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蝙蝠和雷達課堂實錄
蝙蝠和雷達課堂實錄1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抄寫有生字新詞的小黑板。
學習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激發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③搜集并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一、交流資料,切入課題
師:課前教師布置了同學們查找有關蝙蝠和雷達的資料,現在來交流。
生:蝙蝠是一種動物,它白天睡覺,夜里飛行。
生:蝙蝠長得像老鼠,它是哺乳動物。
師:真棒,看來你們對蝙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誰知道雷達是什么東西?
生:雷達好像是跟飛機有關。具體做什么用的我就不清楚了。
生: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是幫助飛機在夜間飛行的。
師:大家回答的很精彩。那么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師:現在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師:好,剛才大家讀的很認真,我們來看看你是否真正認識了本課的生字。(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展示生字詞,學生拼讀
熒光屏揭開蒼蠅敏銳避開
飛蛾蚊子捕捉蝙蝠鈴鐺障礙物
師:熒字是后鼻音,要讀清晰;障字是后鼻音,再讀一遍。
生按照老師要求再次齊讀。
師:要掌握詞語,會讀好還是不夠的,還要寫好,這里面的生字,有哪些地方需要引起注意,相互提個醒兒。
生:這里面有五個帶有“蟲”字偏旁的。
生: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邊占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師:說得不錯,接下來請同學們拿出生字本,認真抄寫一遍。然后小組之內評出小小書法家。書寫時要注意坐姿。注意筆畫筆順,盡力把每一個部首寫清楚。
寫完之后小組交流,評選。
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這些生字詞在書中的位置,請同學們快速查找。
師生交流以上詞語所在位置。
師:生字我們先看到這。請大家再讀課文,思考:以下三個問題:1、蝙蝠與雷達是什么關系?2、人們在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3、人們是怎樣從蝙蝠和雷達身上得到啟示的?
為了讓學生明確問題,老師又重復了一遍問題。
學生快速閱讀。
三、研讀文本,探究關系
師: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個機器,到底他們之間有著什么關系?
生: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
師:對于這個回答大家滿意嗎?
生:滿意。
師: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啟示?蝙蝠有什么本領?
生:蝙蝠邊飛邊發出超聲波,在夜里找到蚊子。
師:哪一個自然段描寫蝙蝠飛行本領高?
生:第三自然段。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生:“蝙蝠是在夜里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么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師: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蝙蝠飛行很靈巧。
師:讀出來。
生讀體會。
師: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感受?
生:蝙蝠的飛行本領很大。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從“極細的電線”看出來,我們人類在大白天都看不清,而蝙蝠在晚上能靈巧地避開,太了不起了!
師:你能讀出來嗎?
生:讀句子體會。
師:你這只蝙蝠的本領不太大,誰再來讀?
生:讀句子體會。
師:這只蝙蝠的本領不一般,誰再來讀?
生:讀這句話。
師:這真是只厲害的蝙蝠!看這段話中的些詞,我讀,同學們畫上著重號:還能、而且、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去掉這些詞再讀。
生再讀句子體會。
師:你又體會出什么?
生:這些詞語要重讀。
師:說明什么?
生:這些詞很重要。
生:我覺得這些詞更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師:什么特點?
生:準確、科學。
師:你真是一語道破天機,這些詞語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特點。誰再來讀一讀?大家體會。
生:再讀句子,其他同學體會。
師:你真是個朗讀能手!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語言的準確與科學,更讓我們深深領悟了這小小蝙蝠的超凡本領。那么人們怎樣在蝙蝠身上得到啟示?
生:科學家做了三次實驗,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
師:這是一份表格請同學們快速完成,(出示小黑板)完成表格前把第四、五自然段好好讀讀,邊讀邊完成。盡量用簡潔的語言描寫,不要把原文抄寫下來。
學生閱讀段落,完成表格。
(表中填寫的'內容,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系有鈴鐺的屋子里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碰著。
說明蝙蝠飛行不靠眼睛。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系有鈴鐺的屋子里飛。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說明蝙蝠飛行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系有鈴鐺的屋子里飛。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說明蝙蝠飛行與嘴巴有關。
學生完成后默讀第四、五自然段。
師:文中有個詞語“橫七豎八”是什么意思?
生:橫的有,豎的也有,斜的也有。
師:對,文中形容沒有規則,很亂的意思。
師:三次實驗都在這個布滿了橫七豎八的繩子的房間中進行,第一次實驗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學生讀完成的表格,其中學生填寫為捂住眼睛。
師:可以填寫為捂住眼睛嗎?如何修改。
生:蒙住眼睛,封住嘴巴。
學生填寫了多種實驗結果:像沒頭蒼蠅亂撞、鈴鐺直響等。
師:這些答案都是可以的,只要扣住了文章本來的意思。再看第三次實驗結果。
師:三次實驗,課文使用了“蒙、塞、封”三個不同的動詞,用得很準確,同學們在寫作文時了要注意用詞準確。
師:分析三次實驗結論:第一次實驗結論是?
生:蝙蝠不用眼睛探路。
師:第二次實驗的結論是?
生:蝙蝠在探路時用到了耳朵。
師:第三次實驗的結論是?
生:蝙蝠在探路時用到了嘴巴。
師:從蝙蝠第二次、第三次的探路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蝙蝠靠嘴和耳朵探路。
師:課文中第六自然段中用重要的詞語講了這個關系。
生:配合起來。
師:可見這個詞很重要,如果沒有配合,說明蝙蝠探路只要嘴巴或只要耳朵,這和蝙蝠探路需要嘴巴和耳朵兩種器官是不同的。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體會?
生:說明文的語言準確、科學。
師:有錯,那么,蝙蝠的嘴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的?下一節課我們再來繼續學習希望同學們課下完成:
1、根據第七自然段和課文插圖,畫出能夠說明蝙蝠是如何探路的簡筆畫。
2、雷達是如何根據蝙蝠飛行的原理,安裝在飛機上的。
3、把課文讀三遍,完成課后思考練習內容。
蝙蝠和雷達課堂實錄2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
1.今天早上,我們預習了《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大家都知道,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課文為什么把它聯系在一起了呢?今天,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走進課本解決問題。
2.首先,我們課前放松一下,走進字詞林。猜一猜:(幻燈片1)
三人()三木()三口()十五天()......
看我們今天的生字林(幻燈片2),你也能說出幾個趣味題來讓大家猜猜你說的是其中的哪個字嗎?
在識記過程中,你覺得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如蝙蝠的蝙是第一聲不要讀成第三聲)熒字是后鼻音不要讀成前鼻音......
下面讓我們走進詞語林:開小火車形式領讀;說一說你已經理解的生字詞語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字詞語認讀得差不多了,那么同學們課文讀通順了嗎?分小組讀。比一比哪個小組同學讀得最認真,最整齊。并思考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并試著分段
2、課文讀完了,看來同學們課前預習工作做得不錯,希望再接再厲,在以后的預習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3、第一部分: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的問題。(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科學家們做了三次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3-7)
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
三、研讀重點段落
1、既然課文題目是《蝙蝠和雷達》,那我們應該重點研究的是哪一部分?(第二部分)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拿出筆畫出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并想想說明了什么問題?(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并用“即使......也......”造句
3、針對“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這一情況,作者發出了怎樣的疑問。齊讀,點名讀,讀出疑問語氣。
4、真的是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嗎?不是。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組合作,默讀4、5、6自然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鈴鐺一個也響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鈴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鈴鐺象個不停
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寫表格的情況。
互看圖表,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迷的?
師小結:
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說一說你從句子里體會到什么?(感悟“經過反復、終于)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呢?雷達與蝙蝠有什么聯系?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2、仿照寫句子。(即使...也,終于)
3、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內容。
4、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系。
二、合作閱讀,突破重難點
1、默讀7、8自然段,思考上述問題。
2、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系。
嘴巴天線
超聲波無線電波
障礙物障礙物
反射反射
耳朵熒光屏
3、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系。
飛機上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結全文,延伸拓展
默讀全文,說說你從本文中受到什么啟示?
閱讀文后”資料袋“,出示有關仿生學的圖片,補充相關文字資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與探究興趣。
【蝙蝠和雷達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四年級《蝙蝠和雷達》常用知識點12-18
四年級語文蝙蝠和雷達知識點12-18
蝙蝠的作文08-03
南山雙語學校《松鼠和松果》課堂實錄05-03
蝙蝠大戰作文01-10
[實用]蝙蝠的作文12-20
蝙蝠與老鼠作文11-11
蝙蝠稱王作文11-04
蝙蝠的自述作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