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居易為何深夜與歌女獨處
白居易為何深夜與歌女獨處呢?從白居易的詩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白居易一生喜歡在夜里聽婦人幽怨的曲子,然后靈性大發飲酒作詩,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 ············
············ ············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潯陽江上見到一位美麗婦人,被其彈奏的幽怨曲子所打動而作,昔日長安倡女如今年老色衰嫁給了商賈,丈夫整日闖蕩江湖泛舟商海,常常夜不歸宿,此次又外出經商去了,婦人獨自一人在客船上彈奏琵琶,白居易就移動小船,深夜登舟與她飲酒,臨別贈詩一首,遂成《琵琶行》。那么,白居易為什么喜歡深夜與婦人獨處,又是喝酒又是彈曲,又是聊天又是作詩的,全然沒有一點避諱,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因為婦人曾是長安倡伎并與白居易所熟悉,就不用避嫌了嗎?
白居易還有一首類似于《琵琶行》的詩叫《夜聞歌者》,這首詩是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的途中,夜宿鄂州時偶遇一婦人,有感而發,此詩應該早于《琵琶行》,詩曰:
夜泊鸚鵡洲,秋江月澄澈。
鄰船有歌者,發調堪愁絕。
歌罷繼以泣,泣聲通復咽。
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
獨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
夜淚似真珠,雙雙墮明月。
借問誰家婦,歌泣何凄切?
一問一沾襟,低眉終不說。
這兩首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一,都是作者在左遷之后的夜晚與歌女偶遇。二,都是在船上。三,都刻畫了身世凄苦的婦女。四,都描寫了幽怨凄美的音樂。五,都背景凄冷。六,都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七,都運用了美妙絕倫的比喻。不同之處:一為唱歌,一為彈曲。
《琵琶行》與《夜聞歌者》雖然都是絕唱,其所描寫的兩位婦人都曾是歌女,尤其鄂州那位女子更是一人獨處,丈夫不在家,白居易竟然超越“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禮制與她們飲酒作樂,這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如果我們讓白居易穿越時空來到21世紀,那當時的情景就是,一位公務員,在漆黑的夜晚忽聽琴聲或歌聲,循聲而至見一婦人,遂上前搭訕,接著置酒作樂,這是什么行為?可是無論當時還是后世都沒有人譏笑他,這又是為什么呢?
《長恨歌》是白居易另一首膾炙人口的長篇敘事詩,它的創作背景是白居易與好友王質夫、陳鴻三人同游仙游寺時談及楊貴妃有感而發。與此同時,陳鴻也作《長恨歌傳》,在這篇傳序里,陳鴻對白居易深夜與歌女獨處一室下了一個定義,陳鴻說:“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故所遇必寄之吟詠,非有意于漁色。”大意是,白居易精于寫詩,多用感情所寫,所以他每遇到事情必然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加以吟詠,并不是為了獵取美色。也就是說,白居易寫詩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遇到事情上,不一定非要參與其中,文學是允許虛構的,這是白居易深夜登舟與歌女獨處最恰當的詮釋。
白居易一生可以用妻妾成群來形容,最有名的妾有六個,樊素、小蠻、菱角、谷兒、紅綃、紫綃,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菱角執笙簧/谷兒抹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左顧短紅袖/右命小青娥······這些出現在白居易詩中的女子都是他的小妾或家妓。一位國家公務員居然有這么多老婆和情人,現在看來不可思議,可在當時是極為正常的,若白公生活在當下,那是絕對不能創作出如此絕美的詩句來。
【白居易為何深夜與歌女獨處】相關文章:
韓愈白居易為何沒成為好友?08-07
白居易長恨歌為何長恨01-27
有關街市歌女散文09-30
安靜獨處經典句子05-15
關于獨處靜心的句子08-30
深夜的句子08-09
深夜經典句子10-09
白居易的古詩06-15
白居易介紹09-28
白居易簡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