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前預習方法
題海拾貝法
在浩如煙海的試題中,特別是各地歷年的中招試題、模擬試題,有一些試題設計比較精巧,可以從中選出具有典型性、靈活性、實用性的小題進行訓練,比如:古詩詞的理解性背誦、文學知識、口語交際、修辭方法、語病修改等。利用課前幾分鐘采用競答的方式進行提問,這樣,學生有興趣,精力集中,能起到較好的鞏固知識的作用,同時,查漏補缺,彌補了不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接觸一些中招試題,可以明確中招試題的命題意向,撐握中招試題的解題思路和技能,為參加中招考試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準備。
文林擷英法
從課本中選取一些重點課文,利用早讀的時間,要求背誦的背誦,不要求背誦的要反復讀,重新領悟、鞏固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寫作特點以及學習重點;每周從課外至少選一篇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賞課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薦的文章,從文章的語言、構思、立意、寫作方法等方面談理解、談感受、談啟示,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瀏覽“閱讀提示”。
注意提取“閱讀提示”中的信息。人教版初中語文新教材在結構、體例和形式上都有諸多創新,其中在每一課的正文前設計一小段閱讀提示,可謂匠心獨運,是這諸多創新中的一個亮點。“閱讀提示”用語不多,大都三、五句話,但每段都是編者根據一節課的具體內容巧妙設計,精心安排。或創設情境,或勾勒線索,或用設問點出全課的重點,或提出問題引發探究。課前“閱讀提示”欄目的設計,拉近了學生與教科書的距離,使教材變的生動、有趣。學習古詩詞之前,教師要讓學生認真閱讀 此欄目,并準確提煉出閱讀提示中的有用信息。如七年級上冊《夜雨寄北》一詩的引言,看過后可以知道本詩的主題是訴說離情;看過晏殊《浣溪沙》一詩的閱讀提示,可知此詩是傷春感時之作;看了《題破山寺后禪院》一詩的閱讀提示,就能明白該詩的大體意思,為詩文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看懂“文題”。
注意從文題中推測、預知、理解古詩詞的大意。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題直接點明了詩詞的中心及內容,有的文題揭示了作品的線索,有的文題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調。例如:趙翼的《論詩》,從文題一眼便知,此詩是談論詩文的;張養浩的《潼關懷古》,是作者以潼關的歷史作為線索,懷古傷今的詩作;曹操的《龜雖壽》一詩,文題中的一個“雖”字,不看內容就可知道,已經定下了感傷時間易逝、人生不能常在的感情基調。
讀課題,我能或我想知道什么?
1、了解課文中大概意思。課文中告訴我一件什么事?
(1)時間
(2)地點
(3)人物
低年級可以簡單知道了解就可以了。高年級大部分練說。
2、檢查不認識的生字、詞做出標記。
3、把讀的不通順的句子畫出來
4、找出不理解的詞。
【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相關文章:
學好語文的方法06-27
學好語文的方法(優)06-27
(精華)學好語文的方法06-27
如何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12-18
初中高中階段如何進行課前預習03-25
高考語文微寫作方法03-04
學好語文的方法14篇(精)06-27
學好語文的方法14篇(優)06-27
學好語文的方法13篇(集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