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

時間:2024-10-10 11:31:40 煒玲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政治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一政治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政治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

  辯證唯物主義

  1、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系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強調物質)

  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意識組;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要求我們樹立正確意識,克服錯誤意識。(強調意識)

  2、規律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辨證關系

  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

  總之,要在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聯系的觀點

  3、聯系含義及客觀普遍性

  聯系是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的聯系之中,不過并非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系)

  客觀性(事物間的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人們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4、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系

  整體與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強調整體:部分離不開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整體的性能狀態影響部分的性能、狀態。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從大局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強調結構:當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損整體功能的發揮。要求我們善于“優化結構”。

  強調部分:整體離不開部分,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性能狀態影響整體的性能狀態,甚至關鍵的部分對整體的性能狀態具有決定作用。要求我們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5、因果聯系原理

  原因與結果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的因果聯系之中的。要求我們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實踐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發展的觀點

  6、事物運動發展觀點(發展觀點)

  一切事物都是變化運動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把事物看成變化發展的過程,明確事物所處的階段和地位,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7、事物發展的原因

  事物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求我們堅持內外因結合的方法。

  8、事物發展的狀態

  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方法論:重視量的積累;學會“優化結構”)

  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求新的事物時“要不失時機,促成飛躍”;要想保持事物性質不變時“堅持適度的原則”)

  一切事物發展都是“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

  注意1:量變有兩種形態:事物在數量和程度上的增減;事物在整體上數量不變,只是在結構或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

  9、事物發展的趨勢

  事物發展總的趨勢是前進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和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的曲折。

  唯物主義知識點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1、聯系的觀點: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

  2、發展的觀點: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發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矛盾的觀點: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4、辯證否定觀: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其實質是 “揚棄”。

  5、實踐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6、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這些知識點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核心內容,掌握這些知識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發展規律,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

  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及方法論

  一、辯證唯物論

  1、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方法論:①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②又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反對: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而否認物質決定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和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而不發揮意識能動作用,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機械唯物主義思想。

  2、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①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②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一直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③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方法論:①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②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反對:反對片面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規律的客觀性、盲目蠻干的唯心主義錯誤;也要反對片面夸大規律的客觀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所作為的機械唯物主義錯誤。

  3、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及方法論要求。

  原理內容:

  ⑴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人的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實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⑵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一、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二、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實物的發展。

  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

  方法論要求:這一原理要求我們一定要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

  4、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2)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并不是否定發揮主觀能動性。它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5、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A、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尊重客觀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們對客觀規律認識愈深刻、全面,主觀能動性愈充分地發揮。如果違背客觀規律,就會受到它的懲罰。

  B、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掌握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因為客觀規律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要正確地認識必須通過實踐,依靠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利用客觀規律改造世界。

  C、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的。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有機統一起來。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及方法論要求。

  原理內容:

  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三方面);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二、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錯誤的認識則會把人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實踐的發展。

  方法論要求:⑴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參加實踐,在實踐中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實現人生價值,造福人類。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充分發揮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2、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原理及方法論要求。

  原理內容: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含義)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時間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不顧歷史的變化,不顧過程的推移,真理也會變成謬誤。)

  方法論要求: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在人們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所以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

  3、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原理及方法論意義。

  原理內容: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一個實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②認識的無限性:……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③認識的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方法論要求:

  與時俱進,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三、唯物辯證法原理

  聯系觀

  一、聯系的普遍性原理【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聯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方法論: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事物之間的聯系,又要看到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聯系。

  二、聯系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是客觀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方法論:①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②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三、聯系的多樣性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總之,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四、聯系的條件性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之間都是有條件地聯系著的,無條件的聯系是不存在的。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方法論: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具體分析事物之間聯系的條件性。

  五、整體和部分辯證關系原理【重點掌握】

  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和部分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①世界觀: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部分從屬于整體,服從和服務于整體。當部分 以合理、有序、優化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大于各部

  分功能之和。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于整體,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②世界觀: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功能 及其變化對整體的功能變化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六、系統和要素關系原理

  世界觀: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 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 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發展觀 1、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原理(發展的普遍性和實質)【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地變化發展之中,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方法論:要用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反對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即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2、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發展的原因)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第一位原因,而事物的外部原因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原因。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內因,又要看到外因,堅持把內外因結合起來。

  3、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原理(發展的狀態)【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不斷前進。

  〖方法論:①要重視量的積累,從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干;②抓住時機,趨利避害,優化結構,促成質變。③還要堅持適度原則、掌握火候。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或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原理)【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事物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這是一切事物發展的總趨勢。

  〖方法論: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成長,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在曲折的道路上問鼎事業的輝煌。

  矛盾觀(矛盾分析法,對立統一規律)

  1.對立統一原理

  世界觀: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對立是指矛盾雙

  方相互排斥、相互分 離的屬性;統一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兩點論、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辯證關系的原理(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同一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沒有斗爭性就有同一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沒有同一性也就沒有斗爭性。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觀: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方法論:①要求我們既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②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世界觀: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它主要有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二是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世界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二者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 共同之處,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在不同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堅持從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認識秩序和我工作方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根據)

  6.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的原理

  世界觀:在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 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既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 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

  世界觀:在每一矛盾的兩個方面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 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 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看問題時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質。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8.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證關系原理

  世界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

【高一政治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一政治信用工具和外匯知識點12-19

高一化學知識點12-18

人教版地理高一知識點03-17

高一語文上冊知識點05-29

高一化學知識點歸納03-03

(精華)高一化學知識點07-14

高二政治知識點梳理五篇分享06-02

高一化學知識點梳理整合02-27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03-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日本亚洲欧洲无免费码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免费人各人国产 | 一级特黄日本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