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具體時間

時間:2025-01-11 09:05:1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3大暑具體時間

2023大暑具體時間1

  2023年大暑時間:7月23日09:50:15,農歷六月初六,星期日。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此時,陽光直射北半球最為強烈,氣溫高、濕度大,人們常說的“酷暑難耐”正是形容這個時候的天氣。

2023大暑具體時間

  大暑節氣簡介

  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二個,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每年的公歷7月22日、23日之間,太陽到達黃歷120°,是大暑節氣。與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而大暑表示天氣炎熱至極。大暑節氣有曬伏姜、喝伏茶、燒伏香、送“大暑船”等習俗。此時天氣濕熱,很容易導致身體受潮濕氣過重。所以不管是在飲食還是起居都要注意祛除濕氣。

  大暑節氣的特點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

  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每年7月下旬(約大暑節氣后),副熱帶季風雨帶移至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稱“七下八上”)是我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雨季;而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距海洋遙遠,是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區。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在靜夜里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不遠了。

  二候土潤溽暑

  天氣開始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溽是濕,大暑時,濕氣濃重,濕熱令人難耐。東漢劉熙的說:“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就稱‘齷齪熱’。

  三候大雨時行

  “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

  大暑有什么習俗

  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吃荔枝,叫做“過大暑”。民間傳說大暑這一天吃荔枝,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還有吃米糟的習俗。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

  3、吃鳳梨

  我國臺灣則有吃鳳梨的習俗,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被用來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

  4、吃“半年圓”

  另外,由于農歷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間講究“過半年”,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嘗甜食,象征著團圓和甜蜜。

  5、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凍和燒仙草也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

  6、送大暑船

  大暑時節,浙江臺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動。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隨后,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在海上點燃,隨水而去,以此祝福人們五谷豐登、生活祥和。

  7、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8、喝暑羊

  “喝暑羊”就是大暑時節喝羊肉湯,是流行在魯中南革命老區沂蒙山區和魯西南地區的大暑習俗。其中,以山東單縣羊湯最為聞名。伏暑的羊湯湯質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溫補腎陽的良好功效,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營養美味的滋補佳品。

2023大暑具體時間2

  大暑節氣2023具體時間

  2023大暑節氣時間:7月23日09:50:15,農歷六月初六,星期日。“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

  大暑傳統習俗

  1、曬姜。

  生姜原產于我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的時候,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壓榨,和紅糖混合,放在容器里,放在紗布上,曬干。充分調和后,對老寒胃、感冒咳嗽等有奇效。具有保暖保健作用。

  2、喝傅的茶。

  它是由金銀花、甘草、夏枯草等10多種中草藥熬制而成。冷卻成茶備用。夏天喝它有清涼消暑的作用。在古代,它們是免費提供給人們的,但現在一些藥店這樣做了。

  3、燒香。

  夏熱一到,氣溫就達到最高,農作物生長迅速,干旱、洪澇、風災也是大部分地區最頻繁的。收獲種子、抗旱、防澇、防臺風和田間管理的任務非常繁重。因此,人們燒香,祈求好天氣和豐收。

  4、喝夏羊。

  在中國北方,在大夏這一天喝夏羊(即喝羊肉湯)是一種習俗。

  大暑是什么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氣溫最高的時期。

  大暑天氣特點

  基礎天氣

  通常大暑節氣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同時也最高的天氣,大部分地區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區氣溫達到35度以上。

  而在華南西部地區高溫也很頻繁,但是雨水相對而言比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見的季節。

  高溫酷熱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階段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當然全國各地溫差都不會很大。

  長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溫伏旱

  大暑節氣時,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40℃的酷熱也不鮮見。

  大暑期間的高溫是正常的氣候現象,此時,如果沒有充足的光照,喜溫的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生長就會受到影響。但連續出現長時間的高溫天氣,對水稻等作物成長十分不利。

  實際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熱帶高壓較弱,位置偏南或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兩場臺風降雨或時不時有些雷陣雨,就不會出現大范圍伏旱。

  大暑的民俗活動

  大暑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有一些與之相關的民俗活動。在中國的一些地區,人們會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以迎接夏季的到來。例如,有些地方會舉行傳統的祭祀活動,向神靈祈求豐收和平安。還有一些地區會舉辦游泳比賽或水上娛樂活動,以應對炎熱的天氣。

  此外,大暑時節也是一些夏季瓜果蔬菜豐收的時期。人們可以品嘗到各種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葡萄、黃瓜等,以滿足夏季的口渴和營養需求。

  大暑吃什么風俗食物最好

  1、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2、吃涼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節氣前后還喜歡吃各種涼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簡單且經濟的菜品,如芽菜涼拌油豆腐、涼拌豆角,都有著脆生生的涼快口感,能讓人提起食欲。還有將海帶、青椒、紅椒用醬油、醋、姜末等調味的涼拌三絲,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涼拌三絲里還能見到魚、冬筍與燒鴨的身影。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

  4、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5、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喝姜茶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臺灣人民則十分流行在大暑這一天吃仙草與鳳梨,傳說這個時間的鳳梨最為好吃,仙草也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7、吃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8、喝老鴨湯

  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大暑老鴨賽補藥,以老鴨慢燉后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老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9、飲伏茶

  暑熱入伏后,人們遣暑的習慣之一還有飲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們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習俗,許多人家還會將后院曬干的烏梅制作烏梅茶飲用。

  10、吃鳳梨

  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11、喝暑羊

  山東不少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大暑具體時間】相關文章:

2023“三伏天”具體時間表01-10

大暑小暑來歷03-12

大暑習俗介紹07-04

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01-11

2023年三伏天具體詳細時間表01-10

大暑必吃美食07-22

大暑的詩(精選10首)03-11

大暑的由來和風俗03-12

大暑溫馨的祝福短信12-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