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1
特殊句式
(一)介詞結構后置句:
1、青,取之【于藍】,于,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可譯為“從”。
2、青【于藍】: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3、寒【于水】: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相當于介詞“于”,引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
(二)定語后置句: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是“爪牙”的定語;“強”是“筋骨”的`定語。“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2
1、語出盧綸的《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牧》:“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原來是指窗戶軒敞;后來多用作形容為人處世手腕圓滑,面面俱到
2、語出沈?期的《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詩》:“寶馬香車清渭濱,紅桃綠柳禊堂春。”指代駿馬與美車,形容車馬之美
3、語出杜甫的《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形容人極為聰明。
4、語出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比喻人見過大世面,眼界很高
5、語出崔顥的《江畔老人愁》:“兩朝出將復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輪。”含義是出則為將,入則為相;指文武兼備的人物
6、語出白居易的《晚春閑居》:“宿酲寂寞眠初起,春意闌珊日又斜。”含義是大好的春光快要完了
7、語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向權貴低頭哈腰,討好諂笑;形容卑躬屈膝的樣子
8、語出孟郊的《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比喻慈母對兒女的養育之恩
9、語出杜甫的《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形容文章氣勢宏偉,在當時無人能比。
10、語出杜甫的`《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牙齒潔白,容貌美麗
11、語出張祜《集靈臺》:“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娥眉朝。”形容婦女妝飾素雅
12、語出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因用來指代十三四歲的少女
13、語出李白的《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又蹙如驚電。”意思是筆一揮動,就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后多比喻草書的筆勢矯健生動
14、語出杜甫的《可嘆》:“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意思是說天上的白云像白衣裳,頃刻之間又變得像黑狗。后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15、語出李商隱的《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原指碧綠的海,蔚藍的天;后來用以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16、語出杜甫的《丹青引》:“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本來是說作畫之前的苦心構思;后來形容苦費心思于謀劃并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
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3
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借,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尊重,動詞。)
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4
1、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7、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脊軒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9、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1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屈原《離騷》)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1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15、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17、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19、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20、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5
《定風波》也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期的作品,記敘的只是出游時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從中表述了作者灑脫、放達的人生態度,更寄寓了他對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擊的憤懣和故作曠達之情。
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會慌張避雨,而詞人卻用平靜的口氣勸導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在風雨中漫步徐行,吟詩長嘯,的確是一種不為環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腳踏草鞋,遠比官服車騎來得輕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裝束,誰還會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煙雨任平生”,此時在詞人眼中呈現的,已經不是自然界的這場短暫變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風雨。這一句,充滿藝術的張力,一下拓寬了全詞的境界。蘇軾一生坎坷,屢經政治風雨洗禮,但是這也磨練了他的頑強意志,面對風雨,不驚恐,不逃避,不哀傷,泰然處之,瀟灑從容,這才是蘇軾魅力的人格光輝。
詞的下片寫雨過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剛才還是風雨大作,轉瞬間,“山頭斜照卻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變化,反復無常,如何面對這樣的現實呢?詞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當他回首走過的風雨歷程時,竟達到了一種寵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曠達人生境界。
【最新高二語文知識點梳理整合】相關文章:
最新高二必考化學知識點梳理03-04
高一化學知識點梳理整合02-27
(薦)高一化學知識點梳理整合02-27
高一化學知識點梳理整合(必備)02-27
語文必修二知識點梳理12-19
高二會考地理知識點梳理03-0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梳理整合5篇精選03-03
高二語文知識點03-03
高二語文下冊知識點03-03
部編二下語文七單元知識點梳理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