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外祖母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外祖母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外祖母作文1
我的外祖母非常古怪,她有雪白的頭發,滿臉皺紋,卻又健步如飛。你看看外祖母有多么古怪嗎?那就和我一起看看吧!
每次家人吃飯,我的外祖母都會在客廳等待著,我去問她:“外祖母您怎么不下去和大家一起吃飯哪?”外祖母總是說:“你們快吃吧,上課的上課,工作的`工作,快去吃吧,多吃點好學習。”所以外祖母經常吃剩飯,媽媽怕舊飯對身體不好,就常常把剩飯偷偷的倒了。可是即使沒有飯,外祖母也不做飯,她說:“做飯費油,又費電,太浪費。”
外祖母從來不舍得給自己買衣服,但是她卻一眼也不睜的給我和爸爸,媽媽買衣服,我想:外祖母那么有錢,卻不給自己買,即使她非常非常喜歡的衣服也不買,她就穿媽媽不要了的衣服,還說:“呀!有什么大不了的舊衣服怎么了,剩著點錢給我大外孫子上學用。”
我每天早上洗臉的時候都可以看到一個水盆,我說外祖母您為什么要在水龍頭下面放水盆?我的外祖母說:“為了節約水,一噸水3分錢呢!”
雖然我的外祖母更古怪,但是我知道外祖母是節儉,她讓我們得家人變得節儉,我想這就是家風的傳承。
我的外祖母作文2
大年初一到外祖母家拜年。
外祖母家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空氣非常清新。外祖母今年八十七歲了,滿頭銀發,精神矍鑠,整天面帶笑容。
外祖母很勤勞,在房子旁邊空地種滿了各種蔬菜,有綠油油的青菜、鮮嫩的大白菜、破土而出的紅蘿卜、茂密的芥菜、蔥翠的萵苣筍、挺拔的大蒜。看看這么多生機勃勃的蔬菜,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夸贊蔬菜新鮮,為外祖母豎起了大拇指。
外祖母還燒得一手美味可口的飯菜,香噴噴,我吃得津津有味,大飽口福。
溫暖的陽光下,外祖母享受我的輕撫按摩雙肩,笑得合不攏嘴,眼睛瞇成了一條縫。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和藹快樂的外祖母,給了我們更多家的溫馨,外祖母和我們相伴,更讓我們享受著無窮無盡的`天倫之樂,我們感到無比幸福。看著外祖母開心的笑容,我衷心祝福外祖母健康長壽,笑口常開,熱愛勞動的外祖母最美!
我的外祖母作文3
童年,有的像一杯白開水,平淡無奇;有的像一杯咖啡,讓人回味無窮,亦或像一杯檸檬汁,令人發酸。
許多記憶都如沙子一般,被海水沖進它的懷抱,可那一粒沙卻始終沒被沖走。
我第一個認識的東西不是玩具,是那清澈的溪流。
天那么藍,連一絲浮絮都沒有,像被過濾了一切雜色,瑰麗地熠熠發光。我站在一條小徑上,望著對面微波粼粼的溪流,水是那樣的清澈,幼小的我無知地看著那泊泊而流的小溪。“孫女。”外祖母親切地說,“來,外祖母帶你去小溪。”外祖母慈愛地挽起我的小手,朝溪流走去。山風不再像昨夜那么強勁,而是輕輕地吹拂過。
小溪是那樣的清澈,仿佛都能看見水底的灰塵了,魚兒在水中歡快地跳躍著,好像十分歡迎我們的到來。溪水從山頂的`泉谷緩緩流下,從跟前流過,又繼續向前奔走,逐漸消失在了小溪的盡頭。外祖母撫摸著我的腦袋,輕聲地問道:“孫女,你到都市去了,還會記得外祖母嗎?”我疑惑地望著外祖母,她笑了笑,又柔聲地說:孫女,這是溪水,小溪。”她托起我的手,放人溪水中,我感到了溪水從我指縫中流過,我歡快地拍著小手:“小溪,小溪。”從此,“小溪”這個詞如同粘了雙面膠,一直粘在我的腦海中,永遠沖不走······
每次走到小溪旁,我都會想起那一番情境,也想起了外祖母……
我的外祖母作文4
我的外祖父脾氣不好,生氣時像下大暴雨一樣;相反,我的外祖母則像春天的風一樣溫暖。
外祖母在休息日時會帶我去地里種菜。每次一去那里,就能看見茄子秧、小蔥等等。外祖母讓我拔草,我卻常把沒長成的小蔥當雜草拔掉。外祖母總是跟我講:“這個不是雜草,是小蔥。”說著,拿出一些雜草在我眼前晃了晃,“這個才是雜草。”我也不想去聽,因為太嘮叨了,就伸手去摘樹上的杏。外祖母耐心地告訴我:“這還沒熟……”與外祖母在地里的時候,我學會了種菜,學會了寬容,也感受到了慈愛。
外祖父經常被外祖母叫去種地,但是他對我很嚴厲……有一次我上學要遲到了,而且外面還下著雨,我慌忙地跑出家門,眼看著就要澆成落湯雞了,但外祖父卻在后面大喊道:“你說說你,不早起,活該遲到……”聽到這句話,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低谷。
隨后,從樓道里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再之后,漸漸傳來了電瓶車的聲音,原來是外祖父!“快上來,你不是要遲到了嗎!”外祖父的話里有一股暖意流入我的.心頭,我頓時覺得他也不是那么嚴厲嘛!
這就是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雖然他們有時溫柔,有時嚴厲,但他們永遠是我最愛的人!
【我的外祖母作文】相關文章:
我是我作文03-15
我就是我作文09-12
我只是我作文09-17
我不是我作文09-20
我就是我作文03-08
我,就是我作文08-23
我愿我是作文08-16
我這是我作文09-19
我就是我的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