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槐鄉的孩子》常用知識點
三年級《槐鄉的孩子》原文
槐鄉的孩子,從小就和槐樹結成了伴。槐鄉的孩子離不開槐樹,就像海邊的娃娃離不開大海,山里的孩子離不開石頭。
八月,槐樹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樹叢中,輕輕地隨風飄動。它們一點兒也不惹人注意,卻是槐鄉孩子的寶貝。槐米,可以入藥,還能做染料。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
八月,天氣熱。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狗熱得吐出舌頭,蟬熱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槐鄉的孩子可不怕熱,他們背著水葫蘆,帶著干糧,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就已經爬到小山上了。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刀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來了。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鞭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孩子們的小床下放著磨好的長鉤刀、籃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們又將投入到火熱的勞動中……
三年級《槐鄉的孩子》知識點
近義詞:
清香──馨香
甜蜜──甜美
快樂──愉快
勞累──疲憊
反義詞:
清香──惡臭
甜蜜──痛苦
火熱──冰冷
勞累──輕松
好詞:
惹人注目縷縷炊煙滿載而歸
好句:
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在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詞語解釋:
槐樹:⑴中國和日本的一種觀賞喬木,具暗綠色的復葉,圓錐花序上帶有黃白色的花。⑵槐屬植物的泛稱。
耷拉:⑴松弛地下垂。⑵松弛地向下掛著。
縷縷:一條一條連續不斷地。
炊煙:烹制飯菜形成的煙氣。
苞米:方言。玉米。
三年級《槐鄉的孩子》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
⑵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⑶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
讀見解──體會──再讀。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法】
閱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
卡片,槐鄉槐花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激趣,提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學費,體會到了種種勞動的樂趣,他們就是──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各自輕聲讀,遇到生字拼讀一下,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3、各組代表分段朗讀。
三、細讀課文,感知理解
1、出示圖片,介紹槐樹槐花。
2、讀讀議議:
⑴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是什么樣的?文中還把槐花比做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作用?
⑶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⑷八月份,天氣怎么樣?誰能描述一下?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朗讀。
⑸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化的時節,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練習分角色朗讀。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引導小結:
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第二課時
一、說話訓練
組織學生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所從事過的勞動,比如參加公益勞動,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家務。先想一想準備說哪些方面的內容,想好以后,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和感受。
二、聽寫生詞
三、完成基礎訓練,難題事先引導提醒
【三年級《槐鄉的孩子》常用知識點】相關文章:
《槐鄉的孩子》課文教學感悟02-28
槐鄉的作文08-14
五月槐香作文09-25
孩子的世界作文常用(14篇)12-16
橘鄉03-03
鄉的夜景作文07-27
戀鄉的作文08-25
鄉春的作文07-29
鄉之秋作文09-13
鄉趣的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