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組成
除氫(氕)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個質子構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夸克組成的。
物質的定義由宇宙的定義對時刻的取值范圍加以t≤r/c的限制,并忽略時間增量后給出宇宙的瞬時狀態。
內涵:物質是質量的空間分布。
外延:所有物件,包括精神物件和現實物件。
物件:某一有限質量在某一有限空間內的瞬時分布。
物質與意識,即存在與思維,它是形成世界各種現象的主要因素,如何看待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切哲學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
物質形態
物理學上物質有六種存在形態: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固態物質具有形狀和體積,它們的分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液態物質也有體積,但沒有形狀,相比之下,它們的分子結合得要松散一些,因而液體可以被傾倒到一個容器中以測量它們的體積。
氣體既沒有體積也沒有形狀,它們的分子會自由地移動,從而充滿任何一個可以封閉它們的容器。等離子態是由等量的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離子組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表示原來不同狀態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狀態(一般是基態)。即處于不同狀態的原子“凝聚”到了同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