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夢微之賞析

時間:2024-09-14 15:20:45 詩婕 白居易 我要投稿

白居易夢微之賞析

  想要學好一篇古文,讓古文翻譯成白話文是最佳的方式,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識和文法,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白居易夢微之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居易夢微之賞析

  原文: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譯文:

  夜里做夢與你攜手共同游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發滿頭。

  阿衛韓郎已經先后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

  賞析:

  這首《夢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詩。其中頸聯“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古往今來更不知有多少人為它而傷懷!

  公元 801年,30歲的白居易在長安結識了 23歲的元稹,他們為對方的文采精華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對宦官專權、提倡輕徭薄賦。真是相見恨晚!為了實現古代仕人懷有的那份安邦定國的宏偉抱負,二人同時參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試,并且同時當上校書郎。雖是個閑官,倒也可自得其樂。飲酒賦詩賞花聽書,好個詩酒風流!直到元稹因敷水驛事件得罪宦官、被貶下放,白居易以死上書無效。公元815年,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同是天涯淪落人!此后,二人只能互通書信、傾訴衷腸!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正賦閑于東都洛陽,驚聞元稹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當元稹的靈柩運回老家陜西咸陽時,途徑洛陽,白揮淚寫下祭文。

  詞句注釋

  微之:唐朝詩人元稹,字微之,與詩人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

  “漳浦”句:以三國時劉楨臥病漳浦自比。劉楨《贈五官中郎將四首》其二:“余嬰沉痼疾,竄身淸漳濱。”漳浦,指漳河。今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二河,東南流至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為漳河。

  “咸陽”句:指元稹已死多年。元稹死于大和五年(831)七月,次年七月葬咸陽縣(治所在今陜西咸陽)。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為悼念亡友之辭。《禮記·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寄人間:寄居人間。

  阿衛:微之的小兒子。韓郎:微之的愛婿。但據作者《元稹墓志銘》:“今夫人河東裴氏,賢明知禮。……生三女:曰小迎,未笄;道衛、道扶,齠齔。一子曰道護,三歲。”可知阿衛即道衛,自注中“小男”或為“小女”之誤。又韓郎疑是韓泰的兒子。

  夜臺:指墳墓,因為閉于墳墓,不見光明,所以稱為夜臺,后來也用來指代陰間。茫昧:模糊不清。

  創作背景

  唐貞元十七年(801),30歲的白居易在長安結識了23歲的元稹,他們為對方的文采精華而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對宦官專權、提倡輕徭薄賦。為了實現古代仕人懷有的那份安邦定國的宏偉抱負,二人同時參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試,并且同時當上校書郎。雖是個閑官,倒也可自得其樂。直到元稹因敷水驛事件得罪宦官、被貶下放,白居易以死上書無效。元和十年(815),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后,二人只能互通書信、傾訴衷腸。太和五年(831),元稹病逝于武昌,次年歸葬咸陽。開成五年(840),白居易六十九歲,大病初愈,時距九年,詩人對老友的情感依舊很深。加上健康與心緒亦與日俱非,更增添了對故人的思念,在某夜夢到元稹后,詩人創作了此詩。

  整體賞析

  這首《夢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后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夢中二人攜手同游,他們可能意氣風發地暢談天下大事、黎明蒼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風波、官場污濁;可能恥笑那魑魅小人、假義君子……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淚水打濕了絹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時年,白居易已經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他想起了元稹當年還和過他的一首詩,詩中有這么兩句:“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確實,生時不能相見,夢見還可以慰藉相思,夢不見是悲痛的。可是,死后故人夢更是痛徹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見,卻又一遍遍回憶著逝去的時光,每每回憶一次,都是一遍強于一遍的無奈憂傷。死亡,切斷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時間蹉跎了芳華,元稹死后,白居易的一把老骨頭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著長安城的草生草長。白居易與元稹一別已是九年,而且還會有好幾個九年,直到自己也身赴黃泉。而自己的生老病死,已經沒有了元稹的參與。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是一位“深入淺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蕩。這句話正是白詩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淺顯,而情意、內涵甚深的表現。詩人寫下這首詩時,身邊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敵人泛濫。拉法特曾說:“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詩人恰好不是個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隱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為如此,在時隔九年后,詩人的這份思友之情才愈顯得彌足珍貴。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高壽的詩人目睹了后輩們的離去。一方面,活著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況,另一方面,活著的人總是念念不忘地將人世間的新鮮事兒禱告給死者,縱然知道是徒勞,還是懷著這份希望。《古詩十九首》中有言:“來者日以親,去者日以疏”。當詩人看著去者已去經年,而來者亦已成去者,這是很大的內心荒涼。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貞元十六年(800)進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緝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通俗易懂,相傳其詩作要老嫗聽懂為止。與元稹并稱“元白”,與劉禹錫首開中唐文人倚聲填詞之風。有《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夢微之賞析】相關文章:

白居易《夢微之》譯文及賞析10-25

唐代詩人白居易《夢微之》原文、譯文及賞析04-14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賞析12-15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詩詞賞析12-15

白居易唐詩賞析04-15

白居易《賣炭翁》賞析04-16

吊白居易賞析04-12

白居易《歌舞》賞析02-07

白居易《對酒》賞析04-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州高清在线A∨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日本翁熄系列乱在线视频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