冰棍的、汽水的、小燈籠的、糖葫蘆的都來。這過節才有的氣氛如今因為這皮影戲而每天夜里都上演,誰能說這不是皮影戲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呢?
而現在,皮影戲怕是無人問津了,那些個老藝術也漸漸被人們淡忘出視線。
如今,在那漆黑的夜中,再不見兒時的霓虹閃爍,再不見那如黃昏般昏暗燈光下舞動的皮影。
皮影戲作文 篇6
游覽古都西安,最讓我懷念的就是皮影戲。
走入皮影戲作坊,就像走進了四大名著一般。孫悟空、張飛、宋江等人物形象都活靈活現。還有一大堆據說是失敗品,撿起來擦掉灰塵,也是栩栩如生,那么的有生氣。
在游覽的過程中,做皮影戲的老師傅告訴我了一個關于皮影戲的傳說。話說漢武帝的妃子;李夫人去世后,漢武帝時常想念。一個叫少翁的人用打薄的牛皮做材料,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燈光照射到布帳上。漢武帝見此影像,如見李夫人死而復生一般,十分高興。這就是最原始化的皮影戲。
在中國,皮影戲又名燈影戲、土影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大多演繹一些名著里的故事。
我走進影棚,此時的影棚內正在表演節目,臺下已經有許多觀眾,我還發現有不少外國人也興致勃勃地欣賞著臺上的表演。后來經人介紹才知道,元代時,我國的皮影戲就已經傳到了緬甸、波斯、爪哇等地區。清代的時候,來中國傳教的法國神父又把皮影戲帶入了法國高層社會,演出時被稱為中國皮影。逐漸的又傳入英國、德國,在歐洲曾轟動一時,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可見,皮影或許在清朝是最流行的藝術形式了。
再次回到作坊,一位老婦人正在做皮人。皮人一般高一尺,身上有若干關節,就像我們的骨架,用胡琴弦絞連,再安裝三至五根鋼質細桿,然后還要進行彩繪,不僅工序復雜,而且工藝要求很高不能出半點差錯,不然那些心血可就白費咯!
隨后我又去了后臺,看著藝人們舞動皮人,臺下觀眾席里傳來聲聲叫好,還有一些入境的人們大聲叫道打得好。時不時還有幾聲Good從贊嘆聲中突顯出來。
當我還在目不轉睛地看著臺上人影翻動的時候,一位老藝人把我拉了過來,讓我挑一個在邊上圍觀的百姓(皮影人物)。我隨手拿起了一個擺弄了好一會,真夠累的啊!同時也想到,這些藝人天天演好幾場,每場都要舉好久,我不由得佩服他們的耐力!
隨后我又來到了皮人市場,大堆的皮人映入眼簾。這些都是在制作過程中有點小瑕疵的皮人,不能用來演出,就是出售給游客當做紀念的`。這里有青面獠牙的妖怪;有面善心惡的女妖;還有面態安詳的僧侶,各種各樣的皮人都有。
我忍不住買了十個回家,大部分送給了家人朋友。給自己留了兩個,就是我曾拿過的百姓模樣的皮人,滿滿都是自豪。
后來,我在開封、洛陽、杭州都看到了皮影戲,可是總覺得沒有西安的有趣,可能是沒有親自上臺嘗試的原因吧!
回想起來,我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他們給了后人很多的靈感,才有了今天更多更完美的藝術形態。游覽西安,皮影也只是一部分,我還看到那古老的城墻、華麗的古建筑、傳統的藝術,真正感受到的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悠久歷史文化。
皮影戲作文 篇7
世界上還有多少種戲是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
世界上還有多少種戲是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來演出?
世界上還有多少種戲是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
還是從兩千年前講起吧。
兩千年前,漢武帝的愛妃王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思戀心切,終日不理朝政,大家都很擔心。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影于地,影得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王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腳上裝上木桿。入夜方帷,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從此就愛不釋手。
皮影戲的制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制作皮影先要畫稿,既按人物的不同的`身份和個性,設計出不同的形象。
畫完稿就采用牛皮或羊皮。去毛、刮挺、去脂,然后釘在木板上拉緊曬干。把設計好的畫稿便拷貝在這皮上。
拷貝好的皮就可以上色了,上色是皮影制作十分體現功力的,根據不同的人物和服裝施行不同的色彩。畫完后的皮影須噴一層清漆。
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須將身體各部位用線縫接,并在背后裝上翎管,套進竹簽棒。依照通常方式,一個人物只須兩根簽棒,動作復雜的形體則多達四、五根。劇說老輩子的高手,連眼皮也能活動起來。完工后的皮影就可以演出了。
皮影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皮影戲作文 篇8
“耶!去看皮影戲嘍!”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不由分說,飛快的沖進“皮影戲場地”。唉?怎么一個人都沒有?好吧,我太積極了。
經過“度日如年”’地等待,皮影戲開始了。
哦!一個人出來了!咦?那不是武松嗎?噢,原來這場皮影戲講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哇,武松可真能喝啊!喝了那么多還覺得不夠。哎呀,武松怎么不聽小二的勸告,獨自上山了!
啊,老虎來了!打起來了!打起來了!只見武松拿著棍子,朝老虎狠狠的打去。呀,沒打著,反倒把棍子打斷了!很好,武松沖了上去,揪住了老虎的尾巴。唉,怎么能讓老虎跑了呢?
這時,只見武松圍著老虎左竄右跳,他是在干嘛呢?原來這是“戰術”,他在消耗老虎的體力呢!老虎沒力氣了,坐在了地上,但眼睛始終惡狠狠地盯著武松。武松趁著老虎一個不留意,撲了過去,老虎也立馬反應,沖上去和武松扭打成了一團。讓我們看的人驚心動魄,為武松的處境捏了把冷汗。“好好好,武松占上風了!”大家都為武松鼓勁加油,有幾個小孩子甚至沖到了幕前,高喊著:“加油,加油,打倒老虎,打倒老虎!”。又打了一會兒,直到老虎筋疲力盡了,武松揪住老虎的皮毛,使勁平生力氣朝老虎的頭部擊打了三拳,老虎終于倒下了。
皮影戲結束了。全場掌聲雷動。
皮影戲作文 篇9
皮影戲,是我國古代的民間戲劇之一,于20xx年入人類非代表作名錄。是用獸皮或紙板做的。我之前在電視上見過,所以我對皮影很好奇。
今天,我跟隨小記者團一起制作皮影,演皮影,非常期待,非常高興。
活動開始了,這次活動分為5個組,每個組約6個人,活動內容是老師會分給我們每組關于西游記里面的人物,讓我們每組自己做皮影人物,自己編劇,然后表演,看哪一組最好。大家開始忙活開了,我們是第5組,我負責演老實的沙悟凈”這位沙師弟手拿月牙鏟,身背三個大珠子。一直長到太陽穴的黑洛腮胡可真可愛呀!我們的`劇本很搞笑:唐僧師徒一起去西天取經,唐僧覺得自己太軟弱了,就讓三個徒弟們教他武術,沙僧(我)教唐僧扎馬步;孫猴子教唐僧腋底偷桃;豬八戒教他撲獵;最后一天,鐵扇公主和白骨精來了,因為唐僧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艱苦練功,終于把妖怪給打敗了。是不是很好笑,也很有創意呀!
最后表演大家各有各的特別之處,各有各的優點,大家都演得很好。那到底哪組獲勝呢?統計交給橙子老師,水晶老師和幾位家長評委了。我們最后的分數是88,1分,眼看已經戰勝了4組,3組,2組,可到了一組居然90,5分,哎,我們失敗了。
這次的小記者活動真有意義,因為它既動腦又動手,還讓我們知道了團隊的力量。讓我們受益匪淺。
皮影戲作文 篇10
在寒食節的那一天,我觀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的表演,它非常神奇。
皮影戲的人物造型是由牛皮做成的,共分八個程序。先選用六歲左右的秦川牛的皮來制皮,再設計畫稿。接著用鋼針把各部分圖案的輪廓和設計圖案分別拷貝,描繪在皮面上,然后雕刻好花紋。再用紫銅、銀朱、普藍、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上色。最后讓皮影脫水發汗,把部件用楔子相連,一個精巧絕倫的皮影人物造型就做好了,就如同精巧別致的糖畫作品一樣,這是一個多么神奇的制作過程。
而讓我感到更神奇的是它的表演形式,我只見過人站在舞臺上表演戲劇,但從沒見過影子表演戲劇。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觀看了皮影戲。我發現這些“影子”很特殊,它們在一個比平時的舞臺更小巧玲瓏的“舞臺”上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通過燈光照在白色大幕上,使牛皮做的皮影人物造型的影子倒映在幕布上。再通過人的`手靈活自如地控制人物造型,使他們做出各種動作,比如走路、翻跟頭,騎馬等……我今天看的《豬八戒背媳婦》這部戲中,豬八戒會翹二郎腿,會爬山,還會過獨木橋呢!整部戲人物形象鮮明,表演精彩、有趣。我不禁感嘆:這種表演藝術好神奇呀!
我還有幸親身感受了一下皮影戲表演的魅力。我拿著唐僧的人物皮影造型,站在打著燈光的幕布后,發現有三根小木棍支撐著唐僧,一根棍子控制他的左手,一根棍子控制他的右手,還有一根棍子控制他的身體。老師給我講解了一下簡單的技巧,我聽著覺得很容易。可是開始操控了,我兩只手拿著三根棍子,怎么擺弄都覺得手不夠用了。在老師手里那么“溫順”的唐僧,到我手里卻像一頭無法馴服的駿馬,怎么都協調不好,真難呀!
為什么到我的手里就無法控制了呢?我覺得皮影戲的表演可真神奇呀!我決定再試一試。我想讓他做騎著馬兒上西天的動作,我好不容易讓他的左手抬起來了,可右手又落了下來了,我讓他的右手抬起來,可頭又低下去了,我反復做了好幾遍這樣的動作,終于把唐僧的手腳動作都協調了,做成了一個騎著馬上西天的造型!通過這次體驗皮影戲表演,我明白了所有事情都要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做成功,看似別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自己做起來卻不一定十分容易,一定要反復練習,耐心嘗試才能成功。
皮影戲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那獨特考究的制作工藝,靈動神秘的表演形式,精湛嫻熟的表演技巧,無一不彰顯著它的神奇之處。我們要一起來保護這份遺產,傳承它,發揚它,展現我們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所在!
皮影戲作文 篇11
星期三晚上,我和同學們一起去城隍廟看皮影戲表演。遠遠地,我們就聽到廟里悅耳的鑼鼓聲和動人的弦樂。
廟里燃著兩支紅色的蠟燭。觀看皮影戲的人還真不少,不過大多是老人。他們圍坐在一起,一邊看皮影戲,一邊吃果子,非常愜意。
戲臺搭在地上,前臺是個木質的四方框,上面鑲了一層白布,后面的燈光照著皮影,就可以看到皮影的動作了。另外三面用竹棍子撐起來,外面包了一層紅布,就成了一間小小的包廂。透過縫隙,可以看到里面有三個皮影師傅,一個師傅負責掌影子,不時唱上幾句,有時還跺腳助興。另外兩個師傅負責好幾樣復雜的樂器,如敲鑼打鼓,拉二胡等。他們還要分幾個角色,用幾個腔調唱臺詞。
一個小丑模樣的人物出現了,一邊跳一邊說著什么。戲詞好像是方言和普通話混在一起的,我和劉洋都聽不太明白。
“剛才唱的是什么?”我問劉洋。
“我是一個肚。”劉洋說。
“不對吧?‘這是一條路’還差不多。”我忍不住笑起來。
由于聽不懂臺詞,我稀里糊涂地看完了這場皮影戲。后來問旁邊的爺爺,才知道表演的.是《樊梨花》的故事。
那位爺爺告訴我,皮影戲主要運用方言說唱,還臨時摻雜了其他地方的方言和腔調,剛開始聽時會有些難懂。如果在觀看皮影戲之前了解一下故事的內容,聽起來就容易多了。
皮影戲作文 篇12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上海木偶劇團看大型多媒體皮影戲《花木蘭》。
我們來到演播廳,找到位置剛坐下來一小會兒,燈就熄滅了。幕布緩緩拉開,只見團團煙霧籠罩在大屏幕上,然后漸漸向周圍散開,接著,屏幕上出現了幾個字——花木蘭。在這幾個字的左邊,有一個黃黃的圓圈,圓圈里有一個小人,她的手推著織布機,腳踏著織布機板。隨著織布機板的一上一下,織布機上的線也跟著一上一下。我仔細看了一下,原來小人和織布機都是皮影木偶,操縱木偶的演員們把這些動作做得也太逼真了。
不過一會兒,花木蘭慢慢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許許多多的皮影,那是士兵們在打仗。其中有三個士兵仿佛就在近處,他們跳來跳去,我的箭刺著你的紅纓槍,你的槍挑起我的箭,還有一個人手拉著弓箭射中了另外一個人。其余的士兵們在硝煙滾滾的遠處不停地廝殺,配上配音演員的喊叫聲,看起來跟電視劇或者動畫片里的場景一模一樣。不過,你一眼不眨地觀看的話,你會看到有一個人射箭的時候,那根箭后面好像隱隱約約出現灰色的影子,原來,箭也是由人操控的呢!
旁白開始述說:匈奴打敗了魏國,魏王要求家家戶戶都出一名壯丁出去打仗。
這時,花木蘭又出現了。瞧,她正在和一條小狗玩耍。小狗追著一只蝴蝶,蝴蝶飛高了,它就跳起來想咬住蝴蝶,結果蝴蝶又往上飛去,小狗撲了個空,四腳八叉地跌倒在地上,真是搞笑極了。這時,一只白虎兇猛地撲來,要吃掉小狗,小狗敏捷地向上一跳,跳到虎背上,但是它一不小心沒站穩,又四仰八叉地摔在地上。皮影木偶們的.一舉一動真是惟妙惟肖!
當然,這個劇里我最喜歡的就是花木蘭和大白虎了。我喜歡花木蘭,不僅僅因為她遠赴戰場替父從軍,更因為皮影花木蘭的每個動作都非常自然,表演也很到位。她射箭的時候,一只手伸直了拉著弓,一只手彎曲往后,兩腿成弓字型,背稍微往后傾斜,就像真的在用力拉弓。她練功的時候,把箭伸到空中,然后把箭甩開,又用腳踢一踢,再用手接住,這說明她的武藝是多么高強。還有一個我覺得非常考驗技術含量的,就是在花木蘭向父母告別的時候,把自己的帽子摘下,然后讓馬叼著。哇,這個動作做得可太好了,我在家玩皮影的時候,從來都不能把花木蘭的帽子和馬的嘴巴銜接好。
而白虎呢,它的腿強勁有力,充滿了力量,不停地往前跳躍著,如若一只真正的森林之王,威風凜凜,帥氣極了!還有,花木蘭騎馬騎虎的姿勢也很酷哦!只見她一拉韁繩,一跨腿,就那么一下,已跨到了馬背上,騎老虎也是那么地干脆利落。就這樣,花木蘭英姿颯爽,雄赳赳氣昂昂地前往殺敵。
一小時的皮影戲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上海木偶劇團的演員們逐一從臺后走到臺前,原來花木蘭是由兩個人操控的。至于白虎、小狗、士兵、皇上等角色,居然要有十多個演員表演。看起來簡單的皮影戲,真是不簡單啊。它凝結了人們多少的智慧和心血呀!
皮影戲作文 篇13
去年春節,爸爸媽媽帶我去開封清明上河園游玩,在那里我第一次觀看了一臺與眾不同的表演——皮影戲。
“哐哐哐……”隨著一陣響亮的鑼鼓聲,原本明亮的表演大廳立刻變的漆黑一片。正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刷”的一下,眼前的大屏幕上現出了柔和的亮光,皮影戲開始了!表演的是我最愛看的《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白色的大屏幕上出現了騎馬的唐僧,上躥下跳的孫悟空,扛著釘耙的豬八戒和挑著擔子的沙和尚。過了一會兒,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干農活的`農婦,她實際上是白骨精變的,要抓唐僧!但是被孫悟空識破了,經過激烈的打斗,孫悟空把她給打敗了。白骨精不肯善罷甘休,又分別變成了老婆婆和老爺爺,但都被孫悟空一一看破并打敗。整個表演精彩極了!
表演結束后,我還在回味著剛才的精彩場面,并且非常好奇,皮影戲是怎么表演的呢?看上去表演的小人都像是用紙剪的,為什么會這么栩栩如生呢?
回到家后,我馬上查閱資料,終于明白,原來皮影是用獸皮或紙剪成人物,然后經過反復除濕、上漿、晾干、涂色等很復雜的過程才能完成,在表演的時候,用很薄的巨大白布做成屏幕,然后用燈光照在白布上,這樣紙偶就能顯出影子了。
啊,多么與眾不同的皮影戲!
皮影戲作文 篇14
同學們,你們看過皮影戲嗎?我雖然沒有看過,但今天我卻體驗了一次簡易版皮影戲的表演。
我們先把角色分配好。那這個編劇的重要身份由誰來承擔呢?自然是落在了我的身上,誰叫我是資格最“老”的呢!我寫的劇本大致是這樣的:師徒四人遇見了鐵扇公主,鐵扇公主把唐僧給抓走了,最后,師徒四人靠智慧和功力贏得了勝利。抽簽的'那個人特不走運,讓我們成了最后一個出場。不過這樣也好,可以先看別人表演,吸取前面小組的經驗,表演得更好一點。輪到我們上場了,我把劇本放在了臺上,忘詞時好看一看。講到一半,輪到悟空說詞了,他卻沒反應。我愣了片刻,以為他忘詞了,連忙把劇本拿到他眼前,小聲說:“你快講詞啊!”可他卻回答我:“你說,你說!”我快氣死了,本想跟他理論,可后來想想在臺上,就忍了下去。哎!看來接下去我得全包了。中途有好幾次因緊張而結巴了,觀眾們卻學我結巴。我又氣又急,好不容易表演完了,我懸著的心卻還沒放下,你問我緊張什么,緊張成績唄。
最后,我們表演和編劇都是第二。雖然沒能拿到第一,但我們還是挺高興的,畢竟重在參與嘛!
【皮影戲作文】相關文章:
皮影戲作文07-13
看皮影戲作文05-06
精彩的皮影戲作文10-05
皮影戲作文13篇【優秀】08-25
[優]皮影戲作文14篇10-01
以皮影戲為話題的小學范文03-10
鄉情作文作文10-06
神秘的作文課作文09-28
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