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烏鎮作文精華(1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游烏鎮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游烏鎮作文 篇1
在史上最長的寒假里,我度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也吃了團團圓圓的元宵。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春節期間來到烏鎮游玩的一次了。
年初二,我和媽媽整裝待發,一起去游玩了烏鎮,并在這次短途旅游中收獲不少。乘車來到烏鎮,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全是人,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來形容。下了車,我就立刻擠到青石板上,擺好了姿勢讓媽媽給我拍照留念。而媽媽也像小孩子一樣,也要我幫她拍照,因為這里是媽媽的故鄉。
剛踏上旅游的腳步,媽媽就大方地給了我50元錢,還說讓我自己買東西,要學會獨立,并學會砍價。拿到錢的我不禁有些小激動,畢竟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主花錢。沒走幾步,我就看見一家店在賣麥芽糖,看起來很好吃,嘴饞的我便疾步走上前,詢問價格。這是我第一次買東西,當然有些膽小,就忘了砍價,直接以15元成交了。后來媽媽告訴我你完全可以再讓老板便宜5塊錢的!哎!人家這也是第一次嘛!我在私下嘀咕著。走著走著,我又看見前面有賣小錢包的,還是用藍印花布做的呢,看得我是愛不釋手。便精心挑選了一個準備買下來,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錢,會不會很貴呢?。就在我猶豫的時候看到了攤位邊上寫著“10元四個”。哇,這么便宜啊,可是買多了媽媽會不會責怪我,再說多了也沒處放啊。想到這,我靈機一動,和老板商量了一下,能不能用五元買二個。在我的再三請求下,老板真的答應了。終于我如愿以償地買到了這兩個做工精致的小錢包,別提我有多高興呢,蹦著跳著繼續往前。沒走多久,老遠就望見一條筆直的青如綠草的帶子,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條小河。我快步走上小石橋,坐在石板椅上,身體輕輕地貼著后面的護攔,像模像樣地感受著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就這樣,媽媽給我拍了一張又一張的照片。在那照片里,有著碧綠的湖水,古樸典雅的'老式房屋,也有著烏鎮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只要一見到這張照片,我就會產生無比美好的遐想。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出了景區,跟著媽媽又來到了她以前工作過的地方。據媽媽口頭所說的進行對比,發現這里比原來有了很大地改變,變得更干凈、更整潔,更熱鬧、更氣派了。
雖然在寒假中我并沒有出遠門,而只是去了媽媽以前住過的地方。故地重游,對媽媽來說感慨良多,而對我來說也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快樂與滿足。
就這樣,我渡過了一個幸福、快樂、充實而又美好的寒假。明年的寒假,我等著、盼著你哦!
游烏鎮作文 篇2
又到周末了,我感覺全身充滿了活力,一定要玩個痛快,要不然還真不行呢!
起床了,我興奮地穿上了衣服,坐上了去烏鎮的汽車。
終于到烏鎮了,為什么叫烏鎮呢?據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叫“烏贊”的人而建的一個小鎮。整個小鎮有著江南水鄉特有的景色:小河靜靜流淌,住房沿河而建。
走進烏鎮,我們看到了烏鎮的“名船”——高桿船,據說每逢過節就會有四個壯漢撐住柱子,一個瘦小的男人就爬上竿子的頂上。而且竿子還不會斷,可以在那個竿子上面做那些“天狗望月”啦、“那吒鬧海”啦之類的超高難度動作,用這樣的形式來祈求風調雨順。這可真是“小身材大膽子”啊!可惜,今天不能親眼看到,真是太遺憾了。
走在烏鎮上,見得最多的就是橋了。我看見了一座由兩座橋并列組成的橋,我問導游:“叔叔,這兩座橋是什么意思哦?”“哦,這兩座橋有不同的意義,左邊是升官,右邊則是發財。”我正想走“升官”時,一想:雖然升官也會發財,但犯了錯,不就有更多的'人批評了嗎?所以,我就走進了“發財橋”,出來之后,我看見別人全走的是我這邊,哈哈,看起來發財是多么不錯的事啊!
烏鎮的原住民是由房子有幾進來判斷財富的。一進,就是進門只有一幢房子連著一個庭院,“進”數多,就表示富有。一般人家只有一進,有五進的算超級大富豪了。“我如果發財了,十進都沒問題!”我開始夸口。“不可能,因為最多只有九進,那是皇帝住的房子,除非你比皇帝還要大哦!”導游說。“啊?真掃興。”我一聽,“幻想”破滅了,傷心啊。“對了,烏鎮最富的人家也有七進呢。”導游補充說。那戶人家可真富有,與皇帝都差不多了!
對了,在烏鎮那兒,船比車實用多了,所以,烏鎮沒有什么車,都是由船來運輸的。在那里,房子都是建在河面上的。因為過節了。村子里就會發一些東西,如:肉、容器,當然也少不了錢啊、玩具之類的,如果用車,那些橋過不去;而且繞烏鎮一圈,也挺費油;況且,烏鎮河上除了房子,就沒有欄桿,誰能保證那兒不會一不小心掉下來呢?面對種種缺點,烏鎮人就用船了。家家都有船,且船駕駛技術高超,想快,船便在河中穿梭自如;想慢,船就優哉游哉地,可以欣賞沿途風景。
烏鎮,一個江南水鄉小鎮,一個安靜的悠閑的小鎮!
游烏鎮作文 篇3
國慶長假,我們一家人打算去夢里水鄉烏鎮游玩。
烏鎮歷史悠久,是著名的江南水鄉。烏鎮有許多景區,其中“東柵”和“西柵”最受游客們喜愛。
早晨,天剛蒙蒙亮,我們就開著車,駛過雄偉的舟山跨海大橋和杭州灣大橋,一路顛簸,終于來到了江南古城——烏鎮。一下車,我們首先來到了“東柵”。這是一條古街,街道兩旁,都是一些店鋪,賣什么的都有,有賣衣服的,有賣玩具的,有賣工藝品的,還有賣各種小吃的……我們在古街上悠閑地逛著。突然,飄來了一陣爸爸最愛吃的臭豆腐的“香味”,爸爸連忙走上前去,買了一盒。那一塊一塊的臭豆腐,外焦里嫩,聞著臭,吃起來可香了,我和爸爸吃得津津有味。我們穿過老街,來到了一座石橋上,橋下的河水碧綠碧綠的,小魚們在水里成雙成對地游來游去,它們還在橋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時不時的,還會有幾條烏蓬船從橋下劃過。過了石橋,來到了出口,正好趕上免費的旅游大巴,開往“西柵”。
來到“西柵”,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媽媽對我說:“西柵是新景區,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們要不一邊劃烏蓬船,一邊欣賞一下周邊的景色,你看怎么樣?”“好的,我們劃好烏蓬船還可以去看夜景呢,媽媽你看,這里有這么多的燈籠,夜景一定非常美麗!”我興奮地說道。“很好,就這么辦吧!”外婆和爸爸也一致同意。我們隨著人群,來到了烏蓬船碼頭。趁爸爸去買票,我們穿過了一個幽靜的小巷,原來里面是藍印花布作坊啊!大園子里掛著一條條長長的花布,等著曬干。小而精致的花紋流露出一種細致的感覺,這讓我覺得烏鎮的人們心靈手巧,雪白的花布,能讓能工巧匠改變成這么美麗,真讓人贊嘆不已啊!爸爸買好了船票,我們坐上了烏蓬船。船夫站在船尾熟練地擺動著船漿,蕩開了一陣陣漣漪。一座座彎彎的石橋和旁邊的一戶戶人家,繪成了一幅古樸風情的畫,真是“小橋流水人家”啊!仿佛也把我們帶入了一種朦朧的詩境中……
船靠岸了,我們下了船,穿過了深深的弄堂,路過許多人家,他們似乎從不被游客打擾,依然各自生活著,悠閑地生活著。夜幕降臨,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橋的兩邊,河的.兩岸,都點起了霓虹燈,一會兒變黃,一會兒變紅,一會兒變藍……真是變化多端,絢麗多彩啊!古城的街上人山人海,人擠著人,非常熱鬧。各種店鋪忙得不可開交,特別是飯店,里面紅紅火火,人們吃著當地的土家菜,聊著天,談論著烏鎮,真是不亦樂乎啊。一路上,我們看見一盞盞彩燈,勾畫出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房子……各種各樣美麗的景色,跳入了我的眼瞼,永遠也看不完,看不夠。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烏鎮養出了一方淳樸善良的人,他們世世代代地建設著烏鎮,維護著烏鎮,相信烏鎮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再見,烏鎮,我還會來的!
游烏鎮作文 篇4
穿卷越陌間,體會古樸的溫暖。
題記
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縣,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同樣它還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
第一次了解烏鎮,是在歷史書籍上。烏鎮,是明清年間的官商竟占之埠,兵盜必爭之地。那里書香濃郁,騷士結社,清客成幫。從那時起,烏鎮便成了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終與烏鎮相遇,我跨過蜿蜒的長廊,伴著湖水泛著粼粼波光。深望進去,便是一座又一座的石橋搭起兩岸聯系。古樸的巷路,和熙的暖風。一場雨,淅淅瀝瀝,穿過一道柳岸長堤,落入一池清波如碧,繪上一脈云山新綠。
白墻瓦黛,石橋木窗,細雨微微,頗有闌珊搖曳之美,別饒風姿。我走在潮濕的青石板上,極為享受地聽著傘頂傳來細微的嗒嗒聲。看見路前淘氣的小孩子蹦蹦跳跳,這一刻,古樸的烏鎮,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包容著千姿百態的游人。那份沉寂、滄桑、厚重是洗滌鉛華的靜默。傘頂的'嗒嗒聲輕柔卻分明,不知是這朦朧細雨令我多愁善感起來,倏忽間我的眼角竟有些濕潤。
穿巷越陌,觸摸烏鎮。在參觀草木本色染坊時,印象最深的便是曬布場林里的染布,在潮濕的青磚之上,威風凜凜地豎立著密密麻麻的曬布架,架上整齊地掛著各種顏色的花布。霎時間,眼前浮現出古時穿著布衣浣紗的姑娘,優雅而又美麗。
烏鎮很安靜。看畫里清風拂過端坐在椅凳女人的發梢,一絲一縷,都在烏鎮如墨般的氣氛渲染下生動起來。聽屋外清脆的鈴鐺聲悠揚飄過,心生蕩漾。小橋流閣,枕水人家,杏花煙雨,靈動的水織起古橋,青石巷弄,織就一座如畫的古鎮。
雨還在下著,評彈聲陣陣傳來。前面的閣屋里有評彈藝術家,我走了進去。屋中的人,有老有少,都品著茶,聽著曲兒。唱的是《白蛇傳》,湖邊漫步篤悠悠,見那風吹楊柳盡點頭~評彈韻味悠長的聲音與雨聲相互糅合,給人一種嫻靜的感受。
恍惚間,已是傍晚。夕陽無精打采地斜掛著,一寸一寸地向下斜落。落日的余暉透過婆娑的垂柳,在人的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愜意又安詳。
古老烏蓬船,來來往往千年,小橋流水,等你見面。河流上有一張張小舟,嘎,嘎船槳在撥弦歌唱,烏蓬船緩緩地劃過水面,水波繞著雙槳劃開一個淺淺的圈,然后墨汁般地在碧水上暈開。
月光,在這黑穹之下顯得格外閃亮,光愈發明亮,而聲音愈發寧靜。游人漸漸散去,在路上嬉戲的孩子也被叫回,小鎮回蕩著的,僅僅剩下那恬靜的蟲鳴與醉人的喃喃細語。烏鎮夜之美,我已無法用語言形容,我醉在其中,靜靜地看著水面,一處光亮在不知不覺中緩緩地從天際流出,流到水面,闖入我的視線,想要去撫摸,卻無法觸及。
夜漸深,我移開眼前如畫的古典景色,在泛水的小舟里輕輕揮手,告別這古閣烏鎮。
游烏鎮作文 篇5
浙江嘉興有一座大名鼎鼎的鎮子烏鎮,我有幸去游玩過。
烏鎮,鎮如其名,整個鎮子都蒙著一層暗色面紗,每條光線都透著柔和。黑瓦、磚墻、木窗、石路。烏篷船在碧水中劃出一道波瀾,小橋躬著后背,趴在樹蔭下河的兩岸。那樹,它們長長的深綠色的秀發直拖到地上,浸入水中,深遂的河水就是它們染綠的。我去時正值雨季,空中便自然地騰起了幾縷霧氣。這是第一眼看烏鎮。
觀察地圖,眼前這條被兩排屋舍夾在中央的長道便是商業街了。街道不寬,你可以叫它小道,可絕不會有封閉的感覺。兩邊店鋪的精雕木門大開著,露出琳瑯滿目的商品,想把游客吸到里面。燈籠、漢服、古玩,爭著要進入我的視野,可我只能摸著空空的口袋,向它們微笑。我把視線從商品上挪開,單看那儼然的屋舍。綠苔給扎眼的白色油漆蒙上層自然的'膜。房屋都是清一色的兩層樓,用齊整整的黑瓦封著頂。路面全由大石塊兒鋪成,雖不及柏油路那般平坦,踩上去卻很墩實。
每隔一段路,就會橫出一座石拱橋,跨在屋舍后面的河道上,站到橋上可以看到屋舍后面的風景。我在低矮的橋欄上坐下來,只見一只只烏篷船滿裁著游客從我橋下的橋洞中穿過。一絲風也沒有,水面靜得只能看見船駛過而劃出的水痕。
拿出地圖,上面的一個名字月老廟,吸引了我,于是便循著地圖,從一邊下了橋。
兩幢房子之間的空地上,一個小小的抽水機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學著別人的樣子抬壓著不太長的杠桿,不一會兒,清甜的水流從水龍頭送進我的嘴里。這小小的抽水機應該很古老了,一旁的接水石臺已被水流打磨得光滑如鏡。
隨著地圖指引的方向,穿過一條極窄、極靜的巷子,眼前豁然開朗,鋪開了一張由薰衣草織成的紫色地毯,許多人在這里駐足觀賞。我也迫不及待地由地毯中央一條若隱若現的土路鉆進這張大毯中,我輕輕碰了碰身邊的熏衣草,頃刻間滿滿的香氣全都溢出來了,灑了我一身。一只小蜜蜂被我攪擾了,生氣地嗡嗡著。
月老廟披著翠綠的爬山虎披肩,與周圍的景象完美融在一起,怪不得從遠處看不太出來。走進廟里,高大的月老站在正中央,四壁上則掛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色絲帶,每一條上都寫著兩個名字,同心鎖相互碰撞,仿佛在互相分享著它們見證的那份幸福。我悄悄拿出藏在心中的紅色種子給月老看,他化身的石像一動不動,瞇著眼笑,他卻在心里對我說:它還沒長大呢,再等等吧。
有人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確實,也只有玻璃,能代表這份光滑,這份清澈,這份晶瑩,也只有玻璃,才能透出這般美麗。能不易江南?
游烏鎮作文 篇6
也許,是離這個溫柔蘊藉的江南古鎮太近的緣故,我反而無法用確切的語言來描繪有著2500年滄桑之地的種種動人之處。現在請允許我暫時地遠離,閉上眼睛,用無牽無礙的心去感受、去體味……
我覺得,烏鎮最好的景致是在雨中。
迷迷蒙蒙的天空,如煙如霧似夢似幻的雨絲,濕漉漉的青石板……一個讓人尋覓已久的本色烏鎮就這樣鮮靈靈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看,一帶藍瑩瑩的市河穿街而過,櫓聲唉乃,漾起淺淺的波紋,搖碎了被雨水漂洗得愈加烏黑發亮的屋瓦,蓮青色的水閣、廊棚、吊樓、河埠頭,以及懸掛在長廊下的如火焰般跳動的燈籠。隨著雨落的,還有盛開的滿枝花瓣,或粉紅,或潔白,于是,綠肥紅瘦之間便又滋生出了許許多多幽怨婉轉令人無端驚覺的美麗和惆悵。
在雨天,烏鎮總有著說不盡的纏綿悱惻。行走在那條悠長悠長的小巷中,有沒有一個結著丁香一樣愁怨的姑娘與我擦肩而過呢?人們尋找著,五顏六色的花傘穿過觀前街,走過應家橋,越過古廊棚,登上仁義橋,繞過九曲廊,停駐在香火繚繞紅燭高燒的'財神灣的財神廟前,看著滴答的檐雨切割著狹窄的視線,被停泊在水中央的“拳船”上發出的急切而熱烈的鑼鼓聲所吸引。偶爾在河的對岸響起一兩聲吳儂軟語,一下子使人的心柔軟到了極點,生怕承受不住似的,急忙擠進那些釀酒、刨煙、紡織、藍印花布、根雕、竹編、制筆等一個個洋溢著日常質樸生活氣息的傳統作坊里。喝一口甜甜的糯米鍋巴茶,再品嘗一口有著美麗動人傳說的甜咸兼有的姑嫂餅,紅綠鮮明交映成趣的熏豆茶則讓人品味出了普通人居家生活的那種滋味。要不,到依河傍水的“訪廬閣”小坐一番,來一杯清香甘醇的菊花茶,那青綠色的液體仿佛是初春晶瑩的草芽,讓人倍覺生命的清澈。雨還在下,而重檐翹角、浮雕鎏金,歷千年劫難而不衰的修真觀前的古戲臺上韻味十足的傳統花鼓戲仍在風雨中傳唱,唱者不倦,聽者不厭……
走得累了,依著水廊的美人靠,看著操著各色口音的游人從面前走過,時間就在細碎的雨點中緩緩流逝。來這兒的人大約都想找回點什么吧,那他們找到了嗎?烏鎮無聲,游人亦無聲。那么,再重復走一遍那閃射著青光的石板巷吧。
我撐著記憶的花傘,和我的愛人沿著古鎮深處散發出的氣息慢慢地往前走,任雨滴在我們的衣襟上輕盈地跳躍,這恐怕也只是在這兒才能有這一份雅致了!
“細雨濕流光”的烏鎮是江南溫柔鄉里的一灘濕跡,是一個任何人甘愿沉醉其中都不想醒來的夢。這是一方魅力無窮的天地。烏鎮的溫潤,烏鎮的艷麗,烏鎮的清新,烏鎮的鮮嫩,都一一綻現在綿綿不盡似有若無的細雨之中。
游烏鎮作文 篇7
七夕節,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懷著激動的心情,早早地來到了烏鎮的東柵,開始了游玩之旅。
我們一進入景區,映入眼簾的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大片大片的竹林,竹林前面還有一幅大大的游覽全景圖,原來東柵是環繞著一條河所建成的呀!
我們穿過一些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后,看到了在古代用來祭祀的高桿船,高桿船上的竹竿插在巨大的石臼上,周圍有四根竹子來固定。據說當時祭祀的人要身穿蠶絲衣,在雨中爬上四米高的竹竿,堅持十分鐘,才能完成祭祀。后來,我們穿過逢源雙橋,據說走逢源雙橋的左邊可以升官,走逢源雙橋的右邊可以發財。
跨過朝宗門高高的門檻,環視四周全是石板鋪設的地面和木制結構的房子,而且還顯得有些陳舊,這里似乎是古代的商貿集市。門的右側邊是香山堂藥店,那可是以前的大夫就診和抓中藥的地方哦!
再朝前步行,我們來到江南百床館,那里擺設著明清時期大戶人家用的的家具,有的是一對一對的鴛鴦床,有的床的`頂上還鑲了鍍金,還有的是寬大的軟凳子。
穿過一條長長的小巷子,來到了三白酒坊,遠遠就能聞到濃濃的酒香,那里居然還有一個前人制作燒酒的燒爐,燒爐里的蒸餾水沿著一根切成兩半的竹筒滴下,還可以親自品嘗美酒呢!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吶!
出了酒坊,我們來到宏源泰染坊,仔細觀賞了古代布料的制作過程和印染過程。
我們在江南木雕館看到了,用珍貴的烏木制成的經過精雕細琢的許多精美的工藝品。古代木房子的牛腿上還雕刻著許多奇形怪狀的花紋。
我們在余榴梁錢幣館中看到了各個國家的錢幣,有委內瑞拉、英格蘭、美利堅、德意志、法蘭西等許多國家的錢。
接著,我們去了茅盾故居,這里是著名的文學家茅盾出生時的居住地,房子的縱身有三進,可見茅盾當時是出生在有錢人家,而且他家還是書香門第。在前廳的正中央,有茅盾的塑像,塑像上面刻著“文學巨匠茅盾”幾個大字,梁上掛著牌匾,牌匾上寫著:有志竟成,周圍的頂梁柱上還刻著兩對對聯。在紀念館里看到了茅盾一生的經歷,他不但在文學上有著卓著的功勛,而且他對抗戰也做了不少貢獻,他還是青年運動發起人之一呢!茅盾著有《春蠶》、《子夜》等描寫江南風光的代表作。
午時的陽光強烈地照耀著大地,我們懷著高興和疲勞回到了旅館。這次旅行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也充實了我的知識。
游烏鎮作文 篇8
國慶假期期間,我和家人來到了江南水鄉的著名古鎮——烏鎮。
“月明烏鎮橋邊夜,夢里猶呼起看山。”這是明朝詩人史鑒描寫烏鎮的詩句,從中可以看出烏鎮的魅力。
帶著期待,我們到達了烏鎮東柵景區,我急忙跑向大門,想趕快領略東柵的美景。
走過一段竹林小路,來到主景區,只見一條清澈的小河彎彎曲曲地流向遠方。河中還能看見一些幾寸長的小魚活潑地游來游去。這里的居民,在河中清洗衣物,而他們出行都是乘坐小木船,很是方便、快捷。
河兩岸都是明清時期的房屋建筑,這些房屋一座座緊緊相連,由青磚墻、木樓和灰瓦頂構成。雖然房子略顯破舊,但透露出一種特殊的樸素。河兩岸的窄窄的路全是青石板鋪就,那些光滑的石板歷經悠久的歲月,顯得那么古舊,踩上去給人感覺很是沉穩。
走在青石板上,看著兩邊古樸的房子,我已陶醉其中。
在東柵的景區里,我們還參觀了“江南百床館”、“木心紀念館”、“茅盾紀念館”等場所。其中,"茅盾紀念館"最令我印象深刻。茅盾先生是中國現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小時候在位于烏鎮的立志小學讀書,從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二六年間,在商務印書館工作了十年,這十年,茅盾從一位青年變成了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成為了一位革命文藝理論家,并寫出了著名的作品《子夜》、《林家鋪子》、《蝕》等。我還知道了一個關于茅盾勤奮寫作的小故事。茅盾在寫作時喜歡抽煙,有一天在他寫作時朋友來訪,茅盾把僅剩的`一根煙招待了朋友。朋友走后茅盾又沉入了寫作中,慢慢的他的煙癮又上來了,忘記了那根煙已經招待了朋友,抓起桌子上一枝鋼筆就抽,點了半天沒點著才發現原來不是香煙而是鋼筆。知道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茅盾寫作真專心、用功,把筆當作煙都不知道,真是忘我呀!我想起了自己,每次寫作都不愿意修改,更不想多寫一個字。看到這個故事,我決心改掉壞習慣,向茅盾學習。
游玩了東柵,我們又來到位于烏鎮西大街的西柵景區,這里不僅有古樸的房屋,還有蒼翠的大樹、美麗的野花、清澈的小河。一只只小木船在樹木掩映的河中緩緩劃過,慢慢的穿過河上的石橋,更顯小鎮“小橋流水人家”般的平靜、祥和。
一轉眼,一天過去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美麗的烏鎮。
那如一幅水墨畫般的古樸、祥和的烏鎮將讓我魂牽夢縈。
游烏鎮作文 篇9
陽光透過車窗的玻璃灑到座位上,然后伴隨著車子“滴滴”的喇叭聲,我、媽媽、爸爸、奶奶、爺爺一行人來到了嘉興。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烏鎮,那是個人文好、風景美的地方。我們今天就是要去那兒。
午飯過后,我們一行人就他進了這個美麗的小鎮。大門口是一池清澈透明的凈水,池水包裹著一只聳起的噴泉頭,緊挨著小池的是一幢上面用金色刻著“中國浙江嘉興市烏鎮館“的大理石屋子,據說,這幢建筑還曾經走進了世博會場呢。
進入了烏鎮風景區,我們先乘著車子把烏鎮外圈游覽了一遍,大片大片的田地和蘆葦出現在眼前,還有一只只可愛的湖羊,頂著毛絨絨的大腦袋,蹭蹭腳,拱拱腰,在綠油油的田地上休閑地散步。不過這些可愛的景象在我腦海中都一帶而過,我心里想的還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快快見到古城吧。
說烏鎮風景人文美,不僅是因為它與自然相融合,還有一點,那就是烏鎮非常地有特色:橋、店、水都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
走上一座獨特的小橋,它象一條隧道直通向小河對岸,竹子鋪成條做成的橋底,竹子削成筒做成的欄桿,拱屈的橋身如同一彎明月,映襯著這明鏡一般的河水,波浪隨著翻滾,不斷泛出漣漪。水面上那一葉葉烏蓬小船,隨著波濤向前飄,船前有一位老翁,只見他熟練地拔起桿子,然后用力往下一撐一撐,船便動了。
烏鎮的店是最具特色的,它格外與眾不同。
三寸金蓮店是我們次日最先去的地方,看那小巧玲瓏的繡花鞋,最有趣的是都只有幾寸長,最小的連三寸都不到。可是,再看那拱屈的'鞋背,那不是代表著舊社會對婦女的摧殘和女子們的疾苦嗎。
夜晚的烏鎮最不同尋常。那華燈初上之時,滿城一片輝煌。頂梁上的燈籠全都亮了起來,讓整條街都如同白晝。小竹燈串在一起,組成了“一線明燈“,湖上升起了“一盞明燈”,多么像一輪明月。灰蒙蒙的城閣上也點綴上了各色各樣的彩燈,有的分布在城角上,有的聚集在城頂上,有的豎垂在城門上,也有的橫掛在城墻上。他們把城樓打扮得異常美麗。在河中央漂浮著的小舟商也亮起了燈,船頭和船尾各點上了一盞漁燈,兩個艷紅的燈籠掛在蓬蓬的兩側,它們照遍了小船,也點亮了河面,河中燈的倒影依然閃閃發光。那閃亮的燈花跟著小船的前進又向前方照去。我見了這樣美麗的景象,不覺詩興大發,隨口吟了幾句詩“竹籠掛梁照湖平,滿城燈火燃客心。午夜輝煌比白晝,縱橫雕橋映溪明。”
烏鎮之美,融進了我的詩里,被我一起帶回了家,這美好的景色便一直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游烏鎮作文 篇10
初入江南,黑白的主色調令人覺得眼前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山水畫一般,恬靜自然。而烏鎮也便是如此,幾座木橋橫架水面,兩旁則是黑瓦白墻的江南人家。
烏鎮,其“烏”即“黑”。座落在這烏鎮內的房屋,哪一座不是黑瓦白墻,層層黑瓦排排疊,整齊,規整。塊塊黑瓦難免參差不齊,缺胳膊少腿,但也正是如此,其恬靜自然的美感才會令人沉湎其中。
微風拂后,水面漾起了波紋,一圈圈逐漸散去,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我凝望著那座座房屋,心中千思萬緒,本應是雪白無瑕的石墻上,也留下了斑斑駁駁的印痕,那是歲月匆匆流去的痕跡,深刻而又鮮明的印記。
烏鎮的房屋,都是由黑白為主色調,雖形式單一但卻絲毫不失格調,簡簡單單,韻味十足,像幅輕描淡寫的江南風景畫。
青石磚所鋪之路,上面那常年累積著的厚厚的青苔令人滿眼新綠,為這多年的青石磚增添了幾分生機。漫步在青石路上,只覺心情十分順舒暢,凹凸不平的.青石磚上經多年的摩擦,便有了些許小坑,積著幾滴雨水。
烏鎮素有“水鄉”與“橋鄉”之雅稱。其獲“水鄉”之稱是因為其水源長而多。通透碧綠,清澈見底,十分清透。
波紋在湖面上蕩漾,起初是深刻而又明顯的,逐漸散去,淡淡地褪去,不留下一絲痕跡,輕輕地來,正如我輕輕地去,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絲云彩。
“烏鎮,一曲似水年華;江南,一闋溫婉多情;水鄉,一襲夢回十年。今生的執著,有你,還有小橋流水間煙雨一場,今生的奢望,青石板上,烏蓬船內,與你,攜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坐在烏篷船內,望著周圍宜人的江南景色。烏鎮,不僅有著“水鄉”這個稱呼,還有“橋鄉”之稱,坐船中,觀其美景也。兩旁房屋依水而建,多有相似之處,卻又風韻不同。船緩緩前行,其中便過了許多座橋,形態各異,造型獨特,卻頗有江南水鄉其韻味。有些橋只有一個大大的橋洞,與水相接,兩個半圓完美地銜接在一起。有些許石橋便為三個橋洞,一大兩小,游船其中也不時聽到使船的船夫口中哼唱著悠悠的江南歌謠……
傍晚,漫步烏鎮,踏步青石路上,享受晚風帶來的絲絲清涼,心情甚為舒暢。坐在石椅上,賞其美麗醉人的江南夜景。朝湖內望去,幽幽暗暗,月光隱隱透出,水中倒影依稀。
周圍的房屋明亮無比,屋內亮著一盞盞明亮的金黃色的燈,橋下也是如此。每個橋洞下都有一排燈亮著,點亮了朦朧的夜色,明晃晃,明晃晃。
放眼望去,周遭景色一覽無余,燈光把每處地方都照亮。絢爛的燈光,多彩的燈光,把茫茫夜色中的烏鎮裝點的無比耀眼奪目,給這漫漫長夜也增添了不少情趣。
江南的烏鎮,美如畫……
游烏鎮作文 篇11
在我眼里,烏鎮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只是在吃的方面有所了解。比如烏鎮醬鴨、白水魚、紅燒羊肉,還有粽香烏米飯,以及不是主食的三白酒。
都說這個三白酒是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俗話說“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聽別人說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入口綿甜,回味爽盡,余香不絕,可是我還未成年,沒有機會品嘗這酒了,不過在游覽過程中我與黃福倫,黃林杰,偷了兩小杯55°的酒嘗嘗。那辣從嘴延伸到喉,再一路延伸下去竄到胃里,真不明白為什么老人喜歡喝這么辣的玩意兒。不過還有一種酒,就是米釀的甜酒,喝起來還蠻好喝的,我還多買了兩碗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嘗嘗。
真是奇了怪了,雖說我們組是四女三男。但接到的一個有關三白酒的任務,更奇怪,我們的組長既帶我們喝酒,又帶我們買煙,這要讓齊老師知道了。不氣死,不過這煙確實很棒,聞起來很香,有一股巧克力的味道,回家我爺爺說這煙雖說是手工的,沒經過加工的純天然,可就是味道太嗆了,他也沒抽第二根。
我們組第二個任務就是去“江南百床館”。那里面擺放了許多古老的床,有近代的“鏤空天長地久雙喜床”和“雙錢花罩拔步床”,光聽這名,就夠讓人穿越一次。清代的“小姐床”真是雕工精湛,風格獨特啊!
在游覽過程中,有點可惜,沒有看到定勝糕。都說定勝糕的諧音,“定升高”表達金榜題名的良好祝愿!看到有些同學買到了,自己沒買到心里還是有點遺憾的。
中午也沒有吃到什么,因為買東西把錢花光了,看到別的同學吃了豐盛的中飯,心里有點羨慕。不過沒關系,下次還有機會,而且我的大伯伯就在烏鎮那做老師,他常給我帶羊肉、醬鴨。
下午我們去了烏村,老實說烏村就像一個度假村一樣,啥都有。小動物樂園最有趣,里面有幾頭豬,正在睡午覺,還有一頭大牛,大,非常大,超級大。白羊和黑羊趴在樹底下,許多小兔子歡天喜地地跑,真可愛。然而,就在那幾頭睡覺的豬旁邊。嗯,黃福倫叫我給他錄視頻。結果我開了視頻之后。他大聲地對豬喊道“段佳男起床,段佳男起床,段佳男起床。”真的`笑死我了。
愉快的上午就這么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去了烏村。
我覺得,這一天非常有趣,沒完沒了的有趣。比如啊,我們組的宗旨是什么?就是速度與激情,享受……我們一直在閑逛,并沒有把任務放在心上刻意尋找,然而我們卻一個個偶遇,很好地完成了,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老實說,我還遇到了一件很意外的事。在村委會里的商店內看到程老師在那里笑著拍同學,于是我付了錢,迅速走出商店,在商店外偷拍到正在喝水的程老師。嗯,真有趣。
下午我們還去了互聯網大會會址,參觀了互聯網大會國際會展中心。還在會旗下拍了集體照。在會展中心里面有一千多張椅子,仿佛看到當時開會的場景。真的好美,好壯觀呀!
回家后感覺這一天過得好開心。好滿足!希望還有下一次旅行。
游烏鎮作文 篇12
今天,天氣晴朗,媽媽帶著我們去烏鎮游玩。
乘著渡船來到景區,眼前的畫面讓我驚訝無比。這里的房子跟城市里的完全不一樣,白墻黑瓦,木門木窗,都是沿河而建。南北兩排老房子中間夾著一條窄窄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像是走進了古老的畫卷里。一條綠帶子一樣的小河靜靜地流淌著,偶爾會有一兩只小木船從水面滑過。河水倒映著兩邊的房子、樹木,好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畫呀!
整個行程下來,有三個地方我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個地方是擺著一個大鍋的地方,那個鍋超級大,看起來歷史悠久,下面寫著“天下第一鍋”。我舉起相機,“咔嚓”一聲,讓它定格在了相片里。走到里面,我還看見了很多的.用具,拉風箱的,碾米的,打年糕的……我和樂樂可開心了,一個個玩了個遍。
第二個地方是“三寸金蓮館”。我看見里面陳列了很多鞋子。這些鞋子很精致,但是很小。據說這是古時候的女人穿的鞋子。我問媽媽:這么小的鞋子,這腳怎么能穿進去呢?媽媽說:古時候,女人以腳小為美。所以女人都要裹小腳,用一條長長的布帶子,一圈圈地纏繞在腳上,不讓腳長大。過了很久很久,等腳定型了,才把布條解下來。我在陳列館的墻上看到了裹小腳女人的畫像,看著那些畫像和旁邊的說明,突然覺得,那時候的女人好可憐啊。聽說烏鎮那兒至今還活著曾經被裹小腳的女人,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第三個地方是龍形田,剛開始我以為這個田是龍的形狀,可是走過去看時,左看右看我也沒看出來啊,可能是我個子還不夠高,看不到全貌的緣故吧。不過里面的布局我還是挺喜歡的。遠處有兩只牛“哞哞”的叫著,旁邊還有個板凳秋千,有很多年輕人正排著隊,爭先恐后地等著坐秋千。我的小伙伴樂樂也嚷著讓她媽媽帶著過去,一定要去蕩一下,不過我可不喜歡去湊這個熱鬧。因為今年是猴年,龍形田內又擺放了很多大型的彩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紅孩兒噴火、大鬧天宮等,都是西游記里邊大家記憶深刻的一幕幕。我想,到了晚上彩燈亮的時候肯定更加漂亮。
一路上,我們走走看看,特別是我,經常拿著平板走在大家前面,給大家拍照。邱邱阿姨說:“以后大家的聚會,于鎵昊就是我們大家的專用攝影師。”哈哈,我好開心哦!
半天的行程讓我的腳走得有點痛,可是我依然很開心。看著熙熙攘攘的中外游客,我不禁感嘆:烏鎮的魅力可真大呀!
游烏鎮作文 篇13
五一假期,我們全家都到烏鎮去玩。為了更好地了解烏鎮的景點特色和歷史人物,爸爸特地請了一位導游,讓她給我們講述烏鎮的故事。
我們進了大門往前走,只見里面黑瓦白墻,綠樹紅花,自己仿佛在畫中游一樣。導游姐姐先領我們去了百床館,走到里面,導游姐姐對我們說:“江南百床館里展示的床有近百張,這些床各式各樣,有的床上雕刻得很精致,有的床是用黃楊木制成的……每個床上都可以掛蚊帳,在床的旁邊分別有四進床:一道脫鞋,二道脫衣服,三道放馬桶,四道上床睡覺。也有三進床,二進床,零進床。每張床都有豐厚的生活內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這就是古老中國人的心愿,也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一次清晰地展現,其中左邊那張床是鎮館之寶——清代的拔步千工床。”我看著那精美的花紋,不禁感嘆:“多神奇的床啊,竟有這么多的圖案!”。
我正在欣賞各式風格的木床,導游姐姐催我們游覽下一個景點,我只好從人群里擠了出去,跟著導游姐姐來到了藍印花布館。一進門就看見一個龐然大物——9米長的竹竿上掛著長長的藍色花紋的布。導游姐姐輕輕拿著布,對我們介紹說:“這種染料,是從一種叫蓼藍草中提取出來的天然植物染料,很環保。它耐洗耐曬,不易掉色,也很牢固,是古代人智慧的結晶。”我看看花布,它是藍底白花,做工很精細。陽光下,像自家新買的窗簾,在微風中翩翩起舞。有的孩子在里面與家人玩著躲貓貓,樂呵極了。
隨后我們又游覽了江南民俗館。跨過門檻就看見有兩個人站在那一動不動,我想:這兩個叔叔是被定身了嗎?怎么一動不動呢?我上前去探個究竟:原來這兩個人是假的,是用石膏做成的石膏像。他們站在這里是展現當年的情景:坐在柜臺里的是掌柜,站在里面的'是賬房先生,在外面的是伙計。在我們的左邊,有一位老奶奶,她正在做鞋底。在她的旁邊有一位很年輕的姐姐,她正在刺繡。她們都坐在那里,聚精會神地做著,不受外人的打擾。再向里走,我們看見了古時候的旗袍,顏色很樸素,它們被穿在塑料模特身上。
走出民俗館,我看見有幾個老爺爺正在悠閑地在下象棋;孩子們在旁邊無憂無慮地玩著,他們的母親在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受點傷。烏鎮人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
最后導游姐姐引導我們來到了現代革命文學家茅盾的故居。我從屋里的碑文里看到茅盾于1896年7月4日出生,他在這里度過童年生活。茅盾在這里上了私塾,他的母親對他的教育深遠,以至于他成為一位著名的作家。我非常敬佩這位偉大的母親,在那個年代培養這樣優秀的人才。
雖然今天腿有些酸,但是讓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歷史故事,以及古代的習俗。多美麗的烏鎮啊!以后有機會,我一定再次來游玩。
游烏鎮作文 篇14
抓住暑假的尾巴再出去玩一次,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烏鎮。我本來也沒有覺得烏鎮有多么出彩,但事實總是和想象不太一樣。
我們去的是西柵。當然烏鎮還有東柵,南柵和北柵。過了檢票口會有兩個去景區的方式可以讓你選。一種是坐的渡船,而另一種就是徒步,我們選擇的是坐的渡船,與我們一同進來的人們大排長龍,有大人、有小孩、有老人、還有外國人,大家井然有序的排著隊等待坐船,大約坐了五分鐘就靠岸了,一下船就是古樸的建筑白墻黑瓦,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各種的小吃店,紀念品商店也相繼進入畫面,好不熱鬧。所有的景點都在一條“古運河”的兩旁,中間架起一座座古石橋。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古人染曬布匹的地方,那些青藍色的花布匹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香氣,香飄十里,好像訴說著,他在時間的長河中看到這個時代的美好和精彩。是多種青草的香味。我們跨進一旁的房屋,那里面放著幾口大缸和大鍋,媽媽對我說:“你知道這些大缸和大鍋用來干什么的嗎?會有一種與外面同樣的青草香,甚至比外面還濃郁些。”“不知道。”這些缸是用來染布的,而這些鍋是用來把有關的.草木燒成染料,所以才會有更加濃郁的青草香。”這次讓我長知識了,當我們正準備走去另一扇門背后的神秘房間時,媽媽告訴我:"這些染料可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一直流傳到現在。"下一個房間是用這些染好的布料修剪成一幅幅精美的藝術品。最后一間房間是讓大家自己動手制作以布匹為原料的藝術品。雖然我沒有嘗試,但是看著他們的認真樣,真是從心里面感覺這是你們了不起的技藝傳承。
后來身為吃貨的我剛剛走出展示布匹的場館就遠遠地望見烏鎮一特色美食“書生羊肉面”的招牌,我點了一大碗,羊腳面,雖然要50塊錢,但是肉的確是可口多汁,肥而不膩,肉酥面Q,還有濃湯拌蒜香,真是物有所值啊!吃的我滿嘴流油,真想再來一碗。
然后我們又參觀了昭明書院,將軍廟,三寸金蓮館,王會悟紀念館......又在民宿吃了中午飯,他們有幾十家民宿,雖然地方都不大,但菜還是非常可口的。
這次短途旅行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同時也感受到了封建思想的腐朽和悲慘,相比我現在生活在這個社會主義世界中,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謂是收獲滿滿的旅途啊!
【游烏鎮作文】相關文章:
游烏鎮作文03-03
游烏鎮作文03-09
【精品】游烏鎮作文08-05
(優)游烏鎮作文08-31
關于游烏鎮的作文08-05
游烏鎮記作文10-04
游烏鎮作文[精品]07-16
烏鎮尋游作文05-07
游烏鎮西柵作文11-17
【精選】游烏鎮作文14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