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過小年的來歷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一個傳說來說明這個節日的由來,在民間傳說中,小年的來歷是和祭祀灶王爺的活動有關的,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灶王爺”也被稱為“司命菩薩”、“灶神”、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并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尸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大約出于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對老夫婦并坐,或是一男兩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后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后,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后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經常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話。在很短的時間內,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張密報,說人間要謀反天庭。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見三尸神,命他把說玉帝壞話的人家墻上寫上他們的罪行,再讓蜘蛛結張大網,掛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靈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見到三尸神做了記號的人家,就滿門抄斬。
三尸神見陰謀將要得逞,自己可以獨占美好的人間了,就飛快下凡,將每戶人家的墻上都做了記號。灶君發現了三尸神的陰謀,急忙找來各家的灶王爺商量對策: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掃得干干凈凈。等王靈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時,發現家家戶戶都很干凈,沒有任何標記,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勞動。
玉帝從王靈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萬丈,將三尸神永押于牢,從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擁戴,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掃塵也隨之成為民間的習俗。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后,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北方和南方小年不一樣:差一天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么差一天:到了民國,民間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官家的小年是臘月廿三,百姓家的是臘月廿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廿五。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更悠久。然而到了清朝,為了節省開支,皇帝會在每年臘月二十三祭神的時候,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自此開始便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區別。所以北方人多選擇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很多地方仍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廿三在坤寧宮祀神,同時皇帝也祭祀灶王爺。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于臘月廿三祭灶。又由于清朝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北方民間小年祭灶時間受官方影響逐漸變為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則沿用舊歷。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到了民國,民間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官家的小年是臘月廿三,百姓家的是臘月廿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廿五。可以說,南北小年日子的不同,是受官氣的影響。
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廿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據介紹,由于政治中心在北方受官方影響大,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離政治中心較遠,一些地區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江浙滬地區把“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夜,安徽蕪湖地區和南京則干脆把小年和元宵節合一塊兒過。
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也就是北方的“掃房”。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將室內屋外、房前屋后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凈凈地迎新春。此外,南方人還要吃年糕,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過小年的來歷】相關文章:
過小年11-24
[精選]過小年作文10-04
過小年作文09-14
過小年習俗03-02
[優]過小年作文12-27
(集合)過小年作文11-04
過小年作文[精華]10-05
有關過小年10-17
[薦]過小年作文10-09
【優選】過小年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