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詞的用法

回答
瑞文問答

2024-07-04

虛詞必須依附于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語法成分、不能重疊。句首一般是語氣副詞;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代詞;在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作語助詞的“也、矣、焉、哉”,在疑問句末助疑問語氣,在感嘆句末助感嘆語氣,在陳述句末助陳述語氣。

擴展資料

  虛詞的用法

  一、而

  1、連詞:可連結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1)表并列關系。

  (2)表遞進關系。

  (3)表承接關系。

  (4)表轉折關系。

  (5)表假設關系。

  (6)表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7)表示因果關系。

  (8)表示目的關系。

  (9)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襯托,常與“何況”“而況”相呼應,表遞進。

  2、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通“爾”,一般作定語,也可作主語。

  3、通“如”:好像,如同。如:軍驚而壞都舍。

  二、何

  1、疑問代詞

  (1)單獨用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帶有語氣助詞 “哉”“也”。

  (2)用作前置的賓語,問處所或事物。

  (3)用作定語。

  (4)用作狀語,常表示反問。

  2、副詞: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詞前。

  3、構成復音虛詞“何如”“何以”。

  三、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

  (2)表反問語氣。相當于“呢”。

  2、介詞:用法相當于“于”。

  3、作形容詞詞尾。

  四、乃

  1、副詞

  (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

  (2)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

  (3)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

  2、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作定語或主語,不作賓語。

  五、其

  1、人稱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作領屬性定語。

  (2)作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4)指示代詞。表遠指,作定語。

  (5)指示代詞。后面多是數詞。

  2、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表語氣。

  3、連詞

  (1)表選擇,兩個“其”連用。

  (2)表假設。

  4、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

  六、且

  1、連詞

  (1)表遞進關系。

  (2)表并列關系。一般連接兩個動詞或形容詞。

  2、副詞

  (1)表動作或情況就要發生。

  (2)表接近某個時間或數字。

  (3)表短暫時間。

  七、若

  1、代詞

  (1)、作第二人稱。做主語或定語。

  (2)、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

  2、連詞

  (1)、表假設。

  (2)、表選擇。

  3、動詞,像,好像。

  八、所

  1、助詞: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2、“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⒊“所以”連用

  ⑴、表原因。

  ⑵、表根據、依靠或憑借。

  4、名詞: 表處所,地方。

  九、為

  1、介詞:表被動時讀二聲,其它讀四聲。

  (1)表對象。

  (2)表替給。

  (3)表時間。

  (4)表目的。

  (5)表原因。

  (6)表被動。“為”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施動者,有時也可不出現施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被動式 。

  2、助詞:讀二聲,放在疑問句末,表反問。

  十、焉

  1、語氣助詞:用在句末,表陳述或反問語氣,用在句中,表提頓,相當于“也”。

  2、代詞

  (1)相當于“之”,作賓語。

  (2)疑問代詞。作狀語。

  3、兼詞。一種兼“于+何”,作狀語。一種兼“于+是”或“于+之”,用在句末作補語。

  4、作詞尾。

  十一、也

  1、表示判斷語氣的。

  2、表示肯定語氣的。

  3、表示疑問語氣的。

  4、表示感嘆語氣的。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

  十二、以

  1、介詞。

  (一)表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二)起提賓作用,"把"。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于轉折關系。

  (一)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

  (二)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

  (三)表示目的關系,"以"后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

  (四)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五)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十三、因

  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

  十四、于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

  2、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

  3、放在動詞之后,引進行為的主動者,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4、復音虛詞"于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十五、與

  1、作連詞。相當于"和"、"跟"、"同"。

  2、助詞。通常寫作"歟"。

  (一)助疑問語氣,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語氣比較委婉。

  (二)助感嘆語氣。

  十六、則

  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偷偷碰偷偷鲁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