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么理解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的本質
目標:人際關系之目標乃是要建立幸福人生、和諧組織、安定社會與世界大同。步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須從個人品德修養做起,按部就班,再推己及人,擴充于團體之中。環境條件:人和環境相互互動,因環境改變,人際關系也會產生改變,因此人際關系的狀況會受環境影響。角色:不同角色會有不同之功能與態度,人在環境中應先認定自己角色,再設定當有之人際關系。規則:人際關系之進行需按團體規則進行,此規則大略包含法律、禮節、道德、行為四方面。
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1、人際關系是人之基本社會需求。
2、人際關系可助人自我了解。
3、人際關系可達到自我實踐與肯定。
4、人際關系可用于自我檢定社會心理是否健康。
5、處理好人際關系有益于自己的家庭和工作
人際關系的原則
相互原則
人際關系的基礎是彼此間的相互重視與支持。任何個體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他人。喜歡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人際交往中的接近與疏遠、喜歡與不喜歡是相互的。
交換原則
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即在交往過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際交往是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
自我保護
自我價值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價;自我價值保護是一種自我支持傾向的心理活動,其目的是防止自我價值受到否定和貶低。由于自我價值是通過他人評價而確立的,個體對他人評價極其敏感。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并反投以肯定與支持;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予以疏離;此時可能激活個體的自我價值保護動機。
平等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總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兩個方面的需要和這種需要的滿足程度必須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前提。人際交往作為人們之間的心理溝通,是主動的、相互的、有來有往的。人都有友愛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平等對待、人的這種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相容原則
相容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關系,與人相處時的容納、包涵、寬容及忍讓。要做到心理相容,應注意增加交往頻率;尋找共同點;謙虛和寬容。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要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只要干事業、團結有力,做出一些讓步是值得的。
信用原則
信用即指一個人誠實、不欺騙、遵守諾言,從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離不開交往,交往離不開信用。要做到說話算數,不輕許諾言。與人交往時要熱情友好,以誠相待,不卑不亢,端莊而不過于矜持,謙遜而不矯飾做作,要充分顯示自己的自信心。一個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別人的信賴.處事果斷、富有主見、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人就容易激發別人的交往動機。博取別人的信任,產生使人樂于與你交往的魅力。
理解原則
理解主要是指體察了了解別人的需要,明了他人言行的動機和意義,并幫助和促成他人合理需要的滿足,對他人生活和言行的有價值部分給予鼓勵、支持和認可。上述這些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是處理人際關系不可分割的幾個方面。運用和掌握這些原則,是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基本條件。
【怎么理解人際關系】相關文章:
外匯的保證金怎么理解和計算05-03
人際關系作文03-10
理解09-09
人際關系不好的人03-26
怎樣讓人際關系好03-10
兒童人際關系障礙03-04
人際關系與沖突管理03-06
工作人際關系05-05
理解的作文08-07
護患的人際關系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