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知識點歸納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知識點歸納 1
1、我國自然資源的總特征(基本國情):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概況:陸地面積——世界第三:礦產資源總量——世界第三;耕地面積——世界第四;河流年徑流量——世界第六;森林面積——世界第六)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
2、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如交通用地等)
3、土地不利條件: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尤其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4、土地資源的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及低緩的丘陵地區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90%以上)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該區還集中了大量的難利用和未利用土地)
耕地與水資源南北差異:北方以旱地為主,且耕地資源比例大(60%),但水資源比例僅20%;南方以水田為主,且耕地資源比例小(40%),但水資源比例達80%
5、當前的.土地問題:水土流失;亂占耕地;土地荒漠化。
6、土地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全國土地日—6月25日
7、我國土地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8、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類所需的淡水資源僅占全球水量的2.5%。地球上的淡水資源,98%是冰川、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
9、水資源現狀:水資源總量排世界第六,但人均排名靠后。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費嚴重——水資源短缺;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國水周:3月22日至28日。
10、水資源分布特征:
a、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解決措施:興建水庫,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
b、空間分布:東多西少,南豐北缺(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解決措施:跨流域調水(如引灤入津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
【南水北調工程】
西線:從長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引水入黃河=解決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中線:長江中游的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經鄭州、石家莊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東線:從長江下游引長江水,經京杭運河北上,在山東西部過黃河,至天津、北京。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南水北調工程建成后將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流域聯結起來,從根本上扭轉中國水資源嚴重分布不均的局面。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知識點歸納 2
1.自然資源的國情基本特征:
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少
自然資源大國:領土世界第三;探明礦產資源儲量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
年徑流量世界第六;森林世界第六
人均資源量不足:人均土地世界1/3;人均礦產資源世界3/5;人均耕地世界1/3;
人均河川徑流量世界1/4;人均森林世界1/5
2.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水資源的空間和時間分布
空間:南多北少,西北更少 耕地分布:北多南少(小麥、棉花集中產區——華北平原,耕地約占40%,水資源6%)
時間:夏季降水豐沛,冬季降水少
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
(1)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
(2)興修水庫
(3)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水能的開發
水能資源蘊藏量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以長江水系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
3.土地資源
基本國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土地資源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
北方:旱地 南方:水田
(2)草地的分布: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
草地的`類型和產草量,自東向西隨著降水量的減少而變化
(3)林地的分布: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
林區
特點
東北林區
嶺闊谷寬,氣候冷濕,松林成海
西南林區
高山峽谷,氣候多樣,樹種繁多
東南林區
低山丘陵,氣候濕熱,經濟林盛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知識點歸納 3
一.自然資源概況
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
自然資源的特征: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質量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我國自然資源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自然資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約,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他們在地區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勻的。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的變動之中。
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多的地區是青藏高原。新疆、內蒙古等地由于深處內陸,水氣少,云霧少,光照強,太陽輻射總量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為太陽輻射量最大的地區。年太陽輻射量最小的地區是四川盆地,該地區處在東南及西南暖濕氣流交匯的地區,年降水量多,云霧量大,造成該地區太陽總輻射量少。
二.中國的土地資源
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類型齊全: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國草地面積廣達、居世界前列,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我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一億公頃。
區域差異明顯:我國土地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的區域差異明顯。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我國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部山區的林地多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
提高地理成績的方法抓"概念"重"消化"
想要學好地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地理的概念掌握好,地理當中會有很多的題混淆概念,只有我們掌握好相應的概念,我們才能把他們分出來,知道他們之間的差異。
基礎知識
無論你學習什么學科,都必須掌握好基礎知識,這樣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更好提高成績。學習地理最如果你基礎知識不好,是沒有辦法答題的,地理不僅需要我們背,還需要我們計算,這些都是要用到基礎知識的。
怎么才能快速提高地理成績
學會“用圖”“看圖”“畫圖”
地理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圖,有很多的同學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都不會讀圖,地理試卷中大部分的題都是和地圖相關的,可想而知地圖的重要性。有很多的同學說,看到地圖會有害怕的感覺,因為根本背不下來,其實我們在背地圖的時候,不用死記硬背,我們可以根據一些題,去看地圖,把地圖放在自己的桌子上,沒有事的時候可以看一眼,也可以自己畫一下,這樣我們的記憶會非常的深刻。
總結知識
我們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還要學會總結,知道地理的各個部分是講的什么內容,每隔一段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遇到題的時候,知道應該怎么思考,這樣我們在學習答地理試卷的時候,才能更好的掌握各種題型思路。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06-11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知識點梳理08-14
地理水平考知識點歸納03-03
地理高中水平考知識點歸納03-08
八年級上冊《分式》知識點的歸納匯總09-07
八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梳理歸納08-29
(精品)地理高中水平考知識點歸納03-08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的復習要點09-03
(經典)地理高中水平考知識點歸納7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