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尊師》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04-12 09:23:1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呂氏春秋·尊師》原文及翻譯

《呂氏春秋·尊師》原文及翻譯1

  原文:

  呂氏春秋

  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勾踐師范蠡、大夫種。圣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

  子張【1】,魯之鄙家也;顏涿聚,梁父之大盜也;學于孔子。段干木,晉國之大駔【2】也,學于子夏。高何、縣子石,齊國之暴者也,指于鄉曲,學于子墨子。索盧參,東方之巨狡也,學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為天下名士顯人,以終其壽,王公大人從而禮之,此得之于學也。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曰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賢主弗內之于朝,君子不與交友。

  故教也者,義之大者也;學也者,知之盛者也。義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學。身成則為人子弗使而孝矣,為人臣弗令而忠矣,為人君弗強而平矣,有大勢可以為天下正矣。故子貢問孔子曰:“后世將何以稱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學祭先圣,則齒【3】嘗為師者弗臣,所以見敬學與尊師也。

  (取材于《呂氏春秋·尊師》)

  注釋:

  【1】子張、顏涿聚、段干木、高何、縣子石、索盧參、禽滑黎等,皆為古人名。

  【2】駔(zǎng),市場經紀人。

  【3】齒:排列。

  譯文:

  神農以悉諸為師,黃帝以大撓為師……吳王闔閭以伍子胥、文之儀為師,越王勾踐以范蠡、大夫文種為師。圣人賢者沒有不尊重老師的。如今,(人們)地位的尊貴沒有達到帝王,才智沒有達到圣人,卻想不尊奉老師,(那)通過什么能達到(帝王圣人的境界)呢?這就是五帝廢絕、三代滅絕的原因。

  況且上天造就人,使人的耳朵可以聽見,(如果)不學習,人耳朵能聽見還不如耳聾(聽不見);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見,(如果)不學習,人眼睛能看見還不如眼瞎(看不見);使人的嘴可以說話,(如果)不學習,人嘴能說話還不如口里有病說不出話;使人的心可以認知事物,(如果)不學習,人心能認知還不如狂亂(無知)。因此凡是學習,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達天性。能夠保全上天賦予人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傷害,這叫作善于學習。

  子張是魯國的鄙俗小人,顏涿聚是梁父山上的大盜,(他們)向孔子學習。段干木是晉國的市場經紀人,向子夏學習。高何、縣子石,是齊國的兇惡殘暴的人,在鄉里受指責,向墨子學習。索盧參是東方聞名的狡猾之人,向禽滑黎學習。這六個人,是(該受到)刑罰、處死、侮辱的人。如今,(他們)不僅免于受到刑罰、處死、侮辱,(還)從此成為天下知名的人,終其天年,王公大人跟隨他們并禮待他們,這些(都是)從學習中得到的啊。

  君子學習,談論道理一定稱引老師的話來闡明道義,聽從(教誨)一定盡心竭力來發揚光大。聽從(老師的'教誨)而不盡心竭力(去發揚它),稱這種行為為“背”;談論道理而不稱引老師的話(去闡明它),稱這種行為為“叛”。有背叛行為的人,賢明的君主在朝廷上不會接納他們,君子不會和(他們)交往為友。

  因此,教育,是大義;學習,是大智慧。大義沒有比使他人獲得利益(更)大的,使人獲得利益沒有什么能比教育(更)大的。大智慧沒有比修養身心(更)大的,修養身心沒有比學習(更)大的。自身的修養完成了,那么作兒子的不用支使就孝順了,作臣子的不用命令就忠誠了,作君主的不用勉強就公正了,擁有最有利形勢的人就可以作天下的君主了。所以子貢問孔子說:“后代將用什么稱贊您呢?”孔子說:“我哪里值得稱贊呢?(如果)不停止(一定要說)的話,(那)就是喜好學習而不滿足,喜好教誨(他人)而不知疲倦,大概只是這些吧!”天子進入太學祭祀先代圣人,與曾經當過(自己)老師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們)當作臣子看待,這是用來表示敬重學習和尊重老師(的做法)啊。

《呂氏春秋·尊師》原文及翻譯2

  原文:

  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勾踐師范蠡、大夫種。圣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

  子張【1】,魯之鄙家也;顏涿聚,梁父之大盜也;學于孔子。段干木,晉國之大駔【2】也,學于子夏。高何、縣子石,齊國之暴者也,指于鄉曲,學于子墨子。索盧參,東方之巨狡也,學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為天下名士顯人,以終其壽,王公大人從而禮之,此得之于學也。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曰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賢主弗內之于朝,君子不與交友。

  故教也者,義之大者也;學也者,知之盛者也。義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學。身成則為人子弗使而孝矣,為人臣弗令而忠矣,為人君弗強而平矣,有大勢可以為天下正矣。故子貢問孔子曰:“后世將何以稱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學祭先圣,則齒【3】嘗為師者弗臣,所以見敬學與尊師也。

  (取材于《呂氏春秋·尊師》)

  譯文:

  神農以悉為師,黃帝以大撓為師……吳王和魯以伍子胥和文學儀器為教師,越王勾踐以范蠡和醫生的文學品種為教師。圣人和圣人不尊重老師。如今,(人)地位的尊嚴還沒有達到皇帝,智慧也沒有達到圣人,但他們想不尊重老師。(那)我們能達到什么(皇帝和圣人的境界)?這就是為什么五位皇帝和三代

  此外,上帝創造了一個人,這樣人們的耳朵就以聽到,(如果)不學習,人的耳朵可以聽到不如聾(聽不見);讓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看到,(如果)不學習,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不如盲人(看不見);讓一個人的嘴可以說話,(如果)不學習,人的嘴可以說話不如口腔疾病說話;讓一個人的心可以認知事物,(如果)不學習,人的心可以認知不如瘋狂(無知)。因此,所有的學習,都不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來達到自然。它可以保存上帝賦予的(天性)而不傷害它,這被稱為善于學習。

  子張是魯國的庸俗惡棍,顏卓聚是梁父山的小偷。(他們)向孔子學習。段干木是晉國的`市場經紀人,向子夏學習。高和縣子石是齊國兇猛殘忍的人。他在鄉下受到指責,向墨子學習。索盧參是東方著名的狡猾的人。他向鳥類滑黎學習。這六個人是(應該受到)懲罰、處死和侮辱的人。如今,(他們)不僅避免了懲罰、處死和侮辱,而且從那時起此成為世界著名的人。每年,王公都跟著他們,對他們禮貌。這些(都是)是從學習中獲得的。

  紳士學習,談論真相必須被稱為引導老師來澄清真相,聽(教學)必須全心全意地發揚光大。聽(老師的教導)而不是全心全意(發揚它),稱這種行為背誦;談論真相而不是引導老師(澄清它),稱這種行為叛逆。有背叛行為的人,聰明的君主不會在法庭上接受他們,紳士也不會和(他們)交朋友。

  因此,教育就是正義;學習就是智慧。正義沒有什么比讓別人獲得利益(更多)更大的了,也沒有什么比教育(更多)更大的了。大智慧不比培養身心(更多)大,培養身心不比學習(更多)大.。自我修養完成后,兒子不需要支持就孝順,臣子不需要命令就忠誠,君主不需要勉強,情況最有利的人就能成為世界君主。于是子貢問孔子:后代會用什么來表揚你?孔子說:我哪里值得稱贊?(如果)不停(一定要說),(那)就是喜歡學習而不滿足,喜歡教(別人)而不知疲倦,大概就這些吧!天子進入太學祭祀先代圣人,與曾經當過(自己)老師的人并排站立,不把(自己)當臣子。這是用來尊重學習和老師(做法)的。

  [完]

【《呂氏春秋·尊師》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列子 原文及翻譯07-29

江漢原文翻譯10-05

童趣原文翻譯09-27

菊原文翻譯09-27

無題原文翻譯09-28

雝原文翻譯09-12

潛原文翻譯09-12

紅梅原文翻譯09-13

《北山》原文翻譯09-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自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对白 | 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